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385节

  拿不准主意。”

  朱元璋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决定向韩成,说出心中的这个担忧。

  想要看看韩成在这件事情上,是一个什么意思。

  能不能得到一些别样的见解。

  “岳父大人你请讲。”

  韩成闻言,也变得郑重起来。

  他知道,接下来朱元璋所说的事情,只怕会是意义重大。

  毕竟能让朱元璋这等存在,为之纠结的,那肯定没有那样简单。

  “做生意的人多了,人员四处流通,不利于大明维持统治。

  容易闹出乱子。

  同时也会令得安分守己,在田里耕作的人减少。

  粮食产出少了,那么国家的收入,自然也会变少。

  国家变得不安稳,百姓生活会变得贫困。

  如此以来,对于大明而言,岂不是危害很大?

  咱一直以来,不让皇族经商,朝廷经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有许许多的人都说如此做的话,将会与民争利。

  咱肯定不愿意与民争利……”

  朱元璋虽然到现在,通过韩成影响,不少的想法已经有了改变。

  但是固有的认知,想要彻底的发生改变,也没有那么容易。

  听到朱元璋说出,他为之纠结的事情是什么之后。

  韩成望着朱元璋,面色严肃的道:“父皇,那些说与民争利的人,皆可杀!”

  朱元璋闻言愣了一下,他很少从韩成口中,听到这种杀气腾腾的话。

  他没有说话,等待着韩成的下文。

  若是其余人与自己如此说,朱元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是为了自己做生意,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毕竟韩成刚才还表示,今后要卖香皂。

  但放在韩成身上就不一样。

  他知道韩成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

  既然说了这样的话,肯定是有别的原因。

  韩成道:“那些人这样说的人,除了一部分是真的愚蠢之外,剩下的就是坏。

  什么与民争利?

  他们说的民,指的就是他们自己!

  他们那些人是民吗?

  不是官就是商,或者是大地主,豪绅。

  一个个富得流油。

  他们不让父皇与民争利,是为了独吞利益!

  商业贸易,是一块极大的蛋糕。

  朝廷不插手,那最终便宜的,都是他们这些人!

  对于商业,父皇不用将之视为猛虎。

  商业若是经营的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助力!

  不仅仅不会让国家变得动荡,相反还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加的安稳。

  让更多的人,从这件事情里受益。

  让国家变得更加的富强。

  而种地的百姓们,在商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也能够从中获得很大的利益。

  就比如,我后世所生活的国度,种地的百姓们已经完全不用缴纳赋税。

  不服劳役。

  不仅仅如此,国家每年还会给种地的百姓们,下发补贴。

  反过来给百姓钱。

  这就是商业繁荣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出现的事情……”

  “啥?!!”

  听到韩成的话之后,朱元璋瞬间就不淡定了。

  眼珠子瞪的老大,一时之间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第219章 顿顿白面馒头,竟成了最差的生活?!跳出王朝三百年魔咒的办法

  “啥?!”

  “你说的啥?!”

  原本朱元璋还正在思索韩成说,那些说朝廷与民争利的人,皆可杀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此做到底对不对。

  做生意,真的如同韩成所说的那样,可以利国利民吗?

  结果,却忽然从韩成口中听到,后世华夏得益于商业大发展,种地的百姓竟然可以不交粮。

  不服劳役。

  不仅仅如此,国家每年还反而向种地的百姓,反向发钱,顿时就被惊呆了。

  这对于朱元璋的冲击,无疑于一颗核弹大爆炸!

  不仅仅是朱元璋,边上的马皇后,也一样极为吃惊的看着韩成。

  充满了不可置信,在想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怎么可能!

  这事情怎么可能啊!

  哪怕是对家国事务,知道不多的宁国公主,此时都一样是瞪大了眼睛。

  纵然是她这种对这些事情关心不多的人,此时听到韩成说的,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种事情要是真的,那也太过于惊人了!

  对于朱元璋的反应,韩成很满意。

  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这里面有很多的道路需要走。

  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蜕变。

  事实证明,农业确实是根本,但不能单纯的依靠农业。

  需要大力发展工业,一个国家才能做大做强!

  工业发展起来,还能极大的反馈到农业身上。

  两条腿走路,才走的稳当。

  而朱元璋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及一直以来所接触到的东西,都是重农抑商。

  这种思想观念若是不加以扭转,那么在今后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重农很正确,但抑制商业发展并不对。

  虽然商业不等同于工业,但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繁荣。

  从韩成所得到的情况来看,想要彻底扭转朱元璋这种根深蒂固的看法,并没有那样简单。

  所以,他想了一下,就对着朱元璋丢出了这样的一个重磅炸弹!

  用这样一个劲爆的消息,来对朱元璋进行一波狠狠的冲击。

  将朱元璋那固有的旧认知,给冲击松动,裂开大口子。

  然后再用常规手段,对其观念进行扭转。

  如此以来,就要省力气的多。

  这跟纵横家常采用的,一个先声夺人的手段,是一样的道理。

  纵横家前去说服人,没事了就喜欢先给人来上一句你马上就要死了!

  先把人给震慑住,然后再接着讲道理,这样就容易讲通了。

  告知朱元璋这样的人,商业这些发展到最后,种地的百姓可以不用缴纳赋税,不服劳役,国家还反而给他们发钱,无疑是一个比纵横家惯用的,你马上要死了的话术,更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他是这样想,事实上的情况,也正如他所想的那样。

  甚至于比他所想的效果都要好。

  “岳父大人,我说的都是真的,您没有听错。

  在我们那个时代,种地的百姓真不用交粮,也不用服劳役。

  种地国家还给发补贴。

  我生活的村子,正常的田地,一亩地大约一年给一百多块。”

  怕朱元璋不理解一百多块钱的购买力,韩成想了一下补充道:“常吃的小麦面粉,五十斤一袋的那种,没有涨价之前,八十多块钱一袋。

  涨价后,一百到一百一十块钱左右。”

  真的?!

  竟然是真的?!

  真不是自己听错了?!!

  朱元璋一时间,只觉得脑海之中惊雷阵阵!

  太惊人了!

  真的太惊人了!

  这事情在他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

  也是不可想象的!

  从老早老早,有历史记载以来,百姓们种地纳粮,服劳役就一直存在。

  几千年下来,众人早就习惯了这些。

首节上一节385/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