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234节

毕竟现在朱桂可是重病的状态,应该静心休养的。

这种热闹的场合不适合他。

“父皇,我今天感觉好很多了,所以不用推我回去。”

不过朱标伸手拦住了朱元璋,微笑着说道。

见到这一幕。

老朱的脸上有些惊喜神色。

如果朱标真能好起来的话。

那朱棣冒领军功的事,也就不算什么了。

毕竟若是有朱标接班主政的话,朱棣不管是好是坏,朱标都能压制住。

“好好好!你能好起来就好!”

朱元璋满脸欣慰的看着朱标说道。

这会的朱元璋心情随着朱标的话语而变化。

仿佛是忘了刚才他因为朱棣的事,而气闷几天的事。

“今日是父皇寿宴,刚才父皇板着脸其他人都不敢说话了,寿宴的时候父皇也就没必要想其他事,儿臣请求,从现在开始父皇多笑笑吧。”

旋即朱标带着笑容对朱元璋劝说道。

因为今天是朱元璋的寿宴,而朱标又感觉当前身体不错,也就来参加寿宴了。

不过在进入寿宴现场时,朱标注意到满脸沉闷神色的众人。

以及为首的朱元璋板着脸的样子。

立刻也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因此朱标这才劝说让朱元璋多笑一下。

“笑?没问题,只要你的病能好起来,我天天笑都可以。”

朱元璋很听话的大声笑道。

在这些儿子里,朱元璋最看重的就是朱标。

秦王朱,晋王朱,燕王朱棣等人,哪怕是加起来也不如朱标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就算是已经立下赫赫功勋的朱桂,也不如朱标在老朱心中的地位。

因此在朱标劝说,并且看到朱标似乎是有好转的迹象。

老朱立刻就转怒为喜。

“说起来今天是咱的寿宴,怎么没见贺礼呢?”

甚至朱元璋还对着面前的群臣百官使臣们笑哈哈的问道。

这话一问。

现场观礼的其他人,顿时就嘴角微微抽搐起来。

礼物众人早就送了,大明礼部那边也都登记了。

但由于刚才朱元璋面色不好,众人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没有进行念礼物的环节。

现在是老朱要看贺礼名单了,于是众人依旧纷纷走着先前落下的礼仪步骤。

“三佛齐国祝贺大明皇帝万岁!特此送上南洋宝珍珠六十五颗!”

“撒马尔罕国为大明皇帝贺寿!特此送上等身高的天然玉石雕刻成的玉龙一座!”

“萨里国恭贺大明皇帝寿诞,特此送上……”

大明的朝贡国使臣们纷纷报出了自己送上来的礼物。

其中大多是他们本地的特产。

比如三佛齐国大部分领土都在海上,于是就送上南洋包宝真珍珠。

比如撒马尔罕国地方多天然宝石和玉石,也就送上了天然玉石雕刻成玉龙。

虽然礼物已经都转交给了大明礼部,但这些朝贡国只是念着名字也十分起劲。

并且隐隐之中,还有些在互相攀比的意思。

似乎是在比谁送的礼物更珍贵,更值钱。

一幅在大明面前争宠的样子。

至于大明,则是看热闹。

“这么多朝贡国的吗?!”

管仲被朱桂带在身边,听到一个个朝贡国报出礼物名字,顿时就没忍住惊呼道。

“好像是一百五十二个。”

朱桂应了一声。

“嘶!”

管仲倒抽一口凉气,眼神中满是震撼。

他所处的春秋,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

可现在这个大明,仅仅是朝贡国就有一百五十二个?!

这个大明有这么牛逼的吗?

管仲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有点小看了自己就职的这个新国家了。

这个大明的整体实力,恐怕远远超于自己先前就职的齐国。

“不用太惊讶了,这里面很多国家其实就是个村子。”

朱桂看着震惊的管仲笑了下说道。

管仲听到这话,惊疑稍退。

但依然还是很震惊。

管仲之前在大同府的时候,只是负责商业上的事,对于政治上的事,其实是不怎么上心的。

现在乍然一看大明如今的政治形势,让管仲极其眼热。

他迫不期待的想当上大明的丞相,这样也就有了他的施展余地。

“殿下。”

管仲声音压低了几分,对朱桂说道:“我听说如今大明太子重病,等太子死了势必是要选新储君的,如果殿下选不上的话,要不然殿下您造反吧?造反前我给殿下当军师,造反后我给殿下当丞相。”

朱桂听着管仲的话,嘴角抽搐了一下。

你这老头是姚广孝啊,这么劝我造反?

但这个确实也是朱桂的想法。

“等真需要的时候,再说吧。”

朱桂平静的说道。

管仲一听这话,顿时就面露狂喜。

朱桂并没有拒绝自己这话。

那看来说明朱桂也是有想法的。

“好,到时候再说。”

管仲也笑了下,不再这个话题上多说。

番邦使臣们的礼物报完名字后,也就轮到地方官和民间代表奉上的礼物。

说起来自从大明一月税收能抵上以前一年后。

老朱就给官员们涨了工资。

以前老朱手底下的官员是出了名的干活多,工钱少。

老朱之前认为当官就是最大的奖励了,所以给的工钱少。

然后老朱对于贪腐又抓的很严。

综合下来,大明官员要么累的半死还没钱。

要么是累的半死贪了点,但随时可以会被老朱给宰了。

不过自从老朱见识过大同府的狼性文化后,就深受触动。

在朱桂设计的狼行文化中,官员累归累,但是待遇和饼也给的足。

所以大同府的官员也都干劲十足。

当时老朱看完后就觉得可以改下大明官员待遇。

但后来因为花钱的地方多,废事的地方也多,朱元璋就忘了。

再等到一个月挣到一年税收时。

朱元璋发现真有钱了,在进行多项改革的同时,也把大明官员的待遇改了。

以前吃糠咽菜的大明官员们对老朱可以说是感激涕零。

因此这次面对要送礼的时候,大明官员们也都是尽心尽力。

至于大明百姓们,近一年来感受到了大明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方面都感觉方便了不少,再加上朱元璋也切实的打击了大明官员贪污和其他违法行为。

因此大明百姓们也就是向往年一样,送上了万民伞,或者是牌匾之类的贺礼。

在金钱方面来说,不算贵重。

但在另一方面,在人心、在声望方面,就价值不菲了。

然后还有商人代表送来的贺礼,就比较俗气了。

一匹成年马匹大小的金龙。

这东西自然是商人们集资送的。

在这一年来,商人们在大明庇佑下赚了不少钱,因此这次也就忍痛出了波血。

在最后,也就是由藩王们出场报上贺礼名字了。

首先说话的是大哥朱标。

“咳咳……”

朱标先是轻咳了一声,而后说道:“我作为长子,先祝贺父皇寿宴顺利举行,其次礼物我也就不送了,就送父皇一句话吧,以后还请父皇多多注意身体,不要成了我这样。”

朱标并没有准备礼物。

首节上一节234/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