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272节

  听到韩成说起这事情,朱元璋顿时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果然,要想舒服,还得听老四的事。

  当然,朱棣对付标孩儿的那些手段另算。

  “咦,不对啊,纳哈出呢?这家伙可是死硬派!

  有他在,老四想要通过这样的办法,就将那样多的地盘给收复了,如此顺畅,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发现了一些不妥,对于纳哈出,他印象非常深刻。

  这家伙是忠于北元的死硬派,一心想要恢复北元,骚扰自己大明。

  若不是因为那纳哈出在,东北地区的北部,早就已经成为大明的了。

  虽然纳哈出和大明作战,一直没有赢过,但却像是苍蝇一样的烦人。

  一直到现在,纳哈出还如同牛皮癣一样存在,令人不胜其烦。

  “纳哈出那个时候,早就被陛下你给解决了。”

  “被咱给解决了?”朱元璋闻听韩成所言,多少有些意外。

  “嗯,就是被陛下你给解决了。

  洪武二十年正月,陛下你派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蓝玉傅友德二人为左右副将军。

  率二十万大军,出征东北地区。

  决定扫除后患,再次狠狠打击北元残余势力。

  大军经通州,然后迂回至庆州,一招出其不意,打败元朝守军。

  随后接着从庆州出发,分兵驻守宽河,大宁、会州、富峪四城,以及辽阳金州沿海一带。

  以此形成对纳哈出的,半月形包围圈。

  纳哈出虽然是死硬派,却也知道明军不可战胜。

  闻听明军大举北征,而北元朝廷那里,又没有派遣援军对他救援。

  所以一番思索之后,就抛弃了金山老营,进驻新泰州。

  当年五月,冯胜留兵五万屯驻于大宁。

  并遣大军十五万,直奔金山,获纳哈出部将乃剌吾。

  然后派遣此人前去劝纳哈出投降。

  当年六月,因明军势大,不可战胜,纳哈出奔逃,据守伊通河边的高八思帖木儿、洪伯颜帖木儿等人,都带领部众前来投降。

  冯胜随后出兵,进至辽河东部,擒获纳哈出哨率三百人。

  成功进驻金山之西,逼近纳哈出的老巢。

  历史上,将之称为金山之役。

  一番逼迫,外加心理攻势之后,纳哈出自知实力不敌,非大明敌手,最终率余部向明朝投降。

  这一次擒获极多。

  随同纳哈一起投降的北元官吏、将校,多达三千余人。

  获得投降的兵卒万余人。

  随后,陛下你亲封纳哈出为海西侯。

  纳哈出此人的归降,在那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大明统一东北地区,清除了重大障碍。

  不仅如此,也是对故元势力的,一个沉重打击!

  并为大明统一东北地区,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件事情之后,黑龙江下游的奴儿干地区,诸多元朝故臣,开始率部众纳贡归降大明,接受大明统治……”

  “原来纳哈出那家伙,是咱派兵将之打败降服了!”

  听了韩成的话,朱元璋一下子就瑟起来,觉得自己是真牛伯夷!

  “咱就说嘛!区区一个纳哈出,算什么东西?

  咱之前是没有腾出手来,腾出手来,真的想要对付他了,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我说老四设立奴儿干都司的时候,看起来咋这样的顺利。

  原来是他老子,已经先一步的把纳哈出解决,把该有的底子都给打好了。

  闹了半天,他是捡了咱的便宜。

  设立奴儿干都司的最大功绩,最大源头还需要算到咱头上!”

  朱元璋说这话的时候,腰杆挺得笔直,神采飞扬,那当真是要多瑟,就有多瑟。

  尤其是再想想韩成刚才所说的,那号称大明六边形战神的朱瞻基,所做出来的那些事情之后,就更加的觉得,自己这个做祖宗的厉害。

  和自己这样的祖宗比起来,朱瞻基那小子,差的简直不要太远!

  看着那瞬间支棱起来的朱元璋,韩成一时间,都觉得有些没眼看了。

  朱老板的这操作,当真是一点偶像包袱都没有啊!

  咱稍微收敛着点好不好?你可是鼎鼎有名的洪武大帝啊!

  “除了这些之外,永乐帝还经略西北,设立了哈密卫……”

  “老四这小子,又捡老子的便宜了。

  那地方,咱一直就没有放弃过,也一直对西北那边,施行压制。”

  朱元璋面色多少带着一些淡然。

  “不过老四这些做的,都非常对,西北那里必须要重视。

  北元余孽可不少,更为重要的是,那边还有帖木儿帝国。

  北元亡我大明之心不死,需要时刻防备!”

  “永乐十一年,永乐帝置贵州承宣布政司,治贵州宣慰司城,下辖八府,四军民府。

  对于稳定西南,起到了极为重要作用。

  同时疏通大运河……”

  听着韩成讲述的朱棣做出来的这些事,朱元璋心里很是舒爽。

  一时间,像是喝了琼浆玉液一般。

  “还得是老四,事情做得敞亮,让人觉得舒服!”

  朱元璋忍不住出声夸赞朱棣。

  “咱之前做出来的诸多事情,没有人亡政息,被老四继承了下去,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点咱是真高兴!”

  韩成也跟着点点头,觉得朱元璋说的非常对。

  朱棣被尊称为永乐大帝,不是没有道理的。

  “永乐帝一直都很尊敬你。

  尤其是奉天靖难,取得皇位之后。

  他心里面其实很纠结,对于你,一直都有着很深的心理阴影。

  一直都担心,你会因为这事情而怪罪他,不止一次做噩梦,您要杀了他。

  甚至于晚上睡不着觉。

  就算是让人做法事都不成。

  这种状态持续了很久,才逐渐消失。

  永乐帝后面那样的努力,其实未偿没有争一口气,努力做出一些成就来。

  这样到了阴曹地府,真的见到了陛下你,他也有底气面对你……”

  听了韩成这话,之前一直都很瑟的朱元璋,这个时候倒是不瑟了。

  面色也显得正经起来。

  沉默一阵儿之后,朱元璋叹口气,多少显得有些怅然。

  随后笑了笑道:“这傻家伙,在知道了朱允那蠢蛋孙子,都做了什么事之后,咱又怎么会怪他起兵靖难?

  他要是不靖难,咱才真的怪他!

  若没有老四站出来,来上这一场,按照朱允那傻蛋玩意的做法,咱的大明,只怕真的坚持不了两百多年!

  弄不好就要被弄一个二世,三世而亡!

  更不要说他当上皇帝之后,做的一点都不差。

  咱又怎么会怪他呢?

  咱高兴还来不及!

  要是他不对标儿那些孩子,下那等死手就更好了……”

  “除了这些之外,永乐帝在位期间,做出来的另外一件很有名的事,就是迁都。

  将大明的京城,从南京城迁移到了北平。

  永乐元年,就有人等奏称,说北平是永乐帝的“龙兴之地”。

  所以永乐帝应当效仿陛下,你对安徽凤阳的做法,将那里立为陪都。

  对于这个建议,永乐帝是深以为然。

  觉得北平,确实是他的龙兴之地。

  毕竟纵观历史,能够以藩王身份,起兵成功的就他这一位。

  这岂不是冥冥之中有天助?

  于是,永乐帝大力擢升北平的地位,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将其称为“行在”。

  如此做的同时,也开始迁移,发动百姓以充实北平。

  被强令迁入北平的,有各地流民、一些江南富户,还有山西商人与百姓等……

  永乐四年,永乐帝下诏,以南京皇城为蓝本,兴建北平的皇宫和城垣。

  永乐七年的时候,永乐帝以北平为根基,进行北征。

  同时,开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

  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

  这个举动,证明了永乐帝已经下定决心要在今后迁都。

  永乐八年,永乐帝亲征回师后,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

首节上一节272/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