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140节

  难道朕要成大清朝的亡国之君了?!

  想到这里。

  乾隆急火上涌。

  七十多岁的老头了。

  哪里受得了这个。

  脑袋翁的一声。

  眼前一黑。

  就向后倒了下去。

  “皇上,快来人啊!”

  “皇上!皇上你可不能现在驾崩啊!!”

第110章 这是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和和大人是忠臣啊!

  但凡赶来看到这一幕的大清忠诚们都要竖起大拇哥。

  和大人哭的是真的伤心啊。

  都抽泣了。

  御医在仔细检查之后走了出来。

  在场的人有和、和琳、海兰察、孙士毅、刘墉、明亮、董诰、王杰等朝廷大员。

  连在清贵衙门做抄书工作的纪昀纪晓岚都来了。

  站满了一堂。

  还有哪些没有资格进入的行在大小官员伸长着脖子往里面看。

  这皇帝要是被气死了。

  那可真是出大事了。

  也不知道老皇帝有没有写下传位诏书什么的,下一个大清朝的皇帝,大家的主子是谁啊?

  不会就这么没了主子了吗?

  这当奴才都没地儿当,哪儿说理去啊。

  和当然是忠臣了。

  天大的忠臣。

  虽然平时贪了亿点点。

  但是要说对大清朝的忠,对大清皇帝的忠。

  那和可丝毫都没有打折扣的。

  不过现在在场的几个重臣都在用埋怨的目光看着和。

  当时就和距离乾隆近一点。

  给老头子看这么....这么让人上火的消息,也不知道屏退左右。

  现在好了。

  搞得人尽皆知,满城风雨了。

  现在要怎么办?

  和哭丧着脸。

  他也冤枉啊。

  乾隆是直接得到的消息,都没有通过他们这些军机。

  现在乾隆倒下了,他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教匪在湖北闹起来了。

  而且一下子就闹得很大。

  荆州、襄阳,还有四川的达州,甚至成都府都有闹起来的。

  一下子川楚两地烽烟遍地。

  在座的诸位可都知道。

  这对于大清朝意味着什么。

  历史上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通常王朝都是直接覆灭了。

  就算侥幸活下来的,也是苟延残喘。

  能够在一场大动乱之后还能复国走向巅峰的...

  也就只有汉朝了。

  不过汉光武帝这样的人,历史上能有几个?

  说句不好听的。

  乾隆爷现在要是驾崩了。

  能够收拾这旧山河的,担得起这副担子的阿哥是谁?

  所有人一想到这些,就不由得面带忧色。

  一边是逆明,一边是教匪。

  都是咄咄逼人,动辄就能覆灭大清朝的势力。

  现在一下子来了两。

  这大清朝要怎么办啊。

  御医面色凝重的走了出来。

  几名军机重臣急忙围了上去。

  “各位大人,皇上现在是急火攻心,还好没有中风的症状。”

  “那皇上什么时候能醒?”

  急性子的和琳急忙问道。

  “这个....”

  御医不敢言语。

  这事情谁敢保证啊。

  他只是个御医,又不是神仙...

  “行了,沈先生你先下去吧。”

  孙士毅说道。

  沈先生如释重负,急忙退了下去。

  和等人又把围在此处的大小官员们劝走。

  随后,只留下几名重臣。

  沉默片刻之后。

  还是刘墉先开口了:“各位爷,议议吧,现在要怎么办!是撤啊还是继续打下去?”

  “打下去?怎么打下去?万岁爷都这样了,能打得下去吗?谁敢去指挥这二十万大军?”

  和琳摇头说道。

  “唉,前些年还剿过一回教匪的,这一次怎么突然就闹大了!”

  “还不是以为逆明的事,湖北、四川的精锐都调到了江南,这教匪还不趁机作乱!”

  “挑的时机好啊,就在我们要和逆明大战的时候!”

  “现在可如何是好?万一教匪和逆明有勾连...”

  在场的大清重臣们纷纷眉头紧锁,万分忧虑。

  你说皇帝死了都好办。

  死了就直接让某个阿哥继位呗。

  反正这大清朝的北方江山像是铁桶一样。

  而且能继承皇位的可是有四名阿哥,都成年了。

  因此大清朝是不缺少继承人的。

  但是现在这情况。

  却让在场重臣相当棘手。

  皇帝没死。

  但是昏迷了。

  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醒过来。

  现在谁敢拿主意?

  撤兵?

  皇帝醒来了要是拿你是问怎么办?

  那皇帝要是不醒过来。

  他也没安排一个统一指挥这几十万大军的人啊。

  大家要是各自为战,那如何能和逆明精锐作战,只能落得个被各个击破的下场。

  而且湖北、四川的教匪也不能不管。

  要怎么管...

  也要个拿主意的人。

  在场的众人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去拿主意?

  要是老皇帝彻底嘎嘣了还好。

  但是现在这样生不生,死不死的...

  谁也不敢拿这个注意啊。

  不然等老皇帝醒了,怕是要第一个拿你开刀。

  但要是没有个拿主意的人,这大清朝的朝廷可就停摆了。

首节上一节140/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