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43节

  朱道桦还没说话呢,拿破仑就用已经相当熟练的汉语连连摇头说道:“军师,你怎么能有害怕区区乌合的想法,那刘乾兴和婆罗洲的土人的人马能算是军队吗?我们手中的是四千经过了数个月严格训练的正规军,手里装备使用雷酸汞火帽的黄火药定装纸弹,手榴弹,迫击炮弹,甚至还有榴弹炮。”

  拿破仑头摇得像是拨浪鼓。

  顾松说是军师。

  其实更像是朱道桦的“中国政治顾问”。

  在军事上他根本没有什么有效可靠的建议。

  “这样的一个旅,兵力足有三千,火力远超对手,还是防守方,敌人方甚至可笑的要主动出击....这一战怎么可能会输呢?”

  朱道桦笑道:“军师,婆罗洲一战只是北伐之战之前的热身,根本没有什么难度。倒是如果把两个旅抽调走了,巴淡岛那边只剩下一个旅....难抱某些势力不会有什么想法。”

  顾松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婆罗洲并不是太重要的地方,巴淡岛才是当前根本。”

  当然是根本了。

  现在的陆海军军官学院、各种新技术的工厂、蒸汽机改进研究工厂可都在巴淡岛。

  不容有失。

  甚至退一万步。

  婆罗洲哪怕这里打输了也无关精要。

  但如果丢掉巴淡岛。

  那可真的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陆军出动了一个旅加上一个榴弹炮营。

  海军方面则是出动了南洋舰队护卫运输船队。

  现在海军也分成了三个舰队。

  一个是装备单桅纵帆船,用于拱卫海峡总督府的海峡护卫舰队。

  一个是装备了5艘新开发的三桅纵帆船、20艘双桅纵帆船,还有数量达到了两百多艘用于运送物质、兵力的大广船、大福船的北伐舰队。

  还有一个就是用来控制南洋海面的南洋舰队了。

  南洋舰队的主力装备就是二十艘双桅纵帆船。

  如今在明军麾下,陆军总数有一万人,海军的人数也有一万余人,再加上一支人数五千多人的运输船队。

  明军全军人数也膨胀到了两万五千人。

  不过这并不是朱道桦能够拉出来的极限作战力量。

  陆军军官学院在训学员一千两百人,海军军官学院在训学员六百余人。

  还有一支隶属于道桦商行的捕鲸队,其实也可以算作是一支武装力量。

  捕鲸队装备的是单桅纵帆船,也装备了火炮,不过数量没有军队那么多。

  捕鲸业是道桦商行下一个投资的行业。

  鲸鱼全身都是宝,肉可以作为蛋白质的补充,而最重要的是鲸鱼的脂肪。

  无论是制造黄火药必须的甘油,还是制造各种润滑油等。

  都需要用到鲸鱼油脂。

  直到后世石油大规模开发使用,鲸鱼的作用才被取代否则的话后世恐怕就得靠人工养殖鲸鱼了。

  朱道桦麾下的武装人员的总数。

  已经达到了三万五千人。

  而这一次出动的,仅仅只是四千人而已。

  经过两天的装船,从巴淡岛出发的大军很快就浩浩荡荡的乘船前往坤甸港了。

第39章 明军的大秀【求收藏,求追读】

  巴淡岛到坤甸顺风。

  约莫早上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出发的。

  下午太阳还没下山就到了。

  这是本次作战的参谋指挥部早就计算好了的时间。

  明军陆军、海军都有各级参谋部。

  而这次作战也设立了专门的作战指挥部。

  指挥部中活跃的就是各类作战参谋。

  将大军行进的路线进行了精心的规划,排除一切可能出现的状况。

  和人们想象中的羽扇纶巾的军师形象不同。

  参谋们更多的是做一些细致活。

  计算行军距离啊,确定安营扎寨的地点啊,粮食如何供应啊等等。

  这些都必须要在战前做出计划。

  然后给再根据计划进行任务分割。

  在参谋部的计算下。

  大军就像是一具严丝合缝运行着的战争机器。

  很快。

  大军先头部队先进入港口,控制港口周围之后。

  大军主力才缓缓入港。

  港口外已经有不少华工在围观了。

  从运输船上下来的士卒一个个背着背包,扛着火枪,腰上缠着一圈子弹带,脚上也不是绑腿了,而是专门的有鞋带绑紧了的长筒靴。

  军官们则是脖子上挂着哨子,用哨声指挥着大军下船。

  士卒们硬底鞋踩在甲板上的声音极为整齐。

  此起彼伏的哨声下,是整齐而又有规律的“哆、哆、哆”的声音。

  士兵们一言不发,好像是一台机器的零件一样。

  排着队从船上下来之后,又在港口的空地上整队,之后以连为单位朝着预定的驻扎地点而去。

  有序。

  迅速。

  三千六百名步兵很快就下船了。

  这一幕看的周围的华工们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强兵。

  但是这样的整齐划一,数千人犹如一人的场景还是深深的震撼了他们。

  良久都没人敢说话。

  看到这一幕的朱道桦很满意其实这一幕在巴淡岛已经演练过很多次了。

  人员下船,物质下船等等。

  其实在没有演练过的时候也是相当混乱,乱糟糟的。

  不过在演练了好几遍之后。

  大家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而之所以要这么做的目的。

  当然是朱老板的一场“军事秀”了。

  换句话说。

  这整个婆罗洲作战。

  都是一场“军事秀”。

  不但是要秀给南洋诸国使节组成的“军事观摩团”看,也要秀给兰芳当地的华人看。

  要让他们看看大明军威。

  也要让这些还对清国心存幻想的人们看看。

  这等军威之下。

  指望大清远不如指望大明。

  围观的华人们确实是被秀了。

  而“军事观摩团”的各国使节的表情也差不多。

  大军从港口下船。

  这虽然听起来相当简单。

  但是这是最容易出现混乱的时候。

  然而明军毫无疑问完成了一次非常漂亮的“军事秀”。

  “这等强兵....明王复明可期!”

  在一艘大福船上,松平家利低声说道。

  ...........

  “老天保佑,妈祖保佑,祖宗保佑....保佑我刘乾兴一战破贼,奠定我刘家百年基业!”

  在同一时间。

  率领着两万“大清天兵”的刘乾兴也在暗自祈祷。

  这一战。

  对刘家来说也是许胜不许败的。

  先不说败了之后明军会不会砍了他们的脑壳。

  就是招募这两万大军的开销。

  就已经把刘家的家底都掏空了。

  虽然两万好汉是肯定心向大清的。

  但是不等于他们就会为大清白白干活了。

  光是安家费,刘家就得每个人掏10两白银。

  这可就是白花花的二十万两啊。

  再加上采购军械、制作军服、营帐、准备粮草、制造人力推车、雇佣随军的民夫伙夫等,又花了二十万。

首节上一节43/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