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109节

  姚平仲:“啊?!”

  赵柽双眼眯了眯:“可知陕北华州周侗宗师?”

  姚平仲立刻道:“周宗师名满天下无人不知,属下关中人,关中好武子弟,都学过周宗师的大红拳,可惜属下未得一见,不然定拜为老师。”

  “是啊!”赵柽道:“周大侠乃是宗师,但你可知……”

  说到这里赵柽顿了顿,姚平仲望向赵柽,其他人亦是望了过来。

  赵柽道:“但你可知,本王适才所说的那金剑先生李助,亦是一名宗师!”

第212章 十八家反王,七十二路烟尘

  金剑先生李助,亦是宗师!

  姚平仲闻言一愣,堂内所有人都是愣住。

  卢俊义道:“王爷,金剑先生李助竟是宗师?”

  赵柽点头道:“不是一流,亦不是小宗师,这人确确实实是宗师!”

  宗泽皱眉道:“这等人物,何故从贼?”

  赵柽道:“我从枢密院那边得来的消息,这王庆最初造反,倒还有李助的怂恿相拥,想来……是要做个从龙之臣罢!”

  众人皆不语,就是刚才还跃跃欲试的姚平仲,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

  不过只是片刻,姚平仲表情恢复如初,道:“王爷,这李助武艺高又如何,只要能拿下擂台,潜进贼军,随后看得就是计谋兵事,他武艺就算再高,怕是也不知兵吧?”

  赵柽看着他微微一笑:“确定不会被看破?”

  姚平仲胸脯拍的“啪啪”响,“王爷,属下也是混过江湖的,你看哪里不像个绿林好汉?”

  赵柽瞧了瞧他,自然是与刘折可存气质不同,只是……你这好像不是江湖气,反而像是西军的痞气。

  他道:“好汉不似,配军一枚!”

  姚平仲张了张嘴,折可存在旁道:“你怕不是混了江湖豪气和贼配军的无赖气。”

  姚平仲皱眉道:“我在关中见绿林之人皆是如此,有何不同?”

  折可存道:“气质不同!”

  姚平仲想了想:“是了,是了,某身上有那种一往无前,奋勇杀敌,绝不后退的气质,寻常江湖人只是有一份狠厉,没那种直往向前,且还多了几分谨慎。”

  折可存默默地道:“你高兴就好。”

  姚平仲看着赵柽道:“王爷,我再练练,肯定能成,那庐州擂奇谋……”

  赵柽道:“再议!”

  此刻,就在庐州城外,工匠们正搭建擂台。

  这次王庆设庐州擂,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手下的兵实在是太多了,个个如狼似虎,冲锋陷阵虽然勇猛,但却毫无章法,没有半点军律谋略可言。

  这亦是邓洵武率兵征剿,最初连胜两场的原因。

  那两场,王庆这边败就败在了没有统兵大将,若不是后来仗着这些匪军流民勇猛,杀得禁军心中怵了,怕是不会取胜再打下庐州。

  事后王庆心中后怕,急忙找李助商议,兵多将少,打起仗来一窝蜂似的,有时候连军令都不听,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李助就想出这么一条计策,庐州城前摆擂台,广纳天下英雄汉,既能在擂上选拔领兵大将,又能引得那些手下有兵的山寨来投。

  王庆当时夸赞,果然是一箭双雕妙计,李助却摇头道此乃一石三鸟。

  王庆问为何,李助言道,那些山寨之人,或投靠或不投,只是拜见都好,只要赶此机会联络上,便是大事一桩,且还须请一些大寨前来观看,比如河北田虎,山东梁山、洞庭湖的钟老幺等等。

  王庆闻言更是不解,既不投靠,请来何用?

  李助却笑道,此乃联合纵横之计。

  想当年隋朝末时,哪是只有一家一户起义,便是十八家反王,七十二路烟尘,纷纷起兵,这才推倒隋朝,如今大宋兵多,当多联合些家,推翻大宋之后,再想如何划分江山。

  王庆恍然大悟,连称妙计,便一切按照李助谋划行事,开始建设庐州擂。

  这擂台自然是放在庐州城的正前方,背对淮东等地,由御营使丘翔监造。

  大擂十座,不但要建设得威风,还要奢华,就是木料都要精挑细选,上面雕花云纹,擂顶更是要有高棚,遮阳挡雨,外面大长绸子扯了花球,在棚顶圈挂起来。

  这工程虽然耗费时间,索性并不多,倒也能在李助定下的开擂时间前完成。

  至于擂台对面,亦是建设了观看的花棚席位,这是为王庆和朝中的大臣将军们准备的。

  而另一侧远处,又修了不少简易房屋,给一些身家寒酸的绿林豪杰免费居住,当然,有想进城住的亦非不可,只要你荷包内金银铜货充足,城内的客栈青楼,包你挑捡。

  王庆倒也不怕混进朝廷的奸细,一是他有李助这等宗师坐镇,二是他知禁军内没甚么高手,三是他不但手下兵多,就算绿林好汉也要来许多,若是朝廷中人混入,怕是没多久便会被发现。

  庐州擂定在五月十九开比,眼下还有三天,但庐州城外,边线一带的巡防兵丁已经多了起来,盘查得也更加严密精细。

  这几日三山五岳,各地绿林豪杰接踵而至,一时间庐州城内城外皆满,就算是擂台旁的那些简易木板房,亦都住得满满登登。

  就在擂台开赛的前一天,五月初八,庐州城外来了一行三人。

  其中一名年轻人,披着银色大氅,穿团百花的袍子,身材笔挺,气质非凡,鬓间簪一朵粉色大花,修眉凤目,面如黄姜,似笑非笑,手里拿一把折扇,上书我踏月色而来,只因你在山中,举止之间,自有一股邪魅狂狷。

  另外一人,身材高大,虎头虎眼,双目神采奕奕,神色桀骜不驯,腰间挎刀,身后背着一杆长枪,站在那里宛如半座小山一般,看起来威风凛凛,煞气腾腾。

  最后一人,却是戴着顶斗笠,穿身寻常衣服,走在最后面,低头顺眼,瞧不到表情,初看之下,就仿佛市井间的寻常汉子一般,不过这人腰间鼓鼓,袖中亦是挺直如僵,仿佛有东西在里面藏着。

  三个人并没有奔城门走,而是瞧了片刻,就来到擂台边,接着那走在最后看似寻常的汉子,从身上掏出几样东西,去擂台旁的报名之处打了个招呼。

  那坐在报名桌案后面的人,却是王庆手下一名亲信,唤作杜贵,三十左右岁年纪,看着寻常汉子道:“好汉,从哪里来。”

  寻常汉子道:“随我家主人从关中来,闻得淮王广纳天下豪杰,特来打擂投效。”

  杜贵道:“可有绰号一并登记上。”

  寻常汉子道:“先说我家主人,乃是人称玉面花蝴蝶,偷香小郎君的李飞是也。”

第213章 庐州擂奇谋

  杜贵闻言,瞅了瞅那年轻人的一身穿着打扮,鬓角还簪着支花,花蝴蝶倒是了,可焦黄的面皮,哪里有半分玉面模样。

  他心下笑笑,道:“继续报名。”

  寻常汉子指着虎头虎眼的大汉道:“这位乃是穿山虎姚猛。”

  杜贵记下,寻常汉子又道:“我乃过山豹黄胜。”

  杜贵点头,又问了些三人来历根脚,再次记下,接着拿出三只令牌递过去,道:“打擂的规矩一旁有张贴,明日开擂后不能坏了规矩,否则一发不算数还要问罪。”

  黄胜取过令牌,看了看擂台不远处的那些简易房屋,皱了皱眉。

  杜贵笑道:“此刻三位好汉想要住免费的房屋,怕是已经不能,昨日这里就已住满,三位如果身上盘缠充足,可进城中居住,城内的客栈估摸着还有空闲。”

  寻常汉子抱拳道:“谢过哥哥了。”

  杜贵摆了摆手,寻常汉子转身把令牌给两人一分,对年轻人道:“主人,该当如何?”

  年轻人伸手摸了摸下巴,眼神从正在布置花篷的一名小丫鬟身上扫过,道:“总不能露宿在外就是,还是去城中瞅瞅。”

  杜贵望着三人向城内走去,伸手写了张纸条,把三人的来历给御营使丘翔送去,但凡入城之人,都要向上报备,比在城外居住更要严查一番。

  且说这李飞、姚猛、黄胜三人,正是赵柽、姚平仲、黄孤所扮。

  虽然姚平仲的庐州擂奇谋不被宗泽刘等人同意,但在眼下没有更好计策打败王庆的情况下,赵柽还是选择了使用。

  只是他打算亲身前来,却是被所有人反对,就算姚平仲也后悔自家出了这么一条奇谋。

  但赵柽力排众议,最后决定亲行此计,带着姚平仲和黄孤二人绕了个大圈子,走了寿州境内,来到庐州前方。

  庐州城乃是淮南西路失陷的州府里维护得最好的,因为王庆想要将此地建为王都,所以没大肆破坏,贼兵在城内也被禁止烧杀抢掠,不像其他几州,里面几乎抢空。

  庐州乃是大城,一路的首府所在,又处在联接中原和江南的要道上,承东启西、贯南接北,向来有着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的称呼。

  淮南一地水道发达,庐州的护城河自也宽阔无比,城墙高大,共有七座城门。

  北面一门曰拱辰门,东面两门曰威武门、时雍门,西面两门曰西平门、水西门,南面两门曰南薰门,德胜门。

  赵柽三人过了吊桥,走南面的德胜门,就见这城门处把守森严,哪怕拿了打擂令牌,亦是一顿盘查,随后又需花钱买得路引,方能进入。

  一到城内,就见大街之上,处处都有贼兵站岗,随时盘查询问,外来人没有令牌和路引,便全部抓起来塞进木笼囚车,不知押去了何方。

  三人对这庐州城不熟,但来之前仔细看了这城内地图,对街道巷路倒有记忆,知道那原本的淮南西路安抚使司,是建设在城中靠北,这块地方如今做了王庆的宫殿,自然不好靠近。

  而城内的繁华之地大多在南城和东城,客栈青楼等所在也是聚集在此二处居多。

  赵柽的一脸焦黄颜色,自然是使用了耶律大石给的易容药粉,这药粉在金国并没有全部用完,此番征剿王庆事大,他但凡可能会用到的东西全部带来,自然也包括这药粉。

  这时的庐州南城,路上行人极多,原本在家没事的百姓,也都被王庆命人给赶出来行走,为了给八方绿林人士瞧看,弄出副繁荣假象,从而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赵柽三人打算吃过饭后再寻住处,走进一家酒楼后却见里面乱哄哄一团,山南海北操持着各种口音的绿林好汉坐满一堂,便是想要说话,都难听清。

  没奈何,只好更换一家,却又遇到两伙绿林打架,碗盘横飞,筷子乱扎,就连板凳都丢出了窗外。

  三人最后只能寻家小店随便充饥,然后再去寻找住处,却是在城南走了大半个时辰,都没有找到,竟是家家都已住满,最后顺着城东往上边找去。

  庐州城东这边还算消停一些,但这里青楼较多,又不好住,客栈亦是没有地方,最后继续朝东北走。

  庐州城东北却是城内风景最好,有个大湖名为逍遥湖,旁边还有一座大寺,称为铁佛寺,就在这不远有几家客栈,门头极大,有楼有院,是庐州城内价格最高的地方。

  三人最后选了边上一家名为丰享的客栈走进去,但这家也是只剩下独立的小院,价格高得吓人,不过此刻能找到住处已算不错,便住了进去。

  庐州城宵禁,但亦是在亥时之后,三人在小院内闷了半天,看太阳将要下山,吃过晚饭这才走出去查看地形。

  其实按照原本的计划,是不会住在城中的,毕竟真的有事城外还好离开些,只是如今的城外亦只能露宿,且既然是要打擂潜入王庆军中,那么早晚都要进来,还不如早一步来观察庐州城里形势,做到心内有数。

  这时天气已经入夏,客栈外三三两两聚集,能住在此处的都是身家丰厚的绿林之人,这些人并不全是为打擂来,有一部分则是来看热闹的,也没想过投靠王庆。

  王庆于绿林之中名气不大,都是这一两年才鹊起的声名,但金剑先生李助的名头却是响彻绿林,这些来看热闹的,大抵也是想瞧一下这位当代剑术宗师的风采。

  出了客栈,先去逍遥湖边,这逍遥湖乃是庐州城内风景最佳之处,名字来自于城外的逍遥津渡口,逍遥津乃是古战场,三国时魏国张辽一战封神的地方。

  湖边这时人倒不少,有那刚喝完酒,豪情迸发,直接赤了臂膀演练武艺的江湖汉子,一趟刀法耍下来,有叫好的也有不屑的,便是要起争斗。

  赵柽看得无趣,便带着两人往铁佛寺去。

  这铁佛寺乃是一座几百年的古刹,最早是曹操点将台,后来南朝梁时建寺,唐时重建,还有个名称,唤作明教寺。

第214章 八方连天一派云,天下绿林一家人

  铁佛寺又称明教寺,明教院。

  这座寺宏伟广大,乃是淮南两路最大的一座寺院,向来香火鼎盛,就算是王庆破了庐州,也没受到太多影响,依旧烧香拜佛人不断。

  站在寺门前看了片刻,赵柽自言自语道:“明教寺……”

  姚平仲身上背枪,是一杆通体漆黑,惟有顶上尖芒处一点闪亮的大枪,正是赵柽的黑日灭芒枪。

  不过此刻这枪被油布包裹,只能看出个枪形来,外人倒是不知具体模样,只做普通长枪。

  来庐州的江湖绿林人,哪有不带武器的,大抵短兵多,长兵少,不过长兵都是朴刀、枪、棒这三类,倒是不引人注意。

  这时寺院的大门尚未关闭,但天色晚了,进的人寥寥无几,多都只向外出,来烧香祈愿的老少男女都有,大抵都是前来祷告天下太平,莫再打仗。

  寺门进出并非一处,乃是有山门几扇,分为平安处、最吉祥处等等。

首节上一节109/4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