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193节

  此时距离韩成所说的那些事情,还有十几年,人都是会变的。

  十几年的时间里,足可以发生很多的事情,令很多人都发生极大的转变。

  李景隆出现蜕变,倒也能够理解。

  韩成听到朱元璋那一本正经说出来的,往他自己脸上贴金的话,一时间有些目瞪口呆。

  直呼好家伙!

  虽然早就知道老朱脸皮厚,却从来没有想到,他的脸皮可以这样厚!

  前一刻还说李景隆能力不行,结果听自己说了李景隆大明战神这样一个称号之后,直接就变成了他慧眼如炬,早就看出来了李景隆的不凡。

  只是,李景隆的这个大明战神,和老朱所想的大明战神完全不一样啊!

  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自己只不过是想要让事情变得比较有趣味性,才将后世人给李景隆封的称号,给拿出来说的。

  结果哪能想到,老朱竟然直接就顺着杆子往上爬……

  真不知道接下来,自己将全部的事情说出,朱元璋得知了之后,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一时间,韩成都不知道该怎么接着往下说才好。

  “你与咱说说,景隆这孩子都打出了什么光辉战绩。”

  朱元璋望着韩成如此说道,声音之中都带着一些迫不及待。

  他是真的想要听听,李景隆这个他自幼就看好的孩子的光辉事迹。

  “韩成你咋不说了?在这里愣什么神?”

  朱元璋望着韩成出声催促。

  听到朱元璋这话,韩成更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这老朱……

  “那个,李景隆做的事情太大了,我整理一下思路。”

  听了韩成的话,朱元璋觉得韩成的这个反应,合情合理。

  李景隆都成为了大明战神,那关于他的事情,肯定很多,确实需要好好的整理一下思路。

  韩成在这里思索了一会儿,也没有想到在接下来,如何不让事情变得比较尴尬的办法。

  当下就将心一横,不再犹豫。

  开始接着讲述。

  反正等会尴尬的又不是自己。

  老朱是要过饭的,脸皮足够厚。

  可能自己觉得比较尴尬的事情,放在老朱身上,他一点都不在意,甚至于还觉得不够刺激。

  嗯,一定就是这个样子!

  别管别人信不信,反正韩成是信了。

  “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筑台拜将,执手对李景隆说,挽救大明,平燕逆的事情,就全都拜托李景隆了。

  李景隆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建文帝的信任。

  李景隆带兵而行,至德州收拢耿炳文的散兵败将,并调集各路兵马共计五十万,前往河间驻扎,威逼燕军!”

  调集五十万兵马?

  朱元璋听到韩成说出的这个数字之后,不由的为之一愣。

  要知道,统兵作战并不是说兵马越多越好。

  没有相应的才能,仅仅只是安营扎寨,五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就能将人弄的头晕眼花,手忙脚乱。

  就连刘邦这样的人物,也只能将兵十万。

  只有韩信这种兵仙,才能做到多多益善。

  李景隆竟然直接就带领了五十万的兵马?

  不过,在想起了韩成说他是大明战神之后,朱元璋心中这点疑惑,马上就烟消云散了。

  既然他能被称为大明战神,那能带领这样多的兵马进行作战,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李景隆这边,汇合大军向前威逼之时,朝廷那边也令屯在辽东的江阴侯吴高等人,带兵围攻永平。

  两面齐头并进,声势浩大。

  要将燕王给碾压。

  面对这种情况,燕王召集自己麾下的众人开会,然后当众说出了李景隆必败的五个理由。”

  李景隆必败的五个理由?

  老四这还挺能扯的,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对战,实力不如袁绍。

  郭嘉曾给曹操进言了非常有名的十胜十败的论述,坚定曹操和袁绍相抗的信心。

  结果老四这里,竟然也弄出来了个李景隆五败论。

  他这同样是实力不够,要用这样的办法来硬凑,鼓舞士气。

  只怕这法子效果不大,不然李景隆不会被称为大明战神。

  至于为什么李景隆被称为大明战神,结果最终还是南军败了,老四取得了天下,朱元璋这里也已经有了十分合理的解释。

  他觉得,这肯定是老四打不过李景隆,被李景隆各种压着打,最终不得不使用盘外招来解决李景隆。

  比如,如同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对战那样,想办法让人将廉颇换下,换上一个只纸上谈兵的赵括,自毁长城。

  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顶不住压力了,就让人前去收买宦官尽谗言,从而将诸葛亮给召回。

  再比如大宋,连续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停下攻势……

  朱元璋觉得,后期的李景隆肯定是有了类似的遭遇。

  不然的话,根本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李景隆被称为大明战神,偏偏最终却是老四取得了天下。

  再想想朱允那龟孙完全没有脑子的操作,朱元璋觉得,后面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简直不要太合情合理!

  这种事情,朱允这脑袋被门夹了的龟孙,绝对做的出来!

  根本不用韩成多说,朱元璋就已经脑补出来了一幕幕,李景隆是如何奋勇杀敌,一路压制老四,但最终却不得不在将要成功的关头,被圣旨无奈的召回,导致功败垂成的场景。

  觉得李景隆是真的悲壮,真可惜。

  “做了这样的论断之后,燕王这边立刻做出了相应的应对。

  他亲自率兵前去救援永平,令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让姚广孝等人对其进行辅助。

  并说李景隆带兵前来之后,只可将坚守,不可出战!

  除此之外,燕王又将卢沟桥的守军给撤走。

  李景隆得知消息大喜,觉得朱棣这是自乱阵脚,被两路大军给弄的顾头不顾腚。

  当下就立刻挥师攻打北平城。

  燕军守城,几次将起攻势挡下。

  在这其中,南军都督瞿能曾经率上千精骑杀入了张掖门,但后援一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

  李景隆有些贪功,不想让瞿能斩获头功,所以就让他等待大部队到来之后,一起进攻,不可孤军深入。

  结果导致错失良机,燕军因此得到了喘息之机。

  当时乃是冬日,气温骤降,天寒地冻,燕军这边就连夜往城墙上泼水,使的城墙外外墙,结了一层坚冰!

  南军次日再去攻打,因为太滑,已经无法攀城进攻……

  而这个时候,燕王也已经是赶到了永平,战败了前来攻打的江阴侯吴高。

  吴高战败之后,不敢和燕王死磕,退兵山海关。

  完成了这些,燕王并不急着回师北平,而是决定拿下宁王朱权所在的大宁。

  燕军直逼大宁城下,燕王朱棣单骑入大宁城见宁王。

  哭诉自己被逼迫的无路可走,朱权则将燕王收留在大宁。

  燕王趁机令燕军各种对大宁守军行贿,收拢人心。

  如此过了几日之后,燕王告辞,宁王出城相送,伏兵尽起,宁王的兵马也纷纷叛变,投靠燕王。

  燕王就将宁王,宁王妃以及世子等人带回北平。

  尽数收编宁王兵马,除去一方威胁……

  随后,燕军进行整编,分为五军,入松亭关,后渡过白河,此时天寒地冻,河水结冰可以行人。

  在白河这里,先战败李景隆先头部队上万人,而后继续进军,和李景隆大军相遇……”

  听到韩成讲述到这里,朱元璋终于变得有些热血沸腾起来。

  之前听韩成说了那样多,李景隆这个大明战神看起来处处吃瘪。

  现在,也到了李景隆发威的时候了。

  不然的话,真对不起他这战神之名!

  带着期待,他在这里听韩成继续讲述。

  韩成喝了两口茶,接着开口道:“双方大军相遇之后,就展开了大决战。

  燕王身先士卒,亲自带兵冲锋,燕军士气高涨,来回冲击,一番激烈搏杀下来,接连打破南军七营。

  当天夜里,李景隆见到情况对己方不利,就下令让郑村坝这里的所有兵马,全部轻装撤退。

  这样的命令一下达,那所能带走的东西就十分有限了。

  可以说几十万人的辎重,绝大部分都留给了燕军。

  李景隆的这次撤退,避免了兵马大败。

  但也因为走得过于匆忙,都没有来得及通知围困北平的南军兵马。

  所以这些南军兵马,被回师北平的燕王,轻易的给击溃,尽获其粮草辎重……”

  朱元璋被韩成的讲述给懵逼了。

  就这?

  李景隆的表现就这?!!

  说好的大明战神呢?

  说好李景隆这次要绝地反击了呢?

  说话的要按着老四捶呢?

  这咋变成了这样了?

  原本热血沸腾的朱元璋,这个时候整个人都懵逼,分外的茫然。

首节上一节193/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