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191节

只见朱元璋继续说道:

“咱觉得那个三九七作息挺有用的。”

“说不定小十三能变成今天这地步,就是因为用这三九七作息然后开悟了的原因。”

“所以现在咱有了个主意。”

“咱想让皇子们都实行三九七作息,然后都给咱悟起来!你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听到朱元璋这话。

二虎有些懵逼。

他倒也听过坚持三九七作息,然后开悟的说法。

但二虎先前以为是玩笑的话,也就没有当真。

可现在看朱元璋要藩王们学习三九七作息的样子,似乎是朱元璋认为这话是真的了?

莫非坚持三九七作息,还真能开悟?

“陛下!”

“三九七作息意味着每天只有不到三个时辰睡觉,我怕有些小皇子的身体恐怕扛不住。”

二虎作为跟随朱元璋多年的人,因此也就贴心的发表意见。

“这个确实。”

朱元璋听着微微点头。

这个作息下,每天睡觉不到三个时辰。

年纪小的皇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只睡眠三个小时的话,一般的小皇子还真扛不住这个节奏。

“那咱稍作改动。”

“小皇子们可以暂时不用执行这个三九七作息,但成年后的皇子必须执行这个作息。”

“而且咱要看到成果,让他们坚持三个月这个三九七作息的同时,咱还要看到开悟出来的神物制作方法。”

朱元璋思考的同时,一边说道。

面对这话,二虎也就没有再提出修改意见。

而后也就由口谕的形式,让锦衣卫将这个要求通知给所有成年的藩王们。

让他们必须将三九七的作息时间坚持三个月。

同时锦衣卫还强调了,陛下要求在三个月之后,藩王们要拿出开悟的神物制作方法。

顿时无数藩王们就开始骂娘了!

这这开悟个锤子啊?

他们根本就不信用三九七作息能开悟的说法!

这种作息纯纯的就是折磨人!

但令他们绝望的是。

宣布口谕的锦衣卫在说完之后,并没有离开。

在今后的三个月中,他们这些锦衣卫将会监督藩王们实行三九七作息。

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将在三个月时间内每天都需要花费九个时辰来处理政事!

顿时,在藩王们心中将朱桂骂了千万遍!

全他妈是因为朱桂瞎编的这个开悟说法,才会导致朱元璋信了这话,然后强制他们这些藩王实行三九七作息!

朱桂就是毫无疑问的罪魁祸首!

可让众人恼怒异常的是。

他们还真不好以此对朱桂发难。

因为朱桂并非是光说不做的那种人。

这三九七的作息,朱桂已经坚持了一年多!

这下反而让藩王们更加绝望了!

有着朱桂坚持一年多的例子在,他们很难不保证自己这些人在坚持三个月后,如果拿不出成果的话。

那老朱会不会加时间?

因此众人也就在抱着对朱桂极其不满的心思中。

开始绞尽脑汁想着在三个月内,能拿出来什么东西来冒充开悟出来的神物制作方法。

在藩王们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时。

朱元璋去看了依然躺在病床上的朱标。

之前朱桂的化工厂制品里,做出了不少合成药品。

其中有些抗感染类、维生素类、抗寄生虫类以及各种各样的药品都有不少。

当初药品刚出厂时,朱桂就给朱标送来了不少。

但朱标的病不是简单的风寒,甚至其他大夫也查不出来具体是什么病情。

但值得意外的是。

朱桂的那些药还真有点用。

虽然没能将朱标彻底治好,但至少是把朱标的给续住了。

现在朱标处于一种很奇妙的状态。

仿佛隔天就会死,但朱标靠着朱桂的那些药,硬挺了几个月下来,死活没有彻底死掉。

现在朱标处于半死不死的状态,意识也是时而清晰,时而不清晰。

这天太子府的人告知老朱,说朱标醒了。

于是朱元璋就来找朱标唠唠嗑。

顺便老朱还想给朱标说说最近朱桂身上发生的事。

以及老朱还想问下朱标,如果朱标真不在的话,那么未来储君选朱允如何?士.

第115章:朱桂的事迹让朱标起死回生?东察合台汗国来访!

大明太子府。

朱元璋屏退了左右所有人。

哪怕是蓝玉还想厚脸皮继续给朱标熬药时。

也被朱元璋找理由给赶了出去。

所以此刻。

蓝玉也就只能眼巴巴的站在门外。

看着里面朱元璋和朱标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既然能把我赶出来。”

“那想来这对父子要谈的话是我不能知道的事。”

“所以他们谈的应该是……?”

蓝玉看着锦衣卫守住门口的太子寝宫,眉头微微皱起。

开始思索着寝宫里大明最有权势的两人到底在谈论着什么,很快也就得出了结论。

蓝玉觉得这里面的人必然是在讨论大明储君的问题!

朱标现在看样子随时可能会撑不住的样子。

对于未来大明储君的人员选择,也愈发迫切了。

然后蓝玉又想起来最近代王造出飞机的事。

而且先前朱桂还极力推荐朱桂为大明储君。

这件事恐怕会抬到明面上来谈了!

只是可惜了!

里面不论是谈到什么话,蓝玉都不可能知道了。

现在的蓝玉也只能自己去分析最有可能继任储君的人。

其一,朱元璋次子秦王朱。

其二,朱标嫡次子朱允。

其三,朱标庶长子朱允。

其四,目前风头正盛的代王朱桂。

次子秦王即位的原因很简单,长子朱标不在了之后,次子补位储君是正常的流程。

嫡次子朱云即位的原因是,朱标嫡长子朱雄英早逝,按照嫡子的顺位继承也就是朱云。

庶长子朱允即位的原因也是,因为朱标嫡长子朱雄英早逝,朱标儿子中“七五三”朱允年龄最大,但他是庶子。

自古以来就是嫡庶有别,庶子身份肯定是不如嫡子的。

所以蓝玉也就觉得朱允即位当储君的机会并不大。

固然先前朱元璋曾经还特意将朱允派往大同府,让朱允跟着朱桂去学习。

但在蓝玉想来,这只是朱元璋扔出来迷惑众人的手段。

再者后来朱允在朝堂上当众表演挖掘机的事,没有一点皇室子弟的样子也拉低了蓝玉的预期。

因此蓝玉想来,储君人选绝不可能是朱允。

还有最后一位有机会继承储君之位的是代王朱桂。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最近一年来,代王朱桂不论是主政地方,还是外伐强敌,都立有赫赫大功!

在这种情况下,代王朱桂即储君位的事是众望所归。

不过正如朱允的庶子身份一样,代王朱桂作为朱元璋的第十三子,若朱元璋要立他为储君的话。

那也就是废长立幼!

若朱元璋执行要做此事的话,会被天下读书人所阻止!

因此在读书人自幼学的知识,以及观察的历史经验而言,废长立幼就是取乱之道!

哪怕是那个被立的幼才华再高,也不行!

首节上一节191/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