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403节

  只是看着他往回快步而走,赶着传命令的架势,总给人一种骂骂咧咧的感觉……

  朱元璋其实真的想要船队赶紧出海,弄来土地红薯等东西。

  一刻都不想多等。

  但想象那可怕的暴风,还是理智占据了上风。

  组建出海的船队并不容易。

  尤其是大海船,每一艘的建造,都非常的困难。

  花费多不说,建设周期还长。

  若不是龙江宝船厂还有一些存货,拿下江防水师,和备倭水师之后,又将原有水师舟船进行了一番的整理。

  哪怕是朱元璋,都不可能这样快的就组建出一直远洋的船队。

  这支船队一旦出事,想要在短时间内,再派遣一支同等规模的船队出海取种子,是不可能的。

  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朱元璋还是知道的。

  很快,返回武英殿的朱元璋就下达了紧急命令,延缓出海时间,让人火速送往崇明岛。

  务必要在这些人扬帆之前阻止他们。

  估计汪大渊,俞通源等人在接到这一命令时,多少也会有些懵,闹不明白陛下为何出尔反尔。……

  下达了这些命令之后,朱元璋又返回到了寿宁宫去见韩成。

  刚才为了赶回去下达命令,朱元璋走的比较匆忙。

  有不少的事情没有问清楚。

  朱元璋觉得,关于航海的事情,韩成知道的肯定还有别的消息。

  以往朱元璋没有将目光投向海上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

  现在投向海上了,发现这里面的门门道道也是真的多。

  对于朱元璋很快就去而复返,韩成是一点都不意外。

  这些时间的相处下来,韩成对于朱元璋也有了很多了解。

  知道他在一些重要的事情,喜欢刨根问底。

  因此上不等朱元璋开口,韩成就将一张地图给取出摊在桌子上。

  这是一张世界地图。

  画出了大洲大洋,以及重要的岛屿位置。

  朱元璋见到韩成把地图摊开,不等韩成招呼,就非常自觉的上前观看。

  最近一段时间,朱元璋是没事了就喜欢看地球仪,尤其是大明之外的地方。

  那么多的土地不掌握在大明手中,当真是可惜。

  因此哪怕是眼前的地图是平面图,和地球仪上呈现出来的视觉,有一定的不同。

  他还是马上就认出来了,这是世界舆图。

  但马上又发现了一些不同。

  因为这张图上,多出了用一个个的红色的笔迹画出来箭头,这些箭头连成了一条条的线。

  除了红色的箭头之外,还有用黑色的笔迹,画出来的同样的线。

  这些线上,有的标注了名称,有的没有标注。

  “北赤道暖流?”

  朱元璋看着太平洋上的一条很长的红色箭头线,将一侧标识的字给读了出来。

  “这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一脸迷茫。

  “这些是洋流,用红色标识的是暖流,用黑色笔画出来的是寒流。

  暖流就是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海水,因为温度比较高,所以就叫做暖流。

  寒流是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

  海洋上的水,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在流动。

  洋流就是海水的流动……”

  高中学的地理知识,再一次派上用场。

  学的时候觉得平平无奇,可到了这个时代才发现,这简直就是大杀器。

  韩成说了一会儿,一看朱元璋两眼迷茫的样子就知道,自己大部分话都白讲了。

  季风、洋流,信风,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这些地理知识,上学的时候,绝对是一些人比较头疼的。

  老朱作为一个古代人,猛然听到这些,会是这种反应也很正常。

  在注意到朱元璋的这个反应之后,韩成就明智的不往深处说了。

  “那个……简而言之,就是海里的水是流动的,我画出来的,就是海水的流向。

  乘船出海,自然是顺着洋流走最好,整体上为顺风顺水。”

  听到韩成这样说,朱元璋面露恍然之色。

  “你不早说,这样一说咱不就全明白了。

  这不是和在大江大河里面行船是一样的道理。

  这般简单简单的道理,你非要说那样复杂……”

  朱元璋听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后,望着韩成絮絮叨叨。

  现在,朱元璋在韩成面前,越来越不像洪武大帝了。

  更像是父与子。

  甚至于相处起来,比除了朱标之外的其余皇诸多皇子在一起时,都要更加的轻松随意。

  韩成闻言,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却也没有多说话和朱元璋在这事情上争辩。

  他接着伸手指向自己画出来的洋流:“洋流在航海中作用非常大,比如从大明前去产土豆玉米红薯的南美洲那里,就可以借助赤道逆流前行

  比较省力。

  回来的时候,顺着北赤道暖流。

  这一路还有不少岛屿,或许能获得补给……”

  说着,韩成又在倭国附近指了指:“也可以来到倭国东面,借助这条洋流,先向北。

  然后就再往东去,一直到达北美,然后再沿岸顺着南下的寒流往南去……

  这条路的线路虽然比较长,但相对于走赤道而言,要安全的多。

  毕竟有很长距离,都可以靠着海岸线航行,容易获得淡水资源的补充。”

  听到韩成说的话,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地图,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他在重新考虑线路问题。

  原本按照朱元璋的想法,直线距离就是最近的。

  所以他给俞通源等人定下的路线,就是离开崇明之后,直线前往韩成圈定的,那很大几率有红薯,玉米,土豆的地方。

  但现在,在从韩成这里得知了洋流这一存在,并看到了洋流示意图,朱元璋重新开始考虑路线。

  有了洋流这一因素加入之后,最近的路线,就不再是最快的了。

  “就走这条落线吧,从崇明这里东出到倭国东部,沿着倭国北上再东去,跨过那太平洋……”

  朱元璋拿起绳子比划了好一阵儿之后,最终抛弃了他原来准备让人走的航线,准备走这一条航路。

  沿着北太平洋暖流,前去大洋彼岸。

  正如韩成所言,这条航线,横渡太平洋的距离,要缩短了一倍都不止。

  很多时候,都可沿着海岸线航行。

  不仅安全的多,获取淡水等东西也方便的多,就连船上的人,能时不时的看到陆地,心里也踏实……

  在取种子上面,一向着急的朱元璋,这次开始要稳一手了。

  说罢这话之后,朱元璋亲自用韩成这里的鹅毛笔,在地图上将这条航路给画了出来。

  并写下诏书一封,喊人前来,让人立刻带着这些朝崇明而去。

  让俞通源,汪大渊等人就按照这个路线走。

  “陛下,等等!”

  韩成连忙喊住。

  “咋了?”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道:“我还有一些事情没有交代呢!”

  “还有事情没有交代?那你不早点说?

  你这浑小子,有什么话都能一快说完,非要说一点留一点?

  你这是在逗咱玩呢?”

  朱元璋一边絮絮叨叨的埋怨,一边赶紧喊人前来,让把刚刚走的那人赶紧再招回来。

  韩成听到朱元璋这话,嘴角忍不住再次抽了抽。

  朱老板越来越不当人了!

  这玩意也能怪到自己头上?

  不是自己还没把话说完,你就已经火急火燎的把人喊过来把事情给安排了吗?

  不过,韩成没有在在这件事情上多说。

  毕竟这么长时间下来,他也逐渐习惯了朱老板这有些不太要脸的行为。

  懒得在这点小事上,和他多计较。

  毕竟韩成现在,还没有把他的女儿给娶到手。

  有句话不是说的好,没有成亲的女婿,到老丈人家比驴都能干。

  看在朱元璋给自己养了这么好的一个媳妇儿的面上,韩成不和他一般见识。

  “你说吧,还有啥事儿?”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道:“这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在他们航行的船上,要多多的给带上一些橘子等耐储存的水果。

  也要多携带一些更为耐储存的果脯。

首节上一节403/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