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138节

  恢复汉室江山,才是我们大明的正统性来源。

  收复不了交趾这一省的汉土,我就是昏君,你们就全是奸臣。”

  皇帝的话说到这个份上,也没人敢再说什么了。在场大臣都明白这话中的含意,皇帝指桑骂槐,就差直说宣宗是昏君,三杨是奸臣了。

  在没有了胡、王直、于谦之后,也没大臣想反驳皇帝了。在场众人早就被宣宗和三杨留下的烂摊子折腾够了。

  而朱祁钰则继续哪壶不开提哪壶:“哪位爱卿愿意替朕去重置东胜卫、开平卫?谁去替朕重建大宁都司,收拢朵颜三卫?谁去替朕重振奴儿干都司?”

  这又是太宗皇帝的好圣孙留下的三个大烂摊子,景泰君臣还得去给他擦屁股。

  朱祁钰话音刚落,许英最先站出来回道:“陛下,臣请命去大宁,为陛下收伏朵颜三卫。”

  朱祁钰闻言,满意地点点头。

  范广也站了出来:“陛下,末将愿去替陛下重振奴儿干都司。”

  朱祁钰闻言,更加满意。

  徐亨则站出来,要求去重建东胜、开平两卫。

  朱祁钰摇摇头:“安国公得替朕坐镇京师,不能去边疆。这两卫我还没想好让谁去,回头再说吧。”

第264章 皇帝试探西洋贸易 改革理念震惊四座

  君臣在兵事上达成一致之后,朱祁钰决定继续试探一下,便向众人笑道:“你们对下西洋怎么看?”

  在之前的北京保卫战中,最核心的机密,朱祁钰只和最亲近的几位心腹交流。连陈循、王文等人都被排除在外。

  朱祁钰心里明白,那只是权宜之计,可一不可再。若总是和陈循、王文等亲信藏着掖着,时间久了他们就该生出芥蒂了。

  所以现在,朱祁钰也不掩饰了,直接告诉众人自己想重新下西洋。

  提到下西洋,这些活了大几十岁的文臣们都有心理阴影了。

  当年下西洋、造船队,的都是朝廷的钱。

  西洋贸易获得的丰厚利润,却全部归入内帑,进了皇帝的口袋里。

  这算什么事呢?

  最关键的是,太宗皇帝还拿着这些钱,去做大臣们最讨厌地两件事情:营建北京、强制迁都,并不断地征伐蒙古。

  连年征战,劳民伤财也就算了。

  这个迁都,是真的触动了大臣们的利益。

  以至于新建好的北京紫禁城,启用不到百天就遭遇‘天降雷火’,前面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被烧了个干干净净。

  然后太宗竟然为此下了罪己诏。

  那可是太宗啊,为什么这么怂?朱祁钰一直想不明白。

  好在到了正统朝,趁朱祁镇年幼继位,大臣们把下西洋彻底停掉了。

  只是没想到送走一个,又来一个。

  这才景泰朝的第三天,皇帝就来讨论下西洋了。

  王文怕其他人乱说,触怒了皇帝,连忙抢先站出来问道:”敢问陛下,下西洋具体如何执行?“

  朱祁钰耐心地解释道:“打造船队,朝廷出一半钱,朕从内帑出一半钱。西洋贸易所得利润,朕分文不取,全部归朝廷支配,用于给文武百官发俸、赈济百姓、防洪治河,兴修水利。”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大家活了这么久,今天可算是见着新鲜皇帝了。

  以往的皇帝,都是把朝廷的财富拼了命地往自己的内库搬。现在的景泰皇帝彻底反过来了,把自己的内帑拼命往朝廷送。

  这下倒让大臣们难办了:皇帝一片公心,坦诚到了这个程度,那大家还要不要反对下西洋呢?

  不等众人有所反应,王文立即换了个问题:“敢问陛下,土地和田税,陛下可有意改革?”

  朱祁钰摇摇头:“我对折腾土地没有兴趣,我只想下西洋。如果西洋贸易得到的利润够大,朕有意减免田税和徭役。

  尤其是江南,朝廷征收的赋税实在是有些太重了,朕都有些看不过去。之前朕不是给苏州等五府减免了五万石白粮嘛。

  以后朝廷宽裕了,朕还会进一步减免漕粮。”

  说罢,朱祁钰立即又补充道:“漕粮要大幅度地减免。京城的军队数量也要削减,北京的上直亲卫,要合并到南京去。

  还有宫中这些太监、宫女,能遣散的遣散,不能遣散的,也安置到南京。

  要削减北京的人口,减轻漕运的压力,而且要大幅降低江南百姓的负担。

  江南的百姓也是朕的子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往死里压榨了。”

  众人闻言,继续面面相觑。这样的皇帝,实在是少见,

  以前都是大臣与皇帝进行博弈,为利益划分争的面红耳赤。现在倒好,大家啥都不用做,皇帝就主动把利益往外吐。

  这搞得大家十分的不习惯。

  朱祁钰摆摆手,向众人笑道:“你们不用觉得朕荒诞不经,朕就是这个性格。朕也是真心的不恋栈权位、爱慕虚荣,也不骄奢淫逸、贪图享乐。

  我就是抄了几家太监,然后用拿到的钱修一座称心如意的王府,然后住在里面逍遥自在,仅此而已。

  还是那句话,连皇陵都不用修,能给百姓省一点就是一点。”

  王文闻言,不管陈循,自己就先跪地高呼:“陛下乃孝文皇帝再世,真圣天子也!”

  众臣反应过来,也连忙跟着下跪,山呼万岁。

  朱祁钰老脸一红,王文这马屁拍的,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了,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反正听起来真是受用的很。

  大臣们也很开心,皇帝不与民争利,也不与百官争利,那绝大部分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尤其是对大臣们来说,最核心的利益还是来自于土地。既然皇帝承诺不仅不动百官在土地上利益,而且还要减税减役,让利于民。那大臣们悬着的心就算彻底放下了。

  至于西洋贸易,对百官的利益触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起码不至于到需要皇帝落水的程度。

  朱祁钰一鼓作气,又提了另一项改革措施:废除医户制度。

  大臣们都有眼力劲儿,凌迟需要割三千刀,至少要持续三天。顺德公主的驸马石现在可还正剐着呢,大臣们昨天也被皇帝去强制观看了行刑。

  借着顺德公主被驸马和御医联手毒害之事,皇帝要对医户做出改革,没人敢上去触皇帝的霉头。

  改就改吧,区区医户,关大臣们什么事呢。

  于是君臣达成一致,医户取消世袭,并且可以参加科举,不再被世代禁锢。

  大臣们也心知肚明,有了医户改革,后面肯定还会有军户改革、匠户改革。

  但是大臣们今天实在有些累了,不希望没完没了地听皇帝讲他的改革思路了。

  尤其是在场的武将们,只要保证自己有爵位、有土地、有财富,这就够了。没人关心皇帝具体想怎样改革。

  朱祁钰也有眼力劲儿,大过年的也不想没完没了地折腾自己的亲信们,于是便拍拍手,然后十余名女子便走了进来。

  为首的女子尤其的妖媚艳丽,众人的眼睛顿时就亮了。大部人也都认得,这是神女阁的阁主李惜儿,原来的京城第一名妓。

  朱祁钰仔细地打量着李惜儿,也不禁连连点头。历史上的夺门之变发生后,孙太后废黜景泰的懿旨里,那句‘毁奉先傍殿,建宫以居妖妓’,其中的妖妓指的就是李惜儿。

  如今亲眼见到李惜儿,这模样,这身段,这柔情媚骨,倒配得上红颜祸水四字,难怪景泰要那样着迷呢。

  欣赏完李惜儿的一段歌舞,朱祁钰下令重赏,然后便回后院去了。

  朱祁钰一走,大臣们便自在起来,一边饮酒,一边看李惜儿跳舞,好不快活。

  一日无话。

  到了第二天一早,宠妃们开始收拾家当,指挥着亲卫装车。

  朱祁钰则抢在这中间的空闲时间里,召见了脱脱不、阿剌,以及朵颜三卫的首领。

第265章 皇帝收服朵颜三卫 降爵也先挑动内讧

  朱祁钰看着眼前这几位蒙古的权贵,心中颇为感慨。

  自己在这座齐王府中,亲自坐镇、亲自布署、亲自指挥,兢兢业业干了四个月,刷了八万鞑虏的人头,借此确立了无上的威望。

  没想到啊没想到,最后一次使用这西厅,接见的竟然还是这些鞑虏。

  不过如今双方正处在蜜月期,也不好总是鞑虏鞑虏的叫人家。

  朱祁钰决定要给蒙古诸部以尊重和优待,用大汉的文明去感化他们,简称汉化。

  脱脱不与阿剌早就和皇帝谈好了合作的条件,今天只是见面交流交流感情,所以并不紧张。朵颜三卫的指挥使们就不一样了。

  三卫有求于皇帝,想将部众迁到大宁城居住。尤其是冬季,天寒地冻的,在草原上住毡帐实在太苦了。而且还要随时随地地防备着其他蒙古部落的袭扰。

  于是,在扯完一堆车轱辘话之后,朵颜卫指挥使欢脱儿、福余卫指挥使安出男可台、泰宁卫指挥使乃儿不,一起跪下,请求自家的天可汗开恩,允许朵颜三卫进驻大宁城。

  朱祁钰十分和蔼可亲地笑道:“这个可以谈,地上凉,你们先起来吧,我和你们慢慢说。”

  对于这个问题,朱祁钰早有准备。在历史上,朵颜三卫就向景泰请求过内附,然后景泰想也不想,就把人家给推出去了。

  送到家门口的精锐骑兵,竟然还能给人家赶回去?要是本来便手握十万雄兵也就算了,关键你是个光杆皇帝啊,没有任何大明将士效忠于景泰皇帝本人,包括于谦在内。

  朱祁钰行事风格则与历史上那位完全相反,这么好的骑兵来源,都主动送上门了,那一定要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啊。

  于是朱祁钰开始了漫天地许愿:“朕不仅可以容许朵颜三卫进驻大宁城,而且还可以封们三人为郡王。

  你们的部众归附于大明,享受朝廷优待。你们可以在大宁城中安居,并且自由贸易,用牛羊马匹换取各种生活用品。

  同时朕还会划定放牧范围,你们朵颜三卫的牧场由朕保护,与鞑靼、女真等部各不侵扰。”

  三人闻言大喜。

  不过天上不会平白无故地掉馅饼,欢喜过后,欢脱儿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陛下,我们需要为陛下做些什么?”

  朱祁钰笑道:“第一,你们的部众,尤其是孩童,要从小习汉文、写汉字、说汉语,接受大明朝廷的教化。

  第二,要遵朝廷法度,受地方官员的监督和管辖。

  第三,你们三卫要划为天子亲军,接受朕的调遣。”

  朱祁钰以为众人会抗拒汉化,不料三位指挥使却更关心成为天子亲军的问题。

  乃儿不站出来问道:“陛下,您说让我们三卫成为天子亲军,这个亲军具体是什么样的呢?与您的营州卫有什么区别?”

  经过北京保卫战,营州卫名气已经非常大了,就连蒙古人都知道,这是天子亲军,受尽优待。而且这支新军也没有辜负皇帝的厚待,屡立奇功,杀伤甚众。

  而且大宁都司里的老人,以前就驻防在大宁,和朵颜三卫多有交集。比如许英等人,和朵颜三卫的指挥使都说得上话。

  朱祁钰摇摇头:“没有区别,天子亲军就是天子新军,所有天子亲军的待遇都是一样的。

  只要你们肯效忠于朕,营州卫有的,你们全部都可以拥有。”

  三位指挥使一听这话,那还说啥啊,赶紧跪下磕头、山呼万岁就对了。

  如今朱祁钰的招牌已经完全打响了,信誉那是相当的过硬。只要朱祁钰敢开口,别人就敢相信。

  所以既然皇帝说了以后朵颜三卫的待遇与营州卫完全一样,那三位指挥使就真的敢信。

  见事情谈得如此顺利,朱祁钰便总结道:“以后伯颜帖木儿为诚王,你们两位大汗分别为献王和忠王,赐亲王冠服,并由朝廷正式册封。

  你们三人的岁禄各为一万石,可派出五百人组成的使团,每年朝贡两次。

  但是在伯颜帖木儿送归太上皇之前,暂停其俸禄与朝贡资格。

首节上一节138/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