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7节

曹大伴,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这些人呢?”

“皇爷…奴婢也不是很清楚。”

曹化淳有些迟疑,微微抬头,看了眼崇祯皇帝,随后低下头来,说道:“毕竟他们也没有触犯国法…”

彼时东暖阁的空气,在这一刻,就好像凝结在一起,曹化淳的心中,感受到一股压迫他内心的威势。

到底是不如魏忠贤啊。

朕的身边,连个像样的鹰犬,都没有。

这要是询问魏忠贤,那给出的答复,必然是坚定而又明确的,出动厂卫,将这些逃窜京城的家伙,先抄了家再说!

可同样的事情,搁在曹化淳、王承恩身上,那态度就变得踌躇起来了,这内廷没几个像样的大太监,也不成啊。

“曹大伴,眼下你暂管着东厂,难道连决断这点小事的魄力,都没有吗?”

崇祯皇帝皱着眉,手指敲打着龙案,看着弓腰而立的曹化淳,说道:“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吗?

那朕…要你有何用呢?”

“奴婢有罪!”

曹化淳心里咯噔一下,忙跪倒在地上,对崇祯皇帝说道:“奴婢未领会皇爷之意,请皇爷治罪!”

崇祯皇帝面露失望的神情,这曹化淳还真够谨慎的,王承恩也是这样,一点都没有天启朝,那帮大太监应有的气势。

这崇祯朝的太监,像培养出来‘魏阉’,看来是任重道远啊。

若啥事都要靠自己,去亲力亲为的话,那不是走了老路?就算是累死,也无法分化打击朝中文官群体,力挫势起的东林党啊!

算了,趁着眼下孙承宗他们,忙着以军机处的名义,下发自己所定旨意,先着手拾到一下内廷了。

“起来吧。”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朝东暖阁外走去,一旁候着的王承恩见状,忙小心翼翼的跟随在后。

“奴婢谢皇爷宽恕之恩。”

跪在地上的曹化淳,忙恭敬的说道,随后谨慎的站起身,弓腰朝崇祯皇帝所去方向跟去。

自不去文华殿理政后,这几日,崇祯皇帝一直忙着应对建虏寇边一事,对内廷也好,对锦衣卫也罢,都没有多加理会。

倘若连军机处这一特殊的权力机构,都没办法趁势特设起来,那就算把内廷、锦衣卫整饬好,就所处的局势而言,又有何用呢?

好在军机处是立起来了,是时候把内廷先整饬一下了,接下来大明要迎战建虏,内廷这边的作用,也很大。

“传朕旨意,叫十二监太监,原信王府的老人,都给朕滚去内书堂!”站在东暖阁外的崇祯皇帝,神情冷厉的喝道。

“奴婢遵旨!”

王承恩、曹化淳强压内心惊骇,忙拱手作揖道,他们不明白,自家皇爷为何这般生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几日,曹化淳奉旨出宫,去迎进京的孙承宗,期间还指派东厂番子,按照自家皇爷所讲,调查逃出京城的人,所以并不清楚一些内幕。

可王承恩这几日,可一直常伴崇祯皇帝身边,对自家皇爷的一些改变,那可谓是很清楚的。

先前自家皇爷的脾气,何曾这般暴躁过?

“走,摆驾内书堂!”

瞥了眼老实站着的王承恩、曹化淳,负手而立的崇祯皇帝,一甩袍袖,便皱眉沉声道。

眼下这个特殊时期,自己可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内廷的太监体系完善起来。

一些需要调整的位置,必须要尽快调整,这样内廷这边,才能有培养鹰犬的土壤,既然眼下没有‘魏阉’,那朕就培养几个‘魏阉’出来。

祸害地方就免了,但祸害朝中的文官群体,这还是可行的,内外朝出现失衡,叫他这个大明天子,还怎么去统御天下?

第11章 内廷云起!

内书堂,明宦官进修之地,由司礼监所辖,是内廷一处重要所在,能进内书堂进修的小宦官,那便多了一丝气运加持。

“皇爷,十二监众太监,原信王府老人,皆奉旨前来。”王承恩恭敬的走上前,对正在翻看书籍的崇祯皇帝说道。

“嗯,叫他们都进来吧。”

崇祯皇帝看着手里的《貂史鉴》,神情自若的说道。

“奴婢遵旨。”

不知自家皇爷,到底想做些什么的王承恩,忙作揖应道,随后踱步朝堂外走去,宣读旨意。

“奴婢等,拜见皇爷!”

各怀心思的二十余名太监,或穿红衣蟒服,或穿飞鱼服,头戴三山帽,恭敬的跪倒在地上,向崇祯皇帝行拜礼道。

“都起来吧。”

崇祯皇帝放下《貂史鉴》,神情淡漠,看着眼前的众太监,与记忆中的人形成呼应。

这些就是内廷十二监的头头,还有原信王府的老人。

除了王承恩、曹化淳外,还有庞天寿、高起潜、方正化、韩赞周、王德化等一众内廷太监。

所站的这些人,一个个恭敬而立,不敢有丝毫异动,他们此时都在想一件事,自家皇爷为何好端端的,叫他们皆召到内书堂?

“你们想掌权吗?”

崇祯皇帝似笑非笑,看着眼前众人,说了叫众人皆惊骇之言。

“奴婢等不敢!”

以王承恩、曹化淳为首的众人,忙跪倒在地上,身如筛糠,脸上或多或少,皆露出惶恐的神情。

跟魏同志,还有他那帮同僚相比,多少还是差了点意思。

不过没事,谁都不是一上来,就能胜任新位置的,屁股没坐到那位置之前,哪儿敢有啥背的想法啊。

“瞧你们那点出息,朕有说别的吗?一个个就跪在地上,起来!”

收敛心神的崇祯皇帝,冷着脸喝道:“自朕御极以来,一直都忙着处理朝政,对内廷这边,多少是冷落了些。”

站起身来的一众太监,此刻毕恭毕敬的站着,聆听着自家皇爷所讲,生怕错听了什么,惹自家皇爷不开心。

“这内书堂,到现在都没补充新宦官进修,你们司礼监那边,是干什么吃的?”看着眼前众人,崇祯皇帝皱眉说道。

“曹大伴,王大伴,接下来从现有内廷宦官中,挑选年轻、机灵的宦官,补充到内书堂这边进修。

以后内书堂这边,每年要举行一次考试,补充到十二监去,看看现在的内廷,都快被外朝控制起来了。”

“奴婢遵旨!”

曹化淳、王承恩忙作揖应道,心里皆暗暗一惊,自家皇爷是要整顿内廷了,清除掉那些与外朝有联系的人啊。

“朕知道,你们受魏阉权倾朝野的影响,一个个都变得谨小慎微起来。”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向王承恩他们走来,神情淡漠的说道。

“但朕清算魏阉,清算阉党,是除不忠于我大明的野心者,却从没有讲过,叫尔等什么事都不做!”

崇祯朝需要‘魏阉’,但不需要失控的‘魏阉’。

眼前这帮内廷的太监,是现阶段要重用的,若此后有不识好歹者,那自己肯定是要清算的。

皇权嘛,是需要忠诚的太监来延展的,但不需要失控的太监去破坏。

“曹大伴,你是最早跟在朕身边的,劳苦功高。”

看向恭敬而立的曹化淳,垂手而站的崇祯皇帝,说道:“但受王安所累,被魏阉逐出宫,不过朕知道,你是有能力的,平反魏阉所造冤案一事,你做的很好。

立功,就要赏。

自即日起,曹大伴,你便提督东辑事厂吧,这东厂,也是时候,好好整顿一番了。”

内书堂所站众人,面露惊愕,下意识的抬起头来,难以置信的看向崇祯皇帝,旋即一个个都低下脑袋。

“奴婢遵旨!奴婢定不负皇恩!”

内心激动的曹化淳,直接跪倒在地上,恭敬的对崇祯皇帝说道。

“嗯。”

崇祯皇帝应了一声,随后看向王承恩,似乎觉察到自己在看他,王承恩的身体,轻微抖动起来,旋即又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擢王承恩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诸监局事。”

对这个忠诚于自己的心腹,崇祯皇帝没有多想,直接对王承恩说道。

“奴婢叩谢皇恩!”

激动的王承恩,亦跪倒在地上,行拜礼道。

司礼监掌印太监。

东厂督公。

这两尊高位先后封出,叫庞天寿、高起潜这些个太监,那一个个是心生惊疑,自家皇爷这是怎么了?

怎么好端端的,把先前所缺高位,都明确下来了?

难道与此次建虏进犯有关?

看着眼前众人,神情各异的在心中揣摩起来,崇祯皇帝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意,这才刚刚开始。

既然崇祯朝需要‘魏阉’,那朕就好好调整一下,内廷十二监的框架吧,叫你们屁股先坐稳再说。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说道:“擢庞天寿,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擢高起潜,为御马监掌印太监,擢方正化,为御马监监督太监……”

先前这内廷十二监,所空着的一众掌印太监,包括司礼监下所缺秉笔太监、随堂太监,此次全给他补齐了!

王承恩傻眼了。

曹化淳傻眼了。

庞天寿傻眼了。

高起潜傻眼了。

内书堂所站一众人,全都傻眼了。

先前一直提防内廷的皇爷,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何突然之间,给他们擢升官位了?

“你们好好想想,朕方才所讲的话。”

崇祯皇帝转过身来,朝所坐之位走去,语气淡漠道:“也好好想想,自己所处的位置,能否为朕分忧。

把自己的心,都摆正了。

朕给你们的,才是你们的。朕不给你们,你们不能抢,更不能算计!”

“奴婢等叩谢皇恩!”

此刻回过神来的众人,强压内心激动,不分先后的跪在地上,对大马金刀坐下的崇祯皇帝,恭敬的朗声道。

内廷要擢升一些太监,是大明天子自己的私事,无需任何人掺和或染指,看着眼前所跪众人,崇祯皇帝眸中闪烁着精芒,完全掌控内廷的第一步,自己算是迈出去了。

第12章 勇卫营

瞅着跪在地上的众太监,崇祯皇帝算是明悟,集万千权力于一身,到底是怎样一种感受了,但眼下还远远不够。

首节上一节7/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