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534节

  与此同时。

  这里也是集结动员起来的明军的前线屯兵点。

  随着战争模式的改变。

  这个时代的战争必须要依托铁路、河流节点囤积兵力。

  依靠着铁路的运力。

  在几十年前的人们都难以想象的数十万人的大会战,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别说是大明和对面的美国,就算是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围绕着高加索地区的战争,双方都能通过水运和铁路运输集结起二三十万的军队。

  这个时代的战争更加残酷了。

  堑壕,铁丝网,栓动步枪。

  这一切形成了恐怖的绞肉机一样的战争模式。

  双方都是要拿着人命往里面填,往往一场战斗下来死亡数千乃至上万,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此时此刻。

  这座大明在北美铁路网的节点城镇,如今已经随处可见头戴钢盔肩扛步枪身穿灰布军服的明军陆军士兵。

  随着一列火车进战停靠。

  火车上下来的,也是一队队的士兵,和不计其数的炮弹、子弹、粮食、军服、棉被、药品等。

  负责后勤的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不断用挽马拖曳的重型马车把物质卸下来,然后登记造册之后入库。

  如果说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在高加索地区几十万人的绞肉机战争只是小打小闹的话。

  到了北美这里。

  这一场战争,可就是真正的工业战争了。

  这一场战争。

  比的不是人力。

  而是大中华区和基督教世界两个文明之间的工业实力!!

  在博镇往东一百里,就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防线。

  这是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的一条刚保护五大连湖工业区的坚固防线。

  从1798年开始修建,到1810年基本建成。

  造价3.7亿美元!!

  起于密苏里河上游干流,终于科罗拉多河干流上游。

  全场三百六十八公里。

  全部以钢筋胡泥土建造而成。

  防线内部有各种永固火力点,火炮射点,交通壕,堡垒,甚至还有、厨房、发电站、医院、兵工厂等。、

  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还有有轨马车通道。

  主导这一个工程建设的是时任美国大统领,美国开国国父之一的托马斯杰斐逊。

  “这是属于美利坚的长城!”

  “永不陷落的防线!”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都普遍认为,密苏里防线要被攻破,现有条件下,至少集结数百万兵力填进去才有这个可能性....

  由于北面是密苏里河,南面是科罗拉多河。

  因此。

  美国人认为。

  大明的军队想要东进。

  要么在北面或者南面渡河。

  要么就强攻密苏里防线!

  无论如何选择。

  美国军队都能占据很大的地理优势。

第442章 大明的爱国主义

  刚刚抵达博镇的朱宜鑫就得到了在蒙大拿州发生的事情。

  他骑在一匹有蒙古马、阿拉伯马、印度折耳马血统的混血的杂交马上战马的培育也是大明朝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现在朱宜鑫胯下的这一匹战马,肩高和体型都和西方的战马有不小的差距,不过胜在耐力好、耐粗饲、体质好不易生病,速度也不算慢,繁育速度还挺快的。

  算是继承了蒙古马的优点的同时,体型比蒙古马大了一些,速度也快一些。

  算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马了便宜耐操易繁育成本低。

  所以现在基本上大部分的明军骑兵和龙骑兵都是骑着这种混血杂交马。

  朱宜鑫自己的马厩里面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好马。

  但是在他的士兵们面前,他还是选择和大部分的明军将士们一起骑乘最普通的明军制式战马。

  这倒也不是什么与兵同甘之类的朱宜鑫从小都和一群勋贵二代一起长大,哪里有这个东西。

  而是因为现在的枪械射程和精准度都很高了,甚至有些兵工厂开始开发专门的精确射击的补强。

  穿的太骚包,骑着太好的马,大概率会成为对手重点关照的对象在军校的时候就有条例规定,战场上,军官可不能太骚包了。

  “少穆,看到没,美国佬也按奈不住了,他们也怕大明朝的源源不断的赶来,想要先主动挑起战争,要打一个时间差!”

  他扭头看着自己旁边的林则徐说道。

  林则徐微微一笑,他扭头看着从道路两边排列着整齐的队伍的明军士兵。

  “无非就是一场硬仗而已,他们也准备了这么些年了,而且现在英国人失去了印度洋的利益,他们肯定会为了保护北美利益而拼命的,法国人也许不会拼命,但肯定也会有几十万人投入到北美战场,到时候咱们的对手就是美国、英国、法国,乃至于包括了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的所有的基督教国脚!在这北美的大平原上,怕是要打出个尸山血海了。”

  朱宜鑫闻言笑了笑说道。

  “我们是不怕的,因为我们有5.5亿人口,他们整个基督教世界加起来也不过两亿多!”

  听到美国的3K党在蒙大拿州动手了。

  朱宜鑫之前还有些忐忑的心反而淡定了下来。

  比极限动员。

  大中华区的人口数量可是碾压的。

  而现在大家都是隔着一个大洋作战,哪怕现在在北美的人口数量对比上,西方人占据了一点优势。

  但太平洋的航道就像是脐带,通过大中华区这个庞大的母体。

  中华在北美的力量就有源源不断的补充。

  即使这一场战争打成了绞肉机,最后得到胜利的也必然是中华!

  朱宜鑫有这个信心。

  而且。

  他也很清楚。

  这一战打得怎么样。

  关系到未来他的新秦国的地位。

  世界霸主肯定是老大的。

  但是朱宜鑫也有自己的个人野心在北美洲的地盘上,他的秦国至少得是一个地区小霸!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

  战争开启的时间,越早越好。

  因为朱宜鑫知道,如果等他老豆过世了,朱老大未必就会像是现在的大明帝国对北美两个都护府一样那么大力支持了对朱道桦来说,大儿子当大明皇帝,二儿子去北美开拓,给一些照顾是理所应当的。

  老子照顾小子,天经地义。

  但是大哥可未必会如此。

  不,不是未必。

  是肯定不会。

  到时候。

  北美诸国和大明之间的关系肯定会随着北美诸王和大明皇帝之间血缘关系的疏远而逐渐疏远的这几乎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事情。

  这事在历史上也是能找到例子的。

  周分封八百诸侯。

  其中大部分,都是姬姓王侯。

  到了最后不也是分崩离析了么。

  大明和北美毕竟相隔了一个太平洋呢。

  因此。

  对朱宜鑫而言,这一战,必须要完全把白人势力完全驱逐。

  如果在大明的光复大帝还在位置上的时候无法完成这个目标,日后就更加不可能完成了到那个时候,朱宜鑫的后代们就得接受北美是华、白对峙的局面了。

  “这美国人想要挑起战争,咱们可不能辜负了这一番好意!我们还是商量商量怎么营救被困海伦娜的华民吧!”

  救当然是要去救的。

  这可是一万多华人。

  要是最后被美国人杀了。

  而秦王见死不救。

  这对朱宜鑫本人的威望是何等巨大的打击。

  这同样打击的,还有华人之间的凝聚力。

  在这个即将要和异族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的时候。

  失去凝聚力,几乎就意味着战争的失败。

  ......

  蒙大拿州正在发生“华白冲突”的时候。

  朱道桦正在祭拜朱元璋的孝陵。

  现在的孝陵可不只是朱元璋的陵墓。

  而是修建了和各种纪念碑,还修了一座忠烈祠。

首节上一节534/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