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180节

  那个豹头坏眼,是真的无奈隐忍满腹心机也好!还是情商低下思想单纯也罢!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这世上看待人看待事看待物,从来都不看过程,只看结果!

  自古以来从未变过,哪怕后世亦是如此。

  这时候大抵朱松的儿子还没出生,女子哪怕委屈受辱,也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礼法教条去压迫,不会选择自尽离世。

  那其实是几十年后,才开始的事情。

  可小娘还是选择了三尺白绫,长绸似雪,芳魂飞天。

  或许有些人觉得三贞九烈,一死了之最好。

  但,凭什么要和那些女子一般下场?

  凭什么?

  凭什么好人要和坏人一个下场?

  意难平啊,意不平!

  那我就不让你死!不让你受辱!不让你遭遇这些事!

  岳庙前,我既然见了心喜,你被休后,孑然一身,无依无靠,孤苦无依,依旧被逼迫,那我便救你,将你带进府中,将你置于身边。

  时光轮转,日月如梭,或可改你那颗向死之心。

  你若喜欢,那我便纳你!

  赵柽静静地想着,这时锦儿送来了茶,给他倒上。

  他望了眼外面:“贞娘呢?”

  锦儿道:“娘子换了衣裙,在给王爷作点心。”

  赵柽道:“过来说话多好,刚在外面忙完,又要忙着做甚么点心?”

  锦儿道:“娘子说王爷喜欢,就要做给王爷。”

  赵柽喝了口茶,这时窗外阴黯下来,原来太阳还没有彻底落山,但天上却开始乌云聚集,堂内也变得有些暗淡。

  锦儿忙道:“王爷,我去点灯。”

  赵柽放下茶杯走到窗前,只见外面刮起了凉风,顺着窗口吹了进来,带着丝丝的水气,不知道哪里已经起了雨。

  他皱了皱眉,刚想要关窗,天上忽然一道扭曲的金色光线亮起,照耀得外面突然明亮,却又只是瞬间,便愈加黑暗了。

  锦儿端着两只带纱罩的宫灯过来,赵柽道:“再去点两只蜡烛吧。”

  锦儿小跑着去找烛台,就这时外面天上不停地发出沉闷的“轰隆”声,初时并不大,但随后一声炸雷“咔嚓嚓”响起,震得小楼都跟着晃了一晃。

  东厨内传来惊呼,接着仿佛有什么东西掉在地上,跌出了脆响。

  赵柽向东厨走去,只见小娘正脸色发白地站在那里,地上一盘蜜糖已经泼洒,盛放蜜糖的碟子摔得粉碎。

  小娘看到他来,咬了咬唇,低下头去。

  赵柽笑着向前走,小娘慌忙道:“王爷莫过来,我把这些收拾了,免得扎……”

  没等她说完,赵柽一把将她拉进怀中,然后横抱了起来。

  “锦儿,去把二楼的灯点上。”赵柽对外面道。

  “王爷,你……”小娘被他横抱怀内,觉得心脏都要跳了出来,羞涩难当,想要努力挣扎,却不料赵柽这时探下头去。

  “唔……”

  片刻后,锦儿脚步声响起:“王爷,灯都点着了……啊!”

  赵柽看着门外满脸通红的小丫头,抱着小娘过去:“外面下雨了,本王……今晚不走了!”

  小娘在赵柽怀里,身子轻颤,把脸向里埋着,动也不敢动一下。

  “王爷……不走最好。”锦儿定了定神儿,露出一丝喜色:“奴婢这就去拴门。”

  赵柽抱着小娘往楼上去,二楼已经点起了两盏宫灯,还有两只红烛,灯影摇摇曳曳,照在墙壁之上仿佛一幅水墨画卷。

  外面这时已经下起了雨,雨打窗棂,叮咚作响,似乎正在奏着一首美妙的乐曲,在这个晚秋的夜晚格外悦耳动听。

  赵柽将小娘轻轻放在榻上,小娘紧闭双目,身子微抖,她内心之中无比紧张。

  屋内亮着灯,外面天上很黑,在这个雨水连绵的夜晚,没有月亮。

  不知过了许久,房内灯烛将尽,窗外雨水渐息。

  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晨曦初放,天光已是渐亮。

  赵柽迷迷糊糊间睁开双眼。

  小娘蜷在他臂弯,长长的睫毛忽闪着,似是早就醒了,却一动都不敢动。

  脸上犹带着昨夜因痛楚留下的泪痕,表情中有几许安宁和素静。

  赵柽起了身,看了眼那榻上的一抹嫣红,微微沉思片刻,轻声道:“贞娘,我走了。”

  小娘不敢回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赵柽出了卧房,下楼回去前方,随后他叫辆马车,径直向宫城而去。

  他要和郑皇后说这件事,要纳小娘入门,给她名分。

  然后去找道君皇帝要诰命。

  是的,先要诰命,然后进门。

  违不违制他不管。

  不能让小娘顶个侧室的名号嫁入王府就是。

  坐在马车之上,他闭目沉思,虽然有些事情想不通,但亦不好现在就问,待以后再问询小娘也是不晚。

  进皇城之后直奔正阳宫,今日郑娘娘这边来了不少人,王贵妃、乔贵妃、韦氏等都在,正聊天说话。

  如今郑娘娘年岁大了,也不喜再去玩马球之类的戏耍,多是叫人聊天,或者下下棋,弹唱些曲子。

  见赵柽进来,郑娘娘笑道:“今大早就听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果然我儿到来,可这般急促,莫非果真是有喜事?”

  王贵妃、乔贵妃等一起道:“不是二哥儿看上谁家小娘,过来求圣人说和吧?”

  赵柽见过礼后,瞅了瞅众人,都是熟识的,乔贵妃那边多瞧几眼,这位别看相貌美艳,却是个大嘴巴,整天叽叽喳喳,东边长西边短,要她得知的事情,不消半天,满宫城内都会知晓。

  不过赵柽也不怕人说,光明正大娶亲,又有何不好说?

  便把小娘的事情道了一遍,郑娘娘闻言喜道:“这也是好,虽然未娶正妃,但纳了侧室也不至于后宅荒芜,倒是件喜事。”

  众人也都纷纷道喜,都言要准备礼物,赵柽谢过之后,便与郑娘娘请辞,去找道君皇帝。

  这时早朝已下,去了延福宫,在昆玉殿远处,就听道君皇帝于里面唱道:“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赵柽不由嘴角抽了抽,止住脚步,怕现在过去折了道君皇帝脸面。

  他在外面等候,待里面唱尽了兴,片刻没有声音,这才走过去让小宦官通报。

  随后他进入昆玉殿,只见道君皇帝正一脸严肃,端坐在御书案后,手上还执了支笔,似乎刚写过字一般,浑然不像之前唱了曲儿。

  赵柽摸了摸下巴,也是无语,见过礼后,便把打算娶亲和讨要诰命的事情说了一遍。

  道君皇帝点头:“此事朕允了,不过朕倒是好奇,二哥儿怎地就想通,又不知是哪家女儿?”

  赵柽看他八卦,便将小娘出身说了一遍,大宋皇室一般来讲除了首娶的正妻外,其余小门小户居多,倒不算甚么出格。

  道君皇帝想想道:“朕记起此事了,原来是当年的勾当,没想到二哥儿倒是认真。”

  赵柽礼道:“多谢爹爹成全。”

  道君皇帝忽然道:“你那南吕一枝花填得风流,却原来只是曲中的风流。”

  赵柽眨眨眼:“孩儿……自是没有爹爹风流倜傥。”

  道君皇帝点了点头:“如此说来,那普天下郎君领袖……”

  赵柽忙道:“自是爹爹实至名归。”

  道君皇帝摸了摸胡子,笑道:“如此甚好,甚好!”

第313章 白衣鹤王

  且说道君皇帝登基之初,那苏州平江府有一个人姓朱名冲,起初家里贫寒,常乞食于街巷,就难免做下偷鸡摸狗的事来,曾几次被官府拘拿入狱,终因不犯大罪,官府也奈何他不得,拘几时也便放了。

  这朱冲倒有一种手段,常纠集三、五十个泼皮无赖在街上偷、拿、骗、诈,自己却做起了庄主。

  弄来的钱财大头自己贪了,小头赏于泼皮无赖们分了。

  过了三年五载,朱冲遂成富户,在苏州繁华之处选了个门面,开了个生药铺,积年家私不下万贯,也娶了几房妻妾,旧时的落魄景相全都不见。

  朱冲又利用坐地苏州之便,结交天下奇人好汉,偶尔布施些小钱给贫民,因此,豪名播于三州九县。

  说来朱冲也该时到运转,当时蔡京贬去杭州时途径苏州,他被一和尚介绍,给蔡京召去杭州私第建造经阁。

  这经阁须数万钱,其间木料全由朱冲礼送,不到两个月经阁建成,既幽雅古朴,又富丽堂皇。

  蔡京看罢,心中自喜,对他道:“贤士有才,我当荐于官家。”

  朱冲自然谦逊:“小人是何等样人,敢承恩相褒奖,冲已年过五旬,将为朽木,恐辜负恩相的抬举,家有犬子朱,颇伶俐,望恩相提挈,当效犬马之劳。”

  蔡京当即应允。

  朱冲辞别回家,将朱带入蔡府,父子二人叩头恩礼,从此,这朱就拜在蔡京门下。

  当时蔡京见朱举止风流,手脚伶俐,体态丰腴,面白如玉,心里早有了七八分的欢喜,就收了做干儿子。

  第二年蔡京奉诏还京,便打算将朱冲父子一起带去,蔡京知晓道君皇帝喜好奇花异石,便让朱冲父子“秘取浙中珍异以进”。

  朱准备了几艘大船,满载两浙奇花异草,便随蔡京官船进京。

  从运河下船,过太湖,越长江,经洪泽湖直入汴河,一路风顺,不到半个月就到了东京,从大通水门进城上岸。

  次日,道君皇帝在紫宸殿设朝,群臣通班拜舞已毕,分班站立。

  蔡京出班启奏:“官家,臣闻天下财富莫过于东南诸路,东南财富莫过于两浙,两浙奇珍异物世上罕有,今有吴人朱贡上两浙奇花佳木数株,请陛下过目。”

  道君皇帝自是喜欢这些物景,闻言喜道:“爱卿可令人抬进殿来,朕与众卿同赏。”

  蔡京急忙叫值殿官传话,招呼班直抬将进来,罗列殿上。

  道君皇帝皇帝离御座下丹墀,团龙扇左右相随,前来观赏,两厢文武大臣也小心谨慎,伸头引颈拢向前来看。

  道君皇帝从头看起,用手一指,问:“这是什么佳木,青枝绿叶如同翠玉?”

  蔡京道:“回官家,这是黄杨木,是从两浙高山上取来的,闽粤亦有,这种佳木,四季常青,纵然在冰天雪地,三九大寒之天,枝叶不凋不落、不枯不黄,在银冰照耀之下,反而更加翠绿新鲜可人。”

  徽宗闻言大喜,排头问下去,蔡京一一回答:这是广玉兰,那是木莲花,各有名目。

  道君皇帝听得心花怒放,喜不自胜,问道:“为何这些佳木偏偏生长在两浙,而在我这偌大中原独无,是何道理?”

  蔡京道:“官家,岂不闻江南有四季如春之说吗?江南冬天无大雪,漠北寒风被关山阻隔,且不太冷,夏季常受海风滋润,又不太热,一年四季雨水充沛,万物生长,得天独厚,却不象这中原,冬天不是寒沙蔽日,就是大雪弥天,夏天不是火焰山般干热,就是洪水滔滔,所以不能生此佳木。“

  道君皇帝笑道:“我欲得江南佳木广植园林,可否?”

  蔡京慌忙道:“官家人主,富有四海,正宜取天下珍异入京,植于禁苑,供官家赏心悦目。”

首节上一节180/4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