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383节

  本来正高兴的权、韩明浍都懵住了:“什么,送物资给足利成氏?我们跟他很熟吗?”

  徐亨摇摇头:“我们没有和足利成氏接触过,北京那边同样如此。但是这批物资,就算是硬塞,也要塞到足利成氏手里去。

  我们必须得扶持他,如果他很快便被室町幕府和关东管领打败了,就麻烦了。我们需要一个分裂、内讧的日本,绝不能让他们形成合力。”

第659章 朝堂清洗再度上演 提前布局杀王

  一个国或者地区,只要达到百万人口以上的体量,就很难彻底征服。

  尤其是从外部杀将进来,一时之间是很难杀的死的。

  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挑动敌人内斗。

  如果敌人的首领再信奉攘外必先安内,那就更加完美了。

  朱祁钰也不清楚足利义政与足利成氏这两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但对足利成氏来说,足利义政的父亲与其有杀父杀兄之仇。父债子还,天经地义。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朱祁钰就坚信足利氏这两支脉达不成和解。

  这就苦了汉城这帮大佬,皇帝发话要支持镰仓幕府,大家便只能排除万难,将战略物资输送过去。

  铠甲、兵器、大炮、火药,甚至还有药品、茶叶等物,要在海上航行三千多里,中间不能经停港等处补给,要直接运到镰仓去。

  韩明浍虽然非常积极想立功表现,但这要求实在过于难为人了:“安国公,我们的铠甲和兵器多的是,毕竟几场大战下来死了那么多将士,他们留下的兵器、铠甲多到没处放。

  但是大炮、火药我们不够用了,而且日本的关东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朝鲜水师的船只根本无法胜任。

  您不能拿我们当三宝太监下西洋的船队使用啊。”

  徐亨点点头:“那你们准备兵器、铠甲吧,还能用的火器、火炮也都收集起来,准备越多越好,然后将其交给驻扎在釜山的明军统一分配。”

  徐亨做了让步,韩明浍也不好再坚持,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

  其实援助镰仓幕府在徐亨心中也是次要的,更重要的目的是收缴朝鲜的兵器、铠甲,将其集中到釜山,然后一小部分用来支援镰仓幕府,大部分给明军使用,用不完的由山东水师运回去。

  这就是当年秦始皇的策略: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如今收走朝鲜的兵器、铠甲、火器、火炮,可以有效防范其日后反叛。

  ……

  四月十五日,一早。

  朱祁钰起床一看,又是阴雨连绵。

  今年这么多雨,朱祁钰也有点急了。一旦京畿和山东、山西洪涝不断,弄不好要生民变。

  山西生民变倒还好,若是山东生了民变,还挺麻烦。

  朱祁钰翻来覆去想了半天,好容易等到浅雪、素汐、玲珑三人抬着一大盆鱼进来。

  “大早上就炖鱼吃?”

  浅雪笑道:“我们忙活了一早上,就是为了给夫君好好补补。这雨又要下一天,吃点热热乎乎的,然后咱们接着睡。”

  朱祁钰自嘲道:“大明的国体设计得真好,皇帝不上朝,照样运转自如,还没有权臣篡位、武将造反。”

  浅雪问道:“那太祖制定的这一套国策就没有什么缺点吗?”

  “从统治者角度看,太祖已经设计的很完善了。非要说缺点的话,大概有三,一是对宗藩过于优待,若不强硬扼制,必将成为朝廷和百姓的沉重负担。

  二是这个户籍、卫所制度,导致底层百姓生活得极为艰苦。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百姓就一批一批地造反。

  王朝前期还好,到了末期,朝廷就被民变活生生拖死了。

  三是,太祖以大元为中华正朔,导致整个思想体系从根子上就烂了,就跟司马氏以孝治天下是一个意思了。

  导致的后果,就是上至皇帝,下到文武百官,开拓进取之心严重不足。

  后世之人,必然会笑话大明的疆土过小,而且毫无开拓之心,疆域反而还比不上一千年前的汉唐了,真是越活越抽抽。

  别的也就没什么了。对我们来说,太祖真是个好祖宗,他是真为自己子孙着想,跟宣庙完全是两个极端。

  咱们英明神武的宣庙大皇帝,是另一套人生观:我自己痛快了就行,后世子孙怎么办,无所谓,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说句自恋的话,我跟太祖是一路的,别看我天天在家待着,但我是真心为子孙着想的。”

  浅雪笑道:“您跟太祖的劳动强度,可真是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听说太祖早朝、午朝从不间断,起早贪黑的处理奏本,一个人能干好几个人的活。”

  朱祁钰笑道:“那时候和现在的国情不一样,大明初立的时候,不勤政不行啊。

  现在呢,我就算上早朝,也就是天天一堆芝麻谷子的破事情;我就算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批阅奏本,也没什么太大作用。

  那些奏本里,九成九都是些浪费感情的东西。

  这就是文官给皇帝挖的陷阱,你越勤政,就越会把精力消耗在不知所谓的事情上。

  像我现在这样才是正道,每天吃好喝好玩好,然后静静地把大明的国家战略思考明白。

  战术上的事情,全部让文臣武将们去操心吧。”

  浅雪笑盈盈地揶揄道:“合着夫君说着说着,又说回到汉文帝身上了呗。”

  朱祁钰不好意思地笑笑:“汉文帝就是对的嘛,大汉处在他那个时期,皇帝负责设计战略就可以了。

  而且汉文帝本是也是非常想打仗的,但是当时的国力不允许啊。

  汉文帝纯搞战略,其他的委重大臣,确实是我学习的楷模。我比他命好,虽然宣庙与正统一顿瞎搞,但好歹大明国势未衰,给我了建立军功的大好时机。

  尤其是这个土木堡之变,真是时势造英雄。”

  林香玉闻言笑道:“守门儿英雄,吃完鱼敢不敢一朱战五妃?”

  朱祁钰听到这话,坐直身子、整整衣袖、清清嗓子,然后猛的一拍桌子,正色而对曰:“寡人怂了,寡人不敢。”

  气得林香玉伸手拧了朱祁钰一把:“怂就怂吧,您怎么还带大喘气的呢。这么拿腔拿调的,奴家还以为您像吕布一样威猛呢。”

  “威猛啥啊,吕布就会说: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浅雪笑道:“别闹了,说正事吧,内阁问您,会试考卷由谁评阅,殿试考题谁来出?”

  “会试阅卷,姚夔、耿九畴主持。殿试考题,让何文渊出吧。”

  “这是为何?”

  “我不想阅卷了,这次恩科、正科的会试是合在一起的,那么多试卷,我累吐血了都评不完啊。

  至于出题,我肚子里翻来覆去一共就那么些货,再出题就快露馅了。

  再说不能一点权利都不给大臣们啊,否则他们干活还有动力吗。

  王文的儿子有参加会试,所以肯定不能让王文出题。那接下来就轮到吏部尚书何文渊了。

  而且何文渊是易储的支持者,我得有所恩遇,以示信重。”

  浅雪点点头,又问道:“王翱到京了,王文请示您应该如何安置?”

  “让三法司审查一下王翱对李纯在辽东的所作所为知不知情,至少要定个玩忽职守吧。

  还有当年瓦剌入侵时,王翱为何龟缩不出,坐视数万军民被敌人掳走,这也是失职。

  这个意思,你让裴当亲自去向王文传达吧,不要付诸文字了。

  我也不想把王翱怎么样,他自己体面点,上书请求致仕事情就算了了,回家抱孩子去吧。”

  “您是为了查辽东,还是为了逼退王翱?”

  “我主要是为了逼退王翱,现在尚书一级的宣庙忠臣,就只剩下两个人了,一个王翱,一个于谦。

  侍郎一级的宣庙忠臣都已经被我杀没了。

  等所有尚书、侍郎级别的宣庙忠臣全部离开朝堂,就可以送朱祁镇上路了。

  否则的话,我这里正在诛怡王、废太子,突然刺斜里杀出个宣庙忠臣,那场面得多尴尬啊。”

第660章 通州新城竣工启用 疏理航运货通

  “宣庙忠臣怎么这么多,就死活整不完了吗?”

  朱祁钰无奈地笑笑:“这本质上不是宣庙忠臣多的问题,而是我一出生就被当作野孩子的问题。

  你想啊,从朱祁镇一生下来,直到正统十四年,朝野上下,从文武百官到黎民百姓,都将朱祁镇视为宣庙的唯一继承者。

  我在他们眼里连个屁都不算,突然之间朱祁镇跌落神坛,我一个人厌狗弃、近乎私生子的垃圾亲王,摇身一变就成了九五之尊、大明天子。

  人们心里不服就对了,要是全部纳头便拜、高呼天子圣明,那才不正常呢。”

  朱祁钰吃了一口鱼肉,又自顾自地分析道:“这一波清洗下来,宣庙忠臣也就差不多落幕了。

  就宣庙干的那些破事情,忠于他的大臣不可能无穷无尽。都是啥大臣才会把宣庙当成明君效忠呢。

  正统忠臣都比宣庙忠臣看着顺眼,朱祁镇因为对外十分强硬,倒是真有一批拥趸。

  做皇帝是真难,皇帝都是一种无情无义的生物,我本来是多么善良的一个人,但当上皇帝之后杀了多少人。

  赶紧杀了朱祁镇,废掉朱见深,结束这一切吧。”

  浅雪又问道:“前朝鲜国王李弘进京了,想见您,夫君见不见?”

  “我见他干什么,我是谁想见就能见的?让英国公代我接见吧,安抚安抚他们,让他们在京城玩个把月,然后就到琼州去吧。”

  “李弘不想去琼州,他想学平原王黎思诚一样,留在朝廷效力。”

  朱祁钰听到这话被逗乐了:“又一个朱祁镇,你说他赶紧去琼州,远离政治,踏踏实实当个富家翁不好吗?非往朝堂里卷干什么。”

  浅雪笑道:“李弘愿意将家产全部献给夫君。”

  朱祁钰一听这话,立即改变了态度:“那就没问题了,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嘛。只是他的家产极其丰厚,他真舍得?”

  “不舍得怎么办,一旦去了琼州,就算手里有再多金银,也没处啊。而且还在朝鲜的时候,定国公和平原王就都指点过他了。

  拿着那么多财产去了琼州,用不了几年就会被先去琼州的安南、缅甸旧王室的势力吞并掉。

  那时候命都没了,还要财产干什么,索性还不如现在用这些财富买个小京官当当呢。”

  朱祁钰点点头:“那给他个什么官儿呢,这还挺让人为难的。官给小了不体面,官给大了又碍事。

  哎,就右佥都御史兼中书舍人吧。给他个正四品,但是没什么实权,只能观政议政,过过官瘾就完事了。”

  浅雪又问道:“还没完呢,足利义政的特使也到了,夫君见不见?”

  朱祁钰摇摇头:“不见,让何宜带着世子去见吧,我跟他没什么好说的。太冷了,我不想出门,还是在家里睡觉吧。

  不然万一染上风寒,那可就麻烦了。

  再说了,足利义政的特使想说什么,我猜都能猜出来。”

  “您能猜出什么来?”

  “哎,就是让我帮他灭掉镰仓幕府呗。然后如我所愿,把南朝天皇一脉赶尽杀绝,为当年的明使报仇。

  再之后,就是足利义政跟我做生意,他在贸易上给我些优惠,算是对我支持他的报酬。

  他想的倒是挺美,我把日本打下来,自己统治不好吗。

  我要的是建立以大明为绝对中心,并实控周边各国的贸易体系,而不是合作共赢。

  今天没有别的事情了吧?说这么多我累了。”

  浅雪不好意思地回道:“还有两件事情得跟您说一下,通州新城已经竣工了。以后南方经运河运来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可以存放在新通州城内的各大仓库之中。

首节上一节383/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