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331节

  朝廷回收宝钞之后,即将其上缴户部,统一销毁。”

  百官也没有意见,以前宣庙用胡椒、苏木折抵俸禄,大家自然不愿意。现在是白送一百斤胡椒、苏木,那就没有意见了,不要白不要。

  朱祁钰站起身,走出了青云殿。

  其实讲了这么多,今年真正最重要的三件大事,朱祁钰都留着没说。

  灭瓦剌、废帝、户籍改革,这才是今年的重头戏。

  完成了这三件事,应该明面上就再也没有反对者了吧。

  出了青云殿,才发现外面已经下起雪来。

  披上斗篷,朱祁钰踏雪而行,回自己温柔乡了。

  百官出来,见雪漫天,纷纷赞叹,真是瑞雪兆丰年。在荒诞不经的大明天子领导下,局面反而越来越好了。

  众人不得不承认,如今大明还真有中兴之相了。至少国内的战乱,今年应该就会彻底结束了。

  数来数去,国内也就剩下一个苗乱了。至于皇帝心心念念的倭乱,出不出现还不一定呢。

  反正朝会结束,大家就可以回家,安安生生歇上半个月了。今年所有官员都非常识趣,没人再提什么朝贺恭让皇帝了。

  百官相互致贺,然后都坐上马车回家了。

  朱祁钰走进合欢殿,外面寒风凛冽,殿中去暖如初夏。

  林香玉迎上来,一边服侍着朱祁钰更衣,一边笑道:“大过年的,那些大臣没有教训夫君吧?”

  “今天倒是没有,我是不是脾气太好了,谁都敢教训教训我。”

  林香玉非常肯定地点点头。

  “哎,娘啊,累死个活人。”

  “嗯嗯,乖儿子,一会为娘给你做全身按摩,做完就不累了。”

  朱祁钰狠狠瞪了这促狭鬼一眼:“我都快累趴下了,你这贱奴还敢占我便宜。”

  林香玉一脸无辜:“是您自己非要叫娘的,奴家也很无奈啊。”

  “哼,别人呢,怎么房中就你一个?”

  “她们去打扮自己了,一会给夫君准备了个小节目。”

  朱祁钰点点头,在温泉中沐浴过后,又在林香玉灵舌服侍下,来了个全身按摩。

  一扫疲惫,重新变得精神焕发。回到合欢殿中,另外四位爱妃也已经在软榻旁等着了。

  林香玉笑道:“夫君在榻上坐好,我们姐妹给您磕头拜贺。”

  “不必了,免了吧。”

  林香玉笑盈盈地问道:“真的吗,夫君想好了?”

  “哈哈,假的,磕个头也行。我喜欢看你们这些极品尤物匍匐在我脚下的样子。”

  于是朱祁钰在榻上坐好,林香玉带领着姐妹们,挨个在朱祁钰脚下三跪九磕,行了主奴大礼。

  美得朱祁钰飘飘然如痴如醉。

  行完大礼,五女并排在朱祁钰脚下跪好,浅雪解释道:“夫君,您看啊,您本来有十五个奴隶,现在减少到五个了。

  但您平时又没空管理我们,所以是不是应该在我们五个之中选出个领头的来。

  我们的提议,是一年一选,风水轮流转。”

  朱祁钰点点头,然后抬手便指向凝香,刚要说话,浅雪便一把将其手指攥住:“哼,男人啊,就知道偏心。”

  “不是我直接指定,然后一年一年轮流来吗,那你说怎么办?”

  浅雪笑道:“我们四个胸前都写了两个字,夫君也说两个字。

  夫君说出的两个字,和谁胸前的字一致,谁就是今年的灵玉宫宫主。

  任期一年,一年之后再选。”

  朱祁钰闻言,将凝香搂进怀里,顺着脖颈一直往下看。

  浅雪揶揄道:“别看了夫君,最好风景在顶峰,您往山沟沟里看有什么用。识相点,您还是赶紧说两个字吧。”

  朱祁钰捂着脑袋想了半天,方才蹦出两个字:“浆壶。”

  话音一落,凝香便露出了小狐狸般的笑容。

  浅雪等人傻眼了,如此生僻的两个字,难为这男人竟然能猜的出来。

第569章 皇帝亲阅六千门生 东胜遇袭意外

  时光匆匆,转眼过去一月有余。

  二月十五日,会试开考。三千文举,三千武举,云集于京师。

  二月二十二日,会试结束。

  时势造英雄,三千举人,录五百进士,平均每六位举人,就有一位中进士,可以算是大明最简单的一届科举了。

  关键是往届的进士,高中之后都要慢慢熬资历,想外放个县令啥的,都要苦苦候缺。

  这届倒好,只要中了进士,立即就是县令起步,无需任何等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虽然皇帝又要灭佛,又要夺嫡,还整天迷恋着要当什么汉天子,真是既荒唐,又不着调。

  但是,架不住皇帝给得实在太多:中了进士,不仅立即便能掌权任事,而且安南、缅甸、甘肃等省的官员,俸禄待遇都比内地同级官员高出足足五成。

  最顶尖的那批天才学子还在等着景泰五年的正科,但中上等的学子却有一大批跑来参加这届恩科。

  二月二十三日,一早。

  朱祁钰坐在榻上,面对着眼前三千份试卷,开始挨个研读。

  八股文部分,完全交给了何宜等人,朱祁钰只看策论部分。从策论里,才能窥探出一个人的政治倾向。

  林香玉偎依在朱祁钰怀里,好奇地问道:“主人,您真要把这三千份试卷从头到尾读一遍?”

  朱祁钰认真地点点头:“不然怎么办,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我现在大笔随便一挥,就可以轻易决定一个学子的命运。

  我可以随手成就一个人,也可以随手毁人一辈子。

  所以别的事情我可以荒唐一点,但是阅卷还是要非常认真的。

  挨个看,挨个评,把大明需要的人才找出来。”

  “假设十天看完的话,每天可是要批三百份考卷啊!”

  朱祁钰笑道:“没事,有美人在怀,寡人一点都不累。”

  吹是如此吹,但朱祁钰实际上每天看八个时辰,批阅大概一百二十份考卷,足足看了二十五天,才终于批阅完。

  然后何宜率人将考卷誊录了一份,交到吏部存档。而原卷,则发还到了考生手中,留作纪念和鼓励。

  考生也很奇怪,头一次听说还有把试卷发回考生手中的。

  等拿回考卷一看才明白,每一份考卷上都有皇帝的亲笔批注。自登基以来,朱祁钰闲暇之时,也在认真练字,如今虽然比不得书法大家,倒也勉强能够入眼了。

  庆府伴读王琰也拿到了考卷,与众人不同的是,王琰的考卷上,皇帝洋洋洒洒批注了上千字。

  比如第三道策论题,论郑和下西洋的得失与必要性。

  王琰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背景、经过、收获罗列一遍,并提出了开拓永久航线的理论。其中最重要一点,要调动民间力量,与官军形成合力,对沿途进行彻底汉化。

  朱祁钰本着探讨交流的态度,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打造无敌舰队,占领重要港口,扼守交通要道,建立海军基地。并且设置海外行省,配合封建藩王、勋贵,迁移汉人,实现对沿线战略要地的永久占领。

  末了,朱祁钰还让王琰以后多上奏本和自己继续深入交流探讨。

  王琰心情激动地注视着皇帝的御笔,现在人一般都是楷体或者宋体,但皇帝却写得一笔极具特色的汉隶。而且字形简洁周正、柔中带刚,准确说是一种变体汉隶。

  激动完之后,王琰也摇摇头,皇帝啊,处处透着与众不同。

  三月二十五日,会试放榜。三月二十八日,殿试开始。

  整整折腾到四月十日,方才放榜,三甲进士,正式出炉。

  朱祁钰只留下了探郎王琰为中书舍人,兼翰林院编修,剩下的,全部外放。

  四月十二日,朱祁钰前往京城,召集本届文、武进士,训话诫勉之。

  不过这次的地点,不是奉天门,而是上圣仙宫。

  何为上圣仙宫?

  既然孙氏当年给胡皇后取了个静慈仙师称号,那今天我就反击回去,为胡皇后加尊号‘上圣’,将其玉像所在之地,命名为仙宫。

  朱祁钰站在十丈高的观星台上,身后是近乎二十丈高的上圣皇后玉像,台下则是五百文进士,五百武进士。

  训话之前,是皇帝带着众人跪拜上圣皇后玉像。

  朱祁钰给新科进士们上的第一课,就是服从性测试:我景泰皇帝,是宣庙与上圣皇后的嫡子。你们认同的,就跟着我一起跪拜。不认同的,没问题,现在就赶紧给我趁早滚蛋。

  凡事说在前面,勿谓言之不预也。你们磕了头,就代表你们确定政治立场了。

  然而并没有人滚蛋,都老老实实跟着皇帝一起磕头。

  接下来,朱祁钰便和蔼可亲地进行了诫勉谈话,给新科进士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番大明未来美好的蓝图,画出了好一张大饼。

  之后几天,朱祁钰用同样的流程,分三批接见了排在后面的文武举人。

  走完这套流程,朱祁钰的任务就终于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对新科进士、举人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培训。

  五月初一,进士、举人们陆续离京,分别前往安南、缅甸、甘肃等省任职。

  五月初六,端午节刚刚过完,好日子就到头了。

  一大早,朱祁钰正左右各搂一位美人,在暖暖的被窝里睡得香甜。

  浅雪、素汐两人就慌慌张张跑了进来,把朱祁钰摇晃醒。

  朱祁钰皱着眉头问道:“我亲亲的娘娘们啊,什么天大的事情,至于让你们这样苦大仇深地摆弄我?”

  浅雪回道:“瓦剌恭顺王火儿忽答率三万骑兵,挟怡王千里奔袭。东胜城没有防备,被攻破了。

  各卫将士,阵亡四万有余,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尽皆向宣府方向溃逃。”

  朱祁钰闻言,刷地一下坐了起来:“你说什么,东胜城被攻破了?我可是拨了足足三十万两内帑,专门用于改扩建东胜城,并且大大加固城防。

  从景泰二年初我就让人开始修,去年我又命山西巡抚李秉亲自监督,他们都在干些啥啊?”

  “山西巡抚李秉现在在太原呢,他说要去厘清太原、平阳两府的卫所土地,杜绝士绅、豪强、武将的侵占。

  只有卫所粮食充足了,才能支持大规模加固长城,才能挡住瓦剌、鞑靼的骑兵袭扰。”

  朱祁钰冷笑了一声,懒得和李秉抬杠了:“那我想知道,就算李秉不在东胜防备瓦剌、鞑靼,但东胜也不至于被火儿忽答攻破城墙吧?”

第570章 紫荆关上预备厚礼 京师震恐追忆

  浅雪回道:“火儿忽答带着怡王,手握着恭让皇帝御赐金刀及宣召谕旨。而且还有礼部与鸿胪寺的批文,许其带一千人入京朝贡,并陪伴怡王觐见恭让皇帝。

首节上一节331/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