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47节

  萧灵犀笑道:“前两个条件,可以给您三天时间考虑。但关于联姻的事情,您今天必须给出答复。

  也用不着相看了,如今这府里,就剩下我和我的丫头,是能用来联姻的了。要还是不要,您给个痛快话吧。

  还请于尚书见谅,小女子要威胁您一下,皇帝现在已经彻底烦透了,若是您不同意,那兵部左侍郎和右侍郎的人选皇帝早都考虑好了,任命诏书今天就会下发。再有个四五天,兴安侯带着边军精锐,从陕西抵京,便会立即受命接掌五军营。

  那样一来,我们双方可就彻底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于谦听得直摇头:“灵犀姑娘,不是说由王妃和微臣谈吗,怎么微臣感觉您已经把王妃要说的全说了呢?”

  萧灵犀回道:“王妃是个很善良的人,我不想让她来充当恶人的角色。您再把她叫来,她也是这一番车轱辘话。

  除非您以后彻底不想和王妃打交道了,不然何必呢,闹到最后大家都下不来台。

  我这人一向心直口快,口无遮拦,就适合干得罪人的事情,不然皇帝也不可能拼了命地把我往外送啊。”

  于谦只得回道:“姑娘说笑了,微臣怎么敢忤逆王妃。一切事情,王妃怎么说,微臣便怎么领命便是。”

  “您早这样说不就好了,那您稍坐一会,妾身去请王妃过来。”

  说罢,萧灵犀穿鞋下榻,出了东偏房。刚到屋外,便见朱祁钰正从后面拥着小王妃,两人紧紧贴在一起,一边磨磨蹭蹭,一边悄声说着私密情话。

  萧灵犀见状,没好气地在林香玉腰上拧了一把,轻声嗔怪道:“姐姐也太宠姐夫了,大白天的,就任由他这样手脚不干不净的,要是被人撞到了怎么说。”

  林香玉红着脸反驳道:“后面又没男人来,都是咱们自家的姐妹,怕什么。你们也说了这么半天了,妹妹跟我一起去安排于尚书吃饭吧。

  奴家下午还有好多事情,明天上午又要进宫去,没时间服侍夫君了。夫君去凝香房里,让她伺候夫君吃饭吧。”

  朱祁钰闻言,好奇地问道:“好好的,王妃为什么要进宫?”

  林香玉闻言揶揄道:“夫君也好意思问,奴家进宫,还不是为了执行您想出来的,那个缺了八辈子大德的秘密计划。”

  “哦哦哦,我知道了,真是辛苦王妃了,为夫感激不尽,回头我给你磕一个。”

  说罢,朱祁钰一溜烟回了后院,去凝香房里去了。

  林香玉则陪着于谦吃了饭,敲定了双方的联姻事宜。

  后面无话,第二天早晨,朱祁钰起了床,准备去西厅议事。哪知刚来到正院,就见林香玉和刘昌站在院中,相谈正欢。刘昌手里拿着一把铁片状的东西,一边说,一边兴高采烈地比划着。

  朱祁钰走到近前,好奇地问道:“你们说什么呢,聊得这样高兴,王妃不是要进宫去吗?”

  林香玉闻言,笑盈盈地将自己手里的铁片递了过来:“夫君猜猜这是什么?您若是猜对了,本王妃重重有赏。”

  朱祁钰好奇地接过来,细细地端详了一番:“这铁片上半部分,呈椭圆形,上面刻着刘昌的姓名,还有一列数字:‘一五九’。铁片下半部分,狭长扁平,两端开刃,尖锐锋利,像是作为利器,突刺用的。

  这像兵器,又不完全像;像标记身份的铭牌,也不完全像。我还真没见过这种东西。”

  说罢,朱祁钰又把刘昌手里的一把铁牌接过来细看:“们还做了一大把一样的,看来这东西还要多次使用。这是干啥的,谁发明的?”

  林香玉闻言,不自觉地萌生了一副小女儿情态,一脸傲娇地回道:“这是奴家想出来的,终于难住夫君了吧。”

  朱祁钰摆摆手:“你们先别说,让我琢磨琢磨。”

  说罢,朱祁钰拿着铁牌,在院中溜达了好几个来回,方才恍然大悟:“哦,莫非这是用来标记战利品的?”

  话刚说完,朱祁钰又摇摇头:“也不对,这是用来计算人头,标记军功的。莫非你们是想在战场上,将这玩意插在被杀的瓦剌人的脑袋上,以此来标记军功?”

  林香玉闻言,眼中流露出崇拜的目光:“夫君真是神了,奴家冥思苦想才想出来的,夫君怎么一猜就猜出来了?”

  朱祁钰笑道:“因为本来我也一直愁这件事情呢:我想要夜袭也先的大营,狠狠地杀上几千瓦剌的鞑虏。

  只是大晚上的厮杀起来,黑咕隆咚的,怎么计算将士们的功劳呢。要是一个个去砍敌人的脑袋,便分了神,没办法专注杀敌。而且就算砍下了敌人的脑袋,若是弄五六个头颅别在腰间,那也影响将士们行动的灵活性啊。”

  林香玉笑道:“对呀,奴家负责给将士们发赏银,若是不砍敌人脑袋吧,那将士们杀了多少人,又变成一笔糊涂账,那样既辜负了将士们的勇武,也有伤夫君体恤将士之心。

  所以奴家便想,专门组织一支人头收割队伍。而杀死了敌人的将士,只需要将标记着自己身份的铁牌插进已死的敌人脑袋里,然后便继续放手杀敌便可。剩下的砍头的事情,由收割队跟在后面,专门负责。

  这个办法白天用,未必奏效,但是如果是夜袭成功,敌方炸了营,整个军队像雪崩一样,兵败如山倒,根本没办法组织有效的反击。那收割队就可以从从容容地砍人头了。

  战后回营,收割队将人头收拢到一起,根据头上插的铁牌,确定是谁杀的敌、立的功。这样明明白白的,也方便奴家按人头发赏银。”

  朱祁钰连连点头,由衷地称赞道:“爱妃真是寡人的贤内助,本来我就无比看重对也先的夜袭,如今有了这样明晰的奖励制度,岂不更是三军用命了。”

  刘昌也在一旁赞道:“王妃娘娘圣明,已经立下了完善的奖励制度。砍一个鞑虏的人头,给二十两赏银呢。如今弟兄早就个个摩拳擦掌,望眼欲穿地盼着也先太师前来授首呢。”

第91章 新君策划坑也先 再派使团赴瓦剌

  朱祁钰点点头,对刘昌笑道:“我们白天和瓦剌打,砍不死多少人。人家基本都是骑兵,就算打不过,跑起路来一溜烟就没影了。

  所以我把大部分希望都寄托在夜袭上了,先是给咱们的亲卫最好的伙食,然后再天天晚上演练夜间作战的战法。最后,咱们再给出最丰厚的奖励制度。

  等也先来了,先让他打几天,咱们只在晚上进行持续不断的骚扰。等瓦剌进攻几大城门遇挫,人困马乏、士气低落的时候,咱们再进行真正的夜袭。

  本来也先乃是身经百战的宿将,没那么轻易被袭营的。但是现在我手上有他的军力配置、扎营习惯、营盘分布等等绝密情报,到时候还会有瓦剌内应,为我们夜袭提供便利。

  咱们在也先最意想不到的时候,一举突入他的大营,打他个措手不及。一旦敌人炸了营,再想组织反击就难于上青天了。”

  刘昌闻言,更加振奋:“那样一来,咱们夜袭成功,岂不是能砍死好多敌人?”

  朱祁钰笑道:“咱们的八千亲卫倾巢而出,弄不回五千颗人头,就算失败了。再加上其他明军的杀伤,整个京师保卫战,至少要有一万颗人头才行,我可是一开始就想着要筑京观呢。”

  “五千颗人头?一颗人头二十两,那可是需要十万两白银啊陛下?”

  朱祁钰闻言,满不在乎地回道:“你不用看我,砍多砍少都是你们王妃出钱,又不是我出钱,反正我是无所谓。你们就是砍一万颗人头回来,也和我没关系。”

  刘昌闻言,忙又看向自家王妃。

  林香玉却是更不在乎地笑道:“也不用看我,你们爱砍多少砍多少,就算把也先的大军全砍了,我也无所谓。

  反正就算银子发完了,咱们库房里还有三十万两黄金呢。我就不信这个世界上,还有黄金解决不了的问题。”

  刘昌立即便被自家壕无人性的王妃慑服了:“库房里躺着三十万两黄金?哦,那没问题了。”

  见愉快地达成了共识,林香玉便和刘昌往外走,准备进宫去。

  朱祁钰连忙叫住两人:“王妃且慢走,您刚刚说过,我猜对了铁牌的用途,可是重重有赏的。不过先说好,我可不要什么黄金白银。”

  林香玉转回头笑道:“那本王妃便赐陛下去一次秘库,随便挑一样您喜欢的器物。不过先说好,只能放在奴家的房中哦,不许放别的妃子那里。”

  朱祁钰闻言大喜,连忙谢恩,感动得差点给自己的小王妃磕一个。

  林香玉递过一个意味深长、似害羞又似挑逗的眼神,便转身出府,坐上马车,在刘昌等亲军的护卫下,转到了北府后门,接上太妃、太子、公主,以及几位侧妃,一起浩浩荡荡进宫去了。

  朱祁钰心满意足地走进西厅,里面三位中书舍人,加上黄溥,早已在里面候着了。

  黄溥与何宜经过昨天一下午的商议,已经拟好了出使瓦剌的具体方略。待朱祁钰在软榻上坐好,黄溥便将条陈递了过来。

  朱祁钰细看了一遍,便将奏本递了回来:“澄济,你们两个做的这个方略很不错,就这样吧。一会你把这个条陈烧掉,以免泄密。

  今天各项准备都会做好,使团也会组建完成。明天一早,你就带着使团出发吧。使团中有几位特殊的人物随行,你一定要照顾周全。

  至于你的身份嘛,你就兼任鸿胪寺右丞,中书舍人吧。原来广西道监察御史的职位依旧保留。出使完回来之后,你也到西厅来帮我处理政务。”

  黄溥连忙领命,站在一旁。

  朱祁钰又向白圭问道:“今天有什么事吗?”

  白圭回道:“启禀陛下,几位朝廷重臣已经在东值房等候多时了。”

  “哦,宣他们进来吧。”

  然而重臣们并没有带来好消息,于谦率先奏道:“启禀陛下,广东奏报,逆贼黄萧养,伪称顺天王,带着三百余艘贼船,来进攻广州府城。而广州官军征调在外,无兵御敌,请朝廷速作处理。”

  朱祁钰闻言都无语了:“于尚书的意思是,广东也反了呗。你能不能告诉我,南方还有哪个省没人造反?”

  于谦哑口无言,也不答话。只因实在没得说,南方除了南直隶,已经没有全须全尾的好地方了。

  见于谦也不打算回话了,朱祁钰只得摆摆手:“你们兵部自己看着办吧。”

  胡又接着奏道:“陛下,晋藩的宁化王上奏,欲同六子一起来随军杀贼,以报国恩。另有晋王上表,欲进京朝贺。”

  朱祁钰好奇地问道:“朝贺是什么意思?”

  神奇的是,和于谦一样,胡竟然也被问住了。虽然已经当了几十年的礼部尚书,但是今天胡也有点不太确定这个朝贺是什么意思。

  晋王是要朝拜皇帝,恭贺新君登基?从字面上理解,没错。从惯例上讲,也没错。

  但是大臣们不用问就知道,藩王们普遍不服新君,怎么会有晋王这种正牌顶级亲王主动想要朝贺呢?

  难怪皇帝不理解,就算在场的老狐狸们,也不大理解。

  朱祁钰见没人说话,便笑道:“都准奏吧,请晋王入京朝贺,请宁化王带着六个儿子进京观战。倒不用宁化王真的上阵杀敌,让他们跟在朕身边,一起给将士们助威吧。”

  胡为难地回道:“陛下,这个时候,让藩王进京合适吗?”

  “合适,让他们来吧。京城大战将起,便让晋藩作为藩王的代表观战吧。战后让几位宗亲将战争经过如实传达给各大宗藩。

  咱们是有功还是有过,都让各藩评一评,议一议。反正朕无愧于心,也不怕人说。”

  众臣闻言,也不好再反驳。谁要是出言反对,好像便是心虚胆怯,怕人议论一般。

  朱祁钰笑道:“大家都高兴些,别这样垂头丧气的。之前派去瓦剌的使团还没有回来,我打算明天派出一支新的使团,去册封伯颜帖木儿与阿剌知院为王。

  并且游说也先,让他不要来进攻京师。如果他非要来,至少也要再晚几天才好。

  另外塞外苦寒,为了让太上皇有更舒适的生活,我决定再册封伯颜帖木儿之女为才人,服侍太上皇左右。新使团也会带上数位宫女,前去侍奉太上皇。”

第92章 皇帝召开国勋贵 范广得封侯承诺

  封伯颜帖木儿和阿剌知院为王,是提前说好的,大臣们没有意见。但是皇帝已经封了也先的妹妹为才人,如今又要封伯颜帖木儿的女儿,同样为才人。

  这也就算了,竟然还要从皇宫里另选几名宫女,让使团一并带去,皇帝就这样怕太上皇缺女人吗?

  胡替一众大臣问出了心中的疑问:“陛下,您体恤关爱太上皇之意,臣等尽皆感佩。但是在瓦剌大营,又不能严宫禁之防,若是几位才人和宫女诞下子嗣,该如何对待呢?”

  胡的潜台词很明白,那些才人、宫女在瓦剌大营生的孩子,怎么确定是太上皇的,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情况,到时候接回来该怎么处理。

  朱祁钰佯装没听懂,好奇地反问道:“当然是子封亲王,女封公主啊,你们难道还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大臣们也不敢直说,只能无言以对。

  朱祁钰的理政风格很有意思,每次如果一开始就离经叛道,那接下来一整场都不会太正常。

  在大臣们都还在想女人的时候,朱祁钰又发布了一道令人吃惊的诏命:“既然咱们已经请晋藩来京观战了,那不如索性再多请些人。着内阁拟旨,命郑国公、曹国公、宋国公、卫国公这四家国公的后人进京。”

  大臣们闻言,面面相觑,实在不理解皇帝是从哪想起这四家国公来的。

  朱祁钰心说:你们瞅啥,我也没办法啊。靖难勋贵都不服我,我好说歹说也没用,就差给他们跪下叫爷爷了。然而还是感动不了他们,所以我不玩了,靖难勋贵不理我,那我就去找开国勋贵。

  像英国公这样风光无限的顶级勋贵,你做啥也感动不了他们。但是这开国四公就不样了,他们都因为种种原因,被除爵了。给他们恢复爵位,这是多大的恩情,我就不信他们还不感恩戴德。

  大臣们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同意了。

  现在大臣们和皇帝是两个相反的心态,大臣们想有什么事情,仗打完再说。皇帝则是想在战前,把自己的利益确定下来。等仗打完了,那哪还能由着皇帝说什么算什么呢。

  处理完这几件小事,朱祁钰送走了众大臣,只带着于谦与何宜出了城,来到德胜门外视察军务。

  德胜门外的军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驻守民房区域的皇帝直属亲卫,一部分是元代遗留下来的一座土城。

  此时土城外,上万名兵部下辖的军匠正干得热火朝天,修筑着一层一层的防御工事。

  见皇帝来突击巡视,范广连忙跑过来行礼。

  朱祁钰见范广把土城防御修得跟刺猬一样,都替也先抱不平了:“这是修了多少重防线啊。这一层层的战壕和拒马,你让也先太师怎么进攻啊,这不是难为人吗。”

  范广无奈地回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咱们的精锐都打完了,末将手下的神机营将士,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的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这要是不修好牢固的防线,被瓦剌骑兵一冲就全完了。”

  “这个土城里一共能容纳多少军队?”

  “挤一点的话,能容纳两万人。如果把地方用来多囤火器、粮草、马匹的话,能容纳一万人。”

首节上一节47/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