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358节

  万一再赌输掉了呢?

  况且,若是让朱允继承皇位的话,会具有一些先天优势。

  若朱允不太废物,而有了自己的到来,朱标又能够改变原本的命运,成功接替朱元璋的皇位。

  那么,蓝玉等不少武将的命运,应该也会发生不同……

  朱标没有开口催促,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陷入思索之中的韩成,等待着韩成做出抉择。

  “大哥,这事情有些不妥,我能力也有限,而且也没有教授过人。

  对这上面并不熟悉……这要是万一教授的不行,这岂不是成了误人子弟了?”

  韩成思索一阵儿,望向朱标说出这样的话。

  朱标笑道:“这点你不用担心,你只管放心教,对于你的能力我很相信。

  不论是父皇还是我,其实都在你这里,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最为重要的,是看待世界的眼光,都变得有很大的不同。

  允年纪还小,跟着你学习,可以自幼接触一些,与这个时代不一样的东西。

  眼光可以变得更长远,开阔。

  这对于大明来说,意义重大。

  这个世界很大,超乎我们的想想,允需要知道这些。”

  见到韩成想要开口,似是要接着说上一些话进行拒绝,朱标就抢先开口道:“韩成,我知道你也有一些野心,想要我大明,想要我华夏变得大不一样。

  父皇和我也有一样的心思。

  在我等共同努力下,必然能在今后,推动大明的对外发展。

  让大明变得更为强大。

  可你能保证,大明接下来的继承者,也有这样的心思吗?

  你能保证大明内部的所有人,都会积极的支持对外吗?

  父皇和我在的时候,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可大明之后的继承者呢?

  你也不想咱们今后,做出的种种努力,明明诸多可以让大明,让华夏变得辉煌的举措,落一个人亡政息的下场吧?

  就跟老四在位时弄出的对外规划那般。

  明明老四在的时候,已经率先迈出了那一步,开始多次下西洋。

  且还将大明的版图弄到最大。

  结果,随着他的去世,朱高炽,朱瞻基上位,短短时间,就将老四辛苦弄出来的东西,给丢的一干二净。

  这就是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朱标的这一番话,可以说是直接向韩成表明了,朱允将会成为大明继承人的心思。

  历朝历代,这事情都非常的重要,一般而言,在没有彻底确认下来之前,在这上面拥有决策权的人,不会轻易的向别人透露。

  但朱标现在,却是连一点的遮掩都没有,在他才做出决定没多长时间,就将这事情说与了韩成。

  并想要让韩成教导大明未来的储君。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朱标对待韩成是有多信任。

  “行,那我试试。

  尽可能的不辜负大哥你的期望。”

  朱标都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韩成也不打算再推辞了。

  而且,朱标说的也非常对,一个帝国的继承人,非常的重要。

  大航海需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进行铺开,不是一蹴而就的。

  按照原来的历史,朱元璋还有不足十六年的寿命。

  朱标更是在朱元璋前面去世。

  十六年的时间,看起来不短,但真的说起来的话,也没有那样长。

  只怕很多事情都还只是奠定了基础,距离彻底辉煌,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

  如此算来,再培养出来一个积极向外,继承父祖遗志的帝国继承人,真的就格外的重要。

  有着两三代人努力的推动,很多的事情都会变得稳固,并形成相应的利益团体。

  到了那时,就算是后面的继承人,没有那样大的雄心壮志,只怕也会被高速发展中的大明,推动着往前走。

  顺着这个趋势走下去……

  听到韩成答应,朱标面上露出笑容。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韩成犹豫一下道:“只是,大哥,这书法什么的,我可来不了,你得另请高明。”

  听到韩成说这话,朱标的面皮微微抽动一下,脑海之中再度浮现出韩成写的那些,令人眼疼不已的字。

  韩成还真的是有自知之明。

  “这个你放心,今后会有人专门教授他书法。

  而且,除了你这里之外,到了年龄合适之后,还会给他安排一些合适的人,教授他文史之类的知识。

  知道你不擅长这些,绝对不会难为你。”

  韩成闻言,松了一口气。

  这就好,这就好。

  文史这些,让他来他也真的是来不了。

  “这我就放心了!”

  说完这话,韩成发现朱标望向自己的神情,多少有些不对。

  当下就有些奇怪道:“怎么了大哥?”

  “我还以为你会反对我的这个安排,在今后不让允学习儒学。”

  朱标说的是真心话,毕竟从韩成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来看,韩成对于儒学,并不是多赞成。

  甚至于透过韩成,去看韩成所生活的时代,对于儒学似乎都有些不以为意的样子。

  而且,韩成言语之间,对于文官意见很大。

  他是真的以为,韩成对比较反对这些。

  韩成笑道:“怎么可能。

  儒学一直流传到现在,自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在思想,在民族,在维系统治秩序等诸多的上面,都起到极大的作用。

  对于儒学,不能一味的全盘否定,而是需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并防止那些徒有虚名,只会诗词歌赋,只会空谈的儒生做上高位。

  外儒内法,翻开史书看一看,这事情大汉独尊儒术开始之后,就是确定的,也被证实是有效的。

  哪怕是到了后来,也一样是如此。

  只不过在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上面,和大明现在比起来,没有那样明显而已。”

  听了韩成的话,朱标面上露出笑容:“外儒内法,说的很好,就是这样!

  这儒学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整体上却还是利大于弊。

  我们需要做的,是选择对我们有利的,并不是说直接将其全部打破。

  全部丢掉。

  我华夏能够一直绵延不绝,这外儒内法,在里面起到了太大太大的作用!”

  和韩成在这上面理念相同,让朱标十分高兴。

  “对了,大哥,我这里有些话不知道说出来合适不合适。”

  韩成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望着朱标开口说道。

  “有什么话你只管说,不用考虑什么合适不合适。

  咱们之间没有那样多讲究。”

  朱标摆摆手,示意韩成有什么话只管说,不用这样小心翼翼。

  韩成闻言就道:“我的意思是,既然大哥你已经升起了,要好好培养允的念头。

  那倒是不如等到母后的病好了之后,将允送到坤宁宫那里,让母后来抚养允。

  母后贤惠,做事情也非常大气。

  再看看大哥你,以及三哥、四哥、五哥等你们这些,由母后亲自抚养长大的人,就能看出来母后在管教孩子这一事情上,是真的很有办法。

  允今后跟在母后身边,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之下,定然能学到母后身上的诸多好品质。

  除此之外,父皇肯定也会经常去坤宁宫。

  多在那里待,也能感受一下父皇身上的英雄果敢坚毅之气。”

  若不是考虑到朱允的教育问题,在今后事关重大。

  且也知道朱标的心性,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而怪罪自己。

  不会在这事情上多想,

  韩成才会对朱标说这话。

  毕竟这话说出来,影响很不好,一个弄不好就会让人误会,怀疑他的用心。

  出力不讨好也就算了,还很容易给自己招来灾祸。

  毕竟韩成这话,虽然没有明说,却也等于说是,点明了朱允没有亲娘的事。

  当今太子妃吕氏,若是和朱标感情非常好,朱标又是一个耳根子软的,能影响朱标,那肯定要坏事。

  这事情就跟韩成在后世时,所见到的一件事情是一样。

  一人和自己的老婆吵架,然后找自己的好兄弟大吐苦水。

  说自己不想过了,要离婚之类的。

  然后他兄弟就顺着他的话,对他进行安慰,说离婚就离婚什么的。

  再然后,过上一段儿时间吵架的夫妻二人和好了,重新蜜里调油。

  男的把生气时,好兄弟劝他离婚的事说了出来。

  然后,女的就将男的好兄弟给恼死了。

  后面连带着这男的,都开始对自己这好兄弟生气,觉得自己这好兄弟不是人……

  听到韩成这话,朱标同样是显得有些意外,没有想到韩成所说出来的竟然是这。

首节上一节358/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