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708节

尉迟恭与程咬金两人面面相觑,眉头紧蹙。

啥意思?

他们怎么听李二说这话,显得他们两人很呆呢!

什么叫我们两个学会了,大家都明白了。

紧接着。

李二继续道:“牧儿,你说吧,你想提什么条件,朕都答应你。”

秦牧微微摇头,“我现在也没什么事求陛下,这条件就先留着吧。”

李二点头应声。

“好。”

“任何时候,有任何事,你尽管找朕来提。”

“朕绝不会赖账。”

李二今天高兴极了,对秦牧的态度好了很多。

紧接着。

李二看向孔颖达,沉吟道:“孔爱卿,让大唐百姓读书识字这事,就交给你了,汉语拼音具体事宜,你与牧儿交接。”

“怎么样,你有没有信心?”

闻言。

孔颖达深深揖礼:“谢陛下信任,老臣有信心担此大任。”

众人看的出来。

李二这是给孔颖达台阶下。

这也是李二最令文武百官钦佩的地方,有着一个皇帝应该有的容人之量。

这是非常难得的。

在这个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里。

李二当得圣主明君。

“好了。”李二摆了摆手,“今日众位爱卿都累了,课就上到......早朝就上到这吧。”

“同学们下课吧......”

此话落地。

李二自己都是一脸懵逼。

这是......

乱入了?

紧接着。

孔颖达一众老学究将秦牧围了起来。

想要深入探讨一下汉语拼音的事。

秦牧无奈,便只得与众人一同商讨,还将字典的设想,告诉了众人。

孔颖达一众听了之后,瞠目结舌。

这......

这简直就是学习上的神器。

岂不是人人都可以自备教习了?

孔颖达直接将编撰字典的任务接了下来。

有此一举,流芳千古。

第七百五十一章:秦牧的新想法(3/4)

夜,皓月当空。

长安城。

秦府。

秦牧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府中。

孔颖达这几个老学究,真是太爱学习了,硬拉着秦牧从上午给他们讲到了晚上。

好在他们足够聪明。

秦牧不用费多大的劲,一点就透,不然他今日非疯了不可。

正厅。

襄城摆了一桌的菜肴,正等秦牧回来。

见他入厅。

襄城与武两人急忙迎了上去,将秦牧搀扶到了座位上。

“秦教习,您今日真是辛苦,赶快用餐吧。”

“是呀秦教习,今日姐姐可是特地吩咐伙房,给你准备了一桌子好菜。”

闻言。

秦牧眉头微蹙,沉吟道:“你们两人的消息倒是挺灵通,连这事都知道了?”

宫中但凡有点风吹草动,还真是逃不过她们两人的法眼。

襄城笑道:“别说我们,此事在长安城中都已经传开了。驸马爷于两仪殿中,给皇帝和文武百官上课,不时发问,众人皆惊为天人。”

“这个时间段,估计夜市中的说书人都已经开始讲你段故事了。”

听了这话。

秦牧微微一滞。

襄城这话倒是给秦牧提了醒。

说书人......

秦牧想着,是不是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带拼音标注的。

在朝廷大力推广拼音的时候售卖,附赠字母表,这还不得赚的盆满钵满。

秦牧想着,不禁点头。

“怎么了夫君?”武见秦牧愣神,在一旁问道:“今天上课回来不高兴呀?”

“高兴,怎么会不高兴?”秦牧说着,夹向面前的糖醋鱼。

这是正事,可以搞。

不过李二真是不干人事。

秦牧忙活到晚上,那厮连顿饭都没管,跑去武德殿打枪了。

这事他记在心里,早晚给找补回来。

吃过晚饭后。

秦牧去了书房,准备搞小说,为大唐文化产业贡献一份力量,顺便赚一点小钱。

襄城与武两人在院中纳凉,望着灯火通明的书房,皆是困惑。

不知怎的。

秦牧竟开始点灯看书了,还真是够勤奋的。

书房。

秦牧端坐桌案前,手中持笔,思绪万千。

动脑子真是太难了。

秦牧不愿意动脑子,打算搞一本《三国演义》。

老少皆宜,肯定大卖。

心中想着。

秦牧开始奋笔疾书。

直到子时。

他才放下笔,回卧房睡了。

......

一个月后。

秦牧足足写了三十万字。

与此同时。

在孔颖达的组织下,拼音已经在各州道开始普及。

秦牧则将钱多多叫到了府中。

书房内。

钱多多正捧着秦牧的手稿,看的入神,时而激动,时而紧张,时而愤怒......

秦牧望着看的入神的钱多多,不忍打扰。

半个时辰。

钱多多将手稿看了大半,方才想起来驸马爷是找他来议事的。

“呵呵......”钱多多笑着,将手中手稿放到了桌案上,“驸马爷,您找卑职前来,有何事要吩咐?”

秦牧沉吟道:“就是这个《三国演义》,将这小说印刷贩卖,你感觉如何。”

闻言。

钱多多大喜。

“好,太好了。”

“您真愿将这《三国演义》拿去售卖吗?”

方才看了一会儿。

钱多多已无法自拔,被书中人物与剧情深深吸引。

他以为是秦牧自己写来珍藏的。

秦牧不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不然你以为我将这玩意写出来作甚?”

首节上一节708/13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