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200节

  “本来也想将吴祯召回来说说话的,但病情不等人。

  咱妹子的病一天不能根治,咱这心里,就是沉甸甸的,给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喘不过来气。

  所以还是不将他召回来了。

  你回去了去信与他说,你们当初的功劳,我全都记在心里。

  不会忘记。

  你们兄弟,为大明流过的血咱也记得。

  如今这老兄弟年纪都不小了,本来不想再给他重任。

  可这一次,事关重大,关系着咱妹子的命,只让老三老四两个旱鸭子去,咱不放心。

  还得是他领队,咱心里才踏实。

  让他不辞劳苦去做这事。

  你替咱问问,当初带人攻城略地,水上行舟,血拼陈友定的吴祯还在不在!”

  “上位!还在!

  只要上位一声令下,他必然万死不辞!属下一样是可以再次乘船,乘风破浪,拔剑斩巨鲸!!”

  吴良声音铿锵有力,沾染了一些酒水的花白胡子,随之而动,像是在彰显他的决心。

  “好!!”

  朱元璋赞了一声。

  “咱就知道,关键时刻还是靠咱们老兄弟!”

  说罢,亲自拿起酒壶将里面最后的酒,分别到给了自己和吴良,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吴伯伯,老四心里面担忧母后的病,事情做起来肯定显得着急。

  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他要是哪里做的不对,您别往心里去。

  我在这里替老四给您赔个不是。

  等一下就将老四找回来,狠狠处罚他。

  多大的人了,就算是事出有因,那也不能不管不顾,风风火火,这样成何体统?”

  朱标望着吴良满是真诚的如此说道。

  给朱元璋进行查漏补缺。

  如此说着,还真的是极为认真的给吴良行了一礼。

  慌得吴良连忙躲避,说使不得。

  又说燕王真的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

  又在这里说了一会儿话之后,吴良告辞。

  朱元璋将吴良送到武英殿门口。

  然后太子朱标陪着又往前送了一程,方才返回。

  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朱元璋的面色再次变得阴沉,一副怒气勃发的样子。

  哪里还有刚才和吴良谈论时的感性和豪迈?

  很显然,燕王朱棣这事不算过去。

  不过朱元璋也真可以,心中憋了这样大的怒火,刚才面对吴良的时候,一点都没有流露出来。

  作为一个皇帝,别看他平日里性格显得暴躁,尤其是在韩成那里时,又是砸桌子,又是摔凳子的。

  实际上作为帝王该有的城府,他是一点都不缺。

  若是需要,他也能很好的隐藏自己的情绪,不露分毫的端倪。

  “来人,去龙江宝船厂看看老四控制住局面没有。

  若是控制住了,立刻让他给咱滚回来!!就说情况有变,咱有新的计划告诉他!”

  朱元璋怒气冲冲的出声吩咐。

  立刻就有人领命,一路小跑的朝着紫禁城外而去……

  朱标想要拦一下,但嘴巴张了张,最终还是闭上了,没有在这件事上多做阻拦。

  他太了解自己父皇了。

  若是不让父皇将这口气出来,那指不定就会憋出什么好歹。

  早点将这口气出来,那老四这事也好早点揭过……

  ……

  吴良从紫禁城出来之后,再次变得精神抖擞起来,仰头挺胸,气势十足。

  对于朱元璋方才说的话,很多他其实并不相信。

  不过,多少却变得心安了。

  正所谓听话听音,他这一次前去面圣,并不说真的要向朱洪武讨要这龙江宝船厂。

  而是借此机会,前去探探皇帝的口风,试探一下皇帝对自己等人的态度。

  此番试探的结果,自然是极好的。

  从上位的反应上来看,他确实是不知道抽了什么疯,对自己兄弟二人有了一些不满。

  但却也只是有些不满,想要敲打一下,仅此而已。

  此番让燕王拿下这龙江宝船厂,应该是想要找一些自己等人这边的证据,然后好让自己兄弟二人,更加听话,好用。

  为接下来的备倭水师前往倭国,创造更好的条件,好用着顺手。

  只要能够确定这点,吴良就能放下心来。

  让他做出这种判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皇帝不让吴祯返回南京与他相见,进行嘱咐事情,只让自己转述他的意思。

  这就说明,上位不是真的要对自己兄弟动手。

  不然的话,他趁此机会令吴祯回来,然后顺势拿下,岂不是轻轻松松?

  但他却没有这样做。

  说明他并没有真的想要动手解决自己等人。

  另外一点则是,事情关系到了皇后娘娘的病。

  皇后娘娘在上位的心中,拥有多高的地位,作为一路随着上位,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人,他十分清楚。

  而皇后娘娘得了极为严重的肺痨这件事,以及前几天皇宫之中放烟花的事情,他都很清楚。

  严重肺痨根本治不好,只能等死。

  结果前两天皇宫却放烟花了。

  这说明皇后娘娘的病,肯定有了不少的好转。

  方才上位也亲口承认了,事情就是如此。

  既然这样,那这件事情基本上不可能有假。

  上位真的不可能拿这件事情开玩笑。

  只能说,真遇到了奇人,令皇后娘娘的病有了好转。

  并得到了相应的药方,需要前往倭国那里获取根治的东西。

  因为有着忽必烈的教训在,之前倭国那里如此张狂,斩杀了上位派去的使者,上位尚且将这口气给硬生生的忍了下来。

  除了为皇后娘娘治病之外,实在是没有别的理由,让上位突然之间就做出这样的举动。

  至于朱标所说的,要将嚣张跋扈的燕王朱棣给召回去,好好的教训的话,吴良也只是听听,不会当真。

  谁不知道太子朱标比朱元璋这个当爹的,都要更加护这些亲王?

  他怎么可能会处罚老四?

  这话听听就算了,谁当真谁傻瓜!

  怀着这样的心思,吴良加快速度,骑着马返回自己府邸。

  回到府邸之后,立刻就让人准备笔墨纸砚。

  连身上的衣服都来不及换,就赶紧去写信了。

  作为一个战将,吴良后来虽也学习了一些读书认字,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如同朱老板那样好学。

  草根出身,后面有机会了就开始学读书认字,还学的那样认真。

  所以这吴良也就仅仅只是达到了能读会写的地步,字自然也不会好看到哪里。

  一封书信写完,等待晾干之后,就迫不及待将之卷在一起,,装进了一个特制的小圆筒之内。

  交给了心腹之人。

  没过多久,吴良这里就有鸽子展翅飞走。

  听到心腹之后前来禀告,说是信已经成功送走,吴良这才暗松一口气。

  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开始在这里接着写书信。

  这一次所写的书信,才是给靖海侯吴祯的。

  至于方才那封用飞鸽传书送走的书信,是给另外一个人的。

  一个在如今大明的朝廷之上,已经被很多人逐渐遗忘的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善长!

  大明第一位正儿八经的丞相,也是最初的淮西勋贵之首!

  龙江宝船厂的事情,和李善长之间有脱不开的干系。

  现在要出事了,他自然不可能让韩国公那样轻松。

  就算不将他拉进来,那至少也需要让他给拿个主意才行……

  半个时辰之后,有快马从吴良这里一路疾驰而去,直奔崇明那边而去……

  希望会有一个好结果吧,希望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希望朱洪武可以说话算话,千万不要将人给逼急了,往绝路上……

  送出书信之后,吴良一边在这里更换衣服,一边如此默默念叨。

  作为一路从乱世之中杀出来的人,真的遇到了绝境,他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

  “娘,您……没事?!!”

  紫禁城坤宁宫这里,怀着极其沉重的心情,一路纵马疾驰回来的晋王朱,看着那出现在坤宁宫大门处,站在那里看着自己,面露慈爱笑容的娘,整个人都惊呆了。

首节上一节200/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