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第73节

沈青云一想就明白了,百跃临海,水性好的人多不足为奇。

“箭术好的出列。”

这次,有三十多个人出列。

“力气大的出列。”

这次站出来的人少一些,差不多十多个。

两百多个人,按照类别,分成了好几队,就在大家一头雾水的时候,沈青云站了出来。

“这次操练跟以往不同,是专门针对海盗的操练,你们都要认真学,半个月的时间,任务重,会很辛苦,但本官在这里可以给你们保证,凡是这次出海的,等运回来粮食,每人奖励一石粮食。”

原本还有些懒洋洋的众人,听到这里全部沸腾了,一石粮食,那可是能救活一家老小的,原本心里有怨气不想冒险出海的人,一听到这话,顿时跟打了鸡血一样。

尤其是村民们,脸上的兴奋之色怎么都掩饰不住。

疤子微微皱眉,据他所知,衙门的粮仓都空了,账本上根本没什么钱,两百多人,那就是两百多石,加上最近这段时间操练所需的花费,哪一样都得花钱。

沈青云从哪里弄这么多钱?

叶禄也在一旁看着,听到这话,诧异不已,这位新任知州大人,信口雌黄,轻易许诺,到时候无法办到,岂不是要成为笑柄。

操练开始。

“快快快,还得再快,跳起来,翻过去。”

疤子跟在后面,不停地催促,谁要是慢了,屁股上还会被踹一脚。

在这些人面前,是逐渐增高的障碍物,很多人前面还能翻过去,越到后面越难。

疤子还在厉声呵斥,掉队的人没办法,只能咬牙继续往前跑。

另外一队,水性好的,正在练习憋气,每次憋气都挑战上一次的时长。

“下水憋气之前多吸几口气,深呼吸,来回好几次,不要嫌麻烦,也不要嫌繁琐,练习的时候就要养成好习惯,下水后,你憋气的每一刻,都是在跟阎王爷赛跑,憋的久,阎王爷想勾你都勾不走。”沈青云巡视过来,看到他们在练习憋气,便说了这番话。

这话引得大家哈哈笑,还有人反驳:阎王爷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说这话的人被叶禄一把按在水里,挣扎着,把缸中的水溅得到处都是。

还有一队人在练习射箭,不过他们并不是站着射,而是站在浮木上,靶子同样在浮木上,浮木在摇晃,这样难度增加了许多。

沈青云看了一会儿,发现这样训练很有用,有几个人刚开始一箭不中,后面能渐渐能中了,他们本就是射箭好手,几天下来,几乎都可以十发八中了。

沈青云的重头训练还是在防守上,因此这两百多个人中,有一百多人练习长枪、铁镰,海盗人数不明,但规模肯定不小,而他们这两百多人,最怕的就是接舷。

一旦敌人接舷成功,强夺船只,近距离攻击,那么就很难对付了,但没办法,海盗最擅长就是攻船,只能在这上面想办法,并且还要随机应变,让敌人猜不透。

因此,沈青云特意去见了掌舵人,跟他们说了航行的过程中要怎么变换船队,每个信号代表着什么意思。

其实这方面沈青云不用费什么心,因为他们常年在海在漂,比他更懂。

他们都是开船的一把好手,练习几次之后,隐隐地领略到了沈大人的用意,因而训练的更加用心。

沈青云前三天亲自盯着,后续还有很多事要做,便让疤子和叶禄监督。

沈青云正在翻看账簿,听到动静,抬起头来,是沈林回来了。

“怎么样,这三日可有什么进展?”

这里没外人,沈林便没怎么讲究,一屁股坐下,喝了一杯茶,这才道:“少爷,城中所有的商船都联系了,有一半观望,还有一半人表示愿意同行,为了说服他们,小的嘴皮子都说破了,好在事情进展的顺利。”

沈青云满意点点头,看来这事交给沈林不会有错,一直以来,沈林就像他的秘书,很多他不方便出面的都是由他来。

不管是打听消息,还是谈生意,沈林还没让他失望过。

“大概有多少艘船?”

“有两艘大船,还有十艘小船,少爷,加上官府和村子里的,规模不小了,这么多船出海,海盗见了肯定不敢来了。”

沈青云摇了摇头,“不见得,我们这么大张旗鼓,海盗那边也会收到消息。”

“那怎么办?”

“无妨,等到了海上,海盗们肯定也不会放过,与其这样,不如光明正大出海,告诉那些商船,想要操练的也可以,到时候叫几人去帮着操练,但校场那边,不要让他们踏足。”

沈林瞬间明白,“少爷,校场那边都封闭了,进去操练的人直到出海才能出来,这样一来,那边怎么操练的不得而知了,这次出海,他们才是得胜的关键,对吗?”

沈青云点头,“不错,这趟出海除了运粮,还要把货物运出去,换了钱,才能买粮。”

想到这里,沈青云小声道:“你找两条小船,运货。”

沈林一下就明白了沈青云的用意,除了明面上的出海,私下里,这些货物倒卖,赚回一大笔,一来一回,可比沈记糖坊的铺子赚的多。

正这么想着,钱袋子送到了他面前,沈林就听见少爷道:“日常开销的银钱我已经给沈虎了,我自己还留着一点急用,这里面的钱你全部用来买货,尽量把两条船装满,等出海回来,给你分利。”

沈林眼睛放光,没想到还有自己的好处,顿时大喜,“那小的就在这里先谢过少爷了。”

“你就不怕出去了回不来?”

“少爷做事我从不怀疑,小的相信,只要有少爷在,这次出海两条船绝对会大赚。”

出海前最后三天,沈青云让他们进行演练。

“演练要遵守规则,要是身上被留下记号,就代表死了,不许说话,也不许给其他人提供信息,更不许随意走动,只能待在原地等待,谁要是违法规则,一石的粮食取消作废,演练过程中,表现最好的十人,再加一石粮食。”

沈青云说完,铜锣一敲,“演练正式开始。”

第121章 出海

张浪是叶百户手下的一个小卒,胆小,个头矮,平时都是拖后腿的那个人,这次演练,他负责侦查。

沈大人说,侦查很重要,这次两百多个人里,选出来的侦察一共才三人,而他就是其中一个。

操练的时候,别人挥枪,练铁镰,而他们三人轻松很多,只需要坐在城门上,看着城内城外的百姓进出,然后找准目标,盯着一个人,看那人做什么,什么身份,进城或者出城有什么目的。

他不知道沈大人为何要他们做这么无聊的事,但命令吩咐下来,也只能照办。

此刻,他登上船,身上腰间插满了旗帜,走到了了望台,船上除了船帆,就属这块小地方最高。

很快,张浪就发现,他不仅能一览整个船,还能看到船外面的情况,四周有什么动静都能看清楚。

张浪心里激动起来,自言自语道:“沈大人说了,我们很重要,敌人来了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要是没有我们,整艘船成了瞎子。”

此时,阿亮拿着长枪,站在甲板上,再往左右两边一看,像他一样站立的兄弟们很多。

阿亮心情激动,眼睛除了注意周围,还要时不时看向哨兵的位置,就在阿亮准备移开目光时,看到了哨兵挥旗。

阿亮激动道:“信号来了,信号来了,信号来了。”

其他人,纷纷看向哨兵。

此刻,张浪很紧张,因为他发现了敌人,沈大人说了,发现敌人挥红色的旗,船数量少的情况下左右挥动旗帜,挥动的次数表示敌船的数量,要是数量多,就双手挥红旗,每做完一个信号,就得把旗收起,然后再重复动作,一共三次,为了把信号传准确。

张浪刚要挥红旗,发现敌人停下来了,于是一手挥红旗,一手挥黄旗。

阿亮看着信号,道:“红旗和黄旗,这是有敌人,但敌人暂时没有朝我们的方向过来。”

三天的演练结束,载满货物的五艘大船和十四艘小船浩浩荡荡出了海。

码头上

王轩一直挥手,显得极其舍不得,等到船离开视线,立即变了一副脸,朝着俞元继点头哈腰。

“俞大人,沈大人这一去,恐怕凶多吉少,看着船多,其实能战的没有多少,还有那些商船,根本靠不住,其实不带他们还简便些。”

俞元继懒得搭理这棵墙头草,沈大人在的时候,像条尾巴,一副要表忠心的模样,现在又来他面前讨好,真是怎么看怎么讨厌。

俞元继心情大好,哼了一声,连正眼都没看他。

王轩讪讪的笑了笑,沈大人此去怕是回不来了,以后这百跃做主的又是俞大人了,可惜了。

沈青云站在甲板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情格外的沉重。

叶禄开口道:“沈大人,这次出海,航线做出了改变,这条航线以前没走过,而且距离丹山岛很远,想必他们不会想到。”

“不熟悉的航线意味着未知的危险,还是要提醒下去,让他们警惕,小心触礁。”

如今,丹山岛的海盗是这一块的海上霸主,晚上,哨兵发现了敌船,好在敌船没有靠近,只是远远跟着,敌方只有一艘大船。

叶禄激动道:“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肯定是海盗的前锋,过来打探消息的,要是把他们打了,我们的胜算又多了几分。”

沈青云摇头,“切不可大意,防御为主,情况有变再见机行事。”

叶禄反驳道:“此时不打,之后就没那么好的机会了,大丈夫行事不能婆婆妈妈。”

疤子冷笑一声,嘲讽开口:“难怪你凶猛强壮却只是区区百户,原来是光动手不动脑子。”

叶禄脸一阵青一阵红,要不是打不过他,真想在他脸上揍两拳。

沈青云有自己的考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群海盗无非为钱财女人,女人这里没有,那么就只能是钱财。

要他是海盗头子,肯定等返程再打,那时候的肥羊,可比现在肥多了。

沈青云没猜错,那艘船一直远远跟着,在进入东番海域后,那艘船就消失了。

这条线路也是沈青云经过慎重考虑过后做出的决定,目前东番这里有很多外族人,在这里交易,瓷器,丝绸,茶叶能卖上天价。

在这里卖货,获得的利润最高,同时,还能买好香料那些紧俏货,到时候再一转手,利润还能再翻。

随着船只靠岸,沈青云那颗心彻底放下来,他把商船的管事以及村子里几个能说的上话的人叫了过来。

“东番这里看着没什么危险,但大家还是要小心,做生意的时候最好结伴同行,叶大人会守在船上,要是遇到了麻烦尽量不要起冲突,找叶大人商量。”

沈青云说完以后,指了指身边的沈林,道:“这位是沈管事,他要去谈生意,要是你们信得过可以随他同行,商谈不下来的可以跟他商量。”

沈林抱拳算是跟他们打招呼了,其他人纷纷点头。

交代完之后,沈青云回到了船上,当然,这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没过多久,沈青云再出现,就变成了一个富家纨绔少爷。

疤子跟在他的身后,好奇道:“大人这是要去做什么?”

“既然来了,自然要四处看看。”

那两船的货物沈青云根本不用操心,全让沈林去忙活,至于他,当然要看那些外族人的货物,也不知道能不能淘到宝贝。

“两位大哥一看就是外地人,小弟可以帮你们带路,整个东番就没我不知道的地方,不是我自夸,大家一般都叫我‘万事通’。”

沈青云颇有兴趣,“哦,怎么不叫百事通?”

“这你就不懂了,百哪有万牛气。”他四下看了看,这才压低声音道:“万还沾了万岁爷一个字,你说万好还是百好?”

沈青云见着半大少年全身透着股机灵劲,就是太滑溜,心眼太多。

不过沈青云并不反感,这个时代,能靠嘴皮子吃饭,也是种本事。

“不知道那些外族人有没有什么好宝贝,要是我们有看中的,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

第122章 红薯

说完,沈青云把手中的银子往上抛了抛,果然看到了万事通眼睛里的贪婪。

沈青云心想:就这点银子充门面了,在沈林没把货物卖出去之前,这银子他是不打算用了。

有了万事通这个熟人带路,沈青云很快看到了外邦聚集的地方。

一眼望去,金发、红发、棕发、好像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人头世界,沈青云不禁被自己这个想法逗笑。

万事通一直注意他的变化,见他笑了,就知道来对了,更加卖力道:“公子,这些人都是外族人,他们手里很多稀罕物在大周是买不到的,你要是需要人传话,我也可以帮忙,不过嘛,这个就得……”

首节上一节73/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