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265节

啊,先灭大明,再为崇祯报仇?

底下的大周臣子们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拍吴三桂的马屁了?这个想法也太天才了吧?

看到底下有点冷场,吴三桂的脸色就渐渐放沉了,还是吴世反应最快,赶紧大喊道:“皇爷爷圣明,先灭明朝,一统天下乃是大义,再杀闯逆,为崇祯报仇乃是小节……皇爷爷大义小节皆两全,实在是古今第一完人!”

吴三桂这下满意了,这个孙子马屁拍得有水平啊!他点点头道:“朕就是这么想的!”他又对尚淑英道,“淑英,李中山既然不杀你,那你就再辛苦一下,带着朕的战书去一趟南京。让李中山赶紧来含鄱口决战……他要来晚了,他爹李辅臣可就得吃人肉了!”

“是!”

……

口外,燕山北麓,金莲川草原。

这个时候正是春回塞北之时,草原上那是一片生机勃勃、万物竞发啊!

在燕山北麓这片最肥美的草场上,赫然出现了一大片大大小小的蒙古包,成群的牛羊,都在草原上流动,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些蒙古包的中间,有一顶特别巨大的金顶大帐,大帐前面还插着九支象征着大蒙古国最高权力的白纛!

这座金顶大帐之内,此时端坐着的自然就是当今大蒙古的恩赫阿木古朗汗,爱新觉罗吴玄烨了!

而在玄烨跟前,则跪着一个一身孝衣的青年,正是岳乐之子塞楞额,这个塞楞额是来给康熙报丧的,这时候还在哭哭啼啼说着他老子是怎么惨死的呢!

“……皇上,明军的燧发枪兵真是太厉害了!他们摆出三列横队,用火枪齐射就把我阿玛的骑兵队全队从马背上撸下来了!我阿玛也没能幸免,也中枪落地,以身殉国了!皇上,那个耿皇帝知道我阿玛忠义,所以在亡国之前还给我阿玛一个‘武忠’的谥号……”

康熙点点头,“那岳乐以后就是岳武忠了……”

“皇上,”塞楞额抹着眼泪,“您的意思是,咱大清也给我阿玛的谥号也是武忠?”

“啊?”康熙一愣,他也是无语了,岳乐当大靖的岳武忠也就算了,他毕竟是为大靖尽忠了。可是大清怎么能给他谥号武忠?

他都历仕清、明、靖三朝了,这也能算忠?

“皇兄,安亲王虽然历仕三朝,但并没有对不起咱大清,他还是忠的!”说话的是议政恭亲王常宁。

虽然康熙一直担心常宁篡自己的大位……但是现在大清不是合众了吗?所以康熙也只能暂时收起杀掉常宁的心思,这回还带着他一起来草原上和西北卫拉特联盟的新任盟主噶尔丹会盟这个噶尔丹终于干掉了他的岳父鄂齐尔图汗,成为了卫拉特联盟的盟主。

不过噶尔丹是不会满足于一个盟主的,而是想更进一步,当上汗!

而噶尔丹因为不是黄金家族的嫡系子孙,要当汗还是有点难度的……具体来说,他当汗的路线之有三条,一是召开库里台大会,选上一个大汗;二是请雪域大喇嘛封一个小汗;三是请大蒙古的恩赫阿木古朗汗爱新觉罗吴玄烨封一个小汗。

选上大汗肯定是最理想的,但是噶尔丹也知道自己的斤两,暂时就不想这个了。那么剩下就是请雪域大喇嘛和吴玄烨来封小汗了。

而为了让这个小汗的成色足一点,噶尔丹就准备让康熙和大喇嘛一起来封……既有皇权,又有神权,双重加持!

而康熙也希望通过会盟蒙古各部,并且册封一个蒙古小汗,以提升自己这个合众国皇帝的威权。

毕竟他也不甘心一辈子当一个处处受到限制的合众国皇帝啊!

可是这个威信要树立起来也不大容易,康熙现在还是得夹起尾巴当皇帝,于是只能点点头道:“常宁,你说得对……安亲王对大清还是忠的,就谥号武忠,以后他就是安武忠王了!”

“谢皇上!”塞楞额赶紧叩头称谢。

康熙又问:“塞楞额,你觉得吴三桂和李中山这一战,到底谁会赢?”

“皇上,”塞楞额想了想,说,“奴才觉得李中山的陆师能胜过吴三桂,但是水师就不好说了……”

“什么?李中山的陆师有那么强?”康熙一惊。

“的确很强!”塞楞额思索了一下,说,“若是吴三桂败于鄱阳湖,那么下一个倒霉的……”

他的话说了一半,但是什么意思,康熙已经完全明白了。

吴三桂要是完了,大清接下去又得倒霉!

他想了想,又对身边的恭亲王常宁道:“常宁,你觉得咱们现在应不应该出兵徐州?”

“皇上,”常宁说,“咱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山东那边已经集结了十万大军,这难道不是为了南征准备的的?”

原来大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早就决定要出兵掺和大周、大明之战了。而且早就已经万事俱备,兵都调集好了。现在就差一个三军主帅大清的王爷和中堂们现在都很谦虚,没有人愿意主动请缨,连康熙也忙着北方的事儿……

康熙点点头,“对,这的确是为了南征准备的……五弟,愚兄要在金莲川草原等噶尔丹,这个联合噶尔丹又关系到咱们是否可以击败罗刹国收复贝加尔失地,恢复西伯利亚汗国!这可比南下帮吴三桂打仗重要。要不你辛苦一下,去山东当奉命大将军吧!”

“臣弟……”

常宁本想拒绝这个差遣,但是康熙没等他把话说出来,就抬手阻止道:“常宁,朕知道这一仗不好打。不过朕也没要一定去打,给吴三桂敲敲边鼓也行。只要吴、李之争可以持续下去,咱们好日子就能继续了!”

“臣弟明白,臣弟领旨!”恭亲王常宁这下也不好推辞了,而且在山东当个土皇帝,似乎也挺好的。万一……万一有机会呢?如果能捞着大功,也许议政王大臣会议就会选他当皇帝了!

他当然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里面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瀛台岛上,可有一对父子天天抱头痛哭啊!

……

“大将军,大将军……康熙在金莲川草原颁布谕旨,任命恭亲王常宁当奉命大将军,率兵二十万南征!”

南京,大将军府,正在都堂当中和一群高参幕僚们拿着小木船模型,在桌子上比划水军战法的李中山,忽然听见了自己的兄弟李中正的呼喊声。

他只是冷冷一笑,丢下手里的木头模型,对身边的人道:“康熙自己不来,打发兄弟来送死,看来北线不会有什么大麻烦了,咱们正好集中兵力,猛攻九江府城和湖口……一举打通西进湖广的水路!本将军倒要看看,吴三桂还要不要武昌府?”

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周兴亡,在此一战,全体将士,不讲武德!

长江之上,一支非常奇怪的庞大船队,正逆流逆风而上。

这支船队之所以奇怪,是因为这是一支小船拖大船,大船再拖小船的拖船舰队!

整个舰队就三种船型,快蟹船、老闸船和舢板。

快蟹船约莫有一百六十只,其中的六十只走在大队之前,是整个舰队的先锋,六十只船组成了两排松散的横队,沿着长江齐头并进。这些快蟹船都是统一规格的,长约42尺,宽约7尺,两舷各安设长桨四十支,船上不设篷窗,以免着火自困。每条船都有四十只长桨分居左右,拨动逆水,分浪而前。那些桨手都是精壮结实的壮汉,有的是力气,而且现在船速也不快,只是慢悠悠航行,很有点泛舟江上观风景的意思,所以桨手们一点儿都不费劲儿,一边划船还一边有说有笑的。

甲板上面,除了划桨的壮汉之外,还有不少炮手枪手刀牌手。

这些快蟹船的船头暗藏一门六斤青铜大炮,由四名炮手守在左右。每条船的中轴线上分别设置十个火枪射击位,每个射击位上站着一名抱着一支燧发的斑鸠脚重型火枪,头上戴着头盔的射手,射手的两侧各有一张又厚又大,可以抵挡子弹的木盾。

此外,每条快蟹船上还有十数名刀排手,都盘腿坐在船舱内养精蓄锐,准备依船而战,或跳上敌船砍人。

这些快蟹船上的水手水兵,全都是水性精熟的军士,大多都是郑精从福建调来的精锐,在海上和清兵、“友盗”、奸商、各种洋鬼子搏杀了多年,个个都是好手!

这回他们可是一边拿着郑经发给的福建国人身份,一边拿着李中山发给的银两来长江里面做买卖的。如果遇上吴三桂的水军挡道,他们就得冒死驾船顶上去,就是拼了命也得先上扛一阵,好为跟在后面被其它快蟹船拖着走的那五十条老闸船争取一些时间,以便让它们调转船头,改用侧舷的火炮迎敌!

这些老闸船可老厉害了,每条船上都装了二十门六斤青铜炮和四门十二斤的红衣大炮。

五十条老闸船如果全部完成调头,都用一侧迎敌,那可就是六百门六斤或十二斤青铜炮一起开火!

这哪里是五十条船,这简直就是五十座浮动的水上炮台!

不过这种将老闸船当成浮动炮台拖着走的战法的确有点违反传统水战的常识……当然了,这种打法违反的是传统的水战常识,而现在,时代已经变了!

现在这五十条没有扬帆的老闸船,由一百条快蟹船拖着在水面上缓慢移动。这些快蟹船上的桨手可就没有在前面开路的快蟹船上的桨手那么轻松了,现在全都打着赤膊,肌肉贲突,汗流浃背,头上热气腾腾。

而在这些被拖行的老闸船后面,还有被老闸船拖行的舢板,每条老闸船后面都有一串儿四条舢板,看着就跟长了尾巴似的。

同时,在明军控制的长江北岸的一条官道上,一条长达二三十里的红色长龙正在滚滚向前,步兵、骑兵、工兵、辎重兵、四匹骡马拖拽的六斤青铜炮,还有穿着粗布衣服的民壮赶着装满了粮草军资的马车骡车,一路向着西南而行。

而在大周军控制的长江南岸,已经能看见一队周军的骑兵慢悠悠跟着船队向着湖口方向而走。大太阳底下,那些满头冒汗,浑身湿透的关宁二代骑兵的面孔上,不用说也知道,一定全是莫名惊诧的表情。

这队骑兵跟了足足有两三个时辰,直到江面上的船队停止前进,下了锚,就在江面上大大咧咧开始休息的时候。这队骑兵的头目才终于相信自己没有看错,打发了几名骑兵,沿着长江南岸江堤上的官道,一路飞奔着向湖口而去。

吴三桂这个时候已经离开了他在庐山的避暑行宫,将自己的行在摆在了热得要死的九江城内。

当他的女婿夏国相、胡国柱拿着刚刚收到的军报,喜气洋洋找到吴三桂这边的时候,这位大周国的昭武天子正一边摇着纸扇子,一边在读一封吴国贵的密信。

吴国贵在信里告诉他,他女儿吴小菟已经中计了,同意把贾汉复调回广州,以换取父女二人的和平相处这等于割了贾汉复的地盘讨好吴国贵!而贾汉复还是李忠贞的老丈人……贾汉复这个老东西会怒成什么样子?这老东西自打几年前从康熙那里得到了桂阳州和郴州之后,那可是当成祖传的家业在苦心经营的。

据说这老东西已经给自己的六个儿子分好地盘了!桂阳州和郴州一共九个县或属州,贾大独占三个,贾二占两个,贾三、贾四、贾五、贾六各占一个。

现在倒好,吴小菟要把这九个州县打包送给她老子吴国贵,这贾汉复也不知道会不会给气死?

另外,吴国贵还在信里面向吴三桂报告,在吴三畏抵达桂林后,孔四贞就彻底管不住儿子了,气得躲进桂林城外的尼姑庵里图清净去了。

而被孙吉庆蛊惑起来的桂海镇的兵将再加上一群广西的土司和地方豪强,总共凑了小五万人,已经开始围攻两广边界的重镇梧州了梧州府是李辅臣的藩地,也是广西最富裕的府!

孙吉庆攻梧州,那可就是要跟亲老子对着干了!

而吴小菟把贾汉复的地盘割让给吴国贵,应该是为了集中兵力平定孙吉庆之乱……粤军主力一旦开到梧州去和孙吉庆交战,那吴国贵收广府的机会可就来了!

吴三桂正打算和跟他在一块儿的儿子吴应熊商量一下是不是要改封吴国贵当粤王以鼓励他向广府进军的时候,门口就传来了夏国相、胡国柱的声音。

“皇上,好消息……李中山正逆流逆风而来!”

“皇上,这李中正终于出昏招了……看他是压根不会打水战啊!”

吴三桂听见两人的报告,赶紧宣他们觐见。

两个水军都督一起向吴三桂行了礼,然后夏国相就笑着对吴三桂道:“皇上,李中山正分兵两路而来,一路走长江北岸,是陆师,浩浩荡荡的排出二三十里的长队,怕不是有十数万人。”

胡国柱则接着夏国相的话,笑着说:“李中山的水军只有几十艘老闸船和一百几十艘快蟹船……其中有约一百艘快蟹船拖拽着那几十艘老闸船逆水、逆风而行,走得又慢又吃力。真是愚蠢透顶!”

“什么?逆水、逆风……用小船拖着走?”吴三桂一愣,“他们真的这么干?朕还以为他们只是在突然遇到无风和风向变化的时候才拖一下呢!”

“照理应该是这样的,”胡国柱说,“臣问过林兴珠和蔡禄这两位总兵了,他说在海上航行的大船有时候也会遇到没有风的情况,这个时候他们要么在海上等风,要么就只能用舢板来拉。没想到李中山居然将手头三分之二的快蟹船都用来当拖船……这一路拖下去,桨手还不得累垮?接下去还怎么打仗?”

吴三桂站起身,走到了一幅地图前面,夏国相明白这老爷子的意思,用自己右手的食指指着图上的马当镇道:“皇上,李中山的船队已经过了马当山。照着眼下的速度,明天就能过小孤山,后天就能靠近湖口了!”

胡国柱道:“皇上,这几日都是西南风,李中山的船队逆水逆风,的确非常不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现在就怕突然刮起东南风。据林兴珠说,如果风力够大,那五十条老闸船张起满帆,一个时辰可以跑上五十里,一天一夜那就是六百里!如果李中山沿着长江蒙着头冲,说不定能冲到武昌县啊!”

“一天一夜冲到武昌县?能那么厉害?”吴三桂眉头大皱。

武昌县并不是武昌府城江夏,而是位于黄州府城黄冈的江对岸,吴三桂在那边驻扎了一些军队,并且修建了一座索江的浮桥,拉起了铁索阵,用来拱卫武昌府城。

如果让李中山一口气冲到那里,这麻烦的确有点大。

“当然厉害了,”夏国相道,“老闸船是海船,帆特别大,而且还能加挂软帆……如果顺风,风又足够大,一日一夜五六百里不在话下。不过长江里面行船,夜里大概不敢走,但是四百里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这些老闸船能冲垮咱们在小池口和九江府城之间搭建的浮桥,设置的铁索阵,有个两天好风,搞不好真就冲到湖北了。”

胡国柱说;“就算它们不去湖北,借着顺风猛冲含鄱口咱们也不好办。”

“林兴珠和蔡禄是什么意思?”吴三桂问,“他们也觉得咱们的铁链和浮桥可能会拦不住李中山的老闸船?”

夏国相道:“他俩都说水上的战事没有绝对的,而且李中山有五十条老闸船,如果顶着咱们的岸炮来个顺风猛撞……多半还是能突破的,顶多就是损失十条八条老闸船。所以他们二位觉得,如果真有机会,还是应该趁着顺风的时候放火船,并且用楼船发起猛攻!”

胡国柱说:“现在咱们顺风顺水,而且咱们的楼船都有桨,即便战之不利,也可以撤回来。而李中山的老闸船没有桨,而且它们都是海船,在长江里面容易搁浅,所以只能小心翼翼走江心的水道,如果被咱们的楼船冲散了,一准会有不少老闸船搁浅,最被咱们拿下的!”

吴三桂眯着眼睛,他老人家也不懂水战,只能听底下人随便说。不过也没办法不打水战,因为……精通陆战的吴三桂现在也知道,打陆战他更没把握。

原本吴三桂在陆上的优势就是俩,一是兵多,二是骑兵强大。

可是现在李中山搞了国人兵制,好嘛,百万国人百万兵!虽然不一定真有百万,但是吴三桂的百万之众水分也不小!而且江西这边不是水网就是山地,也不是骑兵能发挥威力的地方啊!

而李中山那边的优势则是火枪……现在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犀利了!

“既然林兴珠和蔡禄都觉得可以打,那就好好打一仗!”吴三桂点点头,说,“这一次朕就亲自到湖口,就在下钟山上坐镇督战!

国相、国柱,你们二位替朕传谕水师官兵:湖口一战,初战即决战,我大周兴亡,就在此一役……打赢了,大家都是开国功臣了!”

“是,皇上!”

……

共和三年,六月十八。

长江,小孤山以西约十里。夜色降临时,开阔的江面(这一带以后会出现一个沙洲,但是现在沙洲还在水下,江面非常开阔),倒映出灯火点点。北岸紧挨着安徽龙湖的平地上,尽是黑压压的大明国人大军的营帐。夜色中不时传来报平安的梆子声,还有巡逻士兵的口令声。

虽然龙湖一带属于安徽省管辖,一直都在大明控制之下,从未被吴三桂占领,而且吴三桂在长江安徽、江西段的北岸只占领了九江府城对岸小池口和湖口对岸的八里江这两个据点,驻军也不算多,不可能对十几万明军构成威胁。但是李中山亲领的军队,仍然十分谨慎地安营扎寨,可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这次的对手可是吴三桂!

在如今的中国,论起用兵的经验,谁还能和他相比?

而在李中山的大营附近的长江水面上,此时则泊着三百多艘大大小小的战船。这些战船中的大部分并没有熄灯,远远看过去,好像是天上的点点星辰落入了长江水面。

这时江面上升起了蒙蒙胧胧的轻雾,这样的天气,连得在江面上这些大明水军战船周围巡逻的小舢板上的水兵,也有点携带了。在蒙蒙雾气当中,随意绕着大舰队周围转一圈,就急着划船回去。不过就算他们这些驾着小舢板的水兵一丝不苟的巡逻,在这个雾蒙蒙的夜晚,也看不清太远处发生的事情。

至于在江面上组成一道封锁线的快蟹船上的士兵,除了少数几个放哨的,其他人都和衣躺在船舱内睡下了。连日逆风而行,桨手们早就疲惫不堪了,其他船员实际上也是候补桨手,今儿大多当了一些时间的替工,也都疲惫了。

首节上一节265/3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