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70节

  百姓们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对于百姓来说。

  谁胜谁负他们其实不是很关心皇帝无论是姓朱的还是姓爱新觉罗,不还是种田纳粮。

  没什么区别。

  但是对于广东的本地大族来说。

  这一场战争他们就不得不关心了。

  这些手里掌握大量田产,同时族内也有大量读书人的宗族,若是在这一场看起来实力相当悬殊的明清之争中站队错误。

  那后果可是相当严重。

  尤其是他们还被迫当了大清的团练,宗族青壮都拉到了广州城郊。

  一个不小心,那可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所以福康安虽然催促着这些广东当地的阔佬带着丁壮随军。

  但是大多数人都是磨磨唧唧,磨磨蹭蹭,等明清两军都在对峙的时候。

  大多数的宗族团练也只是带着小部分的丁壮来广州城郊应付差事。

  现在这些土豪们也派人到了南岸观战。

  谁赢,他们帮谁。

  “这...人数也太少了吧?”

  一名身材精瘦的年轻人皱着眉头说道。

  “方兄弟,大王麾下的大军人数是少了点,但是个个可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当初明王大军三千就击破二十万刘家叛军和婆罗洲诸国联军的!”

  正在说话的是一名身穿灰布长袍,头戴瓜皮帽的青年。

  “罗千户,明王大军果真如此精锐?”

  “精锐不精锐,你看着不就是!”

  被称为罗千户的年轻人名为罗建功,是兰芳罗家的子弟。

  现在是大明锦衣卫千户,这次前来广东的任务就是要联络广东当地的天地会好汉。

  “方兄弟”名为方珂。

  乃是在肇庆开医管馆、武馆,号称肇庆铁手方的方珂。

  他来头可不小。

  父亲名为方美玉。

  他还有个早逝的叔叔名为方世玉。

  方世玉和方美玉在广东这地界位列“少林十虎”之一。

  南少林在顺治年间被清军捣灭,弟子散落广东。

  许多少林弟子都和天地会有关联。

  方家也不例外。

  肇庆方家虽然没有开坛起堂。

  但是广东这边的天地会堂口和方家都有照面。

  除此之外。

  方家在肇庆也算是一方大族,和广东的一些大宗族也有些关系。

  算是黑白两道都能吃得开。

  是潜入广东的锦衣卫重点联系的对象。

  铁手方盯着前方飘扬的日月大旗。

  心里却在叫苦。

  天天喊反清复明,只是道上各路天地会堂口们的传统。

  要说真的要投身反清复明的造反事业。

  像是铁手方这样的有家有产的有产者反而不太愿意。

  风险太大了。

  不过他也不敢得罪锦衣卫。

  在广东这边也有不少天地会的堂口在串联,要响应明王号召,起兵反清。

  其中以那些有白莲教背景的堂口最为积极。

  白莲教吸引的教众基本都是底层百姓。

  本来就是对于造反很有劲头的。

  白莲教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

  不过到了清朝的似乎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受到反清复明思想的影响。

  口号也喊成了“白莲花开,弥勒降生,日月复来,明王出世”了。

  现在明王真的领兵泛海而来。

  白莲教的各地香主们如何不趁此机会,大肆宣扬“明王出世”,吸引教众,壮大实力。

  方珂当然不相信什么“明王出世”了。

  而且这大清朝现在也没有什么要灭亡的征兆啊。

  甚至看起来还相当强大。

  前些年还全屠了准格尔部。

  台湾那边有天地会的好汉起事。

  也很快被镇压了。

  根本没翻起什么大浪。

  如今明王在大陆只占了个大屿山岛....

  如何和富有四海的大清朝对抗?

  心中叫苦的方柯盘算着开溜。

  但是却忌惮的看了看罗建功的腰间。

  方世玉的侄子自然是很能打的,否则在江湖上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有“铁手方”的诨号。

  要说双方论一论拳脚功夫。

  那方珂有十足把握击败对方。

  但是....

  对方腰上可有一柄短管火铳,小腿的靴子上还有一柄短刃。

  方珂拳脚功夫再好。

  被打一铳,被划上一刀,怕也要吹灯拔蜡...

  就在此时。

  鼓声骤然响起。

  “要来了!”

  两人伸长着脖子,看向江对面。

第64章 清军也有能打的【求收藏求追读】

  这鼓声是从清军的军营内传出来的。

  “这是聚将鼓,看来鞑子要有所动作了...”

  罗建功细细听了一阵后便说道。

  方珂没有接茬,据他所知,在广东这里的大宗大族基本都没多少是支持明军的。

  不过天地会、白莲教不少底层的小老么、教众却有不少在鼓噪的。

  和两人一样,江岸边不少的目光都在紧紧的盯着前方。

  不出意外的话。

  明清双方在时隔一百多年后的初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

  “诸位,逆明擅长火器,拥有大量可抛射开花弹的轻型臼炮。诸将可有良策。”

  清军大帐内,诸将齐聚,福康安披挂整齐,端坐高位。

  “大帅,逆明的火器射程有限,虽比鸟枪远,但是却不如抬枪、子母炮,我军只需要枪对枪、炮对炮,与之对设,何惧之有,卑职愿领兵出战,打这个头阵。”

  正在说话的是广东绿营督标左营参将杨流芳。

  乃是八旗汉军正黄旗出身。

  也算是最忠诚的大清忠臣了。

  广东督标左营也是广东绿营之中比较精锐的部队了。

  所以杨流芳才有底气来打头阵。

  “好!杨参将点兵三千,先去试探试探逆明的实力!”

  福康安当即说道。

  这些天福康安屡屡听闻明军海军在珠江两岸来回扫荡,广东水师一战未出就被轰成渣渣了。

  所以要在水面上和明军交锋,福康安当然知道是不可能。

  他本人也不擅长水战。

  而陆战交锋....明军是个什么水平,福康安自己也摸不准。

  传说是听得够多的了。

  真的打起来会如何。

  那还真的难说。

  .........

  很快。

  杨流芳就点了三千绿营兵。

首节上一节70/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