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425节

  限制那些文官们的势力急剧膨胀。

  心情大好之余,朱元璋忍不住又瞪了韩成一眼。

  “你这浑小子,咱都说不让你说反话,你还在这里给咱说反话。

  这哪里是什么缺点儿?

  这分明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在咱看来,意义深远!

  能想出这样的点子,并将其给推广下去,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

  韩成有些无奈的摇摇头道:“岳父大人,这事上我真没有说反话。

  记载上就是如此说的。

  而且还说有不少传奉官,是因为献上奇技淫巧,被成化帝所看中给任命的官职。

  还说通过这样的手段,会令的朝廷官员之间出现纷争,相互扯皮。

  导致官府的工作效率低下。

  内耗严重。”

  朱元璋闻言哼了一声道:“这些你也信?

  这些文官们一旦做大,一旦抱团是什么德性,你还不清楚吗?

  没有了别人做竞争,许多正事都不会干。

  一个个尸位素餐。

  内斗起来那当真是内行,但是其余的各种正事做起来,就像是放屁一样。

  看看南宋时期的那些人吧,大宋都成了那个样子了,还一个比一个斗的厉害。

  在咱看来,见深这孩子用这一招就是用的妙好!

  传奉官这一招,肯定不可能没有任何的缺点,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比如你说的,有人会趁机卖官售爵。

  比如你说的,会造成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

  可说的,像是没有传奉官在,只让那些文官们一家独大,他们就不会怠政一样。

  他们只会更过分。

  这些在咱看来都是小问题!

  相对于它所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这一措施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更大。

  这就足够了!

  不要想着把所有的事情,都给做得尽善尽美,也不要想着一个政策用出来,会让所有人都受益。

  根本不可能的。

  能做的,只有不断的取舍,能够做到利大于弊,那就已经可以了!”

  朱元璋如此说着,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朱标。

  很显然他说这些话,虽然是在反驳韩成,教训韩成。

  但同时也是说给朱标听的。

  这是他的一些治国理政的理念。

  非常时期就该用非常之法,如果有可能,那肯定是要堂堂正正的走正途。

  但是,有些时候,正途走不通了,那肯定是要想办法剑走偏锋。

  剑走偏锋的办法,那也是办法!

  情况不允许,那没有必要去墨守成规。

  活人还被尿给憋死?”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行事风格,就是如此的灵活。

  他觉得,只要中间这个度能把握好,那么就没关系。

  当然,最难把握的,也就是这个度。

  说罢之后,朱元璋转头又望着韩成道:“你这小子,一向挺聪明的,怎么这次就有些死脑筋了?

  你看不出来,这是那些人因为见深用了传奉官,给他们争夺了利益,损害了他们的权利。

  让他们的日子变得不好过。

  所以他们才会在记载当中,对此进行大肆抹黑的吗?

  想想那些文人们的德性,惯会颠倒黑白,搬弄是非。

  见深这孩子先是弄西厂,接着又用传奉官给他们添堵,

  分化他们的权利,限制他们的发展。

  他们在这事情上,那要是能说些好话才是怪事儿!”

  听到朱元璋如此说,韩成一时间倒也无话可说。

  毕竟他是按照记载上的事情,给朱元璋说的。

  但朱元璋非要理解成这个样子,他也没有办法。

  而朱元璋在说了韩成之后,又转头望向朱标道:“标儿,咱再教你一个,那就是你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听那些官员们如何如何说。

  要透过他们的言行,去看他们的本质。

  看他们内心深处都想的啥。

  有些时候,你一个政策实行下来,他们骂的凶,行为上面也激烈,想要和你对着来。

  那就说明你所动用的一些手段起效了,戳到了他们的肺管子。

  反之,若是朝堂上下一片和气,你弄什么他们都夸你做的好,顺着你来。

  那只怕一个弄不好,你就被他们给骗了。

  所做出来的事情,正中他们的下怀。

  容易让他们做大。

  这些人,该怎么说呢……虽然算起来,给咱们干活,替咱们来管理天下的。

  但是,他们却也是最容易霍乱天下的。

  而他们做出来的众多坏事,他们自己也不会承担,下面的众多百姓们都会将这些,给记在咱们的头上。

  他们犯错,各种的捞钱,残害百姓,却让咱给他们背黑锅,这事想想就气人!

  你不要觉得,咱们皇家和这些官员们天然是一体。

  但其实算起来并不是。

  这些不过是表面上的。

  咱们最应该亲近的人,是底下的众多百姓,而不是这些官员。

  这些官员,咱需要用他们,可也需要对他们进行严防死守。

  哪个做皇帝的,要是觉得自己和那些官员们是一伙的,那下场肯定很凄惨。

  很快江山就会给败光。

  这官员,除了极少数,大多数想的都是他们自己。

  别的不说,只看看大宋,非要弄一个什么君和士大夫共天下。

  最终变成了什么样子?

  一直得窝窝囊囊!

  大宋从赵老二开始,就一直憋屈。

  那些文官成不了大器。

  勾心斗角什么的最擅长,其余的就不行了。

  咱也听人讲了不少的历史,仔细想来,自秦始皇开始,所有辉煌的时代,都不是文官当权的时代。

  始皇一统天下,刘邦建立大汉,包括文景之治,以及汉武帝刘彻打出大汉雄风,再到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就连咱大明,咱的洪武朝,还有韩成所说的老四的永乐朝,都不是文人当家的时代。

  咱倒不是说文人没用。

  他们很有用。

  但是却不能让他们一家独大,更不能和他们一起共天下。

  真正的主意,还得咱们拿。

  让他们跟着敲敲边鼓,帮着做事还行,别的真不行。

  所以在咱看来,咱们这做皇帝的,就是要牢牢和众多百姓站在一起!

  这才是咱们最大的力量之所在!

  只要和这些百姓们,牢牢的站在一起,百姓越安稳,咱们大明的江山也就会变得越牢靠。

  只靠中间的那些官员,他们翻不起太大的浪花来。

  很多官不老实,还想要过蒙元时的逍遥日子,各种的贪赃枉法,实在该死!

  对于这人人,咱一茬接着一茬的杀,也没见这天下乱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百姓不和他们一心!

  当然,用韩成的话来说,这是最根本的一个原则,需要知道咱做皇帝的,屁股应该在哪里。

  真的实行起来的时候,那也肯定是要动用一些手段,讲究一些办法,不能一股脑的乱杀。”

  朱元璋这些年来治国理政,可不是白给的。

  他通过自己的实践,还有学习,早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处事办法。

  朱标用力点头,并当场用笔给记了下来。

  这些都是金玉良言。

  值得仔细的去推敲,去感悟学习。

  这些话,也就父皇肯对自己说。

  韩成听了朱元璋的这话,忍不住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这洪武大帝不愧是洪武大帝。

  在屁股问题上的认知,真的很到位。

  不过想想也对,毕竟朱元璋自己就是因为活不下去,最终才走上了造反之路,并当上了皇帝。

首节上一节425/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