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226节

“我还真亲眼看过飞机的!”

郑道传则是笑眯眯的说道。

这话一出。

场上许多人顿时瞳孔就微微一缩。

这还真有飞机啊!?

“那你说说看,那个飞机是什么样子的?”

“有没有传闻中的三万斤?”

人群中有使臣问道。

而这话自然也引得其他使臣的好奇。

根据传闻中所说,朱桂是让三万斤如同钢铁巨物般的飞机飞上了天,但众人认为是hi大明人在吹牛。

现在似乎是能从不是大明人的嘴里听到评价了。

“何止是三万斤?”

“代王制造出来的飞机超过三万斤!”

“整体重量有着三万一千八百五十六斤!”

“而且这个飞机长约三丈,高约一丈,两侧翼宽各有半丈,可以说这是一个庞然大物!”

郑道传回想起当天看见的飞机模样,也就将自己所见到的飞机数据悉数道来。

顿时大厅内响起一片片倒抽凉气声。

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他们试着根据郑道传给出的数据,去在脑海中想象出飞机的样子后,一个个都骇然不已!

这个飞机太大了!

大明代王居然能把这么大的飞机给带上天了?

这让众人不敢想象!

“我们都没看过这个飞机,你作为和我们一样的大明番邦使臣,是怎么看到这个飞机的?”

有使臣开口不解问道。

郑道传听到这话,瞬间就来劲了!

他可是就等着这群人问这话呢!

“我和你们一样?”

“那你可看错了!”

郑道传满脸傲然神色说道。

在郑道传看来,朝藓王朝那可是大明的大儿子!

怎么可能和眼前这群小儿子相提并论呢?

“再不一样,你总得有个理由吧?”

有使臣追根究底的问道。

这也正合了郑道传的意思。

“理由也很简单,我朝藓和大明代王关系匪浅。”

“因此代王做出飞机的时候,就主动邀请了朝藓王朝前去观礼,而我就是朝藓王朝派出去的观礼人。”

“因此我也就得以亲眼近距离的观察看飞机。”

郑道传面色得意神色说道。

话语中将郑道传主动出访大同府,也改成了朱桂去邀请的朝藓王朝,仿佛是一幅父慈子孝的模样。

“代王主动邀请的?”

“难道代王带着三万斤的东西上天是真的?!”

“嘶!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顿时一阵阵惊呼声此起彼伏。

所有人都惊呆2.7了!

竟震惊于朝藓王朝和大明不俗的关系。

又震惊于大明代王居然还真能带着三万斤的东西上天?

一时间整个客栈内都有些安静下来。

使臣们全都在皱眉苦思冥想着,那个三万斤的东西代王朱桂究竟是用何种手段弄上天的?

在使臣们因为朱桂的飞机而头疼不已时!

大明的藩王们也陆续到达了应天府。

其中燕王朱棣和其幕僚姚广孝。

则是被朱元璋叫去了皇宫。

见朱棣能有这种特殊待遇,不少藩王羡慕不已。

他们也听说过朱棣设伏杀了瓦剌和鞑靼七万军队的事,因此在众藩王想来,朱棣应该是去领赏的。

一时间。

许多藩王也就一幅喜闻乐见的眼神看着朱桂。

藩王们心中想着。

总算是有个藩王能站出来和朱桂打擂台了,让他们这些藩王也能缓口气。

而朱桂则是面色颇为怪异。

他也知道朱棣立功的事。

但朱桂作为大汉的直属领导,清楚知道朱棣收买大汉的事,完全是无稽之谈!

因此在这次平定瓦剌和鞑靼的事件中,朱棣的那些功绩全是假的!

而且令人颇为尴尬的是。

朱桂在听到燕王府伪造的功绩之前,就已经准备把大汉洗白了。

所以当时给朱元璋上了一份文书。

也就是说。

现在的朱元璋大概率是知道朱棣伪造军功的事。

而这次朱棣一进京,恐怕是找朱棣算这个伪造军功账的!

朱桂想到三十好几的朱棣,可能会被朱元璋用藤条去抽时,嘴角抽了一下。

不过说起来这四哥也挺搞的。

你没事抢什么功呢?.

第131章:老朱把朱棣打成重伤!新星陨落了?!

在朱桂的印象中。

朱棣也算是一个猛人的。

如果自己没出现的话。

那北伐北元的事,最大功劳必是燕王朱棣的,他会狠狠的出一波风头。

但正因为朱桂出现。

所以北伐最大功劳落在朱桂手上。

但朱桂万万没想到的是。

朱棣不讲武德!

冒领了朱桂第二基地大汉的功绩!

“不过我感觉朱棣也不像是会冒领功绩的人。”

“所以是姚广孝出的主意?”

朱桂皱眉沉思。

根据朱桂所了解的情况。

姚广孝属于为了一展平生所学。

能不顾一切的人。

姚广孝的观念中。

唯有造反这件事才能最大的彰显自身才华,因此他会为了造反做任何事。

又由于在目前。

朱桂声望功绩,盖过众多藩王。

恐怕让姚广孝有些急了。

这不利于日后燕王造反。

因此他这才兵行险招。

选择冒领功劳。

“恐怕在姚广孝看来,他用这后,老朱也不可能亲自去查北方的情况。”

“再者大汉先前拒绝燕王府的示好,让他觉得大汉不会和明朝交流。”

“那漠北大汉究竟怎么想的事,大明这边的人也不可能知道,也就有了位于两者中间燕王府的他的发挥空间。”

朱桂心中推测。

说起来姚广孝这个计划倒也没有出太大的问题。

甚至一般情况下,只要事后对漠北大汉示好,再给予点好处的话。

那摄于明朝强大实力的威慑下。

漠北大汉恐怕还会默认这个说法,以此获取安全和利益。

可令燕王府的人绝对想不到的是。

那支生长于漠北,名为大汉的强大势力是朱桂的手下。

而朱桂在收到大汉传来的战报后,本着为漠北的大汉求得一个安身之所,不被明朝所盯防的念头。

首节上一节226/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