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205节

  林大公笑道:“皇上说的是,这欧罗巴诸国都斗了好几百年了,也不太可能团结得起来,咱们也威胁不到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少数几个欧洲国家为敌,也许部分国家还会乐观其成呢。”

  “而且这次许多欧洲国家都向大明派出了使者,他们一方面是希望和大明建立外交关系,另外一方面则是希望大明能开放关口进行自由贸易。”

  “而且这一次...部分国家恐怕会联合向大明施压,准备联合起来要求大明废除马六甲海峡对西方商船的封锁。”

  “这件事可以去谈,除非欧洲国家也能同样彻底放开市场,否则就没得谈!”

  朱道桦大手一挥受到。

  这个时代哪里有什么真正的自由贸易。

  有的只是自留地贸易。

  比如说大明现在就被英国人进行了贸易封锁,大明的商船是去不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的,但是英国只占了一半左右的印度,因此在大明和英国没有完全撕破脸的情况下,大明是可以和马拉塔联盟、莫卧儿帝国、胎儿普洱王国、卡拉特汗国、杜兰尼王国等国家进行贸易的。

  与此同时。

  此前在欧洲殖民国家威逼下被迫开放国门的东南亚诸国。

  现在在得到了大明宗主国的保护之后,他们的市场也随之向欧洲人关闭。

  因此现在的贸易基本上都是在各自势力范围内的保护主义,在他人的势力范围内就是宣扬自由贸易。

  在朱道桦没有得到南方之前。

  他是不可能同意什么开放市场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现在的大明在工业产能上已经可以和任何欧洲国家媲美。

  因此现在的大明倒是可以高举自由贸易的大旗。

  将广东、两江的工业品倾销到全世界去。

  要开放市场。

  那就大家一起开放!

  就看谁的产品能打了。

  反之。

  要是这些欧洲国家只要求大明开放市场。

  自己的国内市场和殖民地市场却被保护起来。

  那大明当然是不可能同意这种不平等的贸易的。

  要开放。

  那就一起开放!

第158章 施压?干涉?美国佬笑嘻了。

  穷则贸易保护,达则自由贸易。

  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朱道桦很清楚历史的发展趋势。

  一直到冷战,都是霸主各霸一摊。

  互相之间壁垒分明。

  倒是在北方巨人轰然倒塌之后。

  曾经有一段时间由于某个国家认为“历史已经终结”,以为自己凭借着铸币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可以统治世界万万年。

  于是乎开始开动舆论机器,大力宣传什么“全球化”、“自由贸易”、“零关税”。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

  “历史的终结”只是帝国藩属国的文人为帝国送上的马屁而已。

  当那个国度开始崛起,从低端产业链不断向高端产业链攀升,全产业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出来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工业集合体出现之后。

  那个曾经以为自己终结了历史的帝国开始抛弃了自己营销起来的“全球化”,开始收缩,提高关税,制造壁垒。

  反而是那个后起之秀接过了这个旗帜,在全世界疾呼自由贸易。

  历史就是个轮回。

  而现在。

  朱道桦只不过是把这个轮回稍微调转了一个小小的方向。

  如果现在有人能够统计全世界的工业产值。

  现在的大明朝占据全世界的工业产值的份额绝对超过了三分之一,甚至可能已经逼近了40%!

  在朱道桦刚刚进入南洋的时候,他手底下没有多少工业产品,也无法对外输出任何的工业品。

  因此,那时候的朱道桦毫不犹豫的把来自西方的商品排挤出去,以保护正在孕育中的大明工业。

  而现在。

  随着蒸汽机带来的技术革新。

  大明的工业产值出现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

  大明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品尝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甜蜜果实。

  于是乎。

  现在的大明是不介意去和欧洲国家讨论自由贸易的。

  “既然你已经到了应天,那么英国人的舰队应该也快要到印度了吧。”

  朱道桦说道。

  “看来我们也要早点做好准备才行。”说着,朱道桦扭头看向了跟在身边的常英瑚。

  “孙士毅在哪里?”

  常英瑚急忙受到:“英国公这段时间在两江各地联络商人,希望能拉一些对印作战的投资。”

  “行了,让他不要到处去化缘了,让他立刻来应天府见我!”

  朱道桦大手一挥。

  ......

  应天府的驿管内。

  在大明外交部的官员们带领下参观了一番大明帝国的首都之后,这些欧罗巴的国家的使节算是对大明的实力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别的不说。

  光是从长江口到应天府这几百公里。

  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应天府。

  这几个府的人口数量,就差不多要比整个英国本土的人口数量还要多了。

  与此同时。

  正在密集进行建设的工厂也让这些欧洲人意识到,一个新兴的超级帝国正在崛起于东方。

  这个国家的出现。

  将会以史无前例的力量颠覆欧洲人对于世界的认知。

  大明帝国蕴藏的力量,也许需要整个欧洲联合起来才能与之相比的。

  当天晚上,回到了驿管内的诸国使节脸色都变得有些凝重。

  他们知道。

  这是那位大明皇帝对他们的警告。

  很显然,皇帝陛下成功了。

  现在连之前一直在串联各国外交官,要联合向大明帝国施压的英国使者乔治斯当东爵士,现在也不敢提什么施压了。

  现在诸国外交官聚集在一起。

  议论的是“基于共同利益的一致行动”。

  “诸位,我们都是欧洲人。”乔治.斯当东说道。

  “很遗憾,斯当东爵士。”美国使者尼古拉斯.亨廷顿站了起来,毫不客气的拆了乔治.斯当东的台。

  “我是美国人。”

  乔治.斯当东眯着眼睛盯着那个大英帝国的叛乱者,将心中的不满奋力压了下来。

  “好吧,我可以换一个说辞,我们都是上帝的信徒。”

  乔治.斯当东说道。

  无论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或者是东正教的信徒。

  他们都可以算得上是来自同一个文化圈虽然他们彼此之间狗脑子都要打出来了。

  老实说,乔治.斯当东在来到了应天府之后,堂堂大英帝国的使者也开始有了没有底气了。

  “大明帝国的崛起对当前的国际秩序是颠覆性的冲击,我想诸位应该会同意这一点吧?”

  乔治.斯当东见诸国使者纷纷点头。

  便接着说道:“大明帝国拥有两个亿的人口,这个人口数量甚至超过了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如果他们吞并了清帝国和,那么这个人口数量将会膨胀到三个亿!”

  “等等,吞并清帝国?”沙俄使者瓦西里.拉夫罗夫皱起了眉头,“大英帝国是否认为明清之战不是中国内战,而是一场国际性战争,因此做好了介入的准备?”

  沙俄在中东、巴尔干半岛上拓展自己的影响力,而与此同时,英国也在这个区域投入了力量。

  所以双方在地缘政治上某些程度是对立的。

  国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并非非黑即白。

  比如说沙俄和英国。

  这两国在中亚、中东、巴尔干半岛互相争斗。

  但是在对法问题上,却又有联合,甚至结盟。

  大国的利益错综复杂,纵横交错。

  因此一般都是该合作的时候合作,该斗争的时候斗争。

  而沙俄方面则是担心英国趁明清之战的时候,和清帝国发展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东亚又开始有了影响力,从未威胁到沙俄远东的利益。

  “大英帝国不谋求在东北亚的影响力。”乔治.斯当东说道,他盯着拉夫罗夫,认真道:“而且我认为俄罗斯女皇陛下应该不想和朱道桦做邻居吧。”

  瓦西里.拉夫罗夫呼吸一窒。

  和清帝国比起来。

  这个大明帝国似乎有着更加强烈的对外扩张的动力。

  而且,这个大明帝国根本就不像是传统的中华帝国的模样。

首节上一节205/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