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308节

  这样处理,一来能稳住麓川、安南;二来对王骥、陈懋、梁有个体面的处理。

  不然的话,尤其是王骥、陈懋这两人,放他们回京吧,他们威望那么高,又曾经忠于恭让皇帝,手下还一堆门生故吏。谁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呢,以后再跟着恭让皇帝造反不就麻烦了。

  把他们都杀了吧,他们是真的有大功于国,那我这皇帝格局也实在有点太低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封公封侯,世镇南疆。于他们体面,于我体面,也省得恭让皇帝再生出什么不必要的心思。”

  “那恭让皇帝呢,夫君打算让他活到什么时候?”

  朱祁钰闻言,将佳人搂在怀里好好亲了亲,也就二人世界的时候,小丫头才敢问出这么直白的问题。

  “其实我也不知道他具体什么时候死,他现在还有用。有这个政敌在,我身边这帮亲信才会团结一致,共创中兴盛世。

  等这些政敌没了,我的亲信们也就该分裂和内斗了。就文官那德行,若无内忧外患,他们不可能不内斗的。

  再说除非我把恭让皇帝和皇太子一起杀了,否则光杀一个恭让皇帝没什么意义。

  但若是把皇太子一起杀了,那麻烦就大了。咱们毕竟和太宗的奉天靖难不同,真若是无脑乱杀,那不是找死嘛。

  就算是太宗那么狠毒,人家朱文圭现在不也还好好地活着呢,太宗也没把人家建文杀到断子绝孙啊,也就宣庙那种是完全泯灭亲情了。

  再说如果恭让皇帝和皇太子都死了,那些死忠于他们的大臣只会藏的更深,到时候我上哪里去把他们找出来。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真要是敌暗我明,大臣都面带微笑、心怀仇恨,咱们早晚得着了他们的道,所以还不如让他们使劲跳呢,起码这样他们是在明处的。”

  说罢,朱祁钰又补充了一句:“如今把你们姐妹分流,好处大大的有。让朝云、暮雨入住西苑,统摄内廷,加强对整个皇城的掌控。

  文官接触恭让皇帝和皇太子,随意。

  武将接触恭让皇帝和皇太子,杀掉。

  文官接触武官,杀掉。”

  朱祁钰之所以不那么担心,是因为有些人将朱祁镇过于神化了,好像他无所不能一样。

  实际历史上的夺门之变,即使景泰的势力弱成那个样子,依然是提前知道夺门阴谋的。

  只不过即使提前知道消息,王诚、舒良、张永调不动锦衣卫,而被景泰以国士待之、掌管京营的于谦则愣在了原地。

  景泰的失败,恰恰是因为胡乱作死,非要急吼吼搞什么废太子。

  废个太子都搞成这么一锅粥,若是还杀太子,那还要不要征讨南方了。

  不征讨,无为之君,之前的牛皮就算都吹破了。

  征讨,那更好,接下来就是土木堡之变二点零版本上演了。

  再说战略一旦做好,就应该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左右摇摆才是大忌。朱祁钰还是决定按着自己的规划走下去。

  历史上的景泰,哎,只能说亲信少的可怜。

  但是不能因为景泰唯一的儿子死了,你就可以找着理由,不当忠臣了。毕竟有豫让作出榜样了。

  智伯的儿子死没死?人家不仅儿子都死完了,就是智伯本人都已经死了。但豫让还是还是创造了‘人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的千古名言。

  豫让还拥有另一句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所以如果是庸臣,因为景泰没有儿子便弃之而去,那没问题,人之常情,大家都能理解。

  但如果作为国士,还老拿景泰没有儿子说事,那就没有意思了。豫让就摆在那里,你们这些后世儒生都不读史书的吗。

  到了第二日,朱祁钰早早起来,送七位爱妃出门。

  妙月等四位前去山东的皇妃很客气地告了别:“外面寒冷,陛下快回吧,臣妾会照顾好自己的。”

  朱祁钰点点头:“爱妃保重,山东就交给你们了,缺什么少什么马上写信回来,千万不要委屈自己。”

  相互行礼告别之后,妙月等人坐上马车,前往山东。

  然后是送朝云、暮雨、曦月去京城,这气氛就轻松多了。

  暮雨笑道:“夫君在家好好听姐姐妹妹的话,等妾有空回来给您做好吃的。”

  朱祁钰依旧点点头:“记着,要紧得像防贼一样防着宫人,他们杀起人来,都不见血,这才是最可怕的。”

  “知道了夫君,快回去吧,过不了几天妾又回来玩了。”

  又送走了三人,朱祁钰才慢悠悠走回青云阁,参加小朝会。

  这次朝会,专门研究收复安南。

  三楼之上,只有朱祁钰的软榻还算宽敞,其它空间则全被文武重臣挤满了。

  如果朱祁镇真是汉光武帝那样的天选之子,此时来颗陨石砸在青云阁,朱祁镇直接就原地复辟成功了。

  朱祁钰这次依旧选择了让徐有贞主讲。徐有贞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特别爱学习。

  之前去山东治水,徐有贞集思广益,几乎把工部的人请教了个遍。

  这次收复安南,徐有贞又做足了功课。

  演讲,首先要做的就是刺激别人,把听众的情绪调动起来。

  所以徐有贞一上来就摆出了大明景泰皇帝骨鲠忠臣的架式,直接掀开了大送皇帝的遮羞布:

  “圣上,列位臣工请看地图,当年奸佞‘赠地’安南,除了云南宁远州、广西禄州、广西西平州外,还在广东划界。

  以十万山、分茅岭而分南北,南面尽归安南。

  这也就算了,只是那些奸佞已经丧心病狂,竟将分茅岭以北,沿海的江坪等地也‘敬献’给了安南。

  安南竟然无缘无故在广东境内多出来了一块飞地,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据安南全权特使丁列所说,当时安南国王黎利得知消息后,惊愕未信,反复确认多次后,方才了解到天上真的会有馅饼往人头上砸。

  良久,黎利仰天而赞曰:躬逢大宋盛世若此,寡人真天命垂青也。”

  朱祁钰闻言,心中暗暗无语,这个徐有贞可真会编,但是我喜欢。

  不过宣庙硬在广东境内送块飞地给安南这事,我还真知道。后来中法战争之后,是张之洞主持中越两方勘界。硬是求爷爷告奶奶,从越南宗主国法国手中讨回了这块飞地。

  朱瞻基轻轻巧巧一道圣旨,后人辛辛苦苦四百多年,才总算侥幸收回这块飞地。

  这就是爷卖崽田心不疼的真实写照。

  说侥幸是因为运气好碰到了张之洞这种有能力、负责任的名臣。要是碰上个杨士奇这样的神人,那可就天不佑中华了。

  朱祁钰腹诽不已,文武重臣们也在那里默然无语。

  一来,宣庙的忠臣,已经被朱祁钰尽数逐出了中枢;二来,神奇的飞地事件是实打实的真事,丁列连当年的宣庙圣旨和勘界文书都带到了北京,是铁证如山、不容辩解的那种。

  即使还有人心向宣庙,也得老老实实忍着。

  以大明皇帝的权威,在完全不占理的情况下,跟皇帝胡搅蛮缠,那就是自寻死路。

  徐有贞特别会聊天,讲完飞地事件,又继续请示道:“圣上,在讲安南之前,臣想先讲讲麓川。

  以征讨麓川与收复安南作对比,分析两者地理、国力、军队之异同,以为战略设定之参考。”

第534章 对耗毒计驱使狼兵 麓川铜矿以战

  徐有贞这么一请示,朱祁钰就知道徐有贞接下来要讲什么了。

  麓川在元末达到了巅峰,占领了半个云南,直接逼进到了昆明、大理一线。向南则控制缅甸,向西则与印度接壤。

  元朝被打的节节败退,麓川王国成了中南亚霸主。

  大明立国之后,在麓川王国的巨大压力下,太祖甚至都到了要集结二十万大军征伐的程度。

  洪武二十一年,麓川国主思伦发倾全国之力,以三十万大军进攻云南,在定边与沐英率领的明军交战。

  沐英以寡击众,斩首三万余级,俘虏一万余人,这才扼制住了麓川在云南的扩张。

  后来,到正统朝,王骥、蒋贵辛辛苦苦地了十年,三次出动十万以上的主力大军,才终于打趴了麓川。

  但是还没有把麓川彻底平干净,历史上正统平麓川五十年后,麓川又崛起了一次,还把缅甸给灭了。

  想到这里,朱祁钰充满期待地看向徐有贞,想听听徐有贞讲解怎么彻底灭亡掉麓川,怎么建立对安南的稳固统治。

  得到朱祁钰的首肯之后,徐有贞先讲起了地理和人口:“太宗收复安南之时,安南人口超过五百万。当时我大明人口在五千万上下。

  安南人口是大明人口的一成左右。

  安南东部是红河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能支撑起全境五百余万人口,而西部乃是绵绵群山。

  咱们两广,广东、广西加一起,也就不到二百万人口。

  当年太宗收复安南之后,明军主要占据了安南东部的平原地区,而西部山林,则几乎没有控制。

  最后宣德朝,安南百姓群起反抗,很快明军大败,只能占据少数几座城池固守。

  而麓川相反,麓川西部是平原,东部,也就占据咱们云南的部分,是易守南攻的群山。

  麓川王国进取心极强,将国都置于东部,始终保持对大明的进攻态势。

  而且麓川占据的云南部分多露天铜矿、铁矿,所以麓川军队铠甲精良,再加上全民皆兵的军制,使得麓川战力远超周边诸国。

  臣建议的战略,是先收复安南,然后顺势彻底灭亡麓川。

  以前麓川对我们来说,经营价值不大。但圣上登基之后,改革经济之根本,铸银币、铜钱以取代宝钞。

  如此一来,麓川那些铜矿的价值就突显出来了。

  我们可以效仿黔国公世镇云南之例,封藩王、勋贵世镇麓川、安南。

  再结合麓川的铜矿,以及对周边商路的控制;安南的红河平原广大耕地,以及海上贸易的便利,从而为大明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以弥补战争的消耗。”

  朱祁钰点点头:“大兄恭让皇帝三征麓川,虽有大功,但也是转饷半中国,大耗国力,致使民变四起。

  又因抽调了京营、甘凉、湖广等地精锐南征,最终招致了土木之败,险些亡国。

  我们确实得从麓川、安南找一些生财的路子,回补一下国力。

  元玉啊,你是想怎么攻打安南?”

  徐有贞回道:“臣以为,应该按圣上之前设定的战略来打。靖远伯素有山地作战经验,应由靖远伯率大军从云南攻击安南西部山区。

  我们两广要慢一点,先得平定了本地的乱,整编一下军队,然后再发起进攻。

  只要靖远伯大军打几场胜仗,占城、澜沧、真腊等国都会跟着蜂拥而上的。

  此时安南内部主少国疑,矛盾重重,也可以善加利用,分而治之。”

  朱祁钰对整编军队之说十分敏锐,当即问道:“元玉,你打算如何整编军队?”

  朱祁钰的意思很简单,你整编两广本地军队完全没有问题,但若想整编我的亲军三卫,你是不想活了吗?

  徐有贞听出话外之音,连忙解释道:“臣想收伏两广民,组建一支三万战兵,五万辅兵的狼兵。

  狼兵悍勇,只要许以重利,则狼兵战于前、京军督于后。

  十五万大军压境,足可将安南拖垮。

  安南若不重兵防守,则我直取其都城。安南若重兵防守,则靖远伯及占城等国大军压力大减,亦可长驱直入,杀进安南腹地。

  到时候安南四面作战,我军将复刻永乐朝七月平南之壮举。”

  朱祁钰满意地点点头,驱使广西狼兵打头阵,这个徐有贞可真奸滑啊。

  到了明末,广西狼兵便屡屡被朝廷征召,参与各处战役。好的一面是,广西狼兵悍不畏死,战力极强。

  坏的一面,是广西狼兵军纪可真不咋地。

首节上一节308/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