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69节

“杀啊……”

随着距离的不断逼近,骑马前行的崇祯皇帝,听到阵阵的喊杀声,那马鸣声、马蹄声不绝饿动静,叫他知道前方的战场,正在经历着血战。

满桂,赵率教,你们可都要给朕撑住啊!

别叫朕所谋的这一切,功亏一篑啊!

越是缩短这段距离,崇祯皇帝的内心,就越是紧张,他不怕跟建虏交战,但就怕满桂他们,到最后溃败开来。

真要是那样的话,这对从三屯营驰援过来的天雄军来讲,那士气、军心都是不小的打击。

“陛下,前线战场局势不明,您万金之躯,不可以身犯险啊!”紧跟在身后的汤国祚,此时情绪有些激动的说道。

“闭嘴!!”

崇祯皇帝冷厉的眼神,看向汤国祚喝道:“我大明的健儿,在前线跟建虏拼杀,你此时讲这等怯战之言,想干什么!!”

清楚调进特设的京卫都督府任职的那些勋戚,绝大多数是什么德性,所以将他们区别对待,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像汤国祚这类贪生怕死的勋戚,在当前这种局势下,崇祯皇帝是不会留任何情面的,甚至在日后的博弈中,他还会设法除掉这帮家伙。

既然对大明没有用,那贪生怕死、一心谋权逐利的勋戚,还是叫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吧,而那些有用的勋戚,则逐步恢复他们的权势,以达到朝堂制衡的政治需要。

上下摆烂的大明,做一刀切的事情,或者没脑子的杀伐,那只会加剧大明内部的阶级矛盾……

第124章 汉儿不为奴

汤国祚胆怯了,崇祯皇帝那双冷漠的眼眸,盯着自己的那一刻,他感觉整个人,就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双手,遏制住他的脖子,叫他没有办法呼吸。

那种发自心底的胆寒,叫他觉得随驾出战,也总好过被崇祯皇帝盯着。

“哒哒哒……”

“哈!哈!!”

随着天雄军中军各部,赶到建虏骑兵与大明铁骑,双方交战的战场外围,那马蹄声、喝喊声渐渐小了下来。

并非是这场激战结束了,而是双方参战的将士,不知有多少倒在血泊中,空气里挥之不去的血腥味,叫人闻起来下意识作呕。

“这……”

随驾赶来的朱纯臣、汤国祚等人,当瞧见前方尸横遍野的场景,当见到大明铁骑,跟建虏骑兵杀在一起,那一个个脸色大变。

“哕……”

以汤国祚为首的部分勋戚,不受控制侧过身去,大口大口的酸水,混杂着没有消化的食物,就跟着吐了出来。

这他娘的哪里是战场啊,这分明就是修罗场啊!!

“杀鞑子!!!”

听到那振聋发聩的怒吼,骑马而定的崇祯皇帝,紧握着手里的缰绳,双眸怒张,闪烁着道道冷茫。

“卢象升是干什么吃的!为何不杀上去!”

瞧见眼前这一幕幕后,抑制不住怒火的崇祯皇帝,当即怒吼道:“传朕口谕,各部列阵向前,杀鞑子。

给满桂、赵率教所部传令,叫他们即刻撤离战场!!!”

崇祯皇帝并不知道,在交战之初,满桂、赵率教所领骑兵,究竟有多少,可他刚才粗略的看了一眼,穿着明军战袄的骑兵,依旧拿着刀、枪迎战的,撑死不过千余众。

“列阵!!”

“出击!!”

此刻在这战场上,响起一道道怒吼声,不少一路从三屯营强行军的将士,当见到眼前惨烈的战场,那一个个都被怒火所包裹着。

“杀!”

“杀!!”

都不用所部将校鼓舞士气,分散列阵的天雄军各部将士,那一个个都面露狰狞的怒吼起来,声音之大响彻云霄。

在看着天雄军各部,开始出战的时候,崇祯皇帝转过身来,看着不少面露愤慨的勋戚子弟,沉声喝道:“你们,府军前卫的人,去给朕到战场上,收敛那帮健儿的尸首!都看清楚了,他们是为我大明而战死的好儿郎!!”

“喏!!”

以张世泽为首的这帮勋戚子弟,一个个瞪眼怒吼起来,随后便列阵向前走去,警惕的看向前方。

或许在没有被选进府军前卫,没有跟随崇祯皇帝随驾出征前,他们一个个多是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

可是在崇祯皇帝有意识的安排下,他们在曹化雨的操练下,还有所看到的那些惨烈战事,以及收敛尸首的种种经历,就算他们都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那内心的触动也不少。

没有人,在见过生死,见过终身难忘的场景后,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变化,若真有那样的,那崇祯皇帝定然会第一时间除掉。

“杀!杀!杀!!”

后方传来的怒吼声,叫奋战在前线的满桂、赵率教,叫麾下那帮明骑将士,不少都睁大了双眼。

“哈哈!!”满桂那略带癫狂的笑声,响了起来,本有些力竭的他,此刻怒吼道:“咱大明的援军来了,跟老子杀啊……”

从跟岳托所领骑兵队伍交战,一直到现在,不管是满桂也好,还是赵率教也罢,那都是血战不退的,那顽强的作战意志,叫坐镇指挥的岳托,心中生出了阵阵怒意。

岳托怎么都没有想到,明明自己麾下所领骑兵,规模上远超这两支伏击的明骑,可那种死缠烂打的方式,却叫他有种束手无策之念。

一直没出动所有骑兵,就是怕明军会驰援过来,到时杀自己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叫岳托最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

看着远处望不到头的明军兵阵,朝着所处战场行进,充满愤怒与不甘的岳托,瞪眼咆哮道:“啊!!”

聚在岳托身后的建虏骑兵,明显能感受到自己主子,岳托贝勒的愤怒,但面对那么多的明军,这一战根本就没办法打下去了。

“鸣金收兵!!!”

“喳!”

尽管有着再多的不甘,可当前这种局面,根本就不能跟明军死耗下去,八旗劲旅的主力此刻已撤到汉儿庄了。

“铛铛铛……”

“哒哒哒……”

跟随中军各部阵后,缓缓朝前线战场赶去的崇祯皇帝,听到了急促的鸣金声,还有杂乱的马蹄声,他便知道建虏骑兵要撤离了。

“狗鞑子,有种别他娘的跑啊!!!”

“干你娘的狗鞑子,等着爷爷干翻你们!!”

而那一声声怒吼声,在前线战场传递到后方,崇祯皇帝感受到了愤怒,感受到了血性,感受到了……

谁言汉儿不如奴?!

有这么一帮敢向建虏言战的锐士,大明还有希望!

那建虏就算再凶残,只要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那汉儿怎会再落得卑躬屈膝,剃发留辫的屈辱下场?!

“传朕口谕,命天雄军各部前移警戒!”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神情冷然的喝道:“命出战的健儿,不准再追溃逃的建虏,这仇,朕会领着他们报的!”

当前这样一种态势下,不宜追杀这逃窜的建虏骑兵,若是引来大股建虏杀来,必将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如果说被逼到绝境的建虏,真不顾一切的在这毫无遮拦的战场上,跟大明血战到底的话,那先前所取得的战场优势,就毫无用处了。

“哒哒哒……”

“传陛下口谕……”

置身在这惨烈的战场上,骑马而定的崇祯皇帝,扫视着前方倒在血泊,失去生机的明军将士,耳畔回荡着杂乱的马蹄声,还有一道道怒吼声。

此刻的他,紧握着手里的缰绳,眸中闪烁着冷茫,像这种被建虏打进家的仗,这辈子他只会经历这一次。

在之后的时间里,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他要叫所有人都知道,汉儿不为奴,誓要跟建虏一决高下!

第125章 路

倘若大明能从辽东这个烂透掉的摊子里,暂时的抽身出来,不再以磨刀霍霍的姿态,去为了收复失地,而向建虏展开所谓的战略反攻,那是否能给大明紧张的财政危机,带来一丝的缓解?

相比较于所谓上国天朝的脸面,大明现在更需要的是回血,给拆东墙补西墙的财政,减去被上下其手,打着收复辽东,打着平定建虏旗号的那帮贪官污吏,不再有机会以此敛财升官的机会。

现阶段的大明上下啊,在不知不觉间,进入到建虏想要的节奏中去,拿着宝贵的银子、人、粮食等等,在辽东前线做着毫无意义的事情,除了肥了那帮辽东将门,还有跟其沾着关系的大小官员外,剩下的什么都没有捞到。

靠着亲率的天雄军,逼走了损失不小的建虏骑兵,所处在那样一种氛围下,还有随时可能杀过来的建虏,崇祯皇帝没有在前线战场,过多的停留,也没有刻意想讲些什么,以煽动那帮刚刚经历过血战的健儿。

在大明嘴炮的人太多了,他这个大明皇帝,若只会夸夸其谈的话,那活该大明各阶层造反。

将那些战死的健儿尸首一一收敛好,砍掉那批被杀的建虏、蒙古兵、二鞑子的首级,在天雄军的护送下,经历血战的关宁铁骑,还有满桂所领铁骑,便跟随着崇祯皇帝一路返回三屯营修整。

“成国公,这陛下从前线回归后,就不召见我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汤国祚心神不宁,看着被大汉将军把守的要地,对一旁的朱纯臣说道。

“你问本公,本公问谁去?!”

朱纯臣皱眉道:“瞧你那点出息,陛下是只不召见我等吗?王洽、李邦华他们,包括孙承宗、卢象升他们,陛下不都是没召见吗?”

心里装着事儿的汤国祚,见朱纯臣这般,依旧是难安啊。

每每想到自己随驾驰援之际,因胆怯前线建虏骑兵,劝说崇祯皇帝不可以身犯险,天子那冷漠到极致的眼神,在看向自己的那一刻,汤国祚的内心深处,就涌现出阵阵寒意,还有惧怕。

就在汤国祚思绪不定之际,朱纯臣见王承恩回来了,忙走上前说道:“王公公回来了。”

刚从满桂、赵率教所部,进驻的那处营寨,赶回来的王承恩,见朱纯臣拦着自己的去路,眉头一皱,但很快恢复如初,神情淡然道:“见过成国公,灵璧侯。”

“王公公客气了。”朱纯臣微微一笑道:“王公公这是奉陛下的旨意,犒赏了满桂、赵率教所部回来?”

“是。”

王承恩点头道:“成国公,咱家还要向皇爷禀明此事,若没有其他事情,那咱家……”

“王公公稍等。”

朱纯臣见状,忙上前低声道:“若是见到陛下,还请王公公美言几句,本公与灵璧侯有些事情,想向陛下禀明。”

说着,还不忘塞给王承恩一物,觉得手里一沉的王承恩,眉头微蹙,但很快就恢复平静。

这两个家伙,是想找皇爷请罪的吧。

“咱家试试吧。”收敛心神的王承恩,模棱两可的说道:“至于皇爷是否召见,咱家……”

“好,好。”

朱纯臣见状连连点头,这一幕,叫在旁的汤国祚见后,心里直呼内行啊,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啊,到底是老狐狸。

看着向崇祯皇帝行在走去的王承恩,这神情各异的朱纯臣、汤国祚,心里想的却不是一回事。

“吱~”

等朱纯臣他们回过神来,侯在房门外的王承恩,在请旨后,得到崇祯皇帝的回应,左右大汉将军打开房门,这才小心翼翼的走进来正堂内。

负手而立的崇祯皇帝,依旧盯着眼前的地舆图,头也没回的说道:“满桂、赵率教所部,安抚的怎么样了?”

王承恩闻言,忙拱手道:“一切按照皇爷的旨意所办,所立战功皆已登记造册,等此战结束后一并赏赐。

那些大明的健儿,在知晓皇爷有旨意,叫他们好好休整,待大明再度出战,还要领着他们一同杀敌,一个个都表现得极为激动。”

在讲到这里的时候,王承恩的脑海里,就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来,自己奉旨携带各种吃的初到营寨,以安抚满桂、赵率教所部健儿,跟讲出自家皇爷之言后,那前后变化后,王承恩的心里就唏嘘不已。

这么一帮强兵悍将,真要是再跟建虏杀一场,只怕同等规模下的建虏骑兵,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这是一帮健儿啊。”

崇祯皇帝面露感慨,转过身道:“倘若我大明在辽东前线,所有的统兵将领,包括他们麾下的将士,都能像满桂、赵率教所部一般,我大明又何至于经历此等浩劫!”

自从前线战场回来以后,崇祯皇帝就把自己关在屋中,认真思索接下来的整体战局,还有皇太极知晓他们八旗麾下偏师,跟大明铁骑交战的战况后,是否会选择撤离关内,不再跟大明死磕到底了。

首节上一节69/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