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273节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正说的起劲,就见陈循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地走了进来。

  众人忙问原由,陈循回道:“刚刚我去慈庆宫探视太子,负责诊治的名医说,太子受惊吓过度,身体倒是好了,但却落下了口吃的毛病。”

  众人闻言大骇,魏骥急忙追问道:“怎会如此,皇太子到底受了怎样的惊吓?”

  陈循苦笑道:“恩师,您没听说吗,兵变当天,曹氏兄弟带着乱兵冲入重华宫,周皇后以不能受辱于叛军为由,逼着嫔妃们自缢了。

  恭让皇帝二十多个嫔妃,连同皇后在内,最后就剩下了十个。

  周皇后又以保护太子为名,始终将太子带在身边,寸步不离。

  所以太子目睹了嫔妃自缢的全部过程。

  您想太子才五岁,不被吓出毛病来才是奇怪。”

  “那怎么办,我们要不要去慈庆宫向太子请安?”

  魏骥问出这话,其余人都不说话了。

  朱祁钰虽然得不到朝野的拥护,却已经将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完全掌控住了。

  前有胡、王直、王翱、于谦被皇帝强硬地踢出局,后有俞士悦、邹干、商辂、彭时、石璞死于兵变。

  再加上病死的金濂和土木堡死的那些,短短三年时间,已经有十几名重臣相继出局了。

  现在还掌权的这些,基本都是朱祁钰提拔起来的。

  见识过当今天子的手段之后,没人会主动找不自在。

  为了避免魏骥尴尬,陈循硬着头皮回道:“还是先奏明圣上吧,等圣上批复了,咱们再去向太子问安。”

  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必定被废,当下便也不再坚持。

  与此同时,重华宫中,朱祁镇也得到了消息。

  朱祁镇本就已经被热得心烦意乱,如今得知自己唯一的儿子又被吓成了口吃,更是忍不住大发雷霆。

  但这事确实怪不到朱祁钰身上,朱祁镇只得拿周皇后撒气,先是边砸东西,边连声咒骂。

  等发完火,又命阮浪立即上书皇帝,请求让周皇后移居慈庆宫,去和太子一起住。

  阮浪不敢忤逆,只好硬着头皮写了奏本。

  ……

  第二天一早,七月十二日。

  朱祁钰歪在榻上,一边吃着进口早餐,一边听着宠妃们汇报杂七杂八的事情。

  浅雪皱着眉问道:“有好几个坏消息,夫君先听哪一个?”

  朱祁钰苦笑道:“先听最坏的那一个吧。”

  浅雪回道:“七月九日晚上,杨杰家中失火,包括杨杰在内,全部被烧死。”

  “杨杰?哪个杨杰?”

  “就是杨洪的嫡子啊,夫君答应封为营阳伯的那个。”

  朱祁钰闻言,以手抚额而叹曰:“这个李秉到底在做什么?宣府都闹出民变了,漫山遍野全是草寇,这也就算了。

  如今他连宣府城都看不住了,杨杰是我亲自派去辅助他的,竟然能被全家灭口。

  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让他回京述职吧。

  还有舒良呢?舒良干什么去了?”

第478章 册封成妃照管太子 亲迎肃王商讨

  浅雪苦笑道:“七月七日,舒良离开宣府,返回京师。七月九日,杨杰家就被烧着了。”

  朱祁钰叹口气:“哎,我现在需要一个郅都,没有郅都这日子是真没办法过了。你自己写个中旨吧,命逯杲率一万锦衣卫前往宣府。

  告诉他们,这次宣府差使,有用的锦衣卫回京升官发财,没用的锦衣卫去交趾杀敌报国。

  如果全都没用,那就让他们死在宣府,一个不用回来了。”

  朱祁钰对锦衣卫的态度很明白了,我也不奢求你们保卫皇帝了,你们只要能侦缉、能办案就行。

  如果这都办不好,那对不起,大明天子不养闲人。

  浅雪又问道:“舒良已经回来了,夫君要不要见他?”

  “不用见了,命他负责重建东厂吧。让他选三五百得力的小太监,组建一个更强力的东厂,替我监控整个京师。

  锦衣卫去宣府历练完,有用的全部划给东厂指挥。

  不过这样一来,肯定会招致朝野的反对,到时候我会‘迫于压力’,废掉内厂和西厂。

  内廷二十四监局的职能我会进行大调整,内厂和净军和职能划入内官监。至于西厂改个什么名,我还没想好。

  反正就是换汤不换药,搞点景泰朝特色官称出来。”

  浅雪点点头,又继续说道:“太子被吓坏了,落了口吃的毛病,名医说很可能这辈子都治不好了。

  恭让皇帝命阮浪上书,请求将周皇后移居慈庆宫,与太子住在一起,也好照看太子。”

  朱祁钰摇摇头:“挺好的孩子,又被权斗毁了,让陈循带领文武百官前去问安吧。

  想想都头疼,你说都到这一步了,大兄替太子自请退位怎么了。

  天下这么大,他们想去哪里就藩都可以。非要在这里杠,有什么意义呢。

  我现在一挥手,他们就全死了,何苦非要考验我的人性呢?

  哎,将恭让皇帝的请求驳回吧。就说恭让皇帝与皇后、嫔妃们全部参与了谋反,寡人留其性命,已是格外开恩,又岂能再让造反之人去教养太子。”

  凝香笑着接话:“奴倒是有个主意,恭让皇帝在钱氏、周氏、万氏之外,不还剩了七个女人吗。

  她们七个本来是嫔,被折腾着废为了宫女。

  夫君以她们七个没有参与谋反为由,封其为妃。并命其中恭让皇帝最宠爱的灵儿姑娘去照顾太子。

  而且允许灵儿姑娘随时带着太子去重华宫请安。

  这样也体面,朝野上下没有话说。”

  朱祁钰点点头:“妙,甚妙,就封灵儿姑娘为成妃吧。”

  “成妃?”

  “成,就是成人之美的意思。再改封襄王为乐成郡王,就是乐观其成的意思。”

  浅雪闻言揶揄道:“襄王的儿子都死了,他本人又失去了生育能力,夫君还要让他乐观其成,实在是有点难为人了。”

  朱祁钰回道:“你们不知道,襄王是恭让皇帝最坚定的拥护者,如果败的是我们,呵呵,你们就等着吧。

  你们的悲惨命运,绝不是一个惨字能够形容的。

  我作为胜利者,对他们已经够温情脉脉的了。

  要是换成英明神武的宣庙大皇帝,他们早全家死光光了。”

  “那也是,还有昨天内阁联名上书,请开经筵。他们想教育夫君了,夫君要如何批复?”

  朱祁钰点点头:“开吧那就,无所谓。”

  “都有哪些人参加?”

  “王文、徐有贞、黄溥、何宜。再加上练纲、徐正、黄鉴、王越、高瑶、王献旁听。

  告诉他们,以后形成定制,每次经筵,十人侍讲。

  轮流来,这次是这十个人,下一次换另外十个人。”

  浅雪点点头:“那我们穿衣服出去吧,一会肃王应该也快到了。”

  于是几人穿戴整齐,说说笑笑地来到甘泉宫。

  在观心亭看了会风景,等到小太监来禀报称肃王车驾已近,朱祁钰才带着四位宠妃来到甘泉门外,亲自迎接肃王。

  肃王一路之上,感叹着齐国大道的宽敞平坦,不知不觉就到了齐王府外。

  还未来得及细细赏看,就见皇帝已经带着宠妃们亲自站在了宫门外。

  慌得肃王连忙跳下马车,快步上前,便欲大礼参拜。

  朱祁钰赶忙扶住:“叔祖不必多礼了,今日只是家宴,咱们不论君臣,只述亲谊。”

  肃王不肯,双方又好一顿拉扯,肃王才勉强答应不再跪拜。

  林香玉姐妹四人也上前向肃王行礼,肃王又好一顿谦辞。

  好容易见完礼,朱祁钰亲自携着肃王进入甘泉宫,一行人一边闲聊,一边漫步,慢慢悠悠来到青云阁中。

  肃王不住地称赞:“圣上这甘泉宫,风景如诗如画,简直就是一座仙宫。相比之下,臣那肃王府,简直就是乡下人住的地方。”

  朱祁钰笑道:“叔祖说笑了,朝野上下可没少笑话侄孙,都说我是贱命一条,放着好好的紫禁城不住,非跑到山沟沟里来修道。

  叔祖的甘州肃王府,久不居住,应该需要修缮了吧。当初令肃藩内迁,都是因为朝中出了佞臣。

  如今让叔祖重新迁回去,修缮使费,全由朝廷负责。另外兰县肃王府,叔祖也可以保留。”

  肃王闻言,又要起身谢恩。

  朱祁钰连忙止住,又对肃王说道:“侄孙还要向叔祖请罪才是,咱大明立国已将百年,形势和太祖的时候不一样了。

  按照太祖制定的宗藩政策,这个宗室数量增长得太快了,长此以往,朝廷受不了的。

  所以我要进行宗藩改革,将原来的八级爵位改成三级爵位。

  而且只承认正妃、次妃所生之子的爵位继承权,以此来控制宗室数量,还请叔祖能够体谅。”

  肃王点点头:“圣上放心,臣能理解。太祖当初制定的政策,确实没有考虑长远。再有几代人下去,宗室能达到几万人,十几万人,这谁能受的了啊。

  而且给的爵位那么多,反而会让爵位越来越不值钱了。

  什么辅国将军,奉国将军,满大街都是,一抓一大把,有什么意义呢。

  只是不知道,圣上可会放松对底层宗室的管控,准他们自谋生计?”

  朱祁钰点点头,这位肃王真是善解人意。

  不过也有客观因素在:那就是肃王只有一个独子,肃王的独子又同样只有一个独子。

  也就是说肃王至少两代都是单传,所谓的宗藩改革,暂时还影响不到肃王和肃王的儿子。

  至于肃王的孙子怎么办,那就操心的有点过于长远了。

第479章 惊天优待震惊肃王 既用且防蓄势

  朱祁钰见肃王比较淡定,又继续说道:“藩王的岁禄也需要进行改革。”

  肃王闻言,心中一紧:‘每年才给我一千五百石,这还是死乞白赖跟前任的皇帝们要回来的。就这,朱瞻基那个王八蛋还写诏旨好一顿骂我。

  然后朱祁镇在位的时候也不给我好脸色看。

  我觉得这就够过分了,没想到啊没想到,一山还比一山高,眼前这位连一千五百石都不想给我了?’

  朱祁钰见肃王眉头紧皱,连忙解释道:“甘州偏远,粮食转运,劳民伤财。

首节上一节273/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