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58节

  黄觉道:“还请公子赐名。”

  赵柽道:“素闻大唐军神李药师沉毅果敢,足智多谋,我看不如就叫药师吧!”

  黄觉闻言心中一愣,虽然李靖名气大,但这名字却实在是太普通了些,毕竟这只是李靖的字啊,他知朝中就有两个叫药师的,就是福建转运司衙门里亦有一个叫此名的,可他嘴上不敢说,只是道:“多谢公子赐名。”

  赵柽摇头道:“我知你心里不满意这名,老学士不起,你不起,推到本王这里,本王又从没起过名。”

  黄觉赔笑道:“属下怎敢如此想,这名字好,定能压住老爷子说得的邪性八字。”

  赵柽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回去琢磨吧,本王歇息片刻。”

  黄觉站起身向外走,边走边想,公子怎就起个这名?这与公子的才华不般啊。

  看着黄觉出门,赵柽往帅帐后的床上一躺,慢慢闭上眼睛。

  他与黄家关系非比寻常,自小就常跑去看黄裳编撰《万寿道藏》,那时还没随周侗学武,倒是先将一些道家拳法记了遍。

  道君皇帝宠信黄裳,其实一半原因是为他这名字,黄裳名字来自易经坤卦六五:黄裳,元吉。

  元,大也,裳,裙裤也,此尊贵吉祥,代表吉祥之征,又喻人内德之美,故大吉。

  黄裳为人谨慎,诗词文笔一流,又对道家经书领悟透彻,自是得道君皇帝宠信,道君皇帝既然宠信黄裳,当做自己人看待,便要给些好处,他在这上面从不吝啬,王黼不必说,就好像高俅,又是连升多少级。

  但黄老学士得给他编书,就不能有空做别的官,道君皇帝想着那就抬举一下他儿子吧,而黄觉这时金榜题名不久,正在外放知县。

  于是过了段时间,道君皇帝直接将黄觉调回京城,给了个皇城司副使,皇城司的上下职位,不是内宦担着,就是勋贵子弟,几无他例。

  但这里面却出了件旁的事情。

  黄觉曾有一名青梅竹马女子,唤作小,他进士及第后便外放出去,打算稳定一下再去提亲,可这时小却被其父送进了宫中。

  这一朝虽然也选秀,但大抵只在开封附近,范围不大,剩下的便是一些官员主动送女入宫,这小的父亲是个五品京官,虽然知道黄觉和小之事,但当时黄裳已经卸任了知福州,一心给道君皇帝编撰万寿道藏,他便觉得黄家再无权势,而他又是个贪心向上的,一咬牙不顾女儿寻死觅活就给送进了宫里。

  可女子进宫后,最初多为宫女,这小也不例外,宫内女子多不胜数,并没有得到道君皇帝的宠幸。

  黄觉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绝,只怪自家痴于读书科举,竟然误了小一生,他在这男女之情上面是个痴人,根本没想过以当时黄家的情况,靠黄老学士一人支撑门楣,眼看着编撰道经就要编到死,那小父亲根本不可能答应这门亲事。

  他这个皇城司副使虽然是个阶官,可总要去宫廷的,结果有一次就遇到了小,黄觉这个人在别的事上都有头脑,唯独在情感上转不过弯,这件事如果让黄老学士出面,找道君皇帝述说下前因后果,想来要个宫女,也不是甚么太难事。

  这一朝官家赏赐宫女出去并不新鲜,前有仁宗皇帝,若是正常发展,后面还有个高宗,都做过这种事。

  可黄觉当时太过年轻,结果天雷勾地火,就来了个先斩后奏,直到小怀孕了,这才不知所措,回家去和黄裳坦白。

  黄裳自是勃然大怒,他太了解道君皇帝了,道君皇帝没碰过的,你可以去要,他心情好就会赏赐,但是你没去要却先斩后奏,那可就要不出了,何况赏赐宫女出去也要验明正身的,此刻无论怎么做都是死罪!

  这件事本来无解,黄觉跑了小也跑不了,何况他俩见面也不算很容易,随着小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早晚都得露馅,这个时候就算小自杀都没用,宫内只要一查就能查出怀孕的事,顺藤摸瓜找出黄觉并不算难。

  赵柽当时只有七岁,因为常去黄裳编撰处就认识了黄孤,他是从黄孤口里知道这件事的,黄孤当时岁数也不大,说得含含糊糊,甚么爹爹在家打哥哥,骂了甚么话,黄孤不是很懂,但赵柽分析之下发现竟出了如此大事。

  他左右想着还是救一下,且对道君皇帝老人家的面子上也好看,于是直接找了黄裳,开门见山说他有办法,吓得黄裳大惊失色,赵柽只告诉黄裳回去准备接人就是。

  这件事对黄家来说很无解,但对赵柽说却简单得紧,直接去找了自家娘娘,点名要小过去伺候,然后过上几日悄悄带出宫去,让黄家的人暗地里接走。

  至于小在赵柽这边不见了,却又有几个敢问,就算是娘娘也帮他瞒下,此事便就罢了。

  从此,黄家将小藏了两年,而这时黄裳也好,黄觉也罢,哪敢不兢兢业业做事,简直恨不得埋身公务之中,来掩盖心内的不安,道君皇帝看在眼里自然满意,继续提拔黄觉,外放了一任提点刑狱使,一任知州,最后直接做到福建路安抚使的位置上。

  是以,赵柽和黄家的关系极为特殊,赵柽对黄家是救命之恩,而黄家亦是举家相报,唯命是从。

第126章 海岸遇袭,霸主嘤嘤

  赵柽一梦好到天色微黑,无人敢打扰,直至自家唤人。

  却是岛上大摆宴席,那许多海盗船上甚么没有?佳肴美酒,时令果子,更有海鲜大餐,满满登登放了好多桌。

  海盗们自未全部下船,实是人数太多,除了个个不同伙的大头目,还有下面小头目一档,却也有百多号,都来相陪。

  其实明月在天,众星参斗,照耀得岛上光亮,又点起牛油的大蜡,松油的火把,一时莫能不见。

  待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又有海盗里的伶俐之辈前来献艺,你道却是为何?

  原来这海盗亦分两种,一种就是海上占了岛子,平日里专司此营生,杀人劫船,少去陆地。

  令一种则明为渔民海商,暗行海贼之事,生意不好,打不得鱼,便去劫抢。

  这第二种还好,毕竟能回陆上生活,第一种却常年海上和岛中憋闷,除了必要粮水,少沾陆上,便自家找了些耍子取乐,无非是戏法杂技,卖乖耍宝,却因为人数多了,倒亦花样百出。

  众人看了片刻,忽然岛子远处的大海中传来“嘤嘤嘤”的奇特声音,这声音极多极杂,铺天盖地一般,虽然似乎还远,却已将岛上众人的喧闹声盖住。

  黄觉一愣,猛地站起向远处海上望去,雷老虎亦瞪大双眼,似乎遇到了不可思议之事。

  两名海盗传令兵从岛旁船上跑过来,到了近前大声报:“禀头领,海船前方发现逆戟鲸,不知有多少,估摸几百上千,来势汹汹!”

  黄觉皱眉道:“哪来的这么多逆戟鲸?你们惹到这些东西了?”

  那来报海盗愕了一下道:“大头领,你那时下令寻找鲸筋之物,我们黄昏时发现一只落单的逆戟鲸,便费力射杀了,取了筋来。”

  黄觉皱眉道:“鲸筋……自然是鲸鲵之筋最好,就算寻找替代,也应该找翅鲸和须鲸这种,才够软够长,这逆戟鲸的筋太硬了,根本用不了啊,不过你们确定当时射杀的是落单的逆戟鲸?”

  海盗传令兵道:“大头领,这肯定不会错,若是成群结队,我们断不会惹这东西,杀不好杀,肉又难吃,又没多少油脂做蜡,倒是没想过这筋不好用。”

  逆戟鲸就是虎鲸,凶猛异常,而且结伴而行,可按照海盗传令兵说的几百上千头在一起,就算黄觉也未听过。

  他看向雷老虎,雷老虎大半辈子做海盗肯定知道这种异常,雷老虎站了起来,瞪着传令兵,道:“该死的,这是逆戟鲸的王群,极端罕见,又怎会遇到?”

  海盗传令兵道:“正是以为没有,瞧见落单的才围杀,倒是没想过筋能不能用。”

  雷老虎脸上横肉都要竖起来,他急道:“快去查看,这鬼东西比咱们还凶猛,只有不想干的对手,没有干不倒的对手,对对,这鬼东西和别的鲸不同,是能靠近海岸的,可千万别让他们破坏海船,那可都是银子!”

  虎鲸群发起疯来是极度可怕的,真正的海洋霸主,鲸群之下,几乎没有什么天敌。

  赵柽道:“去海边瞅瞅,本王也见识一下这逆戟鲸。”

  黄觉想了想,这逆戟鲸虽然能靠近海岸,不过对岸上的人倒是没甚么威胁,便道:“是公子。”

  那边海盗小兵跑回去查看情况,这边一行人浩浩荡荡往海边去,却是还没到近前,便听那“嘤嘤嘤”之声更大,众人此刻明白这是逆戟鲸的叫声。

  就在这时,有一艘泊的稍远些的海船竟然发出“咔嚓咔嚓”乱响,只是片刻轰通一声,打起海浪滔天,竟然是被虎鲸群给掀翻了。

  赵柽知道,这虎鲸轻易不伤人,事实上海豚科的鲸类大都这样,虎鲸是海豚科,虎鲸属。

  可是这种事也不是没有例外,你伤了它们,它们复仇的事情亦不是没有发生,尤其在大型鲸群里还是可见的。

  来到岸边,那海水一浪一浪扑打着沙滩和礁石,众人向前看去,哪怕这些都是积年的水匪,老精的海贼,亦不禁脸上有些失色。

  借着天上月光和海船上的光芒,只见深蓝色的海面上露出无数形似枪戟的背鳍,一望不见尽头。

  雷老虎变色道:“这……怎么如此多,这就是在岸上,在海里可要出大事情了。”

  掀翻了一条船后,那“嘤嘤”之声慢慢轻下来,不过这些露在水面的枪脊背鳍似乎没有罢手的意思,远远的,又一条泊得不近的海船开始晃动起来。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哪怕历来横行肆虐海上,但对这种情景一时间倒也没想出个章程。

  这时,黄孤忽然道:“公子,那鲸群后面好像有人存在!”

  众人闻言一起看去,但真能看到的也不过赵柽、黄觉、黄孤、欧阳北、雷老虎等寥寥几个。

  黄觉道:“公子,果然有人在鲸群上,好像正在向这边过来。”

  雷老虎摸着圆滚滚的脑袋道:“逆戟鲸听说倒是可训,但这么大的鲸群怎可能理人,不过好像还真是人啊!”

  只见就在鲸群后方,有一根极长的枪戟高高露出水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庞大的逆戟鲸。

  这只逆戟鲸和别的不同,别的逆戟鲸身子大多沉在水下,这条逆戟鲸的身子却是在半浮在水上,此刻由远及近,那四周的逆戟鲸竟然让出一条海道,这条逆戟鲸缓缓向这边游了过来。

  “这不会是逆戟鲸王吧?”雷老虎咧着大嘴,刚才翻的那条船是他手下,他可不想再出什么事,虽然手上的东西和财物大多都是抢来,可抢来的不就是自己的吗,可不想再有甚么损失。

  “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鲸群从没见过。”旁边另一伙海盗的大头目,绰号铁脚龟的铁玄瞪大眼睛说道。

  这时水花从远处向两旁分去,那条逆戟鲸更加近了,众人皆看到鲸身上确有着一人,只不过看见这人后都有些目瞪口呆起来。

  明月之下,星光璀璨,那柔和的辉芒缓缓撒下。

  一名少女正坐在虎鲸背上,发丝随风轻轻扬起,全身白衣,发上束了条金色带子,月华一映,灿然生辉。

  众人不禁看得呆住,那鲸慢慢游近,只见少女十六七岁年纪,双眸如星,倾国倾城,手执一根碧玉洞箫,神色淡淡地望向岸上。

第127章 海上明月听吹箫

  黄孤看着前方鲸上少女,不由瞪大眼睛,道:“公子,这,这不是……”

  赵柽点了点头,望着鲸上少女高声喊道:“慧娘,千里至此,可是为还本王的五千两银子?天暗水冷,速上岸来,细说分明。”

  少女在鲸上瞅他,纤身立起,衣袂飘飘,随后洞箫声响起,水中枪戟便渐渐安静下来,就是原本那艘已经晃动不止的海船亦复平稳。

  虎鲸慢慢靠近岸边,少女此刻罢了箫声,立在虎鲸上一动不动,只是望赵柽。

  少女不是旁人,正是当初在东京不辞而别的刘慧娘,鬼樊楼事了之后,刘慧娘连王府的筵席都没有参加,更没见赵柽,直接芳迹杳杳,不知所踪。

  赵柽道:“慧娘,还不上岸?”

  少女望着赵柽发了会儿呆,随后微微一礼:“没想到竟会在此遇见王爷,慧娘行事鲁莽了,慧娘这就带鲸群离去,不耽误王爷商议大事。”

  赵柽看一眼旁边黄觉:“本王有大事要商议吗?”

  黄觉愣了愣,急忙一脸严肃道:“没有,王爷哪里有甚么大事,不过是游山玩水,观赏海景罢了。”

  说完,他冲四周瞪眼:“你们都在此处凑什么热闹,又没大事商议,统统回船里去!”

  岛上人“呼啦”一声散掉,全都跑到岸边钻进海船的楼舱内,赵柽看着一旁的黄觉:“黄安抚,你有大事要与本王商议吗?”

  黄觉讪讪一笑,转身就走。

  少女站在鲸上星眸灿灿,道:“却是慧娘耽误王爷的事情了。”

  赵柽摇了摇头:“甭理他们,本王正闷,下来说话。”

  少女从鲸身跃下,踩着露出水面的礁石,片刻来到岸上。

  赵柽道:“慧娘何故来到海上?本王记得你上次说过家在沂州?”

  刘慧娘道:“王爷,慧娘师门便在远处的岛屿,去岁艺成回家中探望父母,年后再回师门。”

  赵柽点头:“原来如此,那这些逆戟鲸……”

  刘慧娘道:“这些逆戟鲸久在师门海域,自小便熟,本是出海寻找一物,没想到其中有头走失,这才追踪至此。”

  赵柽笑着看她,道:“何时返回沂州?”

  刘慧娘莞尔道:“王爷还想上门去要银子不成?家父沂州防御使刘广,王爷但管去要。”

  赵柽哈哈大笑:“却是个官宦人家的小娘,之前一直瞒着,倒把我当外人。”

  刘慧娘双眸柔静似水,嘴角微微上扬,忽道:“我给王爷奏上一曲吧?”

  赵柽点头,见少女手捧洞箫,悠悠一曲,海中群鲸起舞,水花飞溅,久久不停。

  一曲终了,少女嫣然一笑,飞身上鲸,跨海而去……

  第二日大早,两艘海船从小岛出发,直奔辽国大定府来州方向驶去。

  赵柽与耶律大石定在来州海上相见,这个计划很早时便有了,从最初他只是想联络耶律大石,搅混这宋辽金这一摊水,到最后确定刺杀完颜阿骨打,彻底把北地弄乱,赵柽足足思索了十年时间。

  刺杀皇帝这种事,一般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因为自汉代以后,外人根本无法接近帝王,即便刺杀亦得是身边人朝中人,且杀不杀得先不说,自家最后绝难脱身。

  皇帝基本是不出宫的,就算微服出访,刺客亦不可能会认得,原本这种事根本无法完成。

  但是,这只是对大一统的皇朝,或者中原的王朝而言,对草原塞外的那些国家,却不存在这种桎梏。

  这种国家的皇帝,喜狩猎,骏马奔腾,王寨时常搬动,就算是契丹已经建国这么多年,天祚帝平庸无能,却也时常外出,纵马草原。

首节上一节58/4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