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第5节

等陈氏甩掉王婆,进了院子,就把院门拴上。

除了陈氏,其他人都吃到糕点了,沈青云端着剩下的一块,“娘,你吃。”

陈氏舔了舔唇,摇头,“娘不喜欢吃,你留着吃。”

沈青云又心疼又好笑,“后面还做,我有吃的,这个给你,你快尝尝。”

陈氏没忍住诱惑,吃进嘴里,那滋味太好了,要不是她理智还在,都还想再吃几块。

因为陈氏的抠搜,第一次做的量不多,每个人只分到一小块。

夜里

几个丫头去睡觉了,老两口屋里,罕见地点了灯。

屋里除了老两口,还有沈青云和云氏。

沈青云开口:“栗子糕的味道你们也吃过了,要是去镇上卖,一文钱一小块,肯定能卖出去。”

陈氏点头,“一文钱还好,要是我在镇上看到有卖的,肯定也会买两块。”

云氏道:“糕点很贵,像这么便宜的糕点根本买不到,别人一听是糕点,肯定愿意买,就算是再贵两文钱,也是便宜的。”

沈老头心里有笔账,毛栗子山上捡得到,糯米家里种的有,只要买白糖和面粉,一小块就是一文,要是蒸一锅,能切成几百块,要都卖出去了,那就是几百文!

第7章 改名蛋黄香糕

沈老头拍板:“咱们家就卖栗子糕。”

沈青云心里石头放下,只要沈老头点头,那这门生意算是成了,也多亏陈氏和云氏手艺好,第一次味道就能这么好。

“不过得换个名字,咱们这毛栗子太多了,别人都不稀罕,说不定一听是栗子糕,就算再好吃也看不上。”

沈青云记得很清楚,老家那边盛产橘子和柚子,去别人家串门,主人端出来的招待水果就是这两样。

等到成熟的季节,全是都摘橘子和柚子,摘不完的扔树上,路人看见了都懒得摘。

什么东西一旦泛滥,就不值钱了。

陈氏觉得幺儿子说的很有理,赞同地点了点头,“不叫栗子糕,那叫啥?”

沈青云低头沉吟了一下,道:“颜色是黄的,不如叫蛋黄香糕?”

“蛋黄香糕。”云氏念了一下,担忧道:“又没有蛋黄,要是叫这个名字,客人买了,说没有蛋黄,找我们算账咋办?”

沈青云笑了笑,“这不更好,别人一听蛋黄,肯定会觉得好吃,蛋又是好东西,一文钱能买一块多划算,要是被人跟风,肯定以为咱们家用蛋黄做的,就是想仿照我们,一时半会儿也琢磨不出来。”

说完,见云氏还是担心,便道:“这颜色像蛋黄,至于有没有蛋黄不重要,我们卖的是糕点。”

云氏没想到小叔子脑瓜子这么好使,这样一来,确实是好主意,就算是别人找他们算账,那也能解释得通。

沈老头也想明白了,激动拍手,“狗蛋就是聪明,好,就叫蛋黄香糕。”

“要去山里捡栗子,不可能瞒过村里人,别人看见我们卖,肯定猜的到是毛栗子做的。”陈氏觉得没那么容易蒙混,村里藏不住事。

“去县城卖,那边人多,生意好做些,也不容易遇到村里人,就算是遇到了也没事,等他们琢磨出来了我们已经卖上一阵子了,而且大家一起卖,也是谁家做的好吃谁家生意好。”

沈老头点头,“狗蛋说得有道理,就比如集市上那么多面摊,我只喜欢去许老头那里吃。”

事情商量完,沈青云就回自己的屋子睡觉去了。

明天还得早起去学堂,不能熬夜。

沈老头老两口躺床上,正在议论沈青云。

“孩他爹,我算是看出来了,狗蛋调皮是因为太聪明了,你看他平时上窜下跳,村里没任何人说他干坏事,你再看看别人家的皮小子,哪个不被人说。”

“狗蛋随根,我脑瓜子好使,他比我脑瓜子更好使。”沈老头颇为自豪。

陈氏掐了他一下,“我跟你说正事,你正经点。”

“疼,你别掐了,好好好,说正经事,你说你说。”

陈氏这才松手,“咱们就狗蛋这个儿子了,不管他会不会读书,咱们都要让他念,要是家里供不起,就把几个丫头卖了。”

不是她不心疼丫头,而是丫头长大嫁人,是别人家的,比起幺儿子,是可以用来牺牲的。

沈老头沉默了一下,才道:“我还干的动,以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免得云氏提心吊胆,咱们给丫头们找个好人家,近一点,以后有了姻亲,狗蛋也能多几个侄女婿,到时候别人想欺负他,也要掂量掂量。”

陈氏应了一声。

***

沈青云一早就被沈老头送去张秀才家了。

沈青云进了张家院子,看到沈老头还站在那里看着。

“爹,我自己进去,你回去吧。”

“好,你先进去,我看着你。”

沈青云只能在沈老头的注视下进了学堂,坐下,打开书箱,拿出笔墨纸砚。

他突然站起来,朝着外面跑去,出了院子,看到沈老头快要消失的背影。

他背脊因为长期干苦力佝偻着,已经无法立直了。

沈青云看着沈老头身形消失在视线里才回头,不料看到站在身后的张秀才。

张秀才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你好好读书,才不枉你父亲对你的期望。”

沈青云这几天才真切的感受到承载着别人的期望的沉重,为了枉死的沈大,为了视他为眼珠子的父母,还有需要他照顾的嫂子侄女们。

课堂上,沈青云十分认真,除了需要记住和新认识的字,还要用这个时代的人思考问题。

只有把自己思维改变,才能更好理目前学的东西。

***

云氏带着三个丫头去山里捡毛栗子,这次就不捡毛刺球了,而是直接捡毛栗子米,除了裂开崩出来的栗子,其他的需要剥开。

大妹已经十四了,到了要嫁人的年纪,就没怎么干粗重活了,在家里养一养,到时候说个好人家。

五妹则是年纪还小,干不了什么活,在家里还能帮着添根柴。

陈氏擅长厨房里的活,云氏不在,做栗子糕就要她来,大妹在旁边打下手。

“五妹,烧大火,毛栗子煮熟要碾碎,我这边和面醒发,大妹,你去把豆腐箱子洗好,放太阳下晒着。”

陈氏手里忙着,嘴巴不停,吩咐两人干活。

***

在学堂里读了一天书的沈青云揉了揉酸疼的手腕,今天写的字比昨天更多,纸张用的也比昨天多。

张秀才给他们布置课业,明天月末,是休沐日,课业比平时要多点。

李俊唉声叹气,在张秀才看不到的时候抱怨,面对张秀才的时候屁都不敢放一个。

张秀才布置好每个人的课业,学堂里就下学了。

沈青云走到村头,看到了等在那里的沈老头,果然没猜错,他这是要每天都要接送他。

父子俩走回家,还没进院子,一股浓郁的香萦绕在鼻尖,烟囱冒着烟。

品尝过无数美食的沈青云,忍不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他迫不及待跑进去,却发现院子门关着,里面的大妹听到动静,走过来开门。

“小叔,爷,你们快进来,门要拴着,不然老有人过来偷看。”

沈青云溜进去。

栗子糕已经做好了,装箱冷着成型,质地金黄滑润,平整摊开,散发出一阵阵香气。

“狗蛋,给你留着呢。”

陈氏走过来,给他嘴里放了一块。

一股浓浓的甜香在舌尖融化,在口中蔓延开来,甜味散发到味蕾,甜而不腻,香而不腻。

沈青云眼睛亮了,“娘,今天比昨天做的还好吃。”

陈氏解释:“多放了点糖和栗子,确实更好吃了。”

沈青云没想到陈氏抠搜的性子还能多放糖。

许是看出他的疑惑,陈氏笑骂道:“你娘我不是抠搜,我那是精打细算,多放糖也是因为要靠这个赚钱,当然是味道越好就越好卖。”

第8章 卖栗子糕

夜里,沈青云都没怎么睡好。

听到动静,他立即睁开眼,迅速穿好衣服下了床。

“狗蛋,你咋起这么早,不多睡会儿?”

沈老头见幺儿子睡眼惺忪站在门口,吓了一跳。

“爹,我跟你们去城里。”

“不行。”陈氏从茅房那边走过来,“我和你爹要卖糕点,到时候忙起来顾不上你,城里坏人多,要是一个不注意把你拐走了,我跟你爹要去哪里找你。”

沈老头刚才差点答应儿子了,听老伴这样说,跟着点头,“狗蛋,你娘说得对,你就在家里,要啥爹给你买回来。”

沈青云早就知道他们不会答应,早就想好了借口,“要买一些纸,纸有不同,我说了你们也弄不清楚,镇上那书铺很多东西都没有,休沐过后又要上学,等休沐还得再一个月,纸就剩下一点不能等,爹娘,你们放心,我绝对不乱跑,就算你们忙,我也会乖乖在一旁等着。”

“这……”

“爹,我已经跟夫子读书了,比以前懂事很多了,你放心,我说不乱跑就绝对不乱跑。”

夫妻俩没有拗过他,但要真忙起来,也确实顾不上他,所以老两口就让云氏也跟着去,好让云氏看着他。

云氏没想到自己也能去城里,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

进城需要坐牛车,刘把式早就等在村口,车上是空的。

“咱们村就你们,快上来,我还得去其他村看看能不能再带几个人。”

刘把式看到他们,就招呼起来了。

跑城里一趟,多带几个人,就能多收点路费,这样才划算。

刘把式看到跟在沈老头后面还有个沈青云,笑着打趣,“狗蛋,去城里玩耍呢。”

沈青云笑着跟刘把式打了招呼。

刘把式哈哈笑,“读了书就是不一样,你看看狗蛋还知道行礼了,哪像以前上窜下跳。”

沈青云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陈氏心里郁闷的要死,大家一口一个狗蛋,啥时候才能改口,也不知道幺儿会不会被同窗笑话?

路坑坑洼洼,刘把式把牛车赶的稳稳的,在进城的岔路口又遇到了几个要去城里的邻村人。

“进城咋还拿那么大个木桶?”

一位中年妇人说话间就想掀开木桶看看里面是啥东西,她常去城里做点小生意,春天采点嫩芽野菜卖,秋天就摘些山货卖,看到这个木桶就知道要去做买卖。

这一桶栗子糕被陈氏宝贝着,就算是坐在牛车上也一直护着,见到人要掀开盖子,想都没想一巴掌打过去。

首节上一节5/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