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334节

  有人说于谦不忠君。

  从这方面来说,不能说错。

  但于谦在夺门之变这场闹剧里,所表现出来的品质,要远远超过所谓的忠君。

  从一开始,于谦就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

  一个目光突破了忠君,来到了更高的局面上的人。”

  韩成的这些话说出,顿就令情绪激动的朱棣,也变得沉默起来。

  这……从这上面来看的话,于谦真的是无愧于大明。

  无愧于天地!

  但……他却亏欠自己,亏欠自己的家人。

  这样的人,真值得人敬佩!

  平心而论,朱棣自问真做不到于谦这种地步。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觉得于谦令人敬佩。

  “除此之外,真的算起来的话,朱祁镇这家伙重夺皇位,还是合法的。

  他们的这些行动,得到了孙太后的允许。

  甚至于担心朱祁镇这个好大儿搞定不了,还将她的娘家哥哥,娘家弟弟调派过去,帮助朱祁镇上位。

  朱祁钰为什么能做上皇帝?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当初情况危急之中,以于谦为首的众人请命于孙太后,让孙太后下旨,朱祁钰才成为了皇帝。

  所以真的算起来,这次事情,从法理上能讲的通……

  于谦此人最重气节。

  很早的时候,就敬佩文天祥的气节。

  所以,于谦虽然知道了朱祁镇会杀自己,却还是没有在这事情上进行干预……”

  “唉……”

  韩成的话落音,拳头握的死死的朱元璋,长长的叹了口气。

  既是震撼,又是感慨,同时又是愤怒,悲伤、惋惜……

  无数复杂的感情,在心中来回滚动,令朱元璋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朱标,朱棣二人,同样是一句话说不出。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韩成缓缓吟诵出这首,在很早的时候,就学过的诗。

  当初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老师虽然有所讲解,但因为当时年纪小,且课堂之上,对人物延伸不够多。

  只知道这是一首借物喻人,表达志向的事。

  也知道一定的故事背景。

  但具体的感触却不多。

  后来随着了解的历史逐渐增多,尤其是比较仔细的,了解了于谦的生平,以及他所处时代的背景之后,再次吟诵起这首于少保在十二岁时写的诗,感触变得格外深刻。

  少年时的初心,于少保不曾忘却。

  少年时立下的志向,一直到死都不曾改变。

  在这个过程里,哪怕他经历了宦海沉浮,后来更是可以说能力压内阁,差不多站在了权力之巅。

  他也不曾动摇过!

  经历过无数的艰难险阻,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回头望去,哪怕是他已经饱经沧桑,身躯之上,伤痕累累,满是风霜雨雪。

  可当初的理想还在,当初的志气还在!

  他还是曾经的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的改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于谦写的吗?”

  朱元璋跟着韩成念了一遍这首诗,结合着于谦的生平事迹,顿时似被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击中。

  被一些东西充满了胸膛。

  他红着眼眶,望向韩成询问。

  韩成点了点头道:“嗯,这首诗名叫《石灰吟》,是于谦十二岁时写下的。”

  十二岁?

  十二岁写下?!

  得知于谦写下这首诗的年纪,朱元璋心中又是以颤。

  他做到了!

  真的做到了!

  想不到自己大明,在今后竟然出现了于谦这样的一个人物。

  他的存在,在整个大明历史上,乃至于整个华夏的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朱标和朱棣二人,亦是在这里出声念于谦的石灰吟。

  这一刻,二人声音都有些发颤。

  也彻底理解了,于谦为什么会做出那等选择。

  念第二遍,心中沉痛逐渐减少。

  念第三遍,声音慷慨激昂。

  念第四遍,情绪激荡,眼窝发热。

  泪光朦胧之中,仿佛看到了一个在阴暗的牢房之中,正端坐在那里,提笔写再次写这首诗的中年男子。

  他留着山羊胡,身形瘦削,哪怕身在狱中,依旧一身傲骨,满腔正气!

  哪怕是知道自己将死,却丝毫不乱,坦然面对死亡……

  “于谦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那一年陛下去世,于谦出生。

  陛下崛起于草莽之中,带领众人,一步步崛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重新收拾汉人河山,延续我汉人辉煌。

  从无到有,建立了大明这个国度。

  于谦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大无畏的精神,直面亡国危机,挽天顷。

  守住了大明,守住了无数的百姓。

  避免河山破碎,神州生灵涂炭!

  给大明续上至少百年国运!

  有些时候,不得不让人多想,这于谦是不是接替陛下你,专门来守护大明的……”

  韩成的话,令朱元璋的心颤了颤。

  一时间,也是升起了诸多的遐想。

  “咱觉得,你说的很对,这于谦就是接替咱守护大明的!

  有于谦在,真乃我大明之幸!!”

  片刻之后,朱元璋的声音缓缓响起,带着无比的坚定。

  不论是朱标,还是朱棣,对于韩成的说法都相信。

  不论是出于那种情感,他们都宁愿相信这种说法是真的……

  “于谦是永乐十九年的时候,中的进士。

  在永乐朝时,就崭露头角。

  因为脾气刚直,不太被永乐帝所喜。

  但永乐帝能看出来的,于谦是个有本事的,所以不曾真的对于谦怎么样。

  宣德皇帝朱瞻基,同样没有舍得杀于谦。

  结果到了朱祁镇的时候,这家伙毫不犹豫的,就将于谦给杀了!

  正月二十二,以谋反罪,斩杀于谦,王文。

  到抄家的时候,于谦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锁得严严实实。

  打开来看,只有朱祁钰赐给的蟒袍、剑器……

  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几乎全大明知道这事情的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

  甚至于就连朱祁镇,石亨等人都知道于谦是被冤枉的。

  可于谦还是被斩了。

  有一个叫朵儿的指挥,本来出自曹吉祥的部下。

  此人将酒,泼在于谦死的地方,恸哭,祭奠于谦。

  曹吉祥发怒,死命鞭打训斥他。

  可第二天,他还是照样泼酒在地,祭奠于谦。

  都督同知陈逵,被于谦的忠义所感,冒死收敛了他的尸体。

  过了一年,于谦的养子于康,将其归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

  朱元璋的拳头紧握,发出骨骼的爆鸣声。

  朱棣太阳穴突突直跳,双目几乎要喷出火来。

  听到这些事情,他就火大!

  朱祁镇这个畜生!!

  “那……朱祁钰呢?

  朱祁镇那畜生上位之后,又是如何对付朱祁钰的?”

  良久之后,朱标声音低沉的望着韩成询问。

  虽然不用问,基本上就能猜出来,朱祁镇这孽畜连于谦这样人都能杀,那朱祁钰只怕落不了一个好。

  但心里多少还是有着一些期望……

  但可惜,韩成接下来的话,将他们心中最后的一点念想也给弄没了。

  “二月初一,朱祁镇废朱祁钰为王,迁于西内。

首节上一节334/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