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188节

  两个时辰之后,其余考生陆陆续续交卷,离开了考场。

  此时已经只剩下了王越一人,还在奋笔疾书。

  王越虽说是答卷被风吹走,看似有些倒霉。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其他考生走后,王越便像众星捧月一般,被一群朝廷重臣围绕。

  甚至朱祁钰也走下高台,亲与王越掌灯。

  毕竟王越刚二十多岁,要说不紧张那才是假的。

  朱祁钰还特别温和地出言安抚:“爱卿不要着急,慢慢写就是了。”

  皇帝越是这样说,王越就越是紧张。

  好在之前已经答的差不多了,如今重写一遍,只要再润色润色就可以了,所以众人的围观,倒是也没影响到王越的发挥。

第351章 重定后宫生育策略 魏国公府争养沐琮

  殿试结束之后,朱祁钰给朝臣们放假三天。

  大家好好休息三天,然后阅卷,发榜,选取庶吉士、翰林院修撰、编修。

  与以往的科举不同的是,朱祁钰还要选一批中书舍人。

  按目前的经验来说,去翰林院明显不如跟着皇帝当中书舍人前景好。

  翰林院是个清贵衙门,而中书舍人是一上来就负责替皇帝处理政务的。

  ……

  三月十八日,一早,天气晴好。

  朱祁钰早早起了床,跑来伺候自己的宠妃和长子。

  令朱祁钰瞠目结舌的是,一进内室,就见林香玉已经起来溜达了。

  朱祁钰好奇地问道:“小王妃你的身体这么好吗,才三天时间就已经活蹦乱跳了?”

  林香玉笑道:“全赖夫君体恤而已,挺着个大肚子躺了好几个月,好容易现在又身轻如燕了,不得赶紧活动活动。

  奴家得赶紧恢复身体,好和姐妹们争宠啊。”

  朱祁钰点点头,争吧,争吧,争不了三个月就又怀上了。

  不料林香玉继续撒娇道:“跟夫君商量个事情,奴家这几年里不想再生了,不知道夫君能不能同意?”

  朱祁钰先是一愣,略一思索,既而便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不生就不生吧,我最宠的爱妃整天挺着大肚子,没办法侍寝,其实我也挺煎熬的。

  反正已经有嫡长子了,剩下的事情便不着急了,想生就生,不想再生也就算了。”

  不料朱祁钰话音刚落,其他宠妃也是一片响应之声。

  朱祁钰点点头,算是都答应了下来。

  略想了想,朱祁钰便继续补充道:“你们一共生十个皇子,都给我平平安安地养大成年就可以了。

  人家宣宗一共就俩儿子,不也过得好好的吗。

  如今咱家这皇位的稳固速度太快了,看上去也没必要生过多的皇子了。

  真要是生几十个儿子出来,咱家养不起,朝廷也养不起,百姓更是承受不住。

  算了,算了,王妃说的对,还是节制生育吧。”

  即便是当皇帝,也得有个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

  很多朱祁钰刚当皇帝时的想法,现在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比如刚开始时,朱祁钰甚至并无意于改易太子,但是现在想法完全变了。再说就算自己不想改易太子,手下那么多亲信能同意吗?

  尤其是安国公、武定侯、成山侯这些勋贵家族,大家把脑袋别在腰上跟着皇帝玩命,可不是为了看你传位给朱见深的。

  朱祁钰要真敢坚持由朱见深继位的想法,过上十年,待自己嫡长子可以继位时,这些亲信弄不好真能送皇帝陛下驾鹤登仙。

  再说单看历史上的成化,能力确实不错。但如果把成化和弘治这父子俩合在一起看,对大明完全就是负作用。

  成化要死要活地从大臣手中抢回来五十,弘治就敢一股脑送出去一百。

  最后把成化和弘治的成就一合计,不仅啥也没抢回来,反而还倒贴出去五十。

  大明中后期的皇帝之所以过得那样憋屈,很多雷都是英宗和孝宗这爷俩给埋下的。

  宣宗、英宗、宪宗、孝宗,四代人里出了三个埋雷大师。

  朱祁钰觉得未雨绸缪,彻底夺了这一支的帝系,也不是很过分。

  朱祁钰正胡思乱想着,浅雪和素汐也从外面走了进来。

  见浅雪进来第一个动作就先是同情地看了自己一眼,朱祁钰便知道要完。宠妃们在和自己水乳交融之后,全部都变得特别粘人,眼神中更是时刻充满了爱意。

  一旦出现浅雪刚才这种眼神,就意味着麻烦找上门了。

  果然浅雪幸灾乐祸地笑道:“夫君,外面有临安公主之子李芳、李茂,上代魏国公夫人求见。”

  “临安公主之子?上代魏国公夫人?是徐显宗的遗孀?他们见我有什么用,替我把他们打发了不就是了。”

  朱祁钰有些无奈,当皇帝不是只有权利啊,还有责任和义务呢。这数不清的皇亲勋贵,都得伺候,都得照应。

  朝廷跟江湖是一样的,不只是打打杀杀,还得讲人情世故。

  浅雪无奈地笑道:“奴家也想替夫君分忧来着,但是人家觉得奴家一个小小王妃,没资格代表夫君话事。”

  朱祁钰闻言,脸色刷一下就变了,眼看便要发作。

  浅雪连忙解释:“奴家开玩笑的,他们几个态度倒是很诚恳,只是心心念念一定要见到夫君金面。”

  朱祁钰这才勉强点点头,先带着浅雪、素汐去见了永嘉大长公主。

  此时永嘉大长公主还在齐王府中,一直要住到世子满百天才会离开。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朱祁钰年纪轻轻,哪能知道各路勋贵家中那些弯弯绕绕。

  从永嘉大长公主那里将临安公主、上任魏国公徐显宗的家中情况了解了个大概,朱祁钰方才出来见客。

  上代魏国公夫人毕竟是寡妇,朱祁钰为了避嫌,便由吴太妃、浅雪、素汐一起陪着,将李芳、李茂、魏国公夫人同时召入。

  众人见礼寒喧了一番之后,便进入了正题。

  徐显宗、徐承宗都是中山王徐达的曾孙。

  徐显宗无子,死后爵位便落到了弟弟徐承宗身上。

  眼前的徐显宗夫人没有生育,也无所依靠,在家中寡居更是无所事事,略显多余。正好之前黔国公沐斌去世,只留下不足一岁的儿子沐琮。

  徐显宗夫人便向朱祁钰提出,想将沐琮这位未来的黔国公接到身边抚养。

  朱祁钰有些无奈,这位未来黔国公倒还成香饽饽了。

  愣了一会之后,朱祁钰非常和气地问道:“夫人现住何处?我已命亲卫前去云南将沐琮接来,并亲自教养。

  夫人是想将沐琮带回南京,还是留在北京抚养?”

  徐夫人回到:“臣妾现在随小叔住在定国公府上,如果陛下准许,臣妾想留在北京抚养沐琮。”

  朱祁钰点点头,如果徐夫人要把沐琮接回南京,那自己肯定不能同意的。

  但若是徐夫人留在北京,那就没理由完全拒绝人家了。

  虽然不知道现在的风俗是怎样的,但朱祁钰是读过《红楼梦》的,贾府作为舅舅家,收养外甥女林黛玉,没有问题;王夫人作为姨妈家,收留外甥女薛宝钗,也没有问题。

  现在徐夫人作为亲姑姑,要抚养亲侄子,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

  既然朱祁钰已经命人将沐琮接到京城,而京城里现在与沐琮最亲的人就是眼前的徐夫人,没道理不允许人家抚养啊。

  朱祁钰端起玉杯慢慢品茶,趁这功夫将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多转了几个弯之后,朱祁钰就有点想明白这其中的深意了:很可能抚养沐琮并不只是徐夫人个人意愿,而是魏国公、定国公两府的共同决定。这是魏国公府在向自己示好?

第352章 南京勋贵立场大变 迎驾流程最终议定

  从登基以来,朱祁钰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忽略魏国公府站队的问题。

  对魏国公一脉,朱祁钰没有用心拉拢,也没有刻意排斥。

  主要是因为徐达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其长子一脉继承魏国公爵位,三子一脉又得到了定国公爵位。

  一门两国公,可谓大明第一显贵。

  魏国公府盘踞南京,定国公府迁居北京。两脉相辅相成,根深蒂固。尤其是魏国公府,作为南京勋贵之首,从开国到亡国,一直屹立不倒,稳如泰山。

  朱祁钰本能地认为,魏国公府对选边站队根本就没什么兴趣。而魏国公府就算不怎么搭理自己这位代皇帝,自己也不可能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跑去对大明第一功臣的后代动手,那样也过于不体面了。

  但是现在看来,情况好像并不是这样。徐家人貌似想将魏国公府、定国公府、黔国公府绑定在一起,共同登上皇帝的战车。

  因为魏国公府本身和朱祁钰一点私人情谊都扯不上,所以新任魏国公徐承宗才想到要以定国公府、黔国公府为跳板,向皇帝靠拢。

  魏国公府肯加入自己的皇帝阵营,倒真还让朱祁钰有点受宠若惊。

  在稍作权衡之后,朱祁钰便答应了徐夫人沐氏的请求。

  接下来是临安公主这两个儿子。

  说实在的,由于从来没接触过这两人,朱祁钰也有点害怕。有了李璇恢复曹国公爵位的成例在前,李芳不会也想讨回韩国公爵位吧。

  其实李芳心里还真有这样想,自己是韩国公李善长的长房长孙,又是临安公主之子,太祖皇帝之外孙,确实有继承韩国公爵位的资格。

  而且当年李善长三族被诛,确实有被冤枉的成分在里面。

  李芳心里这个悔啊,问题就出在自己投诚太晚上面了。朱祁钰刚继位时,没几个人看好。

  尤其是南京的勋贵们,对新皇帝普遍持否定态度。

  唯一出了个例外,就是李文忠的后人李璇。

  谁也没有想到,新皇帝能力竟然这么强。不仅击败了瓦剌,保住了大明,现在甚至还生擒了也先,再过不了多久就要押解到京城了。

  而且新君魄力极大,直接将曹国公爵位还给了李璇。甚至还扛着巨大的压力,否定了整个宣德朝堂的公论,为成山侯王通平反,复爵。

  李芳现在只能后悔到拍断大腿了,李璇、王通属于是雪中送炭,才得到皇帝的巨额回报。如今自己再怎么样,也只能是锦上添了,皇帝领不领情,全在两可之间。

  现在朱祁钰和李芳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

  李芳生怕自己送的礼物皇帝不满意,朱祁钰则是生怕李芳提什么非分的要求出来。

  为了能得皇帝青睐,李芳、李茂兄弟俩也是拼了,直接将自家珍藏的稀世珍宝进献给了皇帝。

  《九成宫醴泉铭》由大唐名臣魏征撰文,位列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书写,大唐御用工匠镌刻成碑。

  称《九成宫醴泉铭》为天下第一楷书,或有争议。但说是天下前四楷书,就绝无任何异议了。

  欧阳询的手书真迹已失传于世,但是九成宫醴泉铭碑有不少拓本流传。

  这次李芳献给皇帝的,便是父亲驸马都尉李淇珍藏的一幅《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

  就连朱祁钰这不怎么精通书法之人,看到此本,都连连惊叹。浅雪、素汐这两位酷爱读书写字的小丫头,更是立时便移不开眼,凑到近前看得入神。

  李芳见此情形,便知道这送礼送对了。

首节上一节188/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