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7节

细数下来,袁崇焕虽说远在辽东任职,然在朝堂之上,却罗织了一张大网,不管是好的层面,还是不好的层面,都有人帮他争取政治资源。

而在辽东那边,袁崇焕做的就更直接了,与之政见不合、关系不对付的将领,皆被调离出去了。

甚至在袁崇焕初任辽东督师,为彰显自己的权势,也为让辽东不再有其他声音,袁崇焕炮制了‘矫诏杀毛文龙’的壮举!

尽管毛文龙的确性情跋扈,然袁崇焕为一己私利,却擅杀朝廷大将,这等自断一臂的做法,叫建虏在辽南一带,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可袁崇焕矫诏一事,却没受到追责,甚至还得到勉励,这不可谓不是件可悲可叹的事情。

“王公公,陛下他还是不愿召见我等吗?”李邦华眉宇间透着忧色,看着侯在堂外的王承恩,略显焦急道:“这都过去两日了,袁崇焕已率部回撤迁安城,军机处前指这边,还有众多……”

见李邦华这般,王承恩眉头微蹙,上前道:“李侍郎,并非咱家不愿通禀,实则是皇爷先前有旨意,言这两日他想一个人静静。

什么时候,天雄军、忠勇军抵达蓟州,皇爷自会出来的,诸公若真想见皇爷,还请再等些时日吧。”

“唉~”

王洽、李邦华闻言,相视一眼后,皆轻叹口气,神情间透着忧色与无奈。

此前袁崇焕不听军机处明发上谕,擅自率部离开迁安城,还有皇太极所写那封书信,算是叫天子对其彻底失望了。

“陛下!陛下!”

朱纯臣行色匆匆,从军机处前指堂外跑来,情绪有些激动,大声喊叫道:“天雄、忠勇两军,先锋军已抵蓟州这边。

最迟两个时辰,两军主力便抵蓟州!”

本打算离去的王洽、李邦华,骤然听闻朱纯臣所讲,脸上皆露出喜色,这可真是好消息啊。

有天雄、忠勇两军,六万余众兵马抵达,那蓟州方面的威胁,也算告一段落了,此时建虏那边,应已收到所派建虏的首级,还有被割掉舌头的戈图。

“吱~”

本紧闭的房门被打开,神采奕奕的崇祯皇帝,出现在众人面前,那眸中闪烁着的精芒,叫王洽、李邦华他们,没由的觉得很是心安。

“备马,朕要出城,迎接天雄、忠勇两军!”

崇祯皇帝垂手而立,看向朱纯臣说道:“派人传朕口谕,命卢象升、孙祖寿二人,率千总以上将校,离队赶来,朕有些话,要对天雄、忠勇的将校讲!”

“臣遵旨!”

被敲打过的朱纯臣,当即拱手应道,随后便在王洽、李邦华错愕的神情下,快步朝堂外跑去。

王洽不解的走上前,拱手询问道:“陛下,这天雄、忠勇两军主力,最迟两个时辰,便能抵达蓟州,您为何还要提前召见卢象升、孙祖寿他们?”

“朕要他们保卫自己的家园!”

崇祯皇帝神情冷厉,快步朝前走去,说了一句,叫王洽、李邦华心惊之言。

“这……”

将天子这般向前走去,王洽、李邦华愣了一下,随后相视一眼,试图揣摩天子之言,到底是何意。

难道天子没有打算,叫赶来的天雄、忠勇两军,留驻蓟州这边吗?

可他们不留驻冀州,那又能去什么地方?

总不能是派到遵化一带,去跟建虏展开激战吧!

带着种种的疑惑与不解,王洽、李邦华他们撩起袍袖,便快步去追离去的崇祯皇帝,想知晓天子到底何意。

闹了袁崇焕这等事情,崇祯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在‘稳’大局这个前提下,明军必须有所进展,这般才能掌握大势,才能叫战局向自己所谋的方向进展。

袁崇焕所领东线防务,从他违背军机处前指的那一刻,在崇祯皇帝的心中,就已然大打折扣了。

辽东前线的那帮统兵将领,有多少还能用,有多少不能用,崇祯皇帝在过去两日内,也仔细进行了参照对比。

这一仗不好打,但不管怎么艰难,这一仗,大明都必须要赢!

“臣/末将等拜见陛下!”

在一阵问候声下,骑马而定的崇祯皇帝,从思绪中回过神来,看向以卢象升、孙祖寿为首的天雄、忠勇两军将校,脸上露出了笑意。

既然辽派将门不可用,那便以此战磨砺出一批将校,逐步替换掉他们就是了!

“卢卿,孙卿,朕可算是把你们盼来了。”

翻身下马的崇祯皇帝,快步走上前,弯腰搀起卢象升、孙祖寿二人,面露笑意道:“诸卿快快请起。”

“喏!”

在一阵应喝声下,天雄、忠勇两军将校,干脆利落的站起身来,那一道道灼热且真挚的目光,看向崇祯皇帝。

“陛下,臣不辱皇命,所辖天雄、忠勇两军,皆已完成整编。”卢象升走上前,神情正色的拱手作揖道。

“两军所需一应军器、甲具、火器等,皆在军机处的统一调配下,完成全员配属,另兵仗局那边,为两军提供十万枚震天雷。

我天雄、忠勇两军,已做好为大明血战的准备,请陛下降旨,将我等谴派到前线,去跟进犯的建虏死战!!!”

“愿为陛下赴死!愿为大明赴死!!”

紧随卢象升之后,以孙祖寿为首的天雄、忠勇两军将校,纷纷抱拳喝道。

见到此幕的崇祯皇帝,为之动容,心里生出感慨,谁言大明之中无雄儿?眼前这些不都是大明雄儿吗!!!

第81章 背后即家园,我们已无路可退!

看着请战的卢象升、孙祖寿等一众人,随驾的王洽、李邦华、朱纯臣等人,露出了各异的神情。

这便是天子所等待的天雄、忠勇两军吗?

那一双双灼热的眼眸。

那一张张亢奋的脸庞。

在他们的身上,王洽、李邦华等人,感受到了舍生取义,感受到了高亢斗志,这本不该属于一支新整编的军队啊!

哪怕天雄、忠勇两军,绝大多数的将士,是从戍守神京的京营里,筛选出来的精锐,可卢象升、孙祖寿,又是用了什么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他们揉搓成一个整体的?

“好,好,好!”

崇祯皇帝连连称好,叉着腰,看向卢象升他们,沉声道:“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们,天雄军、忠勇军,不愧是我大明的强军。

卢卿,孙卿,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关于你们的请战,朕恩准了,就算你们此次不请战,朕要打算将你们派出去。”

“……”

卢象升、孙祖寿他们,听到崇祯皇帝所讲后,露出激动的神情,相互间看了一眼,双拳下意识紧握起来。

当初在广渠门外所驻营寨,他们没浪费任何时间,将天雄、忠勇两军的框架,乃至各部编制,以最快的速度明确下来,并完成相应的操练,所为就是能在完成整编后,开赴到前线战场,跟进犯的建虏展开血战!

“在你们走之前,朕有两件事情,还有一句话,要讲给你们。”看着情绪激动的众将校,叉腰而立的崇祯皇帝,伸手说道。

卢象升、孙祖寿他们闻言,一个个本能的挺直腰板,目光如炬的看向崇祯皇帝,力求把最好的风貌,留给天子。

“在你们没出征前,朕抵达三河没多久,被建虏威胁的遵化、三屯营两地,就被建虏先后攻破。”

崇祯皇帝神情正色,看向卢象升他们,说道:“先前出于种种考虑,这一战况,朕没有以军机处之名,下发到你们天雄、忠勇两军麾下。

但现在你们抵达蓟州了,这件事情,朕觉得不能瞒着你们,因为你们是我大明的一份子,是抗击建虏的强军,这份血海深仇,你们必须要知道!”

该死!!

听到这个消息的卢象升、孙祖寿等一众将校,眉头紧蹙起来,神情变得凌厉,双拳下意识紧握着。

最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当初他们收到军机处前指,明发过来的石门镇大捷,就猜想到建虏定不会善罢甘休。

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的这么快,据城而守的遵化、三屯营两地守军,竟抵挡不住建虏的围攻。

倘若是这样的话,那接下来这一仗,对大明来讲并不好打,毕竟建虏掌控了出入关内的要地。

“而朕要讲的第二件事情!”

就在卢象升、孙祖寿他们,一个个心思不定之际,崇祯皇帝叉腰紧握拳头,咬牙切齿的说道。

崇祯皇帝的变化,叫卢象升、孙祖寿他们,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还有更坏的事情?总不会出战的勇卫营,被建虏全歼了吧!

而王洽、李邦华他们,心也跟着提起来了,天子莫不会是想要讲袁崇焕可能通敌,甚至公然违背军机处上谕之事吧?

难道天子打算将天雄、忠勇两军,派到迁安城那边,由卢象升全面主持东线防务吧?!

“诸卿,朕请你们记住,这是我大明必报的血海深仇!!”

在一众人心思各异之际,崇祯皇帝神情冷然,眸中闪烁着寒芒,沉声喝道:“遵化、三屯营两地,我大明治下的子民,被进犯的建虏,残忍的进行了屠戮!

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你们都不认识,但你们要牢记一点,天雄、忠勇两军,是我大明的雄儿,而他们是我大明的子民。

但面对外敌侵略,我们大明的军队不强,那今日发生在遵化、三屯营两地的惨剧,便能发生在你们的身上!”

“该死!!”

“可恶!!”

一道道愤怒的怒吼声,此刻响起,卢象升、孙祖寿他们,那一双双带着怒意的眼眸,散发着冷厉的寒芒。

尽管他们知道建虏的凶残,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过,建虏攻破遵化、三屯营两地后,竟做这等丧尽天良之事。

“诸卿,朕要你们牢记住,朕要讲的这句话!”

看着愤怒的众将校,崇祯皇帝紧握双拳,掷地有声的喝道:“记住,背后即家园,我们已无路可退!

倘若这一战,我们大明不能打跑建虏,不能把被建虏攻占的疆域,用我们手里的军器、火器夺回来,那遵化、三屯营的惨剧,便会发生在你们的身上。

你们想看到自己的亲人,被凶残的建虏残忍杀害吗?想看到你们的女人,被建虏肆意糟蹋吗?想看到你们的孩子,被建虏随意摔死吗?!!!”

“不想!!!”

一道无法抑制的怒吼,此刻骤然响起,看着眼前这些天雄、忠勇两军的将校,那愤怒到极致的神情,崇祯皇帝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

这才是他所想看到的眼神!

这才是他所想看到的精气神!

天雄军、忠勇军是新整编的军队,这不要紧,六万余众大军,在此战中打残了也不要紧。

崇祯皇帝想要的是有军魂的强军,而不是像辽前那帮边军,只会要银子的家丁军,他要用建虏充当磨刀石,狠狠搓一搓大明生锈的刀锋。

“那么,天雄、忠勇两军,即刻开赴石门镇,由卢卿全面统管该线军务,孙卿、周卿协助!”

崇祯皇帝神情正色道:“仗怎么打,卢卿有临断权,军机处前指未下上谕,卢卿可自行安排,若军机处前指明发上谕,则必须坚决完成!

诸卿,朕与你们同在,此战若不能打退建虏,重创建虏,朕决不罢休,此战谁若能斩获战功,朕定不吝封赏!!!”

“臣/末将等领旨!!!”

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斗志高亢的卢象升、孙祖寿等一众人,在领命以后,便赶赴天雄、忠勇两军,朝着石门镇方向进发,准备迎战进犯大明的建虏。

第82章 皇太极之怒

在这蓟州城外,崇祯皇帝骑马而定,远远的看着匆匆行进的天雄、忠勇两军将士,神情间看不出喜悲。

王洽、李邦华、朱纯臣他们,神情各异的侯在原处,陪着崇祯皇帝,直到两军最后一支队伍离去。

尽管在崇祯皇帝的内心深处,很想跟随天雄、忠勇两军,一块开赴石门镇,陪这帮大明儿郎,迎战进犯的建虏。

然身为大明的天子,他必须留在蓟州城,至少在建虏没有新的行动前,他要在此坐镇指挥,以帮助大明赢下此战胜利。

“陛下,天雄、忠勇两军,已悉数朝石门镇赶去,咱们回蓟州城吧?”王洽走上前,对陷入沉思的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

随着建虏奴酋皇太极,谴派麾下摆牙勒,充当所谓出使大明的群体,期间所发生的种种,乃至袁崇焕的一些异动,也叫随驾的王洽、李邦华,渐渐明白崇祯皇帝所处的境遇。

首节上一节47/4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