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214节

  只要孩儿不去世,哪里还有这样多的事?

  有孩儿在,我看哪个混小子敢不听话造反!”

  这话朱标是真的有信心说出来。

  听到朱标这样说,朱元璋心中放松了不少。

  但很快,就又一次变得心头沉重。

  “标儿你说的有道理,你要是没事,那些家伙们没一个敢造反的,咱相信你你能制住他们。

  你和弟弟们的关系非常好,又有威望,你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又近。

  你不会对他们动手,而他们也一样不会造标儿你的反。

  可是在标儿你之后呢?

  就算是标儿你管教的好,你的儿子不会动这些藩王,而那些藩王因为标儿你的威望在,也不对你儿子动手,但到了你孙子呢?

  你的曾孙子呢?

  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当初血浓于水的感情和关系,早就变得非常淡了。

  老话说,出了五服就不亲了,甚至于可以通婚。

  用读书人的话来说,叫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到了那个时候,皇帝为了防止藩王造反,会不进行削藩吗?

  那些藩王们,真的会服皇帝吗?

  不会的,根本不会!

  当初叶伯巨上言说此事,虽然别有用心,想要趁机打击咱,为他们当官的自己争取利益,但有些道理还是说的不错……”

  以往,朱元璋从来没有往这更深远的方面考虑过。

  觉得他封王的事情很高明。

  因为这些举动,可以将那些建国之后,依旧是军阀作风的武将,军权分割走,掌握在皇室手中。

  防止大明出现叛乱。

  另外一方面则是,大明虽然建立了,但许许多多当官的,还是从元朝走过来的老人手。

  元朝后期,统治早就烂了,他们这些在元朝当官的人,一个个都是大捞特捞。

  鱼肉百姓,损公肥私,对众多百姓进行敲骨吸髓。

  大明建立之后,他们觉得只是换了一个皇帝,还想要把元朝时的那一套,一带到自己大明来。

  自己对此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打击,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也还是有的许多人不老实。

  怀念鞑子,想要各种的贪赃枉法。

  大明这样大,自己就算是天天不眠不休,也不可能将每一处地方都给看在眼中。

  有了藩王,就可以帮助自己盯住地方,令他们不能过于肆无忌惮!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这个策略非常的完美。

  非常有利于大明的稳定。

  可现在看来,一样是有着诸多的后患啊!

  想到这些,朱元璋就觉得格外心累,隐隐有些崩溃,这怎么自己弄出来的所有为之骄傲的东西,都不对味了呢?

  明明一开始,很多都是挺好的,咋到了后来都不成了,变得遗祸无穷?

  朱标看着自己父皇这显得痛苦的样子,出声安慰道:“父皇,有些时候不用想的那样远。

  没有什么一直都好的办法。

  大汉解决了七国之乱,施行了推恩令,但没有藩王的威胁,西汉后面不一样是被王莽所夺?

  东汉时,外戚专权。

  唐朝不过两代人,权力就为武周所夺,后面虽将皇位重新归还李家,但又来了一个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为非作歹。

  至于大宋,各种压制武将,提高文官地位,与士大夫共天下,可却一直丢人,看宋史就让人来气。

  由此可见,就算是没有藩王,那一样是太平不了。

  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糟心事,引发动乱,威胁统治。

  真的说起来的话,父皇你弄这些藩王制度,也并没有想得那样差。

  至少父皇还在的时候,藩王制度,对大明的迅速稳定,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今后固然会出现各种麻烦,可退一万步讲,就算是真的还有藩王作乱,夺取了皇位,对于父皇来说,其实区别不算太大。

  至少做皇帝的还是朱家子孙,肉烂在了锅里面。

  获得皇位的人,也不会对朱家的众多子孙,进行大规模的屠戮。”

  “标儿,你就使劲向着那些浑小子们吧!”

  朱元璋哼哼了一声,说道。

  越是见到自己的标优秀,仁爱,朱元璋想起老四是如何对待标儿的儿子们时,朱就越是生气。

  甚至于想要再去将朱棣,给重新抽上一顿!

  “孩儿没有向着他们,只是在说一些事实。”

  朱标一边给朱元璋捏肩,一边这样说道。

  “标儿,行了,别捏了,你心里面也不好受,快坐下来歇歇吧,别累到了你。”

  朱元璋摆摆手,不让朱标再给他捏肩。

  并亲自搬来一把椅子,让朱标坐。

  朱标坐下之后,朱元璋开口道:“标儿,我想起了韩成之前对我说的话。

  他说任何政策都具有时效性,所以在他们后世,也会把政策称之为时政。

  咱不能老是想着建立一个万古不易的政策。

  这藩王的政策,这个时候确实有效,但长远来看话,对大明来说有害的。

  既然这样,那咱就暂时用着,并想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将之给解决了。

  这事情也不能拖太长时间。

  拖得时间越长越不好。

  至少在咱离世之前,需要将这个事情给处理好。

  不能将这个问题交到你手上,更不能交到后世儿孙手上。

  藩王制度是咱给定下来的。

  这些藩王,大多都是咱的儿子,少数是咱的侄孙。

  咱处理起来,这些兔崽子们不敢造反,不敢乱说。

  就算是心里有所不服,他们也都得给咱忍着!

  哪个敢不服,咱抽哪个!!”

  朱元璋说着,就再一次进入到了蛮不讲理的模式之中。

  但朱标看着要蛮不讲理的朱元璋,眼圈却忍不住的为之泛红。

  满心都是感动。

  他岂能不知道,自己父皇如此做的原因?

  他这是怕自己为难,怕今后那些兄弟们骂自己,给自己闹不愉快。

  所以这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打算在他离世之前,将藩王的事情给处理好!

  这就是自己父皇啊!

  父皇待自己是真好!

  纵观历史,还从来没有过比自己更为安稳的太子!

  自己当真是幸运!

  朱标当即就下定决心,自己在今后,一定要好好的活!

  尽可能活的更久一些!

  这样的话,自己就可以多为父皇分忧。

  不说到底能解决多少问题,最起码只要自己活着,不让父皇白发人送黑发人,父皇肯定就会很开心。

  “父皇,市舶司那里,还是让老四做吧,我相信老四的能力,也相信老四的心意,这事情让他做准没问题。”

  朱标用力吸了两口气,不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然后望着朱元璋说出这些话。

  朱元璋沉默一下道:“行,就按照你说的来吧。

  这些混小子们也不知道多大的造化,能遇到你这样一个大哥!”

  朱标忙道:“孩儿替老四谢过父皇!”

  随后就又说起吴良,吴祯,以及备倭水师的事。

  朱元璋道:“老三去崇明那里一趟,很有必要,不过,却也不能只指望着老三。

  吴祯吴良这些人,都是乱世里一路杀伐过来的,能下的去手。

  那些备倭水师,现在看来只怕很多都还和那些海寇有着一定联系。

  毕竟他们中里面,有很多都是陈友定,方国珍的残部。

  要说和那些逃到海上做海盗的陈方两部余孽没有联系,那才是怪事。

  在这等情况下,老三前去危险不小。

  一旦事情弄不好,甚至于都会有性命之危……”

  朱元璋说着,沉吟一下道:“标儿,你等会去联系一下巢湖水师,就说他们翻身的机会来了,愿不愿意跟着你这个太子做事情。

  若是愿意,做的好了,那之前他们犯下的过错,咱全都可以既往不咎。

  不要说咱不念旧情。”

  朱元璋之前觉得,手下只有巢湖水师不好,需要再培养一支真正隶属于自己的,嫡系水师。

  最近几年,水师用些少了,这个时候再回头去看,发现这被自己当做嫡系来培养的水师,问题也是真的不少。

  需要对他们动动刀子了!

  也需要适当的提升巢湖水师的地位。

  自己之前将巢湖水师往下压得比较很。

  此时,让标儿出面将他们收服,再合适不过。

  自从廖永忠因罪被自己处死,这巢湖水师就坐了冷板凳,惶惶不可终日。

首节上一节214/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