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433节

  道君皇帝大病一场,酒也不喝了,字也不写了,画也不做了,妃嫔也不宠幸了,牛皮也不吹了。

  他给太原的童贯下旨,叫童贯挂宣抚处置使,再次带兵去打燕地。

  可童贯哪里肯接这差事,他又不傻,上次燕京是怎么拿下来的大家心中全都有数,他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之致,也得到了所求最大的名望地位,再次掌兵保不齐就要身败名裂,晚节不保,这个险是绝对不能够冒的。

  他给道君皇帝上折,字里行间痛哭流涕,说自己已经年近八十,如今走路都成问题,哪还有力量出征燕云,只能在心中祈福,天佑官家万岁,天佑大宋武运。

  道君皇帝对此也没办法,童贯虽然是抗旨了,可他确实年近八旬,叫这个岁数领兵出征也的确有点不像话,何况又哭诉有病,一时不好治罪。

  此刻又有太原通判报上折子,说广陵郡王所言为真,他曾亲自去府中看了,童王爷躺在榻上都难起身,每每说话诞液流满衣襟,看似病痛缠身。

  道君皇帝见了更加没办法,各地判官负责监察,他们都这样说,自己更不好治罪,只能不了了之。

  随后朝上反复无策,每日郁郁沉沉,道君皇帝逢朝便大发雷霆,可却全无办法。

  如今国库彻底空虚,本来派兵联金攻辽就花去钱财无以计数,结果虽然拿下十六州却是只得城池,于财物补贴之上全无回报,女真夺后,又返攻几次具为失败,现在无策不说,更是无一文钱可使。

  道君皇帝只好给自家找宽心的理由,虽然燕云丢了,但过阵时间说不定还能再拿回来,国库空了钱没了,过了这个年,来年收成好国泰民安,还能再收上来。

  至于封禅了泰山,这也没事,反正有逆子在西方征这讨那,胡作非为,那边得到的地盘金国总不会抢去吧?老二可不是个善茬,怎么能把吃进去的随便吐给旁人?

  道君皇帝这般想来想去,心情果然好了许多,之前因为燕云丢失造成的病状,也慢慢全都好转。

  可就在刚进入腊月的时候,大宋朝堂却接到女真那边送来的国书。

  国书是完颜吴乞买亲自所写,语气极为傲慢,主要是询问大宋想不想拿回燕云十六州。

  若是想拿回去,那就得答应三个条件,三个条件满足,便还燕云给大宋,从此睦邻友好,再不动刀兵。

  三个条件不能满足,那燕云之地就属女真了,宋国若是再敢打主意,定然叫其吃不了兜着走。

  道君皇帝一开始听金国使臣简述,心中还觉惊喜,暗想对方开出条件如果合适,大不了买回来就是了,然后好好经营,断然不能再被抢走。

  可是看了国书上所列条件之后,顿时傻眼,这三个条件,根本就是在强人之难,想要全都办到,依眼下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

  第一个条件是,宋须像之前给辽国岁币一样,从今往后给金岁币。

  岁币数量为每年白银五十万两,绢五十万匹,粮食五十万石。

  而原本大宋给辽的岁币数量,在仁宗的庆历增币后,也不过是白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此刻金国却狮子大开口,要五十万两银子,五十万匹绢,且还增加了粮食一项,足足五十万石。

  道君皇帝这时就算想给也拿不出来,大宋国库已经是建国以来最空虚的时候,就算是把他的骨头砸碎了,他也没有。

  第二个条件是,把所有辽国的降将降军,全都抓起来交给金国处置。

  大宋一共接纳辽国军将近三万人,把这三万人都抓起来送给女真,这想想都不可能,这根本就是动摇国本之事。

  倘若这么做了,大宋颜面何存?他的颜面何存?如此言而无信之事,对待手下这般冷酷无情,以后谁还敢投靠大宋?谁还敢在大宋下面为兵为将?到时候没人愿为大宋卖命打仗,恐怕遭四邻欺辱,大宋用不多久便可能会社稷不在,江山破灭了。

  第三个条件则是,把秦王赵柽,绑去上京,交给金国处理。

  金国那边并不太知道赵柽已经反出东京,大抵是道君皇帝宣传工作做得好,只以为是受他之命,去平定西方。

  而且这时女真只知西夏灭亡,至于回鹘和东喀喇汗的事情却是不太知晓,距离实在遥远是一方面,女真的见识所限也是一方面,事实上以女真内部大臣将领的所学所知,基本都不怎么知道西域再往西的事情,中亚那边对他们来说,完全就是一片空白。

  而且女真在河西之地,回鹘沙海,也从没有过什么布置,没有细作谍子之类,所以并不晓得赵柽这边真正境况。

  对于这一个条件,道君皇帝更是无法做到了,逆子根本就不听他的,还什么乖乖绑去送往上京,就是叫他回去东京,他都不会听从。

  何况道君皇帝虽然一直颐指气使,对外说是他令赵柽去西部做这做那,但实际上他有点怕见赵柽,这老二如今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坐拥偌大的地盘,真要是还有见面的时候,恐怕不会是什么好事。

  他如今对这逆子当时在大殿杀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想起来都有些身上颤抖,简直不要太粗野残暴,说起来逆子也是读书人,怎么就能这么无礼无法,大逆不道?

  所以这第三个条件也做不到。

  既然都做不到,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看那金国使臣在殿上蹦蹦跳跳,耀武扬威,道君皇帝一气之下,就令人推出午门给斩了。

  没法子谈,金国这根本就没有谈的诚意,这三个条件已经不止是狮子大开口那么简单,就是在欺辱大宋,在欺辱他,他决不能忍!

  若非现在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士气也低落到一定程度,他恨不得立刻就发兵再去攻击女真,以出心中的一口恶气。

  大宋没答应女真条件,又斩了来使的消息传回燕京那边,女真却没太大反应,只是保持沉默,也不知具体做什么想法。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赵柽在西宁也知道了这件事情,看着密报上的三个条件,不由一笑。

  看来女真并不了解大宋眼下的国情,还以为到处都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金银满仓,粮粟满垛呢,居然开出这般天价。

  这是女真错估了当下大宋的窘迫,大宋哪里还有什么钱粮。

  道君皇帝本身就穷奢极欲,浪费无度,而且这些年来,不是内战就是外战,几乎年年亏空,光是田虎那里就打了多少年?

  虽然说是消耗梁山人马,可你能不给钱,不给粮食吗?兵死的多了,你能不派人去补上吗?

  这都是要花费的。

  女真从柳永一首望海潮里看大宋繁华,又从之前年年予辽岁币,看大宋富庶。

  假倒不假,可柳三变的望海潮写的是什么年代?且又是江南,江南士族确实富有,可眼下吗……

  至于岁币给了辽一百多年,但从神宗往后,又是变法,又是五路征西夏,无功而返,家底早折腾光了,为了不两面开战,都是勉强在给。

  直至这一朝,倒天公作美一直风调雨顺,但同样兴盛兵事,却是内外皆有,内里些小战多如牛毛,大的如王庆、方腊、田虎,都是之前历代没有过的,再加上道君皇帝的奢侈,还能攒下多少钱粮?

  女真想要压榨一笔,再做他谋,只以为大宋妥协或不妥协,却浑然没想过大宋眼下根本就拿不出来啊!

  赵柽放下密信摇了摇头,便起身出府,去看铁鹞子训练去了。

第594章 毕其功于一役,一举而竟全功

  转眼年关已近,赵柽打算回西宁州过年。

  带上元镜和小赵谙,腊月二十返到青唐,府内已是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

  介绍一番元镜和小四郎之后,便安排住处,只待除夕到来。

  二十九上午,王府更加热闹,赵柽却收到一封从宋金边境来的信笺。

  信是宗泽派人送来的,宗泽这时任河北西路转运使,正是北方边境。

  赵柽离开东京之后,道君皇帝并未对他的往来之人有什么动作,一个是不少人都有功在身,又无过错,不好拿捏,还有就是赵柽反出东京的事情,大抵要藏着掖着,不好做得太明显,叫外面得知,他丢天大面皮。

  赵柽打开信封一看,足足有三页纸,是宗泽在病榻之上写来。

  宗泽此刻已经年近七十,本来身子还算硬朗,但也是女真夺燕云之事给气倒,又加上宋军几次复攻皆大败而归,一时间气火攻心,久久没有痊愈。

  赵柽仔细看信件,都是分析女真战力长短,兵力部署,后勤补给线路之事的。

  转运使不带兵,又不是河北西路抚帅,没有兵权,就算宗泽于军事上再有见地也无用处,真定府帅不可能听他的。

  他在大宋朝堂也没什么背景靠山,当年若无赵柽去登州要他,就被陷害到镇江羁押了,要好几年才能放出来任一个收酒税的小官,哪有现在掌管一路漕司的权柄,可这也是有赵柽在后面给他撑着。

  本来赵柽若在,倒是能再进一进,可赵柽反出了东京,立刻就如孤萍飘,本来在金兵打燕云时就曾上奏折请命,想要随军出征,后来燕云根本不下,金国又提出三个条件,他从中洞察到女真有南下野心,再次上折劝朝廷小心防范,却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半点消息。

  信上最后是宗泽的苦苦哀求,说一但金国真的南下,以当前大宋实力,必然损失巨大,说不得难于抵挡,倘若发生大变,北方乱起,请求赵柽佑护神京,佑护大宋黎民百姓。

  赵柽放下信后叹了口气,宗泽忧国忧民之心,眼界见识目光,强上朝堂那些尸餐素位之徒百倍,可是又徒之奈何?

  朝廷不重用,他的年岁没多久便该致仕,道君皇帝不可能像宠臣那样挽留不许离开,大抵郁郁还乡。

  而且按照时间计算,宗泽似乎也活不了多久,倒不知是素来病症,还是因为金兵南下,北方失守,复东京后,赵九在杭州却不搭理,焦闷郁结才导致的。

  叹息之后赵柽不由又想起李纲,李纲这个人,是忠臣,是良相,该受后世景仰,这些毫无疑问,但他有时候刚愎自用,眼光还是差了些,不比宗泽知兵,最后导致了一些难以预计控制的后果。

  道君皇帝禅位给赵桓,就是李纲的建议,金军南下,李纲献御戎五策,刺臂血书,强烈建议道君皇帝禅位于太子赵桓。

  李纲也曾阻止道君皇帝出城去往镇江。

  道君皇帝成为太上皇以后已经离开东京到了南方,又是李纲把道君皇帝给骗回东京,赵桓随即把道君皇帝软禁起来。

  李纲也曾竭力反对赵桓迁都。

  这些事情有没有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纲多少有些微失偏颇了。

  他低估了道君皇帝,又高估了赵桓。

  导致自家在金兵一围东京解困后,直接被贬走,后续的一些计划,全都无法实施。

  忠臣是什么?忠臣是要做到比奸臣更奸,不然没等奸臣倒下,忠臣就被干翻了,还何谈什么保社稷,护万民?

  他高估赵桓,低估朝上奸佞,导致自家被飞鸟未尽,良弓就藏,马放西山,落井下石。

  他太过耿直,本以为自家能一直力挽狂澜,没想到赵桓居然赶他走,赶他离开东京。

  这都是李纲始料未及的,他看错了赵桓。

  于是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成功,第二次他不在,所有想法无法践现,赵桓一顿骚操作,直接北宋灭亡。

  不过李纲的忠义却是没得说,战略眼光上差了一些,旁的方面都很强,能够使用。

  赵柽走到窗边思索,李纲此刻已经被招回朝中,任太常少卿。

  若是没有金兵围东京,情势十分危急,那么李纲大抵也不会脱颖而出。

  至于金兵究竟能不能打到东京,本来他还有十成把握左右其事,但眼下却是有些不太好说了。

  因为他从兴州回西宁的前一天晚上,接到潜伏于上京的谍子密报。

  密报上讲,最近上京城女真官将突然大动,挑捡高大战马,甚至花钱向民间购买,从北方也运过来许多,还加建了不少铁器作坊,四处高饷聘请匠人,不知在做何打算。

  赵柽只是微微琢磨,就知道了上京异动的原因。

  正常南侵没有这些花哨,战马还有什么捡不捡高大的,有就不错,个个都得用上。

  那么单独挑捡的原因肯定是组建特殊队伍,这特殊队伍要用高头大马,可什么样的特殊军队必须得用高大马匹呢?

  再结合增加铁坊的事情,官面增加铁坊肯定是要打造铠甲兵器,但女真承接辽国这么大的盘子,最不缺的该就是铠甲兵器,何况真不够现有的铁坊也会打造,为什么还要增加那么多,又在民间高饷聘请匠人呢?

  那就是要打造与现有不同的铠甲或者兵器,是极特殊的装备,现有的铁坊根本不够完成。

  高头大马,特殊的铠甲兵器,女真这是要组建重甲骑兵啊!

  赵柽双眉紧锁,女真要建设铁浮屠吗?正常发展来说还得过上些时候才能打造出这个,可眼下似乎是要提前了!

  铁浮屠这东西原本是完颜宗望的想法,完颜宗望死后,完颜宗弼继承宗望遗志,用了些年时间才创建完成,然后数次攻打南宋,都曾带领冲锋陷阵。

  若是女真能够提前建设出铁浮屠,那么他也不敢保证对方能不能打到东京了。

  虽然他坐拥大军,占据河西,或可以带兵前往京畿一线向北推进护佑,可这里面却存在了两个问题。

  第一是大军过境,这可是他的军队,若是道君皇帝那边不允,此时此刻不太好硬打过去,毕竟是去救佑东京的,打过去又算怎么回事?会让国力黎民更受创伤。

  而等待事情危急,道君皇帝开了口子,请他过去,那这时只怕晚了,说不好金兵已经围困东京了。

  第二则犹为重要,若真的铁浮屠成型了,对方率着铁浮屠南下,那自家这边就算毫无阻碍,又提前过去了,可能轻易拦住铁浮屠吗?难道要用铁鹞子去拦?

  但铁鹞子他有大用,不能放在河东路河北路拦截铁浮屠,更不好放去了京畿路。

  赵柽想来想去,没有个头绪,铁浮屠当是最大的变数,对方没有铁浮屠一切尽在掌握,对方有了铁浮屠,那就凭生变数。

  有了铁浮屠的女真,就算李纲在东京,也未必还能守住。

  自家不带铁鹞子去,也不好拦截,最优的办法是先放进来,然后消耗歼之。

  但放进来是放进来,东京绝不能丢!

  隔天到了大年三十,今年西宁城犹为热闹,因为西边打开了局面,直接开通了往去中亚的通道。

  这样纵深更加扩大,进可攻,退可守,进退全是无忧。

  赵柽照例给府上与军中发红包,摆宴席,直热闹到午夜,守了岁后,才渐渐安歇。

首节上一节433/4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