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第12节

陈氏瞪她一眼,“用得着你说,要不是你,也不至于这么多事。”

云氏羞愧低下头,不敢再说半个字。

“婶子,嫂子,你们在家呢,沈叔呢?”

门口传来的声音,引起了陈氏注意力。

她看过去,发现是李勇。

原本升起的欣喜,一点点淡了下去。

还以为来生意了,怎么会是李勇,这个李勇,都二十五六了还没娶亲,是村里有名的光棍。

年轻的时候不想事,好吃懒做,自从李老汉病倒之后,稍微好了点。

不过李家太穷了,以至于没人愿意把闺女嫁到李家去。

“是你啊,你叔在家里,啥事啊?”

李勇并没有回答,而是走到了陈氏身边,小声道:“我想问问豆豉的事。”

陈氏一愣,怎么都没想到,第一个上门买豆豉的居然真的是李勇。

沈青云虽然和几个侄女在玩,耳朵一直竖着,听到李勇的话,立即跑了过来。

“是勇哥啊,我爹在堂屋里,走,我带你过去。”

沈青云把人带到了堂屋。

陈氏跟了过去,云氏也跟着,不过陈氏怕传出闲言碎语,便让云氏去屋里待着。

李勇没有拐弯抹角,说出了来意。

“叔,婶,你们说城里卖十文,村里卖九文,可是当真,会不会到了城里卖八文,反而更便宜?”

沈青云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

对李勇,他算是知道一些,好吃懒做,但同样地,脑子很灵活。

往往是那些好吃懒做的,为了逃避干苦力,才会想方设法让自己过的舒服点,自然而然心眼也要比别人多。

沈老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下意识看向沈青云,放话出去是幺儿子的主意,具体要干啥,他还真的不知道。

沈青云笑着道:“勇哥,你要是不信,可以立字据为契。”

李勇一愣,没想到回答他的是沈青云。

“我就是随口一问,叔跟婶的为人我还是相信的,那……那个,还可以便宜点吗?”

沈青云见他一脸不好意思的模样,心里有了数,“便宜点也是可以的,不过要一百斤起卖,要是买一百斤,可以八文钱。”

沈老头和陈氏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一百斤!

谁家买豆豉吃,要买一百斤!

李勇同样张大了嘴巴,一百斤,那岂不是八百文。

他就是想转手倒卖,赚点辛苦钱,怎么就要这么多本钱。

再说,照家里现在的情况,两三百文还能说服他爹娘,要是多了,根本不可能。

沈青云不动声色观察李勇,他脸上的为难之色全都看在眼里。

李家的情况他也知道大概,知道李勇这是拿不出钱来。

沈青云话锋一转,“勇哥,你是想从我家买,然后卖去城里吗?”

李勇羞愧,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他这做法,太不地道了,抢了人家的财路,还被人家发现了。

谁知,沈青云却笑着道:“勇哥,别人就算了,要是你,可以破例一次,你要买多少斤都可以,算你八文钱。”

“啊?”

李勇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傻傻地看着他。

沈青云打的就是批发的主意,光是栗子糕,就已经让沈老头和陈氏辛苦了,要是再来豆豉,非得把两人累死。

沈家人太少了,闲暇时间他还能帮一下家里,等明年课业繁忙,根本抽不出身。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豆豉干成批发,村里人只要有人愿意卖,都可以来沈家进货。

沈青云开口:“不过也有要求,只有这一次,下次要想八文钱拿货,就必须一百斤。”

李勇想明白了其中意思,一喜,“狗蛋,这份情我记下了,要是有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以后咱们就是兄弟。”

沈青云的肩膀被拍了几下,小身板跟着摇晃了两下。

沈老头和陈氏看傻眼了,幺儿子突然多了个兄弟。

沈青云收起笑意,“亲兄弟也得明算账,立字据也是必须的,你往外卖多少钱我不管,但是不能低于十文钱,勇哥,你要是觉得行,那咱们就把字据签了。”

李勇挠了挠头,“可我不识字。”

“我来写,你来按手印就行,你要是不放心,可以找识字的看一下,确定了字据内容,在按手印也行。”

李勇拍了拍胸脯,“狗蛋,你是我兄弟,你说啥就是啥,我信得过你。”

沈青云嘿嘿一笑,“那你等一下,我这就去写。”

沈青云跑去自己的房间,坐在椅子上,研磨落笔。

窗户开着,堂屋里能看到这里的情况。

李勇感叹,“狗蛋读书了就是不一样。”

沈老头和陈氏对视一眼,这笔生意,从头到尾,他都没插上嘴,幺儿子说的话他都记住了,琢磨了一下,就知道这绝对不是八岁的小孩子能想出来了。

夫妻俩不由的骄傲自豪,幺儿子聪明,以后肯定大有出息。

很快,沈青云就拿了两份字据出来,虽然李勇说相信他,为了不必要的麻烦,他还是念了纸上的内容。

双方确定后,沈青云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李勇按了手印。

等李勇走了,沈青云对沈老头和陈氏道:“爹,娘,要是还有人来买,一百斤八文钱,要是买五百斤,可以七文钱,要是量达到一千斤,可以六文钱,六文是最少的了,不能比这个更低,字据我明天再多写些,要是有人买,你就拿过去跟人按手指就行了。”

沈老头点头,没有任何意见。

沈青云又仔仔细细跟夫妻俩说了大半夜,既然要做这个生意,到时候出面的只能是沈老头,他不能再掺合其中。

翌日

李勇再次上门,拿了两百文上门,买了二十五斤。

陈氏悄悄对沈老头感叹,“要是豆豉都能卖出去,可比栗子糕省事多了,咱们只要待在家里就能收钱。”

沈老头赞同点头,叹了口气,“恐怕只有李勇买了。”

陈氏跟着叹了口气,两百文就两百文吧,总比没有的好。

另一边。

李勇带着豆豉,来到了墉县。

第19章 悦来楼

李勇到了县城,直奔悦来楼后门,敲了敲门,对着开门的伙计笑脸相迎,塞了几个铜板。

伙计拿到好处,进去了,不一会儿又出来了一个人。

这是一个很胖的男人,头上扎着布襟。

李勇亲热凑了上去,“胖哥,我搞到一种新的好东西,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你。”

胖哥是悦来楼的大厨,之前李勇在城里当过一段时间的伙计,一来二去之下认识的,两人合得来,称兄道弟。

这也是李勇为什么突然对豆豉动心的原因,有门道,自然要利用起来,可惜爹娘不信他,磨破嘴皮子只要到两百文。

要是手里宽裕,他把沈家的豆豉全部买下来,再卖出去,不愁没钱。

胖哥:“哦?是啥东西?我看看。”

李勇拿出豆豉,打开,一股臭香味弥漫出来。

“胖哥,叫豆豉,怎么炒都好吃,你是大厨,做菜你是行家,要不炒一盘试试?”

胖哥随手捡了一颗,丢进嘴里,那股臭香味更浓了,吃完之后,口齿都是这股味道。

胖哥喜欢这股味,当即认定这是好东西,把李勇带进了后厨。

胖哥把豆豉洗了,厨房里什么食材都有,一道小炒肉放入豆豉,那股香味就出来了。

“什么味道,好香啊。”

厨房里的其他人全都凑了过来,看着刚出盘的炒肉,里面有黑黑的东西,像豆子。

李勇闻着香味,心里更有底了,主动盛了一碗白米饭,送到胖哥面前。

“胖哥,你吃一口,绝对包你满意。”

胖哥也不客气,夹了一大筷子,混着白米饭大口大口吃起来。

其他人包括李勇在内,全都盯着他。

胖哥不一会儿就干完了一碗饭,还想再吃一碗,被李勇按住了手。

“胖哥,咱们聊正事。”

“勇子,你这是想卖给我?”胖哥哪里看不出他的意思。

李勇嘿嘿笑了两声,在他耳边小声道:“胖哥,有钱大家一起赚,你全买了,锅铲几碰,悦来楼一道菜卖出去,那价钱就是你们说了算,回头兄弟我请你喝酒,咋样?”

胖哥想了下,低声道:“价钱咋样?”

“都是兄弟,我不跟你见外,实话告诉你,我买的十二文钱一斤,卖给你们十五文,兄弟我来来回回跑腿,也要拿点辛苦钱。”

胖哥皱了皱眉,十五文一斤,和炒肉一起炒,只能炒三盘,要是光炒豆豉,一盘起码要半斤。

李勇一看胖哥这神情,就知道他在琢磨,忍不住在一旁怂恿道:“胖哥,我拿你当亲哥才把买价都告诉你了,要换成别人,我不卖个十八文我都不姓李。”

胖哥点了点头,对李勇的话信了,不过钱掌柜今天在,必须跟他说一下情况。

很快,胖哥就把钱掌柜带到了后厨,还让钱掌柜尝了豆豉炒肉。

钱掌柜吃了几口,当下二话不说,对胖哥道:“炒一道,辣味重点,送去天字号包厢。”

天字号包厢,一般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李勇对悦来楼还算熟悉,看来钱掌柜是为了招待贵客。

他很有眼色上前,“钱掌柜,我拿了二十斤来,要全留下吗?”

钱掌柜没空管这些琐事,对胖哥道:“你看着办吧。”

天字号今天的客人是孙县令,也不知道孙大人遇到了什么事,端上去的那些菜不合胃口,还说悦来楼厨艺不行,以后都不来了之类的话。

要是孙大人不来悦来楼,那些员外富商们,恐怕也不会来光顾,那悦来楼在墉县算是做到头了。

他好说歹说,才把孙大人留下,用最快度的速度把豆豉炒肉亲自端了上去。

孙大人已经站起身,不耐烦挥手,刚要把钱掌柜赶走,一股香味钻入鼻孔。

他的视线一下子就落到了钱掌柜手里,“这是什么菜?”

首节上一节12/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