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441节

  地方诸藩也接受了天皇被废除,头顶上的国王是大明天子的儿子这件事情。

  毕竟....

  他们其实也没有反对的力量。

  大量的浪人武士眼巴巴的盯着日本武士兵团的招兵名额。

  谁要是敢反对大明天子,那就是和几十万日本浪人武士作对。

  “今天你带老六去太子那里,让太子带他去上学。”

  朱宜錾已经上二年级了。

  而老六朱宜鑫才上小学一年级,加上在日本待了几年,现在在中都怕是都生份了。

  朱皇帝穿得是一套素色常服。

  麻布的衣服显得并不怎么豪贵。

  但腰间挂着的玉和宝剑,却一眼就能看出价值不菲。

  “今天奥斯曼和俄罗斯,还有美国的使者都来了,他们估计都有不少的事情,不过奥斯曼和俄罗斯的战争,大明不打算介入,美国人来了估计是北美的事情,见不见也就这个样。”

  朱皇帝撇撇嘴说道。

  德川满姬也不搭话,虽然朱皇帝不禁后宫干政,甚至罗皇后还经常带着太子接见大臣之类的。

  但德川满姬知道,皇后是皇后,太子是太子,她是她。

  在日本,她是说一不二的“西太后”。

  但是在中都。

  她只能是朱皇帝的女仆。

  果然。

  朱皇帝在佩戴整齐后,来到门口,对一名女官说道:“让钱横、罗德里格斯等人来御书房,对了,再叫上赵四和罗芳伯。”

  “遵命。”

  很快。

  几名参与到了皇室财团的大臣被召集了过来。

  钱横是皇室财团总经理。

  在欧洲的时候,他就是帮助朱皇帝打理产业的掌柜了。

  罗德里格斯曾经是金融诈骗家,不过现在已经洗手上岸,现在是皇家银行的顾问了。

  至于赵四和罗芳伯。

  在退休之后,两人分别成立了四海财团和兴旺财团。

  这两个财团可以看做是皇室财团的分支朱皇帝在这两家财团都有不少股分和投资的。

  “陛下,这是光复六年皇室财团的年报。”

  钱横将手中的一分报表递给了朱道桦。

  上面记录了去年皇室财团的经营情况。

  其实现在都到了光复七年秋末冬初了。

  但因为皇室财团的业务遍布太广,是真正的跨国财团,所以各区域财报要在路上耽误好几个月,送到财团总部汇总之后,才出了这一份财报。

  “经营收入,34421万元,纯利3788万元....”

  朱皇帝低声念出了一连串的数字。

  因为战争的刺激。

  皇室财团旗下的军工、医药、化工等产业连续保持了好几年的爆炸式增长。

  但因为从今年开始,大规模的战争相继结束。

  皇室财团在这些产业不可避免会相继萎缩。

  “不错,老钱,你干得很不错!”朱皇帝满意笑道。

  实际上钱横也没有做太多的事情。

  他是个合格的掌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合格的经理人。

  但皇室财团的具体战略,是朱皇帝亲自制定的。

  皇室财团已经开始从具体的产业链中下游退出,

  从而开始追求对金融、上游产业的控制。

  主要就是控制金融业和关键技术产业也就是所谓的高附加值的“科技产业”。

  从而把中下游的产业链让出给民间资本。

  同时也开始建立个个加强和民间资本合股的子公司,节省管理成本和不必要的开支。

  其次。

  就是建立一个新的战略投资机构。

  建立一整套的投资计划作为皇帝,他的投资计划自然不会完全以利润为导向。

  而是追求投资一些对国家长期有利的行业。

  譬如说教育、基础设施、扶持新技术等。

  “我们现在手里有多少现金可以动用?”

  朱皇帝问道。

  “回皇上,皇室财团现在现金流有两亿明元的现金,另外四海财团和兴旺财团合计有三千多万明元。”钱横说道,“另外东北开发总公司那边,可以动用六千余万元。”

  “四方合计,三亿明元的总资金。”

  “三个亿!”朱道桦挑了挑眉毛。

  “这可是一笔大钱啊。”

  三个亿明元。

  差不多相当于一亿八千万英镑。

  是大英帝国一年财政收入的两倍。

  这么多资金的背后。

  当然是皇室财团对大明劳动人命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了。

  朱道桦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人。

  他的皇室财团下面的公司,也是资本主义的公司。

  什么八小时工作制,什么双休,什么高福利高工资都是没有的在这个时候搞这些的企业,纯粹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

  在南洋,皇室财团控制的种植园也大量使用“猪仔”,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工厂也大量使用妇女儿童做工人,东北开发总公司通过垄断铁路、河运,压低东北的农产品、矿产等的价格再高价卖出,低买高卖。

  总之。

  这些都是大明百姓和世界人民的血汗钱。

  基本上没有一分钱是干净的。

  这些资本。

  从头到脚都在渗透着猩红的血,浸透了劳动人民的血与泪。

  “三亿明元,足以撬动15亿的资本了!”

  朱道桦盘算了一下。

  15亿什么概念?

  是大明朝廷五年的财政总收入!

  这么多的钱。

  不好好利用一番怎么行呢。

  “皇上,投资计划是按照10亿总资本来做的,未来五年,皇室财团要将至少10亿元的资本,用来建设铁路、港口,扶持一批新兴的产业,建立覆盖全国的医疗体系和教育体系,另外还要继续在东北扶持新的集体农庄,将东北的集体农庄沿着黑龙江河刘流域向北向西拓展,还要吸引资金组建新大陆开发总公司,投资新大陆的农业和矿产开发,推动更大规模的向新大陆的移民!。”

  钱横说的这个计划。

  在历史上被称为【皇室财团第一次五年计划】。

  根据后世的历史教科书的说法。

  这个五年计划意义十分重大。

  对推进大明工业化的发展,推进大明率先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大明朝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体系的建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后世欧罗巴社会主义联盟的知名历史学家、艺术家希特勒先生在他的著作【大明统治世界】一书之中写道:“....事实上,皇室财团第一次五年计划百分之五十的资金,都不是用来推动什么工业化,而是用来对大明帝国东北地区的殖民开拓、侵略新大陆的投资上的,而剩下的百分之五十的资金,也大多数用来进行了铁路的建设建设铁路的目的,则是为了加强大明帝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和汉地的联系,也是为了殖民侵略扩张服务的!”

  实际上在这个【五年计划】中。

  重头戏确实也是修铁路。

  大明的铁路网将会以北都、南都、广州三地位重心。

  向外辐射。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条连接了黑龙江、沈阳、北都、南都、广州的南北大动脉。然后是一条以北京和广州为中心,分别从东部、中部贯穿了整个汉地的两条铁路动脉,和京广线一起形成了最初的三条南北干线。

  以和三条南北干线为基础,大明皇室财团规划了一个非常详细的铁路网的修建计划,初步的目的,是先用铁路,把大明朝省会级的城市都用铁路连接起来。

  在细化到诸省。

  这一大堆铁路如果要修完。

  大明帝国的铁路总里程大概要突破10万华里。

  如此庞大的铁路修建计划。

  当然是对钢铁业的巨大考验。

  因此。

  在【五年计划】之中,另外一个大头,就是要投资一个亿,全面扶持铁矿和煤矿勘探和开采,以及炼钢业。

  其目的。

  是要在光复10年。

  让大明帝国的钢铁总产量,突破两百万吨。

  “不错,这个计划既考虑了长远,又兼顾了当下,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

  朱皇帝从头到尾的把五年计划看了一遍。

  他只是提出大方向。

  具体的细则,当然是皇室财团的经理们商量出来的。

  这一分计划里面并不盲目追求钢产量的扩张。

首节上一节441/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