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340节

  奴婢劝您一句,还是在天下臣民面前,极力维持兄友弟恭形象的好。

  若您执意辜负圣恩,奴婢无亲无故,贱命一条,真不介意替圣上行万难之事。到时候运河沉船,奴婢也一同葬身鱼腹,一了百了。

  就算朝廷想诛奴婢九族,他们也得能找到奴婢的九族才行。若他们真有本事替奴婢认祖归宗,奴婢泉下有知,还要对他们感恩戴德呢。”

  朱祁镇彻底无语了,殿中再无旁人,只有阮昔、黄七。尤其是这个黄七,眼看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要破罐子破摔了。

第584章 怡王悚惧称臣叩首 正统皇帝政治

  朱祁镇真不太怕朱祁钰,因为这个弟弟做事,顾忌太多,始终都要照顾体面,做人做事至少明面上都在规则之内。

  但是黄七就不一样了,他从小无父无母、无亲无故。

  这种人一旦受到主人的尊重与关爱,如果他本性就豪迈义气的话,是真有可能去替主人卖命的。

  从北京到南京,如果走运河的话,那就又是小明王故事的重演了。

  ‘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

  这段故事,只要是个读书人都知道。

  由不得朱祁镇不害怕,从运河走到半路上,深夜船沉了,黄七也跟着一起死了。

  到时候找谁去呢?把黄七千刀万剐吗?他已经沉到运河里喂鱼了,尸体都找不着,怎么千刀万剐。

  诛灭九族?人家压根就没有九族,你诛谁去。

  那不就成一命换一命了吧?朱祁镇还没有疯狂到要和一个太监玩一命换一命。

  确认过眼神,朱祁镇了解到黄七打算玩真的,就彻底怂了。

  当个生活优越的怡王,总比当个有气节的死掉的恭让皇帝强吧。

  朱祁镇如果真这么有气节,那当初在土木堡早就自杀殉国了,也不会被瓦剌俘虏,做叫门天子了。

  恶人终须恶人磨。

  朱祁钰先一步回到了太庙外的平台上,与吴太后一边聊天,一边等着阮昔、黄七劝谏大兄的结果。

  林香玉从衣袋中取出一只小小的玉瓶,递了过去:“费了这么多口舌,夫君喝口水解解渴吧。”

  朱祁钰还真渴了,接过玉瓶,拧开瓶盖,给自己灌了好几大口。

  别人想在水里下毒,没那么容易的。朱祁钰只喝十全老人确定的天下第一泉的泉水。别的水,一口不沾。

  至今还倾向于恭让皇帝的大臣们见状,也是深深无语。

  皇帝居住的灵玉宫,整个用城墙围了起来。注意,不是宫墙,是城墙。

  城墙将整个玉泉山围得严严实实,只留有两个城门。

  想要进入灵玉宫,上到玉泉山,往天下第一泉里投毒,需要攻破营州卫亲军严防死守的城墙。

  平时有数百亲卫防守,一旦受到攻击,很快便会有数千亲卫赶到支援。

  你如果能攻破数千亲卫的防守,那还投毒干什么呢,直接杀了皇帝不就得了。更何况外面齐王府那一圈,也是垒的城墙,而且更加高大坚固。

  朱祁钰想想都心疼,光修这些城墙,了我多少金子银子,当时几乎把家底都掏空了。

  喝了一半,朱祁钰将玉瓶交回到林香玉手中。就连盛水之器,也只由宠妃贴身携带,绝对不经过旁人之手。

  借此机会,朱祁钰还顺带着偷偷地摸了摸佳人那温润如玉的小手。林香玉毫无杀伤力地瞪了一眼偷香盗贼。

  两人正眉目传情之际,议论声再起,转头一看,是朱祁镇换好衣服回来了。

  众人议论,是因为这位享国十四载,曾经的大明正统皇帝,已经换上了亲王服饰。一小部分忠臣,已经开始心疼地掉眼泪了。

  出人意料的是,朱祁镇回到台上,便规规矩矩倒身下拜,老老实实向朱祁钰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朱祁钰眼泪也掉下来了,连忙亲自上前扶起:“大兄何至于此,令弟心何安啊。”

  朱祁镇恭敬答道:“臣弟昏庸误国,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天下臣民。今日受圣上教训,已经幡然悔悟,愿往南京为太祖守陵,静思己过,忏悔前非。

  还望圣上勤政爱民、拨乱反正,早日中兴大明,再现永乐盛世。”

  朱祁钰闻言,心中大奇,幽幽地看了阮昔和黄七一眼。这俩人效率也太高了吧,短短一顿饭的功夫,朱祁镇竟然都知道自称臣弟了。

  早这样知情识趣,大家也不用如此费劲了。

  朱祁钰只是吃惊,倾向于恭让皇帝、一向不服当今天子的大臣们可就彻底破防了。

  恭让皇帝都主动接受亲王之位,向当今天子三跪九叩,自称臣弟了,那大家还坚持什么呢?

  以前恭让皇帝这个称号虽然难听,但到底是帝号,大家忠于恭让皇帝,也说得过去。

  如今变成怡王了,大义名分就彻底失去了。大家要是忠于一个亲王,那可就是谋反了。

  虽然大家还可以改为忠于太子,但曾经的皇太后被废为宣庙戾妃,曾经的正统皇帝被废为怡王,失去了这两人的扶持,年仅七岁的皇太子,也已经是摇摇欲坠了。

  皇帝如果心善,给皇太子留条命,降为亲王,这就已经跟活菩萨降世没什么太大区别了。

  如果以历史为鉴,正常情况下皇太子已经活不了多久了。

  面对走投无路的必输之局,朱祁镇这一跪,让大部分旧臣心态都彻底崩了。

  不等众人调整好情绪,刘昌已经指挥着亲军,将怡王原来的辇车放了进来。

  朱祁镇自己主动开口:“臣弟罪孽深重,愿即刻前往孝陵,从此在太祖灵前闭门思过,绝不出孝陵半步。”

  朱祁钰回道:“既然兄长去意已决,愚弟亲率文武百官,送大兄出城。”

  于是赵率五千亲军,护送皇太后与两位宠妃回家。

  徐亨、刘昌则指挥着两万大军,三步一哨,五步一岗,一路护送着皇帝与怡王,及皇亲勋贵、文臣武将出城。

  今天全城都被戒严,除了在太庙外旁观的百姓,并没有新的百姓加入进来。

  一行人缓缓行到西直门外,方才停住。

  朱祁镇看了一眼筑在西直门外的京观,此时也先的头颅已经被高高地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再加上这次新砍的三万多瓦剌人头,京观的人头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垒成了一座小山,甚为壮观。

  真是成也瓦剌,败也瓦剌。

  一个帝王因瓦剌而身败名裂,最终降为亲王。

  一个亲王因瓦剌而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威望日盛的大明天子。

  人生如梦,似真似幻。

  朱祁镇重重地叹口气,然后走上了辇车。

  阮昔贴心地取过一方锦垫,铺在辇车旁。朱祁钰顺势跪下,扶着车轮,声泪俱下,甚为悲切。

  皇亲勋贵、文武百官,也只得跟着哭送。

  辇车在哭声中缓缓启动,先向北,再转向东,朝通州而去。

  朱祁钰跪在地上,依依北望,久久不舍。

  随着朱祁镇政治生命的彻底终结,大明王朝开启了新的篇章。

第585章 太子离京侍奉怡王 数百忠臣被迫

  直到朱祁镇的辇车转头向东,彻底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朱祁钰才在阮昔的搀扶下缓缓起身,然后重重叹了口气:终于结束了,以后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再也不用给活着的男人下跪了。

  此时在文臣武将、京师百姓眼中,当今天子白衣玉冠、清冷坚毅,有遗世独立,傲然天地间之感。

  到了这个地步,所有人都不得不正视当今天子了。

  如此绝决地废帝,意味着皇帝已经到了爆发边缘,一件小事、一句逆耳之言,都随时可能引发大清洗。

  朱祁钰连头都没回,更没有再去看文臣武将、京师百姓,自己上了辇车,顺着了百万两铺就的齐国大道返回王府。

  皇帝一走,亲军一撤,大家都自由了,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也有一部分意兴阑珊的,如理学大家魏骥、薛等人都唉声叹气地回家了。周忱等技术官僚也都回去继续干活了。

  王文、江渊、何文渊等人则意气风发,景泰朝终于变成了真正的景泰朝。

  这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日子总算过完了。

  阮昔、舒良则带着手下,迫不及待地回去搞清洗去了。

  很快,舒良便来到了锦衣卫诏狱,先进入关押廖庄的牢房。

  廖庄见舒良进来,一脸急切地用眼神询问。

  舒良非常和善地笑道:“原恭让皇帝已经废除帝号,降为怡王,并且已经即刻出发,前往南京为太祖守陵了。

  怡王自愿闭门思过,忏悔前非。从此,任何人不能接近怡王。

  不过,廖侍郎请放心吧,怡王的吃穿用度,比以前还会加厚,不会让他遭罪的。”

  说罢,舒良拍拍手,几个小太监便提着食盒走了进来。

  舒良笑道:“这都是皇爷特意吩咐,请接天楼的大厨给您做的。廖侍郎您慢慢享用,不急。”

  廖庄叹了口气:“我能再见见家人吗?”

  舒良摇摇头:“皇爷已经给您留足体面了,又何必再牵连家人。您若是对家人说些不该说的,您说皇爷是杀他们呢还是不杀他们呢。我看还是不要让皇爷为难了。”

  说罢,舒良从衣袖中掏出三尺白绫,轻轻放在床边,便缓缓退了出去。

  然后又来到阮浪、王瑶的牢房。依旧是接天楼大厨刚刚做好的饭菜,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阮浪是安南人,在北京无亲人,只有义子。王瑶是河间府人,倒有亲人。

  两人倒是获得了与家人相见的机会,小太监将一方托盘轻轻放在床上。

  舒良补充道:“白绫、鸠酒,二位自己选吧。皇爷依照约定,你们自尽之后,许家人收尸安葬。也不会再搞诛连,事情到你们这里,就算终结了。

  慢慢吃吧,不着急,明天太阳升起之前自裁即可。”

  虽是赐自尽,但阮浪、王瑶还是跪下来真心实意地叩谢皇恩。当今天子果然说话算话,之前承诺了什么,眼下就兑现什么,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走出诏狱,舒良对逯杲吩咐道:“盯紧整个京师,宣庙和怡王的余党稍有异动,立即拘捕。

  里面那几个人,不必催促他们,明天一早我再过来验明正身,彻底结案。”

  吩咐完,舒良便回了东厂。

  到了傍晚,朱祁钰终于回到家中。

  一进入清凉殿,五位爱妃便规规矩矩跪在地上,齐声高呼:“奴婢恭迎大明天子回宫。”

  朱祁钰笑道:“都起来吧,如今朕总算成为真正的大明天子了。”

  林香玉起身,一边替朱祁钰更衣,一边笑道:“那以后,大明天子圣上是不是就不能再跪舔奴家了?”

  朱祁钰宠溺地抚弄着佳人秀发:“那不能,做人要不忘初心。再说不论是二圣并立,还是唯我独尊,寡人都不会被权力迷失本心的。

  归根结底,我还是更愿意做逍遥自在的灵玉道君。

  我用皇权谋的最大私利,就是独占了这整座玉泉山。”

  浅雪闻言请示道:“昆明湖的楼船已经打造好了,什么时候夫君陪我们去游湖赏荷吧。”

首节上一节340/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