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226节

  但是,宋史里却说,神宗遗诏有说过,而且童贯最后也确实封了王,那就是把遗诏和遗训弄混淆了。

  不过,这其中分别并不大,毕竟这一朝的道君皇帝是神宗的儿子,真的有人能收复燕云,他也是肯定会照办的!

  童贯本性骄傲,《宋史童贯传》里第一句就是,“少出李宪之门”。

  李宪是什么人?是转日针武艺的创造者,是首复熙河的领导者,与王韶共同收复了熙河湟水,战略意义极其重大,他一身监军西北多年,不论拓边还是守城,战功太多。

  元丰四年时,神宗发动三十万大军五路伐夏,更是直接以李宪为元帅。

  带领种谔,王中正,刘昌祚、高遵裕、姚麟等将领,这在当时,算得上是最华丽的阵容了,毕竟,这可说是神宗的全力一击。

  李宪能成为这样一支远征军的元帅,可见他的带兵能力和指挥实力如何。

  而童贯是李宪的干儿子,几乎就是一步步踏着李宪的足迹在走。

  童贯与王厚二复河湟,他是李宪的干儿子,王厚则是王韶次子,与多年前首复时的阵容何其相似?

  十万破羌取青唐,一路打去回鹘边境,开拓了陇右都护府那堪比三分之二西夏的国土。

  童贯著名的藏旨抗命下青唐,就是出在这个时候。

  他大半生征战,从西到北,从北到南,以他的性子,怎肯落人名后?就算是自家干爹也不行!他想跳出李宪的影响,可如何才能跳出?

  除非收复燕云,封王!

  他也是一直这么做的,出使辽国,途径卢沟,见马植自荐有灭辽策,交谈大奇,便推荐给朝廷,马植便献了那后世臭名昭著的海上之盟计策!

  可惜,结果却是攻辽大败,花钱买燕云,勉强封王,后来宋史存一笔,开篇却是“少出李宪之门”,终未跳出他这干爹的影子。

  赵柽捏着童贯的信,翻来覆去地瞧了几遍,忽然对送信的童师闵道:“朱还在苏州?”

  这童师闵熟悉赵柽,在东京时两边走动都是他来往传递,闻言道:“殿下,此人没走,一直在苏州坐镇。”

  赵柽皱了皱眉,按理来说不应该,这朱可不是什么忠孝节义之辈,以应奉局之名,独揽东南大权不说,而且鱼肉百姓,重徭严役,搅得江南乌烟瘴气,这种人多是贪生怕死之徒,知道方腊捉住他肯定要千刀万剐,却为何没有逃离苏州?

  他不便问童师闵这个,思索后只是问了些军情之类,双方战损,便让童师闵回去送信,说他即日南下,一但收复了杭州,便从后方抄袭方腊,让童贯在那边稳扎稳打,不必贪功冒进。

  童师闵得了口信离开,赵柽操练几日兵马后,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便决定第二天出兵先下宣州和广德军,然后再南去夺回杭州。

  晚间,他来到府司后面客房,门前依旧丁大蟹在看守,他走进去后看到祝秀娘气色不错,正在读书,读的却是她之前说从来不看的说三分。

  这霍四究编的说三分并非单本册子,而是几十本一套,里面都是根据三国志中比较吸引人的段记改编的演义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此刻,祝秀娘正在看开头几册里的一本,名为貂蝉拜月。

  赵柽虽没看过这本,但却在丁家素茶店听霍四究亲口讲过,这段说的是貂蝉拜月许愿,王允设计离间,吕布火并董卓的故事。

  赵柽进来后,祝秀娘不看他,也不起身,就是瞅书。

  赵柽道:“好看?”

  祝秀娘道:“权作消遣。”

  赵柽示意丫鬟婆子出去,随后也去拿过来一本瞧了瞧,这说三分和后世那本名著出入不少,其实在说三分之后,名著问世之前,还有一部三国小说,叫做三国志平话,那个书本中记载貂蝉是关西临洮人,姓任,貂蝉是小名,而元代杂曲《连环计》中,更是直接说貂蝉本名叫任红昌。

  赵柽翻看了一会儿,忽然道:“秀娘,安歇了。”

  祝秀娘闻言顿时大惊,手上册子几乎坠地:“赵柽,你要干什么?”

  赵柽笑了笑:“外面天色已晚,我说该安歇了。”

  祝秀娘慌乱站起身,往后面退去,用话本挡在身前,道:“我不要,我还要再看会儿书。”

  赵柽走过去,一把将她拦腰抱起,来到榻边放下,随后开始落银钩帘幔……

  午夜时分,赵柽起了身,下榻后回头道:“明日大军南下,秀娘不必留在江宁,随本王一起出征好了。”

  说完他出门离去,幔帐内传出低低的声音:“禽兽,禽兽不如……”

  第二日上午,赵柽点了五万军,直接出了江宁,这五万军里,有两万多是江宁本地的禁军,他从京畿带过来的人马其实未受到太大折损,之前一战先是打的埋伏,然后又是出城追杀,所以就算此刻已不足三万,却也相差不多。

  大军一路南下先奔宣州,宣州这个地方有山有湖,风景极好,但是宣州城四周却无天险可靠,之前赵柽频繁派出斥候过来查探,知道方七佛的十来万溃军根本没在此处停留,此刻这里只有三五千兵在勉强把守。

  而宣州城其实不小,后来此地还由州晋升为府过,又怎是三五千兵就能守得住的?

  只用了一天时间,赵柽就率兵收复了宣州,然后在城内休整两日,等待原本的宣州知州从太平州带兵过来,重新执掌城池。

  接着赵柽东去广德军,这里也陷入了贼手,情况与宣州差不太多,同样是几千兵马,又是一日之间拿下,随后入城继续休整。

  这时他依旧没有发现方七佛溃军的影子,赵柽已经判定方七佛的溃军应该不在湖州就是在杭州。

  本来打完广德军后他想直接南下去收复重镇杭州,但此刻觉得有些不妥,毕竟湖州也是大城,且在杭州上方,若是方七佛的溃军在湖州的话,那他这边攻打杭州,那边湖州自上而下背刺,便大事不妙了。

  所以,他自广德军出,再往东行先去打湖州,湖州果然有部分溃军存在,约莫一两万人的样子,只不过都如惊弓之鸟,守城意愿不强,但湖州城防军事实在太过坚固,足足用了七八日才打下来,人马也大有折损,五万人只剩下四万五千左右。

  在湖州休憩十余日后,赵柽直接挥军南下,兵发杭州。

第367章 阵前一坛酒

  赵柽的大军,于杭州城十几里外扎营,并未靠近城池。

  他的兵马太少,无法围城,似杭州这种大城,虽没有内外之分,但面积并不比江宁小上太多,而且还有四座子城在外围防御。

  打杭州只能智取,既围不了城,也无法强攻,一切都限于兵力的薄弱。

  从湖州俘虏到的贼兵口中得知,溃逃过来的方七佛残军,大部分入了杭州,小部分则继续南行不知去向。

  而杭州原本方腊就留下两三万人固守,再加上这些溃军,已经有将近十万之数。

  人家攻城都是兵马多过城内,好强袭硬打,赵柽这兵数却只有城内的一半,收复杭州的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他也不急,扎稳营寨便开始牢固工事,派前哨四处查探。

  在连续斩杀了几伙城内的斥候后,杭州那边倒也摸清了他的动静,但却没有做出什么激烈反应,只是关闭了城门,上下戒备森严,摆一副严防死守姿态出来。

  赵柽扎营在皋亭山余脉,唤作连翠岗的一处地方。

  这里和皋亭山断断续续相连,地势较高,进可直冲杭州城,退可一路往北,还可直接进入皋亭山中。

  皋亭山有皋亭庙,供奉皋亭神,其他的寺院祠庙也有许多,而且这山中还有十里石城,内有城堡等建筑,可驻军作为守地,乃是唐末杭州刺史钱建造的。

  这十里石城如今荒芜,江南一直升平无大战事,所以朝廷从来没在里面驻扎过军队,赵柽到来后立刻派了丁大蟹、二蟹,还有时迁前去探查。

  他在连翠岗的大寨未依常例,而是列了个弧形,连翠岗半面皆是营帐,且按照十万兵的数量驻寨,一时杭州城内也弄不清他这边有多少人马。

  据湖州俘虏的贼兵述说,还有派出的斥候打探回的消息,杭州此刻乃是方百花与方十五在做主。

  这倒也正常,方腊是将杭州当做圣朝的京城来经营,自然会留最亲近的人镇守。

  方百花乃是他的嫡亲妹妹,方十五乃是他叔伯弟弟,这都是他信任的嫡系部下。

  方百花有三千女兵队,里面全都是女子,据说个个都练得一身弓马武艺,战场对阵男子不遑多让,甚至一人可以打两三名男子不会落败。

  方十五则是铁匠出身,擅长打造兵器,方腊起事之前,明教内许多兵器都是在他的指导下打造出来,他本身力大无穷,武艺精通,马战少逢敌手,人送绰号“小存孝”。

  赵柽在连翠岗扎营三天,双方都无什么举动,这日有探马来报,说是杭州北城头竖起了两面大旗,杆似碗口,字如升斗,冲天猎猎作响。

  一面旗上写着“推翻赵宋”,一面旗上写着“活捉秦王”!

  赵柽闻言不由发笑,活捉他做甚,他又没有鱼肉江南,须活捉了给百姓报仇雪恨,何况要写也应该写活捉赵柽才对,而并非什么秦王,他又不是方腊圣朝的王爷,这怎么还用上了尊称?

  这种东西一看就是方百花弄出来的,他对方百花印象还是很深的,当年辽擂之时,府司门前报名,方百花和扈三娘一顿好打,倒也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而如今这两人命运大不不同,她成了圣朝的长公主女将军,而扈三娘却被梁山害得家破人亡,最后宋江招安,又与林冲一起逃走,如今不知所踪。

  他微微唏嘘了片刻,便唤人整备军马,要亲去城下观看。

  半个多时辰后,赵柽带着杜张宪,领了一万兵来到杭州北面护城河外。

  只见那杭州北城北关门上方,两杆巨大旗帜竖立。

  赵柽手搭凉棚看去,果然一面上书“推翻赵宋”,一面写着“活捉秦王”!

  他摸了摸下巴,又仔细观看城头,这杭州北城上可说是戒备森严,尤其是他率兵到来后,各种弓弩都是搭起,石机等物也全部朝向城下。

  又过了片刻,只见城头一阵骚动,竟又涌来不少人,中间隐约簇拥着一名红衣女子。

  因为距离较远,赵柽只能看个大概颜色身形,但他向来过目不忘,从那身高体态便断定是方百花无疑。

  只见方百花分开众人,走到垛边,遥遥望向下方,高声呼道:“可是秦王殿下当面?”

  赵柽双眉跳了跳,这可是战场,是你死我活的敌对时候,有你这般讲话的吗?这般讲话其他人听到会如何做想?

  他沉默了几息,回道:“原来是百花女侠,几年不见,一向可好?”

  城上方百花闻言不觉激动起来,没想到赵柽竟还记得她,如今没有方腊在身边看着,她言语便是少了忌惮:“殿下远来劳顿,本该请殿下入城安歇,但两军对阵,实难办到此事,还请殿下海涵!”

  赵柽太阳穴一阵跳动,笑道:“百花女侠太过客气了。”

  方百花在城头想了想,其实她也不知道还要说什么才好,毕竟只在东京和赵柽说过那一次话,后来打擂,还有元宵节之时,都只是远远看着,所以真的不算熟。

  但她又不想就这么算了,毕竟少女情怀,数年深种,正是激动时刻,便不顾周围军将诧异的目光,大声道:“不如我请殿下喝杯水酒吧。”

  嗯?赵柽闻言就是一愣,不止他愣住,就是城上城下几乎所有人都愣住。

  杜急忙在旁道:“王爷,此事不妥!”

  张宪也道:“王爷,唯恐有诈!”

  城上那些将领也都慌了起来,“百花将军,这可万万使不得啊!”

  “将军,若是开城放吊桥,宋军直接冲过来怎么办?”

  “将军,我听闻这秦王赵柽诡计多端,凶残暴戾,素有禽王的称呼,将军万万不能冒险!”

  方百花此刻哪里听得进众人相劝,只是双眼放光盯着城下,嘴里反驳道:“我与秦王相识多年,他是何等样人我心中有数,秦王乃谦谦君子,绝非你们说得那般不堪。”

  身旁众人闻言不由直咧嘴,若说这秦王赵柽是谦谦君子,他们绝不相信,这人去年打王庆,杀得淮西血流成河不说,就这些时日又杀了多少圣军?江宁一战,怕不是死了十几万人!

  这人是刽子手啊,哪里是什么谦谦君子!

  赵柽在城下沉吟,如果能和方百花面对面谈谈也好,虽然说劝其投降不太可能,毕竟她是方腊的亲妹妹,但眼下攻城无策,杭州城池大,自家兵又少,倒是不妨借此机会探探方百花的口风,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些杭州的破绽。

  至于对方在酒中下毒什么的他并不怕,眼下所谓的毒药就那几种,都能用白银试探出来。

  当年太祖皇帝曾建武、毒二库,虽然毒库后来被仁宗皇帝毁掉,但武库的兵谱中却有本毒经存在,上面没有署名,但猜也能猜出来定是太祖皇帝撰写,只是这种险恶东西太祖又哪敢署名。

  这毒经里罗列了当世各种毒草毒药,还有使用方法,以及分辨解毒之法。

  毒经赵柽看了,但着重看的却是分辨解毒的法子,下过毒的东西他几乎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所以自是不怕此类事。

  他冲城上道:“既然百花女侠如此客气,那本王倒是恭敬不如从命了!”

  方百花在城头顿时欢喜无以复加,急忙命人前去取酒,意欲出城与赵柽共饮。

  身旁人见状急得拍腿跺脚,这还了得,真要开了城门,对方四周有埋伏一起往里冲怎么办?

  不过他们这时也没办法,只能边去备酒,边请方十五过来相劝。

  片刻后方十五匆匆上城,却是个浓眉虬髯的大汉,看到方百花急道:“百花妹子,你这是弄甚?”

  方百花也不瞅他,只道:“我自去城外与秦王饮酒,十五哥你不要拦着!”

  方十五气得握拳:“百花妹子,那禽王阴险狡猾,这些日杀我明教兄弟无数,此乃血海深仇,你怎可与他饮酒?这让教内弟子,军中兵卒见了做何想法?”

  方百花摇头道:“这却是十五哥你目光短浅了,我在东京时曾听瓦肆茶店的先生讲书说话,那两军交战,阵前饮酒叙旧乃是常事,如此才显气度风范,并不耽误之后大战。”

  “百花你……”方十五虬髯抖动,但却拿方百花没有任何办法,方百花不但是方腊的亲妹子,更是他们族中这代唯一的小娘,无论是兄长还是弟弟,凡事都会让着她些,便养成了有些娇纵的性子,也就唯有方腊说话她会听,可如今方腊并不在杭州!

  方百花道:“十五哥你不必再说,我自带着火娘和玉莲前往,过去吊桥后你便再拉起那桥板,且看秦王会不会为难于我!”

  方十五闻言立刻脸色大变,出城不说,且还只带两人,这怎了得!

首节上一节226/4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