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第91节

刺客被绑着,身上有大大小小的烙印,看得出来,遭受过非人的折磨。

叶禄让其他人退下,只留自己守着。

沈青云问道:“指使你们的人是谁?”

“齐、齐、王世、子……”

尽管刺客语气含糊,声音断断续续,沈青云还是听清楚了。

齐王世子。

刺杀是齐王府派来的?

沈青云甚至怀疑过徐智甫,宋家,六部中的高官,唯独没想过齐王府。

他只是个小小知州而已,何须引得齐王府费尽心思除之而后快。

为什么?

沈青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亦或是刺客说谎,栽赃给齐王府,幕后之人另有其人。

无论是哪一种,沈青云都感觉到危机,卷入权力之争漩涡,身不由己,一步踏错,就是万丈深渊。

这一夜,沈青云没闭眼,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如果此刻没说谎,那么齐王府要除掉他,肯定是为了晒盐法。

晒盐法他已经呈交给陛下,陛下没有拿出来,那就说明,觊觎晒盐法的人只能从他下手。

他要是死了,百跃就要换个知州,到时候齐王府安排心腹接管百跃,通过晒盐法谋取巨大利润,宁港有粮。

钱粮齐备,那么下一步……

沈青云猛然站起来,大周姓朱,要是陛下身死,那么最有资格登上那个位置的,除了朱续的儿子,就是齐王府了。

齐王是陛下的亲叔叔,血脉正统。

沈青云越想越心惊,要是真的如他所猜测,这次刺杀失败,齐王府肯定对他更加防备,也注定了他和齐王府站在了对立面。

等到齐王府事成,他肯定第一批遭殃。

如今的破局之法,就是依仗陛下,要有足够的资本让圣上不得不重视他,齐王府要想动他,也不是那么容易。

而足够的资本,就是足够强大,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走上这条路,注定要全身伤痕。

说句大不敬的话,朝廷动荡,反而给了他机会,不然就他这个小人物,齐王府要弄死他,不过是动动手指头的事。

有了百跃这个远离朝廷中心的港湾,抓住机会休养生息,有了自己的人马,到时候朝廷想动他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他从未想过造反,也不想像郑大将军那么凄惨,只是想求一条活路,但愿陛下能一直信他。

当下,想么多也没用,必须稳固好百跃才是当务之急。

***

“废物,这么多人连个文弱书生都解决不了,亏的还自夸说什么绝顶高手,人没能杀死,肯定打草惊蛇了,要是坏了大计,把他们千刀万剐都不足以泄本王心头之恨。”

为首之人跪下,不敢吭声。

世子看着他们,冷笑道:“本王花这么大的代价养着你们,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到,不如全都死了算了。”

院子里安静无声,每人敢这个时候触霉头,直到外面传来小厮的声音:“世子,王爷要见您。”

世子朱隽整了整衣裳,调整好情绪,抬脚离开了院子。

书房

齐王身份显贵,身上却没有多少严厉之色,看着反而像个和蔼的老太爷。

“父王,不知找儿臣所为何事?”

“隽儿,看看为父这字如何?”

朱隽凑近一看,讨好道:“父王的字自是天下无双,那些所谓的名家大家,比起父王您的字,也不过尔尔,世人没见过您的字,要是见了,还有其他人什么事。”

齐王脸上笑眯眯道:“隽儿,目光不要盯着个小,不过是六元及第而已,不用太忌惮,咱们的重心,还是在这里。”

朱隽顺着看过去,上面写的那个字,正好是‘杭’。

朱隽恭敬应下:“父王,儿臣知错了。”

“好好好,大计还未成功,你做事要小心敬慎,切莫惹出祸端。”

“是”

世子从书房回来,院子里还站着一群杀手。

“百跃那边盯着就行,没有本王的命令,谁也不能擅自行动。”

“是”

心腹见他脸色没之前那么难看了,小声提醒道:“赶往墉县的人只怕已经到了,万一……”

朱隽不甚在意道:“杀就杀了,没杀就撤回来,反正不是什么重要的小喽,不用费心思。”

“是,属下知道怎么办了。”

***

大海上,一艘大船往丹山岛上行驶着,甲板上,沈老头扶着栏杆眺望。

“还有多久才能到?”

“快了快了。”

沈老头瞪眼,“这话你都说了快十遍了,每次都快了,怎么还不到。”

疤子无奈,“老爷,你一盏茶功夫就要问一次,确实快了,是你问的太勤快了。”

沈老头摸着下巴,“是吗,我怎么觉得过了好久。”

“不久,前面那座山看到了吗,绕过那道山,就能看到丹山岛了,大人在岛上。”

沈老头顿时又提起了精神,“真的,没骗人?”

“不信你问其他人。”

沈老头还当真问了其他人,这艘船上都是附近几个村的人,这艘船出海运货,经过丹山岛会的停留一柱香时间,然后去往东番。

到了东番交换货物,然后在返航,去往宁港,最后回百跃,还得经过丹山岛。

这座岛地理位置好,是很多地方的必经之地,难怪海盗选这里安营扎寨。

沈老头问了一圈回来,船已经靠近大山,等绕过去,赫然看到了丹山岛。

从远处看,能看到炊烟,码头停靠的船只,还有码头上走来走去的人。

“那就是丹山岛吗?”沈老头眼睛亮了,长这么大,第一次出海,第一次看到岛。

疤子解释道:“不错,就是丹山岛,你看上扬起的旗帜,就是咱们大周的旗帜。”

三妹、四妹、五妹,早已经迫不及待,追赶打闹到甲板上。

“爷,看到小叔了吗?”四妹激动问道。

三妹拍了一下她,“这么远呢,人只有蚂蚁大小,就算是小叔站在那,也看不清啊。”

四妹刚想说是噢,是自己犯傻了,就听到她爷欣喜若狂道:“看到了看到了,那就是你小叔,穿白衣服那个。”

第152章 团聚

四妹凑到三妹耳边小声道:“爷眼睛都眯起来了,肯定乱说的,我们都看不到,他哪里看得清。”

四妹点头,觉得三姐说的有道理。

然而,随着船靠近,码头上的人和物变得越来越清晰,身穿白色衣裳的男子不是她们的小叔还能是谁。

沈青云看到了站在甲板上的亲人,高兴地扬起手跟他们打招呼,身旁站着的将士和百姓,见状也都有样学样,朝着船上挥手。

沈老头悄悄地擦了几次眼睛,鼻子酸酸的。

看到日思夜想的幺儿子,提着的心总算是落地了。

船靠岸,三妹和四妹迫不及待跑到沈青云身边,尤其是四妹,因为和沈青云岁数一样,从小关系最好。

“小叔,你长高了,也壮了。”

三妹手肘撞了一下四妹,责怪道:“没大没小,这是小叔,嘻嘻哈哈像什么样子。”

教训完四妹,三妹摸了摸沈青云的胳膊,还用手抓了抓,满意道:“确实壮实了。”

沈青云大,别看他辈份大,在家里,几个侄女都拿他当小孩看,除了五妹,恭恭敬敬叫他小叔,其他人嘴里叫着,其实心里都拿他当弟弟。

四妹对着后面招手:“爷,奶,娘,小叔在这里。”

三妹小声对沈青云道:“老远就看到岛了,我们都没认出来,爷说你穿了一身白衣,我还以为他乱说,没想到他真的认出你了。”

沈老头和陈氏朝着这边走过来,云氏扶着陈氏。

等靠近,陈氏拉住沈青云的手,眼泪刷刷往下掉:“你这孩子,走这么久一点音讯都没有,我跟你爹担惊受怕,生怕……唉,不说这些,看到你,我们就踏实了。”

沈青云眼眶发酸,声音哽咽:“娘,我过得很好,我现在是大官了,百跃都在我管辖之内,以后你们就住在这边,咱们一家人在一起。”

“好好好,在一起,在一起。”

四妹见沈老头脸上挂着笑,一句话不说,好奇问道:“爷,你在家时天天念叨小叔,现在看见人了,怎么啥话都不说?”

沈老头眼睛一瞪,训道:“我还在家里天天念叨你呢。”

四妹嘟着嘴,冲着沈青云眨眼。

沈青云失笑,这个四妹,性子还是跟以前一样,一点都没变。

叶禄一直在旁边等着,终于找到机会开口:“老太爷,老夫人,大人已经准备好了饭食,你们路途辛苦,不如先过去吃饭休息。”

沈老头不动声色把叶禄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穿着甲胄,一看就是个将军,这种大人物居然要恭恭敬敬叫自己老太爷!

沈老头下意识挺起身板,下巴也微微抬了起来,学着城里那些员外老爷的模样,矜持地点头:“如此甚好。”

陈氏看到他这副模样,觉得没脸看,索性拉着沈青云的手,“幺儿啊,跟我说说这些日子都发生了啥?”

云氏把公婆的小动作全都看在眼里,憋着笑,生怕失礼了。

三妹和四妹跟在他们后面,已经捂着嘴低低笑了。

只不过两人的目光很快就被吸引走了,看着一排排新房子,看得出来都是才建的。

“这里以前应该没住人,还在建,也不知道百跃城里是不是跟墉县一样?”四妹好奇问道。

三妹很有自信,道:“肯定不一样,百跃是个直辖州,比墉县等级高,肯定比墉县好。”

四妹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那小叔是百跃最大的官,岂不是比孙大人威风多了。”

“可不,人家孙县令见了小叔还得下跪拜礼呢!”

两个小姑娘一边走一边说悄悄话,谁都没有注意到,远处正在干活的妇女们。

这群妇女主要干一些轻松细致活,自从岛上的人越来越多后,她们被海盗掳劫的事说的人就少了,加上还有外来干活来的妇女帮着她们说话。

她们相处融洽,干活卖力,都想多挣点钱。

田娘子是个话多的人,这群苦命的女孩,最让她注意的还是罗芙。

“你打算再嫁人吗,要是想嫁,姐给你找个好人家?”

首节上一节91/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