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25节

第五十章 明天,明天就抓鳌拜!

“什么?”王辅臣一时没明白,愣愣地看着一脸“忠笑”的王忠孝,“和逮朱三太子一样逮鳌拜?老二,你这是什么意思?”

“爹,我这意思就是咱们这个大清终臣不能只当一时,得把终大清当成一个长久的买卖来干……对吧?”

“那是,”王辅臣点点头,“我是大忠臣嘛,当然要长久效忠大清了!”

王忠孝一脸为难地说:“爹,说句不中听的,我当大清终臣还比较像,我有学问,熟读《四书五经》,武艺也好,长得也一表人才,一看就是大清栋梁,最要紧的,我还没造过反。可您呢?您要学问没学问,要武艺也不如我,长得……也老了,而且您也没少干贪赃枉法的事儿,最麻烦的是您的故主有点多啊……”

王辅臣没儿子把话说完就发火了,骂骂咧咧道:“你个小东西,整天胡说八道气你爹,信不信我撕烂你这张臭嘴?”

“爹……家有诤子,不败其家的道理您懂不懂?”王忠孝耐着性子开始教爹这也是摊上了!谁的爹谁负责教嘛!

这个时候王忠孝觉得有点饿了,于是捏起个软乎乎的韭菜鸡蛋馅的包子啃了一大口,然后咀嚼几下,咽了下去,然后又对王辅臣说,“咱们要当一个持久的终臣,就得有那么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绝活!就跟这个包子张家的包子一样……那是一绝啊!而这个抓鳌拜,就是咱们家的绝活了!

您想想,这鳌拜是什么人?那可是满洲第一勇士,长久以来都是两黄旗的主心骨,官场当中的满洲人官员一多半受过他的恩惠……如果鳌拜逃出了北京城,让满洲人去抓鳌拜,皇上能放心吗?”

“好像……不能。”王辅臣摇摇头。

王辅臣又道:“如果有一个朱三太子一样的鳌拜潜伏在什么地方,皇上会不会担心满洲人当中有潜伏着鳌拜党羽?如果皇上觉得满洲人也不是完全可靠,那您这里两仕李闯,两仕大明,两仕大清的……六臣,是不是就显得不是那么不靠谱了?而我这样和鳌拜没有一点瓜葛的汉军,是不是就显得特别可靠了?”

“你这是要养鳌自重吗?”王辅臣果然有点开窍了,“这可有点难……你就不怕养鳌自重变成纵鳌为患?”

王忠孝道:“爹,事在人为……咱们好好合计一下,看看怎么才能给鳌拜安排得明明白白,最好能给他安排个真死诈活!这样咱们才能天天抓鳌拜,永远抓不着!一个鳌拜,至少能保咱们二十年的安稳。”

……

皇城西苑,瀛台岛,迎薰阁。

今儿可是个宜相亲、宜密谋、宜坑人的吉日!

中午饭刚过,远道从云南而来的“活吕布”王辅臣就在他家的大孝子“吕小布”王忠孝的引领下,打西安门大摇大摆入了西苑,然后直接去了太液池当中的瀛台岛。还撒了一路的红包,沿途遇上的侍卫、太监、宫女,每人都得了五两银子的银票,也都知道今儿“活吕布”王辅臣和“赛貂蝉”张小玉“瀛台相亲”的好日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怕某个太师来抢这个“赛貂蝉”,这个用来相亲的瀛台岛上可是戒备得挺严实,皇上最信任的太监小桂子和二等侍卫观音保一块儿在瀛台岛的入口把守,闲杂人等,都不许登岛。

在用来相亲的迎薰阁外,候补新娘子“赛貂蝉”更是和太皇太后最心腹的大姑姑苏麻喇姑一块儿把风……相亲让候补新娘子把风,这也没谁了。而张小玉这“赛貂蝉”心里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跟着苏麻喇姑从迎薰阁里出来,在距离阁子老远的地方布置了一道“警戒线”。也不知道防谁?这个吕布和貂蝉相亲,让貂蝉去外头放哨防董卓?

也不知道这董太师到底要抢貂蝉还是要抢吕布?

张小玉正心里头质疑《三国演义》真实性的时候,在迎薰阁里头,君恩臣忠的肉麻戏已经演完了,“吕小布”和“活吕布”这对父子忠臣,这会儿一个昂首挺胸站在坐在椅子上的康熙和布木布泰的右侧,看着就很能打;一个则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唠唠叨叨地求加钱!

“皇上,奴才这十几年在云南日子可苦了!吴三桂那老小子拿三四万人的兵饷愣是养了十万兵,他们平西藩上下都同甘共苦,可奴才算什么?奴才又不是吴三桂的人,却只能跟着一起苦。正俸之外,一点油水都吃不着……说是在地方上当总兵,其实还不如在北京城当侍卫呢!现在奴才家里头还有八个小老婆和十来个子女要养活,虽然不至于揭不开锅,但是这日子过得紧啊!小玉跟着奴才,恐怕要吃苦了……”

“王辅臣,你既然没有钱,怎么还纳个八房小妾?”站在康熙身边的裕王福全有点听不明白,于是忍不住提问了。

“王爷,”王辅臣一听这话就笑了起来,“您没看过《金瓶梅》吗?里头那个西门大官人纳妾就不花什么钱,许多时候还能大赚一笔……我就和那个西门大官人一样!”

和西门庆一样,多光荣啊!

布木布泰瞅瞅王辅臣,又瞧瞧王忠孝,也点点头道:“王辅臣,王忠孝,你爷俩可比西门庆强多了……不过你们那么大的忠臣,我大清也不能让你们和西门庆一样的办法去挣钱。皇帝,等铲除了鳌拜一党后,你再多赏王辅臣父子一些土地、田宅吧!”

康熙笑道:“孙儿一定重重赏赐他们!”

“奴才谢主隆恩,不过奴才还想再请两个恩典……”王辅臣笑着道,“奴才家里人多,奴才的两个嫡子又不成器,所以奴才想为他们求个世职,再求个八旗子弟的身份。”

“好,好,朕答应了!”康熙一挥手,笑道,“等朕掌了权,田宅、土地、世职都给你们安排上,再赏你们一些铺子收租,保管让你们父子荣华富贵一辈子!”

“奴才谢主隆恩!”王辅臣总算满意了,乐呵呵地磕头,满脸都是贪婪的忠笑。

不过康熙和布木布泰可不怕王辅臣、王忠孝贪,就怕他俩贪了钱不办事儿!

“王辅臣,那你什么时候可以动手呢?”康熙看着王辅臣问。

“明天!”王辅臣道。

康熙闻言一惊,“明天?是不是急了一点?”

“急?”王辅臣道,“皇上,这事儿可万万拖延不得……鳌拜虽然没有大义名分,但他擅权多年,党羽遍布京师,耳目深入宫内。咱们的密谋是瞒不了他太久的……而且咱们要再拖些时日,无非就是想多找一些帮手。可是人心隔着肚皮,谁知道那些帮手会不会投靠鳌拜?一旦鳌拜知道,说不定就要学董卓,学曹操了!

所以奴才以为,此事成败与否,不在参与其中的人有多少,而在先下手为强和攻其不备。只要皇上能一举拿下鳌拜,那事情就成功了。即便皇上一举拿不下鳌拜,只要能控制住紫禁城,并将侍卫处、侍卫亲军、上三旗值班护军、骁骑营的皇城守军控制住。凭着皇上的大义名分,下诏讨伐鳌拜及其死党,余皆不问。那北京城内的八旗子弟一定会站在皇上一边,鳌拜还是死路一条!”

康熙听王辅臣说得好有道理,不过自己还是有点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向老祖母布木布泰投去了咨询的目光。

布木布泰对造反这事儿比较有经验,最知道皇上造反时最厉害的武器就是大义名分!现在听王辅臣这么一说,老太太也下了决心了,笑着道:“王辅臣说的对,鳌拜并不是入八分王公,更不是当年的摄政王,他所凭借的不过是挟天子、令八旗……只要大清皇帝不被他所挟,他就指挥不动北京城内的八旗兵!

到时候皇帝下个诏书就能命令城内的八旗各都统衙门和各家入八分的王公出兵去讨伐鳌拜!所以……咱们这一战根本输不了!”

第五十一章 奉旨造反去!

大清康熙八年三月初八,刚到寅时。

北京城,东安门外大街上,一大队人马正提着灯笼,顶着刚刚开始褪去的夜色,往紫禁城方向而去。

这队人马是从台吉厂大街上的裕亲王府开出来的,带队的当然是裕亲王福全了,他一身普普通通的蓝色行褂,骑着一匹和他的小身板不大相配的大马,还挎着一把腰刀,藏在黑暗当中的面孔上一会全是兴奋,一会儿尽是忧愁。

因为今儿就是决定这位小孩子王兼大清好哥哥生死的时刻!

照理说,他一小孩子,又是皇帝的哥哥,生下来的赢家,而且小皇帝如果扑了他就能赢更多,完全没有必要帮着康麻子造反。但架不住这个福全他是个“扶弟魔”!

当年他阿玛顺治问他长大想干什么的时候,他就回答想当“闲王”,现在又“闲不住”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帮弟弟康熙造反……这样的好哥哥,实在让跟在福全身后一块儿进皇城的王忠孝很是羡慕啊!

他要是能有这样的哥哥该多好啊!

想到这里,王忠孝就回头望了穿上正二品武官朝服的王辅臣一眼看看人家的儿子,再看看你的大儿子,怎么就差别那么大呢?

王辅臣似乎察觉到了王忠孝的眼神,还以为这小子头一回造反,心里头慌张呢,于是就笑着宽慰道:“莫慌张,这种事儿没啥大不了的,以后做多了就习惯了!”

王忠孝心里头有“反”,听见王辅臣这么一说,顿时就是一惊,差一点就上去捂这老家伙的嘴了。

这老家伙乱说什么呀?什么做多了就习惯了……这话能当着福全的面说?

不过他还没行动,那边福全已经接话了:“没错,大头,你别害怕……我皇玛嬷昨儿已经和景运门统领穆占说了,等他的闺女养到十三岁,就挑进宫当贵妃。

安亲王岳乐和正黄旗的顾命大臣遏必隆等会儿也会进宫去给我皇玛嬷请安。而且今儿担当守卫皇城的骁骑营值班统领的是董额董贝勒。

另外,銮仪卫里头的那个蒙古掌卫事大臣鄂齐尔又是太皇太后的侄孙……”

这就是实力,同时也是大义名分的威力啊!

穆占是正黄旗那拉氏,顺治年间就是副都统,现在是上三旗护军营的一个统领,向来和索尼、索额图父子关系亲密。现在老太后又许出一个贵妃给他闺女,关键时刻该怎么做,他心里自然清楚。

而岳乐、遏必隆更不必说了,一个是宗室大长辈,一个是和鳌拜平起平坐的顾命大臣兼銮仪卫大臣。让他们在鳌拜和小皇帝之间选边,他们肯定支持小皇帝。

岳乐是没什么实权了,但遏必隆是銮仪卫的掌卫事大臣,銮仪卫的衙门就在午门外的千尺长廊上,里面还不少校尉和亲军呢!

而另外一个銮仪卫的掌卫事大臣鄂齐尔又是科尔沁蒙古的贝勒,姐姐还是个太后(康熙的后妈)。

还有一个骁骑营值班统领董额又是多铎的儿子……也不知道怎么排班的,今儿居然就轮到他上岗看大门了。

当然了,以上这几位是不会参与康熙和布木布泰的造反密谋的。可一旦康熙发难,并且康熙本人没有被鳌拜控制,那他们必然会站在康熙一边狠踩鳌拜的!

落井下石,人之常情嘛!

虽然侍卫处和侍卫亲军以及紫禁城、皇城护军里面还有不少鳌拜的党羽,但有了岳乐、遏必隆、穆占、董额这些人带头,大部分混日子的侍卫和护军肯定还是会效忠皇上的,即便是鳌拜的党羽也可以重新站队。

所以今儿造反成败的关键,其实不是擒鳌拜,而是康熙别让鳌拜擒了。挟天子、令八旗的关键,是手里得有个天子!

只要鳌拜从乾清宫落荒而逃,那他的大势就去了……你个满洲第一巴图鲁让一个小孩子皇帝给打跑了,谁还和你混?

“王爷所言极是!”王忠孝发现福全没在意王辅臣的话,就赶紧送上马屁话,“有皇上和太皇太后运筹帷幄,我等只须遵照行事,就能万无一失了。”

福全点了点头,还想说什么,前头带路的观音保已经喊起来了,“王爷,东安门到了。”

王辅臣马上对福全道:“王爷,您先请,我父子随后再入东安门。”

“好!”福全点了点头,一扯缰绳,打马上前。

王忠孝则对身后已经换上了王府护卫衣服的“贤、义、安、全”,还有于师爷、小李子、郭金宝等人道:“你们快去保护王爷!”

“!”

七个人应了一声,一起策马向前,跟随在裕王福全身边。

而王辅臣、王忠孝两父子则让到了路边,看着福全带领着一百多号人走向东安门。

这百余人中,只有二三十人是王府护卫,剩下的都是“精武门的编外布库少年”,也就是裕王福全和王忠孝各自训练的一批少年中看着比较能打的。

这些人加上布库处的布库拜唐阿,总共也就是二百人,再加上王辅臣、王忠孝领来的三十来个亲兵家将,再加上索额图、佟国纲、佟国维手下的健壮家奴,再加上福全的护卫和家奴,以及康熙、布木布泰可以掌握的侍卫,总数不到四百人。

这部分人大致上又一分为三,一部分由王忠孝、观音保率领,在乾清宫南书房设伏,抓捕鳌拜,并且控制侍卫档房和乾清门。

一部分由福全和王辅臣率领,以御膳房为据点,先夺取御膳房北面的箭楼,然后再控制景运门。

最后一部分由王辅臣的另一个义子王忠仁带领,全都装成裕王府的苏喇家奴,以看守马匹,等候主子出宫的名义留在东安门外,等到乾清宫、景运门得手后,再配合从景运门出击的王辅臣和索额图,一起夺取东安门。

在控制了乾清宫,打通了乾清门、景运门、东华门(位于东安门、景运门之间)、东安门之后,康熙皇帝的谕旨就能发到四九城各处了……

当然了,为了不让这些“编外人员”因为紧张露出马脚,除了带队的几人(都是王辅臣的亲兵和裕王府护卫),其他人直到现在还不知道真相。

“给福大爷请安了!”

“福大爷,您今儿又带那么多人,又要和皇上赌撂跤了?”

在东安门外负责看大门的一个骁骑参领和一个骁骑校看见福全一大清早就来了,赶忙上前请安。

福全的心理素质不错,挥挥手,哈哈一笑道:“今儿这些人不全是撂跤的,还有些是来御膳房当学徒的……御膳房的饭菜太香了,比我家的好吃,所以就和我皇玛嬷请了个恩典,让我的人来学。”

那骁骑参领问:“有太皇太后的懿旨?那这些人的腰牌一定都办好了吧?”

“那当然,景运门统领亲自给办的!尽管查看,看看有没有混进反贼!”

“王爷,您说笑了,不过卑职职责所在……”

裕王一挥手,毫不在意:“没事儿!查吧!”

查,当然是查不出哪儿不对的,因为所有的腰牌都是真的,而且绝大部分跟着福全入皇城的人,都不知道他们今儿是要去帮皇上造反的。

根据有六次造反经验的王辅臣建议,造反行动正式开始之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样才不容易走漏消息。至于大部分不知情的反贼,事到临头裹挟上他们就是了。

这一次的造反还是奉旨造反,大义名分在手,成功的希望极大,是不怕底下的人不跟着干的。

“成了,他们进去了!”

远远看着裕王带着的大队人马已经通过了东安门的哨卡,头一回造反的王忠孝终于长长出了口气儿。

“好了,该轮到咱们俩了!”王辅臣对儿子道,“老二,你进去之后,先和于得水一起去御膳房北面的箭楼瞅瞅,看看郭金宝和他爹办事到底靠不靠谱。如果有什么不对,你马上来告诉我。如果没什么不对的,直接去乾清宫就是了。”

郭金宝和他老子“火药郭”,早已经被福全这个大贵人拉上贼船了,他俩负责的是把造反工具送到御膳房北面的箭楼里存放当然是有内务府总管大臣的批文的。

而和这些造反工具一起送进去的,还有几十件黄马褂和官帽都是王忠孝和于师爷亲自去窃来的,到时候王辅臣和福全拿下箭楼后,就能让手下的人都扮上了。

“孩儿知道!”王忠孝点点头,“包在孩儿身上!”

“好!好好干……”王辅臣一笑,“咱家的荣华富贵,就在此一举了!”

第五十二章 鳌太师来了!

大清康熙八年三月初八,上午。

满洲第一巴图鲁鳌拜骑着自己的高头大马,从自家的公爵府出来,在大群家奴、护卫的簇拥下,走在往东安门去的路上。

这段路并不长,又是鳌拜的马儿天天走早就走熟了的,所以不用他亲自看路,自有老马可以识途。而鳌拜一路上都低着头在忧国忧旗。

这些时日大清朝的形势,在他鳌太师的英明领导下,终于变得越来越糟糕了。

而在这个越来越糟糕的形势当中,属于糟糕透顶的,当然是云、贵那里的局面了……加了钱的吴三桂一点都不消停,天天在昆明城外大练兵!

云贵总督卞三元在他的禀帖上报告,吴三桂现在一共练了六千骑兵,三万步兵,而且还在铸造大炮,储备火药,收买良马,一副准备要造反的样子。而且这个老不死的兵还练得越来越精,据说还练成了一种“两堵墙”骑兵冲锋阵,可以组织两三千骑同时发起列阵冲锋,非常壮观!

另外,四川总督张德地也给鳌拜上了禀帖,说吴三桂的俩孙子吴世琮、吴世珏不地道,霸占了靠近云南的自流井,还在自流井周遭圈占了田庄,又从云南迁来了一些平西藩下的丁余,在自流井周围筑堡定居。

首节上一节25/3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