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16节

可当朱标真正进入农业大棚后,才发现神奇之处在哪。

因此朱标也就不急着和朱元璋解释,只等朱元璋进去农业大棚后,自然会发现农业大棚的厉害之处。

接着在朱标带领下,首先走进了农业大棚。

而朱元璋,则是随后走进了其中。

两人刚一进入农业大棚,外面跟着朱标在大同府见过世面的锦衣卫,就把农业大棚的门给关上了。

“这里面有些奇怪!”

如朱标所料的一样,朱元璋刚进入农业大棚,就发现了这大棚中的神奇之处。

“这大棚内,既不像有蒸汽机的房间里那样热,也不像外面那么冷。”

“就像是有什么东西把这片天空和外面隔绝了一样!”

朱元璋站在农业大棚内,满脸惊奇的看着周围一切。

见朱元璋已经发现端倪,于是朱标就笑着解释道:

“父皇说的不错,这农业大棚里和外面不一样,这里能一直保持着常温!”

“至于父皇所说,把里面和外面隔绝的东西,其实是叫塑料膜,也是十三弟弄出来的东西。”

居然能常温?

朱元璋听的啧啧称奇。

见朱元璋已经被勾起兴趣,朱标则是继续道:

“这农业大棚可厉害了!”

“在大冬天里,也能在这里面种植瓜果蔬菜!”

朱元璋听着脸上笑意更甚:

“这个好!”

“若是将农业大棚在大明推广开,那咱的百姓都能在冬天吃上一口新鲜蔬菜了!”

朱元璋作为老农出身,意识到农业大棚对于大明而言,是可以造成大明农业重要变革的神物!

朱标闻言,眼神有些遗憾。

他在大同府的时候,听朱桂说过塑料膜的造价高昂,现在还没有办法全面推广。

不过朱标因为有心事,也就没有扫朱元璋的兴头。

“父皇现在就可以在农业大棚里种菜了。”

甚至朱标还鼓动朱元璋,想着让朱元璋兴致再高上一层。

“好,待会咱把政事忙完了,就过来种菜。”

朱元璋饶有兴趣说道。

皇帝在皇宫里亲自种菜,若是换做其他皇帝,恐怕绝对不会去做。

但朱元璋不一样。

穷苦出身的朱元璋,很乐得做这些事。

朱标眼看着朱元璋心情很是不错的样子,于是就斗胆拱手道:

“父皇!儿臣想请父皇手下留情!”

一听这话。

朱元璋笑容陡然僵住,眉头深深拧起!

(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第15章:朱桂会如何解决辎重的事?

收手这话的含义可就多了。

其中有个明显意思是:

现在朱元璋做的不对,所以朱标才劝朱元璋收手。

朱标这会开口,肯定不会是说朱元璋在皇宫种菜不对。

结合最近的情况,那么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朱标想替淮西那群人求情!

所以劝朱元璋收手,放他们一马!

“是谁让你来求情的?”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收敛,恢复往日面对群臣般,冰冷冷的模样。

自马皇后不在了,大明朝野上下都有一个传闻,说现在能让朱元璋改变主意的,只有朱标。

这个传闻,朱元璋也听说过。

因此朱元璋以为有人故意利用朱标。

“没有其他人,只有我自己!”

“是我自己想向父皇求情的!求父皇放过李善长!放过淮西那群人!”

朱标躬身拱手,规规矩矩的,面容有几分不卑不亢的意味。

若是换作其他人,现在这时候敢在朱元璋面前摆谱,朱元璋早就砍了。

但如今站在面前的是朱标。

是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

因此朱元璋冷酷的脸庞上,罕见的出现一丝柔色:

“理由呢?”

见朱元璋有沟通的意思,而不是直接不让自己提。

这让朱标长舒一口气。

接着朱标就阐明自己的想法:

“理由很简单!”

“我不想父皇成为血腥的刽子手!”

“所以我想请父皇三思!”

朱标求的不是保住淮西集团、或者是李善长的性命。

而是想着保住朱元璋的名声!

所以这才劝朱元璋不要大开杀戒!

“血腥的刽子手?”

朱元璋听了朱标这话,原本有些生气的脸庞,变成哑然失笑的模样。

这天真的话。

朱元璋忍不住想给朱标上一课了。

“你说这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咱争夺天下的时候杀的那些人?”

“就陈友谅,张士诚那些人的手下,恐怕有几十万吧?”

“要当侩子手,咱早就当了。”

朱元璋神色坦然的说道。

不过朱元璋看向朱标的眼神则是变了。

他还以为朱标能理解,自己对淮西集团动手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给未来的朱标铺路!

李善长和其党羽居功甚傲,若不趁此机会物理毁灭他们。

那朱标即位后,也难以压制住李善长和他的淮西势力。

结果朱元璋的煞费苦心。

朱标不仅没理解,还过来阻止,说出这等幼稚的话!

这让朱元璋颇为神伤。

“请父皇三思!”

朱标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朱元璋的想法,继续重复着先前的话。

“标儿,你!”

朱元璋气的伸手想打朱标,但手伸起来后,朱元璋又舍不得打。

最后,朱元璋还是语重心长的教育道:

“你只知道求情,但你知道咱为什么要杀李善长,清理淮西集团吗?”

朱标嘴角动了动,但没有说话。

朱元璋则是继续道:

“有个胡惟庸的同党被抓了,据他供述,当初李善长知道胡惟庸谋反行为!但李善长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咱。”

“说明当时李善长在徘徊观望,再决定下注哪边,这足可以说明此人狼子野心,不怀好意!”

“此外,李善长还对部下约束不力,整日骄奢淫逸,他的那些部下只知有韩国公李善长,而不知天下有咱!”

“所以如果咱不及时剪除李善长和其羽翼,日后恐怕必出变故!”

“你不用再劝了,咱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朱标见此。

发现朱元璋态度坚决,也只能长叹。

其实只杀李善长的话,朱标是没什么意见的。

可看朱元璋的语气,朱元璋不杀和血流成河,恐怕是不会结束,这名声恐怕是不会好了。

“说起来明年咱想对漠北用兵,顺便打击下乃儿不花。”

接着朱元璋视线看向北方,主动转移话题。

此事不是朱元璋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而是最近蒙古部落有崛起的架势。

因此朱元璋就想着教训他们。

再者乃儿不花原来是北元太尉,后来叛归漠北,此人对中原十分了解。

若是让此人在蒙古部落里发展壮大,对于大明北边边境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因为朱元璋说的是事关边境安全的军国大事。

首节上一节16/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