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140节

  宋军的骑兵在拼命往前赶,西城可不止一座城门,就算西平门有内应,可水西门没有,水西门的守军发现了他们可不会假装没瞧见。

  这时水西门上方嘈杂了起来,虽然城上守兵看不真切城下具体景象,可那隆隆的马蹄声总做不了假,只是一时半刻分辨不出来是奔着水西门而来,还是西平门。

  不过城池下方有护城河,水西门的守军倒也不是那么惶恐,护城河前方已在弓箭射程之内,水西门主将指挥着兵丁开始往城下射箭,一轮轮箭雨抛洒下去,呼啸声不断,但天色实在是太过黑暗,也不知道有没有射中宋军。

  就在水西门手忙脚乱之时,西平门护城河的吊桥轰隆一声放了下来,随后水西门这里便听到那边传来一个粗鲁声音:“老子姚平仲,都看好了,别伤到老子!”

  水西门兵将纳闷,都不识得姚平仲这么个人,但有那反应快的,听得那边声音不对,立刻大喊道:“西平门好像放吊桥了!”

  这话一出,水西门城上方瞬间安静了一下,紧接着便如开了锅般乱叫起来,水西门城上的主将也懵了,快走几步趴上墙垛向西平门下望去。

  虽然天上只有一钩惨白月牙,看不真切事物,但远远的西平门下大片大片阴影移动却是能够看到,水西门的主将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过了护城河,开始向城内进了吗?

  水西门城上同样是两名主将,其中一人声音惊慌道:“不好,这是西平门反了吗?”

  另外一名主将道:“看样子吊桥城门全都放开了,宋军已经进城!”

  “赶快派人给丞相和丘总管送信,希望还来得及!”

  “城上众兵听令,下城堵住所有进入瓮城通道,不能让宋兵来夺水西门!”

  水西门的主将并不傻,宋军几万人,绝对不可能顺着一座城门进城,而水西门是距离西平门最近的,下一步肯定要来争抢。

  可是哪怕他们想到,却也没有太大用处,宋军进入西平门后,紧接着便顺着外城墙直接向水西门杀去。

  这时城内各驻扎军营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庐州城内的街面上倒有巡逻的兵丁,只是忽然见大队骑兵纵马狂奔,根本不知道发生何事,还未等开口询问,便被刀枪刺死。

  水西门前后只是一刻钟时间便被攻破,城外大批的宋军再沿着水西门进入,整个庐州西城宣告失守,随后宋军分兵三支,一支杀向城内军营,一支去夺北城门,另外一支则杀向了王庆的皇宫。

  赵柽此刻依然在西平门瓮城之上,黄孤已经赶了过来,低身道:“王爷受惊了。”

  赵柽瞅他一眼,道:“宗监军呢?”

  黄孤道:“宗监军兵分三路,他由水西门进城,此刻应该正杀向王庆皇宫。”

  赵柽道:“若能擒杀王庆,城内贼军不战自败,但此事倒不容易。”

  黄孤疑惑道:“大军之下,王庆焉能逃离?”

  赵柽道:“别忘了李助,虽然他个人武艺无法改变战局,但想要救王庆出去,未必就无可能,外面王庆还有五州之地,一但被他逃离了庐州,恐怕又要费上一番手脚。”

  黄孤道:“王爷的意思是……”

  赵柽道:“既然宗泽前往皇宫,自然要去助力,我身后这些人都是明教弟子,你和姚平仲护好,莫要被误会砍杀了。”

  姚平仲在一旁道:“王爷,如果方便,一会儿我将这些人都送去铁佛寺,眼下不需要他们再出力。”

  赵柽点头道:“也好,王宫那边距离铁佛寺不远,送去那边交给上官将军就是。”

  丽雅娜扎已经先一步去了铁佛寺,赵柽虽然不知她打的什么主意,倒也没有阻拦。

  带人下了城头,前方已经是喊杀声震天,各处火光四起,原本黑暗的城中,变得不难视物。

  赵柽看那火光不由皱了皱眉,黄孤在旁道:“不少火都是贼军放的,出发前宗监军再三说过不许进民宅骚扰,违令者斩首。”

  赵柽沉默了几息,道:“你亲眼看见都是贼军放火?”

  黄孤觉出赵柽语气不善,硬着头皮道:“确实看见几处,贼军将火把乱丢,点燃了树木,还有……还有百姓家的房屋。”

  赵柽冷笑一声,也不说话,一催黄马,向城北王庆皇宫处驰去。

  王庆皇宫门前,一场厮杀刚刚结束,满地的残枪断刃,尸体到处都是,血水仿佛小溪一样汩汩流淌。

  宋军已经包围了整座皇宫,正要冲杀进去,这时赵柽到来。

  宗泽急忙下马,抱拳道:“王爷,属下盔甲在身不能全礼,还请王爷恕罪。”

  赵柽已经恢复了本来面目,笑道:“罪什么罪,宗监军这说的哪里话,拿下庐州城宗监军乃是首功一件。”

  宗泽摇头道:“属下自然有罪,王爷深入狼穴,属下却在城外逍遥,岂不是大罪?何况拿下庐州城属下又有什么功劳,还不是全仗王爷神机妙算,才能里应外合一举建功,属下又怎敢贪功为己有。”

  赵柽道:“行了行了,宗监军这些官场上的话平时说说就算了,眼下提这些做甚,还是捉拿王庆要紧。”

  宗泽老脸一红道:“属下现在就派人进宫去拿。”

  说罢,他立刻下令,宋军得令后纷纷杀冲进皇宫。

  赵柽看了几眼,忽然想起一事,道:“李助那边可曾派人?”

  宗泽道:“卢将军领了一支人马前往。”

  赵柽皱眉道:“他带了多少人走?”

  宗泽道:“本是要带五百,但之前我听王爷说这人武艺高强,便给了他一千人。”

  赵柽想了想,心中总觉得不妥,李助虽然杀不过一千人,但是这一千人里,他若是只想要杀一个却是没有问题,哪怕那人是卢俊义。

  而且李助倘若想要逃离,也并非实现不了,毕竟他是宗师,翻墙越脊,高来高去的功夫还是有的,那些普通兵丁又哪里能追上。

  赵柽道:“宗监军且在这里看着,务必要拿住王庆,生死不计,本王去卢将军那边瞧瞧。”

  宗泽闻言忙道:“那李助武艺高强,王爷还请小心!”

  赵柽眯了眯眼,笑道:“无妨。”

  说完他唤上黄孤,那边姚平仲则率一众明教徒去往了铁佛寺。

  李助的府邸距离王庆皇宫不算太远,赵柽虽然没进去过,但日日巡查,常从旁边骑马行走,门脸倒是熟悉。

  赵柽来到李助府前,就见兵丁已经将此处围住,却独不见卢俊义,他不由看着一名副将道:“卢将军呢?”

  那副将急忙道:“王爷,卢将军带了一百人进府去捉李助了。”

  “一百人?”赵柽闻言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千人李助肯定打不过,可一百人……

  他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怎么带了那么少人?”

  副将道:“卢将军让我等围府,说是李助武艺高强,难免翻墙逃走,说人少了怕拦不住。”

  赵柽道:“简直就是胡闹!”

  他转头看向黄孤:“本王的枪呢?”

  黄孤愣了愣:“王爷,你那杆黑日灭芒枪不是一直给姚平仲背着吗?”

  赵柽闻言嘴角抽了抽,他确实忘记了这茬,没有从姚平仲那里把枪取回来,此刻卢俊义胆大包天,带一百人去抓李助,想要派人再去找姚平仲取枪已是来不及。

  赵柽在黄马上摘下那杆枪头有些裂纹的铁枪,瞅眼黄孤道:“卢俊义不是李助对手,带一百人进去就是找死!”

  黄孤看赵柽拿枪,顿时就是大惊,赵柽的武艺他多少也了解一些,应该不是宗师,此刻看到赵柽动作立刻劝阻道:“王爷不可!”

  赵柽坐在黄马上,微微阖上双眼又睁开,道:“是去救人又不是去比武决斗,哪里来这许多废话!”

  黄孤脸色难看,见赵柽打着黄马就往府内进,急忙对后面副将喊道:“点上五百人,一起进府保护王爷!”

第262章 无妄剑与麒麟膀

  黄马高高扬着脖子,伸长身腰,这一刻它快得像阵风。

  赵柽手持铁枪,脸上微微出现一丝诧异,震惊这马突如其来的速度。

  不过此刻快总比慢好,杜在李助手上顶多也就走三招,卢俊义步战估计比杜强点,但总归都一样只是小宗师,怕也坚持不了太久。

  李助这座府,原本是淮南西路的转运使司,前后通大,并不比王庆占的安抚使司小多少,只是王庆为修皇宫扩建了那地儿,李助这边却基本没动。

  黄马绕屋穿殿,哪怕府内诸多障碍,却是奔走如风。

  赵柽不知道卢俊义去哪里找李助,只能挨处查看。

  待来到这府西侧一座大堂门前时,听得里面兵器相撞,人声嘈杂。

  他急忙下马,看这却是一座宴客的大堂,高大宽长,双门洞开,急忙持枪走进,却是见了一地的死尸。

  死的都是普通兵丁,足足几十之多,剩下的有一些龟缩在角落,瑟瑟发抖,还有的正朝门前跑来,似想逃离此地。

  赵柽向大堂里处看去,只见两人正在交手。

  其中一人正是卢俊义,穿了身轻甲,手上拿着金提泸枪,用的是周侗的招牌枪法,七星耀月。

  赵柽见状眉头不由一皱,若是卢俊义用旁的什么枪法,非学自周侗,许还能多走几招。

  周侗的枪法李助不说全部了然于心,却也至少十之七八,当年两人比武,印证千招,怕是这七星耀月枪使得最多。

  赵柽再看向李助,只见李助一身青白儒衫,头上戴着儒巾,容色清矍,神色无喜无怒,手中持了一口金色长剑。

  赵柽头次看到李助这金剑,这乃是李助的成名兵器,并非凡品。

  有诗赞这金剑:

  本出昆仑山,打造色亮黄。

  锋锐不可当,出鞘云飞扬。

  金鳞开天际,飒风扫寒霜。

  江湖闻色变,剑名曰无妄。

  这口金剑唤做无妄,乃是江湖名剑,两晋之时打造自昆仑山中,剑胚出炉,天地异象,狂风大作,是以起名无妄。

  这剑在江湖上有诺大名头,乃是传承有序之物,每隔几十年必然出世一次。

  这无妄剑削铁如泥,吹毛利刃,锋利无比。

  当然,所谓的削铁如泥大抵指对上一些寻常刀剑,倘弄根粗铁柱,或一柄铁锤当头打去,什么宝剑也不可能砍断就是。

  此刻李助手持无妄金剑,看卢俊义一枪刺来,轻轻拨剑挡住,卢俊义用得乃是宝枪,这一剑只在枪身留下一个淡淡痕迹,提泸枪并未受到太大折损。

  李助微微一哂,道:“你是周侗的弟子?”

  卢俊义闻言纳闷,他自然不知道李助和周侗比武之事,更不知他现在所使的这套枪法,对方早就了然于胸。

  他也不答话,接着“噌噌噌”又是连环三枪使出!

  虽然卢俊义知道李助乃是宗师,但心中并不服气,他大半生磨练枪棒拳脚,而立之年就打遍河北无敌手,江湖人称河北三绝。

  一世所求只是无敌二字,无论马上马下,从来心高气傲。

  在卢俊义心中,自家登顶宗师只是早晚之事,便是追上老师周侗也未必不能,可世间宗师难见,想要切磋挑战却总不如愿。

  他曾久居江湖,不是刘、折可存等人可比,自是早知道李助名头,所以在出征之时,心中便暗暗决定,要和李助单打独斗一场。

  以小宗师身份挑战宗师!

  在外人看来,这自无异于以卵击石,毕竟哪怕小宗师再利害,但和真正的宗师相比,还是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宗师乃是可以开山立派的存在,博采众家之长,集大成于一身。

  毋须再练前人流传本领,自家就可以创下种种枪棒武艺,独到的绝技,方才能称为宗师。

  江湖之上,宗师极少,不超双手之数。

  卢俊义想挑战宗师,别有倚仗,不然他即便有些狂妄,可又不傻,哪里会做平白无故送死之事。

  只不过,他终究还是低估了这宗师二字。

  三枪连环,连李助的衣角都没有碰到,他已是全力,心中暗暗估算,即便枪速再快上三成,还是未必能碰到对方,不由心中就是暗暗一沉。

  李助这时又道:“我道是谁,原来是河北的玉麒麟。”

  卢俊义咬牙道:“金剑先生果然不同凡响,再接我几枪!”

  他枪招骤变,竟是一手雨打梨花,这门枪法同样是周侗所传,不过却是秘枪,李助在王庆大殿时所言的九剑换七枪里的七枪,并没有这套枪法。

首节上一节140/4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