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119节

朱桂听说是要去看朱标,眼神中也闪过一丝惋惜,而后紧跟着老朱的步伐而去。

也就在两人离开后。

朝堂上轰的一声议论起来。

“这代王不一般啊!”

首先是由右都御史凌汉开口称赞道。

这下就仿佛打开了百官的话茬子。

刑部侍郎赵勉也跟着点头道:

“就凭刚才代王拿出世界地图和蒸汽机船,以及国外驻军的手段,恐怕没几个藩王能比上的!”

大理寺卿张庭兰则是有些疑惑道:

“你们说说这些事有没有可能不是代王想出来的,而是他手下幕僚想出来的。”

右少卿赵和立刻就嗤笑道:

“俗话说良臣择主而事,若代王幕僚真有如此超人水平,那证明代王本人定然也不俗!”

“况且,你们觉得有没有可能这些事不会是代王府幕僚想出来的,而就是代王想出来的呢?”

这话一出。

朝堂百官内心皆是无比的骇然!

因为百官自认为也做不到这个程度!

能像朱桂这样拿出一堆超人手段的,肯定不算是普通人,这样的人,堪称妖孽了!

百官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何大同府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原来主管大同府的代王朱桂,居然是这般绝妙的人物!这样的惊才艳艳之辈随便治理一个地方,恐怕都能将其迅速发展起来!

百官们脑海中满是纷乱的情绪,蓝玉和杨靖两人则是给各自队伍打气。

他们都不想再接下来的国策中输给对方!

而后。

朱桂要打通陆上丝绸之路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整个大明的商人都对此事眼红了!

毕竟若真能打通陆上丝绸之路的话,那就意味着多了一个销售市场,他们能赚的钱也就更多了!

紧随其后。

又有一个消息传出。

说是大明还要打通海上丝绸之路!

这下,直接把大明商人们给乐傻了!

这又是陆上丝绸之路,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那能赚钱的机会也就多了很多!

别说是现在十抽一税率,只要这两条丝绸之路能建成,就是十抽五的税率,商人也愿意去做!

也就在两条丝绸之路的消息在大明迅速传播时。

朱桂和朱元璋两人去了太子府。

路上。

朱元璋提起往事。

“说起来上次考核改革宝钞的事中,你是不是听过有2.7储君奖励的传闻,也不见你赢后问起此事。”

一听这话。

朱桂立刻就乐了。

他知道这传闻的储君奖励就是老朱下套,因此在赢了后,也就根本没提过此事。

没成想朱元璋没忍住问起来了。

于是朱桂也就表演起来,说道:

“储君奖励之事只是传闻,父皇从来没有亲口说过,儿臣也就没有当真,自然也就不会提。”

“况且如今兄长还活着,若我等其他兄弟就为此争起储君之位来了,岂不是让天下人看笑话?”

朱桂这番话里,有几分真也有几分假。

但无论真假如何,老朱听的极其满意。

这小十三年纪轻轻,人情世故方面也是一流。

如此强大的一个藩王,若是为国为民,那就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柱石!

可若是有了反心,那对国际的危害恐怕会比唐朝的安禄山还要强上几分。

当然老朱心中的这些心思并没有开口说出来。

老朱只是对着朱桂满意点头,而后负手走进了太子寝宫中,朱桂也紧随其后。

朱桂这次来也是带了点礼物的,他从系统里买了点抗生素和感冒药给朱标吃。

不过看着朱标面色虚白,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朱桂感觉这些药应该没什么用处。

朱桂在拜访完朱标离开后,又遇到一群商人,他们想要在路上丝绸之路参合一手。

朱桂倒是没有直接处理这事,而是让他们去大同府找管理此事的管仲。

再之后,朱桂也就离开应天府,回到了他忠诚的大同府。

现在算算时间,化工厂的化肥也快制作出来了,倒是可以先去验验货.

第81章:化肥出世!可增产七成!天下震惊!

化肥的事朱桂早有布局,而且十分上心。

毕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切的根本。

若人没有足够的粮食去吃,那也就谈不上去干活,去做生意,去打仗等等事情。

虽然现在有了红薯和土豆,它们的产量也很惊人,但这两个玩意吃多了也容易腻。

朱桂的目标很明确。

在对大明百姓吃的问题上。

应该是从饿到饱!再从饱到好!

红薯和土豆可以解决从饿到饱的问题。

化肥可以解决从饱到好的问题!

“只要红薯、土豆以及化肥三样加入大明农业,相信不久后大明人口就会暴增。”

朱桂坐在回大同府火车上,思索对大明农业未来的整体规划,并且准备马上实践。

化肥的出现,会导致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多了,所能养活的人也就多了。

按照中原大多数人多子多福的观念,人口自然就会增长。

现如今大明有八千五百万人左右。

等红薯、土豆和化肥这三样推广开后,翻个几倍,有三四亿人也是不难的。

当然人多了也不是只困在中原互相卷。

到了那个时候,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会打通,到时候大明人也就可以出去闯荡。

而且有着大明驻军的情况下,也完全不用担心出去的大明人受到当地人欺辱。

若外国人敢欺辱大明人,完全不用虽远必诛这种手段,直接让当地大明驻军出手!

而要做到这一切的根本。

那就需要富饶的农业!充足的粮食!

也就需要化肥!

“化肥增产出来的粮食不仅可以给人吃,多余的还能喂牲畜。”

“牲畜肉类又可以改善人的伙食。”

朱桂想着化肥的用处,顿时深感不错。

以前的朝代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吃不起肉的,因为那些有肉的牲畜需要粮食去养。

可大多数时候,粮食都不够人吃的,根本不可能去喂牲畜,这也就导致肉类很少。

但有了化肥之后就不一样了。

化肥给粮食增产之后。

也就有了喂牲畜的粮食,届时牲畜的肉,牲畜产出的东西,比如22鸡蛋、牛奶等等,都可以成为改善生活的食物。

而这就是从饱到好的过程。

当朱桂想完这些,火车到了大同车站。

朱桂也就看向四周。

发现火车上的乘客都纷纷起身,他们准备拿着行礼下车了。

因为朱桂穿着常服,且只带着两个护卫,因此乘客们也就没有发现朱桂身份。

也就这时,车厢内传来一阵惊呼声。

“外面好像有几个大官在那等人!”

“我认出来了!站在最前面的是大同县令王大人!”

“嘶!竟要王大人亲自过来接待,莫非是有什么大人物要来大同府了?”

“很有可能!说不定那个大人物还和我们坐在一个车厢里!”

乘客们议论到这里时,纷纷在车厢内寻找起来,立刻就发现了神色从容的朱桂。

此时朱桂已经走出车厢。

而当朱桂出去时,外面等候的王承爵也立刻朝着其迎了上去。

依稀之间乘客们还能听到声音:

“代王殿下,一路辛苦了。”

“按照您的要求,化肥一旦生产成功就立刻通知您,现在化工厂那边说化肥已经生产好了,目前有一千袋左右。”

一听到这话。

车厢内的乘客们先是一愣,然后一个个激动的呼吸急促!

首节上一节119/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