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319节

  父祖可以,他朱祁镇上也一样能成!

  自从大明建立,就一路压制草原,朱祁镇还真的看不起这些蛮夷之辈。

  况且,以大明朝国势鼎盛,区区蛮夷,何足挂齿?

  他出征还不是手到擒来,弹指可灭?

  于是,朱祁镇是打定了主意,御驾亲征。”

  听到韩成这话,朱元璋一时间,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只能说这朱祁镇真是自信过头了!

  根本不看实际情况。

  他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连军事都不通的人,怎么能御驾亲征?

  这不是添乱吗?

  “孙氏呢?朱祁镇不懂事,她一个活了几十年,还是一路从永乐仁宣走过来的人,她也不懂事?

  就任由朱祁镇胡闹?

  大臣劝不住,她这个太后也劝不住?”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一向不愿意后宫干政的朱元璋,这个时候是无比的希望,那孙氏能站出来,拦下朱祁镇这个作死的畜生!

  “拦了一下,没拦住。”

  韩成说着摇了摇头:“朱祁镇是真的想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为了说服孙太后,他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异母弟王朱祁钰监国。”

  朱元璋闻言,失望的叹口气,这人果然要作死的时候,拦都拦不住!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员将领,各率兵一万,紧急赴阳和防御。

  紧接着,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左参将石亨等人,率明军与瓦剌战于阳和。

  此战本就匆忙,再加上太监郭敬从中作梗,致使明军大败。

  可以用全军覆灭来形容。

  宋瑛、朱冕战死,石亨单骑奔还,逃回大同城内。

  郭敬躲藏在草丛中,才躲过一劫……

  瓦剌也先军队锐不可挡,大同明军交战接连失利。

  塞外城堡,不断失陷,落于敌手。

  仁宣两朝,开始的收缩政策恶果开始出现。

  并且,一出现就异常的严重。

  明军几经接战,前线败报频传。

  朱祁镇热血上头,吏部尚书王直等人认为“边鄙之事,自古有之”,只要“将士用命,必可图胜”。

  朝廷应以守为主,苦劝朱祁镇不要御驾亲征。

  但朱祁镇哪里会听。

  在不知瓦剌军队主力方向的情况下,诏令迅速集结军队,两日内,随他出兵讨伐也先!!!”

  “多少?两天?!就两天的准备时间?!!”

  朱元璋蹭的一下站起来,望着韩成一脸不可置信。

  朱元璋都在怀疑,是韩成说错了,还是自己听错了!

第199章 韩成:朱祁镇不仅没有自杀,还为瓦剌叫门。朱元璋:??!!

  “没错,就是两天之内,大军启程。”

  韩成说出来的话,彻底打破了朱元璋心中仅存的一点侥幸。

  竟然是真的?

  竟然是真的?!!

  “砰!”

  朱元璋又是砰的一拳,狠狠的捶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这桌子也是真倒了霉。

  “混蛋!”

  “王八犊子!!”

  朱元璋出声大骂。

  简直就是瞎胡闹!

  哪有这样行军打仗的?

  一场战争的发生,从确定目标,到制定行军路线,以及相应的打探情报,还有兵马粮草等各种东西的调集,那都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很多精力的。

  哪怕是他,在此之前听了韩成的话,盛怒之下准备一举按死女真鞑子,进行了紧急调兵。

  可从开始安排事情,到后面大军真的开始出发,那都是持续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这还是建立在,大明从开国到现在,才不过是过去了十五年。

  一路打过到现在,都没有停止过动兵作战。

  不论是将士,还是统兵的将领都无比精锐,无比熟悉战争。

  且还有一套成熟的、能够迅速进行反应、为行军作战做准备的系统的前提下。

  他这个一路打过来的人,铆足劲的进行兵马调动,尚且花费了这样长的时间,结果现在,朱祁镇竟然两日时间,就让大军开拔?

  按照韩成讲述,到了朱祁镇那个时候,大明应该差不多二十多年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对外用兵了。

  不论是兵将,还是调兵、调派运转军需的系统,都绝对远远比不上现在。

  在这等情况下,这鳖孙敢两日之内,就令大军完成所有准备,进行外出作战,进行出征?

  还是御驾亲征?

  这是出去征战的吗?

  这就是前去给蛮夷送军功的!!

  蠢货!

  真是蠢货!!

  就没有见过这样蠢的蠢货!!!

  人最怕的不是愚蠢,而是愚蠢却不自知!

  明明自己垃圾的一批,且偏偏拥有着无比的自信,觉得自己天上地下,无人能及。

  若是寻常人倒还好,造成的影响终究还是小的。

  可偏偏朱祁镇这个脑袋被驴踢了的玩意,是大明的皇帝!

  还是一个即从父祖那里,继承了很大家业的玩意!

  这样的货色,当上大明的皇帝,对于大明来说,真的是一场灾难!

  原本朱元璋还想不明白,朱祁镇如何将那样多的武勋给败坏了。

  现在,只听了韩成说的、朱祁镇的这一个操作,一下子就变得理解了。

  就这狗东西的,这种狗屁不通的操作之下,大明的武勋那要是能落下一下好才是怪事!!

  边上的朱标,也一样是觉得天雷滚滚。

  被朱祁镇的操作给整懵逼了。

  纵然是朱标不曾打过仗,却也知道朱祁镇的这种做法,就是瞎胡闹,就是在自己找死!

  这家伙,是怎么做上皇帝的?简直就是愚蠢他娘给愚蠢开门愚蠢到家了!!!

  韩成将朱元璋和朱标二人反应收在眼中,暗自叹口气,心道:这才哪到哪?

  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开胃小菜而已。

  这要是得知了朱祁镇等人,接下来的操作,这二人还不得血压爆表?

  韩成想着,就不由的多看了自己房间之内的这套桌椅一眼。

  这好像是自从来到大明之后,自己用的最久的一套桌椅了。

  不过,今天这套桌椅,肯定是保不住了……

  “从朱祁镇下令,御驾亲征开始,到他带兵出发,在两日内完成。

  各项准备均不足,上下一片混乱。

  但朱祁镇就是这样,带着紧急调动二十万大军出动了。

  至于群臣的劝谏,朱祁镇根本不理会。

  觉得朝中这些人都是胆小鬼,都是鼠目寸光的懦夫!

  都是心怀叵测之辈!

  是他展现自己能力,让大明变得更为辉煌路上的绊脚石。

  还是心腹太监王振最贴心。

  朱祁镇虽然名义上是亲征,但实际上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

  众多将领,处处受王振节制,根本无法按自己意愿指挥作战。

  若这王振也是一个知兵,有些本事在身上的人,那就算是以太监之身,指挥作战也无妨。

  毕竟身残志坚,以不完整之躯体,做出真男人事情的不在少数。

  这里再次点名太史公。

  都说宋朝的童贯垃圾,可童贯多少还是知道一些行军打仗的常识。

  别管打仗行不行,但最起码能统御住大军。

  同样都是太监,这王振差童贯差太远了,连童贯这样的,他提鞋都不配。

  王振要是有童贯一半的才能,不,哪怕是只有四分之一,甚至于更少,这一次的仗都不可能打的稀烂。

  可关键就是这样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烂人,朱祁镇却将他的话,奉若金科玉律,对王振言听计从。

  完全是将王振当成了他的诸葛孔明。

  放着兵部尚书,以及众多的将领不用,却偏偏要让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太监,来管理大军,发号施令。

  御驾亲军出京西行,之后前方败报频传。

首节上一节319/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