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220节

至于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太仓等州府,又是苏南鱼米之乡……那是绝对不可能分给刘进忠的!

这样刘进忠就只有徐州、海州两个州府,他不是亏大了?

“等北王回来以后,再好好商量吧,”李中山思索着说,“如果刘北王愿意进兵浙江,我们可以暂时把浙江分给他当藩地。”

现在耿精忠还没彻底完蛋,李中山估计他会往浙江跑,而刘进忠的这一波追击,追到苏州、松江也差不多了,不大可能一路追击到浙江,更不可能把浙江全部都拿下。

所以大明的形势虽然不错,但依旧没有一统江南,纸面上的地盘甚至比南京之战前还小一点。

之前一直没说话的李辅臣这时候也皱起眉头道:“要打的地盘的确还有许多……安庆还差一口气儿才能拿下,现在太平、池州、徽州、宁国、广德这五个州府大概又要变成贼境,浙江全省再加上福建的东部大概也得丢……过完年可有的好打了!如果刘北王再闹起来……”

如果刘进忠对于李中山的安排不满,那这乐子就大了!大明朝真的就“一夜回到龙凤年”了如果不算被隔断的两广和部分福建,差不多就是朱元璋当韩宋江南行省平章政事时候的地盘。

“不能让他闹起来!”李中山斟酌着道,“回头我派个使者去刘进忠军中和他好好说说。”

李辅臣道:“派周培公或姚启圣吧,他俩都有一张巧嘴。”

周培公和姚启圣现在都在安庆城外,其中周培公是李中山的军师,姚启圣是李辅臣的军师,他俩回南京前都把前线的军队交给了这俩军师指挥,继续围困安庆。

“他俩不能动,”李中山摇摇头,“安庆守将莽依图挺难对付的,得让周培公、姚启圣好好看着!而且他俩也很难说服刘进忠。要稳住刘进忠,只有请舜水先生出马。”

“朱舜水?”陈永华一愣,“这位老先生也不是特别能说啊,而且他也不见得愿意替你当说客。”

他和朱舜水挺熟的,因为朱舜水这些年都在日本流亡,是郑经派人去请回来的,所以他属于陈永华、郑经一派的学者,主张和“四先生”是有所不同的。

四先生虽然都赞成设立方镇,但他们同时也主张维持中央集权,而且他们都不是很“封建”,而是倾向于国人政治……这可是很进步的,进步的都有点不知道怎么搞?

而朱舜水在日本考察了政治,觉得日本国的藩幕封建有一定可取之处,可以做到不换皇上而易天下之主。这个挺适合现在的大明的,皇上还姓朱,但是不掌权,幕府将军可以姓李现在的大明朝中李家势大,光是王爷就有仨,南王李辅臣,英王李中山,忠王李来顺!这个李辅臣可是和李自成联宗的,所以这仨“李王”都是一门众啊!

所以在朱舜水心目中能当幕府将军的只有李氏三王当中的一人。

另外,现在东西二王叛国了,能够约束三个李王,就只剩下翼王郑经和北王刘进忠……所以这两个王裂土地方,领袖群藩,才是平衡李氏,保卫大明的上策!

如果他们要和李氏争中枢,那后果一定是被灭!

由于朱舜水是真心相信这一套藩幕体系的,所以由他出面,是最有说服力的。

而且朱舜水的名声比周培公、姚启圣好多了,朱舜水是公认的贤者君子,周培公、姚启圣那是“毒士”,刘进忠能信他们才有鬼。他也什么都不信,别说周培公、姚启圣了,就是诸葛孔明复生也没用啊!万一他再一冲动,把周培公和姚启圣宰了,那李家父子可就亏大发了。

想到这里,李中山就笑着对陈永华道:“复甫,你和翼王、舜水先生是一体的,你也写封亲笔信给舜水先生一起带给刘北王,告诉他,我们李家争定中枢大权了……也不会给他在两江地面上增加土地,他去浙江发展是最好的!翼王在福建,北王在浙江,互为犄角,一起制约李氏幕府!”

陈永华已经明白李中山的意思了,点点头道:“如果是这样……那舜水先生倒是一定愿意出面走这一遭的。”

第二百九十二章 耿精忠,你知罪吗?不,我就要当皇帝!

当舜水先生兴冲冲拿着陈永华的亲笔信抵达苏州拙政园的大明北王行辕的时候,已经是崇祯四十八年的正月十五了。

刘进忠的军队是在崇祯四十八年的正月初三进驻被岳乐放弃的苏州府城的,随即就把自己的行辕摆进了拙政园,同时还让自己的军师查左尹代理苏州知府,又命自己的心腹张继善出任苏松总兵,还命原来那个续顺公府的副都统邓光明带兵去取松江。大有将苏松之地都变成自己地盘的意思!

当然了,刘进忠这种自说自话占地盘的行为在他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一次平定南京之乱,他的功劳可是大大的!

南京皇城是他打破的!

耿精忠的东王府是他攻陷的!

耿精忠、岳乐的军队也是被他追着逃啊,逃啊,一路从南京逃到浙江去的!

因为他追得卖力,大冷天的顶着江南湿润的寒风一路猛追,年夜饭都吃不上一口热乎的,这才抢在岳乐那个王八蛋把苏州、松江毁成白地之前,把这两个府给全须全尾地占了下来这可是苏州、松江啊!

明初的时候就有苏松半天下之说,大意是苏州和松江两个府的税收加起来占全天下一半。

当然了,这个说法是夸张了的。在明朝万历年的张居正改革后,苏州府一年的税粮达到二百五十万石以上,隔壁松江则是九十多万石。两个府加一块就是三百四五十万石!

整个南直隶的额定田税才六百万石出头,苏松两府就占一多半。

此外,除了南直隶之外,大明任何一个省份的额定田税都没有这两个府的总和多,实际上超过苏州一府的省也就只有浙江、江西、山东,甚至还有五个省的额定田税不如松江一府……

而且交了那么多田税的苏松二府在明末大乱的时候已经太太平平,而且还因为丝绸大量出口和海外白银大量流入而更加繁华了(明末时候田税都折色交银子,而且一石折多少银是固定的,所以白银流入造成的通胀对苏松二府有利)。等刘进忠占据苏州的时候,这座东南都会的繁华程度甚至还在南京之上!

至于刘进忠之前从李中山那里分到的徐州和他自己拿下(兵不血刃)的海州的赋税别说和苏州比了,就是苏州府比了,拿个昆山县出来徐、海二州都比不了啊!

那么好的地盘,任谁看了不心动?所以刘进忠心就想着弄个苏松节度使当一当……至于什么山东、河南督师。什么北伐中原的大事业,就让晚辈后生去干吧。

他一个老将军,功劳早就立够了,爵位也干到北王了,不想再进步,也不能再进步了,就想躺平享福,这没毛病吧?

所以刘进忠听来访的朱舜水一说“三中堂”要他交出苏州、松江二府,还要他自己去抢目前被耿精忠、岳乐控制的浙江,顿时就气不大一处来了。

“为什么又是我呀?大明朝也不只是我一个能打吧?现在我在苏州、松江挺好的,我不要浙江……我这人知足常乐,有两个府就满足了,徐州、海州、潮州我都不要了,我就要苏州、松江。

东山先生,你给评评理,这一次保监国、灭耿逆之役中,我刘进忠的功劳够大了吧?我封个苏松镇不为过吧?而且这苏松镇本就是岳乐的地盘,我也是自己抢到手的,我凭什么不能当苏松镇节度使?”

刘进忠说得那叫一个振振有词,他说完之后就轮到他的军师东山先生查左尹查老头出谋划策了。

这查老头原名叫查继佐,字伊璜,早年也跟过鲁王朱以海抗清,和黄宗羲、朱舜水都曾同朝为官,一起抗清,一起打败仗,一起逃亡,也算有过一段峥嵘岁月。不过后来这个查继佐干了一件不大光彩的事情,就是参与检举庄廷明史案并不是他一个人检举,而是至少有四个检举人。

当然了,他要是不检举,那他就要被凌迟了……因为那个庄廷的父亲庄允城在将其子所编的《明史辑略》刊刻时,为了显示该书的权威性,将包括查继佐在内的十八个江南名士的名字一起刻了上去,声称他们参与了编辑。

这十八人中,除了范骧、查继佐、陆圻三人告发有功,无罪开释,还有几个病死或是没有抓到外,其余全部凌迟处死,家眷发配宁古塔为奴!

这事儿啊,就算吴六奇上疏求情也没用,那吴六奇就是一个“县总兵”,官还没刘进忠大呢!

所以吴六奇并没有在查继佐陷到明史案的时候捞他要从明史案这种大案子里往外捞人得吴三桂才行,吴六奇是没那能耐的,不过查继佐和吴六奇的交情还是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那个吴六奇的儿子吴启丰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上司刘进忠(吴六奇是潮州的县总兵),而刘进忠身边向来没有什么文士,得了个查继佐(现在叫查左尹)也挺稀罕,封了个军师。

这个查军师今年虚岁都七十六了,本来已经快老死了,但自从当了军师,这个精神头一下就起来了!

东山先生东山再起了,怎么舍得老死?一下就精神百倍,整天拿把羽扇跟着刘进忠装算无遗策的诸葛亮。

现在听刘进忠好像没什么干劲了,当然要为他打气鼓劲儿了。

“王爷差矣!”

刘进忠一愣,怎么是我差矣?不应该是舜水先生差矣吗?你这老头是哪头的?

“王爷,”查老头摇着羽毛扇子说,“您知道李英王请您出兵浙江的真正目的吗?”

“知道啊,他不就想收回苏州、松江两个富得流油的府吗?”

“非也,非也……苏州、松江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查老头摆摆手,“苏州、松江虽然肥沃,但从来不是用武之地,昔日张士诚坐拥此地,虽富甲天下,但手中没有善战的精锐,终为盘踞西吴和淮西之地的明太祖所压制。

现在淮西兵源之地已经为李英王所控,广东富庶之乡则为李氏根本之地,现在由其兄吉贞掌握,所以李英王既不缺兵,也不缺钱。

而盘踞武昌、汉阳、黄州等地的李忠王又是李英王的侄子,李南王的侄孙……三李王如果联起手来,再勾结上把持应天府的卢三好,这十八子主天下的谶语,未必没有成真的时候!”

“什么?”刘进忠闻言大惊,“东山先生,你是说李中山也想学耿精忠谋反当皇上?舜水先生,您怎么说?”

朱舜水连忙摇头道:“北王您别急啊……李英王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打算!他眼下只想当大将军,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

查老头不阴不阳道:“还没加九锡吧?”

“还没呢,”朱舜水顺着查老头的话往下说,“眼下他还不能一手遮天……毕竟大明还有北王和翼王啊!

可是北王您现在却违抗监国令旨,拒绝出兵讨伐耿精忠,还霸占朝廷州府,这不是授英王以口实吗?大王您好好度量一番,以您占据苏松二府,拥兵两万的实力,如果李中山挟监国之令来讨伐您,您能打得过他吗?”

“我,我……”刘进忠吓得一激灵,想想又觉得不对,“不至于吧?他现在安庆都没打下来呢!打完安庆还有太平、池州、宁国、徽州、广德等地要收复,然后还要西进打九江收江西……他有的好忙活了!”

“王爷,”查老头摇摇头道,“您别打这如意算盘了!安庆已经顶不了多少天了,说不定现在已经被打下来了……他打完安庆之后,不能先打大王您吗?他要打,能费多少事儿?咱能顶一个月吗?”

“先打我?”刘进忠额头上冷汗都出来,“难道他让我交出苏、松二府,再去打浙江,就是为了找茬?不对啊,我要是奉命行事,那他有什么好处?浙江地盘可比苏松大多了!监国的令旨上可说把浙江封给我了!”

“监国还把福建都封给翼王了!”朱舜水补充道。

“李英王为什么这么干?”刘进忠不明白了。

“原因有两个,”朱舜水道,“第一当然是为尽快打掉耿精忠这个逆贼,无论是福建东部,还是浙江,又或者是安徽江南的几个州府,现在都还在耿精忠一伙的手里。如果不能尽快打下这些地盘,李英王、李南王、李忠王就没办法集中精力打江西。只有打下江西,三位李王的地盘才能真正连成一片!

第二个原因,则是通过示好北王和翼王,换取您二位支持他顺利当上大将军录尚书事,以便总领朝政。”

查老头看朱舜水说完了,又补充了一句:“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利用耿精忠、岳乐的负隅顽抗消耗您和翼王的实力。耿精忠和岳乐现在可是困兽犹斗……真要拼上命,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有道理……”刘进忠点点头,“我也担心这个……南京之役虽然打掉了耿精忠、岳乐两万余人,但是耿精忠麾下最能打的曾养性、徐文焕都没参加南京之役,他们手头还有至少三万大军。

另外,杭州的驻防八旗也没参加南京之役,他们也有好几千人呢!”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耿精忠之前牛气哄哄想当皇帝,他当然是有点本钱的!哪怕在南京赔了不少,也还有几万可用之兵。

朱舜水面色凝重地道:“北王,这浙江、福建之战再难打,您和翼王也得努力打赢!只有您二位大胜,然后虎踞闽浙,互为犄角,才能震慑三李,使其不敢行篡逆之事。咱们大明的藩幕之治,才能长久维持下去。”

刘进忠重重点头,低声道:“没错……再苦再难,我也得打下浙江,要不然这大明天下没准真就给姓李的篡夺了!”

他还真信了!

朱舜水和查左尹互相对了个眼色,都是一脸偷笑这俩老头关系还是不错,他们当然是串通好的。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因为查老头首告明史案的事儿,都鄙视他的为人,不和查老头交往。

但朱舜水没有资格鄙视查左尹他自己在日本国逍遥,然后鄙视天天活在满清高压统治下的人,要他们和自己一样有气节,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儒所为。

朱舜水当然可以有气节,他就是天天写反书,写好了再通过朝鲜国往北京送,鳌拜也拿他没辙啊!

让大清远征日本是不可能的,引渡也不要想……幕府监察,御三家之一的水户光国是他的学生,怎么可能引渡?

所以和查左尹一样生活在大清屠刀下的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可以鄙视查老头黄宗羲的反书《明夷待访录》可比什么明史厉害多了,黄宗羲的徒众也没一人出告,查老头在这些人眼里就是人渣!但生活在日本,有水户光国当后台的朱舜水是不能鄙视查老头的。他跟查老头换换,查老头也不怕大清文字狱的。但他怕不怕满清的屠刀……没有经过考验,谁也不好保证。

不过现在,查左尹是既不怕满清,也不怕耿精忠了!

“王爷,老朽倒是有一计,可以让王爷轻易拿下耿精忠!”查老头摇着羽毛扇子献计了。

“什么计策?快快说来。”

“大王可以修书一封,送去杭州给耿精忠,劝他上表谢罪,求监国原谅他的过错,准许他割让土地,再戴罪立功。”

“什么?”刘进忠一愣,“耿精忠这个反贼还能求原谅,还能戴罪立功?”

朱舜水笑道:“王爷,耿精忠如果真能幡然悔悟,那您和翼王就能不战而胜。如果他拒绝上表谢罪……那他的家臣和盟友们,就会知道朝廷是宽宏大量的。”

查老头摇着羽扇道:“王爷,这个耿精忠鬼迷了心窍,一心想当皇帝,他是不会幡然悔悟的!所以王爷的书信只会动摇他的军心!”

“对啊!”刘进忠一拍巴掌,“要不是他整天想着当皇帝,我也不会反对他啊!东山先生,您看谁可以当个使者去耿精忠那里游说一番?”

查左尹摇了摇羽扇,笑道:“王爷,老朽不材,愿往杭州一行!”

……

查左尹这回到杭州,那可是衣锦还乡了,再没人敢瞧不起他了。

原本浙江士林中人都鄙视他的为人,不屑与之为伍。但是如今他却是代表大义的大明北王刘进忠的使臣,来杭州劝说耿精忠这个反王上表请罪。

而浙江士林当中,现在有不少人稀里糊涂上了耿精忠的贼船,都不知道该怎么下来呢?

他们这些人本来是好好的大明东王府从事,怎么一转眼就变成反王党羽了?而且更夸张的是,这个反王兵败到了杭州后,杭州城内就天天闹祥瑞。一会儿有人发现“天命在靖”的石碑,一会儿又什么发先了天书,天书上写着“耿王当为天子”,一会儿又有什么东瀛日本国进贡瑞兽白象……

出了一堆祥瑞之后,当然就是劝进了得马上、立刻啊!

谁知道活吕布一家啥时候杀到杭州城?

他们要来了,耿精忠还在怎么当皇帝?

所以那些上了耿精忠贼船的浙江士子都得到指示,人人要写劝进表,谁不写……谁就要杀头!

杀头人人都怕!

因此耿精忠这些日子收到了不少劝进表,这个祥瑞有了,民意也有了,地盘和军队也都有,这个皇帝就能抓紧时间当起来了。

在耿精忠的临时王宫内,已经换上了一身龙袍的耿精忠,正坐在御座之上,跟前站着几十个穿着明朝式样官服的大臣,都注视着这位候补天子从一个茶碗里摸出一个小纸团,然后又见他轻轻打开,看了看上头的字,笑着道:“靖……朕的国号就是大靖了!以后这天下就是四分而不是三分了。”

“臣等为皇上预贺,臣等为我大靖千秋万载贺!”

底下的大臣也知道耿精忠不能长久,但还是得陪着他玩啊!

谁都知道耿精忠就这点执念,不让他当一当,他就是死了也不闭眼啊!

首节上一节220/3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