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107节

  宗泽闻言皱了皱眉,道:“老夫只是被贬黜,并非抄家,你等还要如何?”

  高延昭嘿嘿笑道:“宗通判,这可不是本真人的意思,本真人不过登州神霄宫一名主持,就算胆子再大,又怎敢搜朝廷命官的家?这乃是林仙师的意思,宗通判若有什么不服的去和林仙说吧。”

  宗泽闻言深吸口气:“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林灵素敢尔!”

  “哈哈,这有甚么不敢的!”高延昭大笑道:“宗通判这句话我亦是会带给林仙师的,到时恐怕宗通判就不是在镇江了,说不得要去岭南走走,在那边安享晚年了!”

  说完,高延昭指挥着两名道士就要进屋,小书僮又上来拦,那道士伸手抓着他衣襟,便丢去了一旁,摔得小书僮“啊呀”一声,倒在地上大哭起来。

  老仆急忙跑过去扶起:“雨墨,有没有摔坏哪里?”

  宗泽怒道:“高延昭,你对一个小孩子动什么手?”

  高延昭冷哼道:“动手又如何,还不快给我进屋去搜,看这老贼私藏了甚么财货!”

  那两名道士如狼似虎,冲到门前,可就在这时,院外忽然传来马蹄声,瞬间到了近前。

  四匹马,一名红衣内侍,还有一个穿轻甲的汉子,带着两名军丁。

  轻甲汉子抢先入门,看到眼前情景,喝了一声:“你们干什么?”

  宗泽看来人愣了愣,他认得那穿红衣的是内侍,当年中进士唱名东华门时,曾见过宫中内侍宦官穿着,至于那轻甲的却是禁军军官打扮。

  高延昭却只认得禁军的衣服,对宦官倒是不知了,他气道:“甚么人敢在本真人面前撒野?”

  军官汉子也不说话,过去直接把向屋内去的两名道士扯了过来,两人想要挣扎,这军官汉子一脚一个,滚地葫芦般都踢去了旁边,顿时哭爹喊娘叫起来。

  高延昭勃然大怒:“你是哪里来的贼配军?居然敢殴打神霄宫真人?”

  军官汉子脸上狰狞一笑,随后想了想道:“你叫……高延昭?”

  高延昭把拂尘往脖后一插,伸手指着军官汉子:“正是你家真人,你待如何?”

  军官汉子走过来,嘴里嘀咕着:“敢骂我贼配军,还说我待如何……”

  他到了近前,猛地一巴掌扇了过去,正打到高延昭脸上:“你说我待如何,老子打不死你!”

  这一巴掌“啪”地一声响,高延昭一边脸顿时肿了起来,身子跌跌撞撞碰到院内木箱上,然后一屁股坐了进去,张嘴吐出两颗大槽牙。

  “你,你敢打神霄宫真人!”高延昭被打懵了,这些年作威作福,哪里有人敢上来就打他,就算是宗泽惩治他,也没说直接上来就打,他叫道:“你敢打真人,我看你这贼配军是不想活……”

  话还没说完,军官汉子过来一把将他揪出,一顿耳光反复扇去,直打得他嘴角淌血,眼睛都肿胀起来,嘴里便不再硬气,开始告饶道:“爷爷,爷爷住手吧,小的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旁边那书僮从地上爬起来,抹干了眼泪,拍掌道:“这人最坏,过来就欺负人。”

  宗泽在旁有些惊疑不定,虽然他知道后面穿红袍的乃是内侍身份,但这军汉看衣着品级应该不高,又哪里来这么大胆,敢打神霄宫的主持?

  他知军汉是为自家出头,但又担心这军汉不知对方身份,惹来泼天祸事,最后反而被神霄宫报复,急忙走过去道:“这位将官,还请住手,此人是神霄宫的主持,若是出了事反倒不好。”

  军官汉子瞅他一眼,笑道:“是宗大人吧?无妨,今日就算不打死他,也要给他长个记性。”

  说完,又是一脚踹过去。

  高延昭这时都被打迷糊了,只是心中恨得不行,嘴里又不敢说,只琢磨如何才能报复回去,就这时忽然听到穿红袍子的人大声道:“登州通判宗泽接旨!”

  高延昭顿时心里一惊,这些人竟是东京来的?是来找宗泽的?可怎么会有圣旨降下?

  那边宗泽急忙跪下,他倒是猜测到这一行人是来找他,却总不知具体何事,道:“罪臣宗泽接旨。”

  这一朝接旨礼仪不同,有的可以站着,有的需要跪着,像这种从京畿发往地方的旨意,大抵是要跪接的。

  红袍内侍手捧圣旨,念了一堆前缀叙辞,包括宗泽哪年进士,之前做过什么官职都道了一遍,这才到正文:“登州通判宗泽,果敢坚毅,判边有功,不予致仕,升正奉大夫,宝文殿侍制,迁兵部郎中,加封讨贼监军,即日进京从齐王麾下听命!”

  宗泽一下愣住,饶是他刚才想了又想,这一行人进院后护着自家这边,可能是贬黜之事有变,却总没有料到竟然是升官!

  正奉大夫是正四品散官,但宝文殿侍制却是实打实的从四品阶官,至于兵部郎中乃是挂职了,至于这讨贼监军却是甚么?还有齐王……

  旁边高延昭听罢圣旨,脑袋里“嗡”地一下,前面的那些官职他弄不太明白,朝官复杂,没有地方官职简单易懂,但后面监军俩字却是听得真切,这可是了不得的官啊,戏台上监军一出,专杀忠良,忠良都杀,何况他这个奸人?

  一想到此,高延昭不由两眼一翻,竟是吓得昏了过去。

  这时,那一身禁军军官打扮的欧阳北笑道:“宗大人,还不赶快领旨谢恩,随后速速到齐王麾下效力。”

  宗泽回过神来,急忙谢恩接旨,他此刻哪里还不知道,这一次的际遇肯定与齐王有关,可是齐王……他并不认得啊。

第208章 整军待发

  赵柽于黄河岸边已经整兵七日,这次南下征剿王庆,要带的都是自家马步军队伍。

  他不要殿前司的军队,甚至连西军在殿前司的那三人都不用。

  道君皇帝自然不管这些,你只要带兵去打仗就行,在道君皇帝眼里,什么殿前司,侍卫亲军司,都是自家的兵,根本不必去分彼此。

  赵柽将龙卫军驻扎在雍丘、尉氏、河阳的数个指挥全部调回。

  将云骑军驻扎陈留、西京、巩县的几个指挥也调回。

  两地与殿前司换防,骁捷军则不动。

  步军则是调了神卫、虎翼、武卫、雄武四军,又调了京西两路的厢军进京。

  共骑军两万人,步军三万人,厢军两万人,七万人整。

  这里面的两万厢军是做后勤辎重兵使用,又要配给骑军一部份,所以战斗力可以忽略,只做五万大军。

  这五万大军,可以说是京畿禁军最精锐了,毕竟龙卫军、神卫军,这上四军其二都出征,而且侍卫亲军司下的马步军经过两年的操练,战斗力肯定是高过殿前司下面军队的。

  赵柽立马黄河岸边,前方大军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只见盔明甲亮,刀枪生光。

  他对一旁的刘道:“信叔瞧这大军如何?”

  刘眼皮跳了跳,进京这段时日,经过数次操练演武,他算是对京畿禁军彻底了解了。

  论军容外貌,西军怕是拍马也赶不上,京畿禁军的装备乃是诸军最精良,身高容貌什么的亦都有标准,往那里一站,身材高大,兵器耀眼,确实唬人。

  但是论拼杀本领,怕是这京畿禁军再练个十年八年,也追不上西军,西军的拼杀本领,都是在战场上练出来的,别说一对一,怕就是四五个京畿禁军对上一名西军,都不敢说肯定会赢。

  至于胆色血气,这个在演练之中虽然看不太多,但刘什么眼光,数次接触下来,却是一颗心都快沉到底了。

  不过好在去和殿前司的三人喝酒聊天时,听对方牢骚,说起那边禁军的德行,还远不及马步军司这里,心中才算有了点安慰。

  刘道:“王爷,大军看似不错,却无战意杀机。”

  赵柽点了点头,京畿禁军心中就从没有过打仗的念头,哪怕眼下出征在即,却个个神情轻松,好似要去游山玩水一般。

  从未打过仗,未见过战场上的血与火,便是拎着耳朵训话亦是左耳进右耳出。

  便是之前征王庆的两场大败也不会去想,想了就是倘若打败,如何从战场上逃命。

  这几日除了操练,就是鼓舞士气,个个倒喊的雄壮,可未经战场洗礼,那喊声总有些虚假。

  赵柽又看向另一旁的姚平仲:“希晏如何看?”

  姚平仲眨了眨眼,道:“王爷,吓唬人倒是够了,但凡给我五千西军骑兵,前面这七万人我能一日下来杀他十几个对穿!”

  赵柽眯眼道:“若是给你前面的五千人呢?”

  姚平仲想了想:“属下虽然没看过王庆军队,但想来不过是草寇流民,一对一冲杀又怎会败?将是军心,之前的大败定是将不行,若是给属下前面五千兵,至少打同等的王庆贼军不成问题!”

  赵柽瞅他一眼,道:“大言不惭,到时就给你五千兵,看你如何取胜!”

  姚平仲咧嘴道:“那王爷可要给我记大功啊。”

  赵柽道:“只要能剿灭王庆,功劳赏赐自然都有,且……”

  他顿了一顿,三人皆望来,赵柽淡淡地道:“但凡缴获,皆归己有!”

  “啊……”三人闻言,都低呼出声,这是要坐地分赃啊!

  姚平仲此刻双眼亮如灯:“王爷,此话可当真?”

  虽然西军对夏蕃时,也惯有此例,但蕃穷夏吝,自陇右收复后,就从没有过大收获的时候。

  但王庆贼军不同,贼军因何叫贼军?就是搜刮抢夺,个个身有钱财,越是官大财物越多。

  本来三人以为赵柽的身份,必然会清高行事,会约束限制这种事发生,甚至会列到军律之中,没想到此刻竟然直接说就要这般去干!

  赵柽道:“本王的话还能不当真?”

  姚平仲忙道:“王爷,若有此令,平仲可五千人破贼军八千!”

  刘在旁看着姚平仲皱了皱眉,觉得这姚家小子的话有些说大了,这些禁军没打过仗,也不是一头热血的新兵,多出自禁军世传之家一身油滑,带这样的队伍一战一都不容易,还要五千破八千?

  赵柽呵呵一声,这姚平仲有没有本领?本领大抵是有的,但吹牛的本领亦是不低。

  这时有府司令兵快马前来送信,说是有登州宗泽,到了府司报到。

  这却是赵柽之前交代过的,一但宗泽前来,就过来送信。

  让三个留下继续练兵,带苏石回府司,就见一人正在大堂等候。

  赵柽上下打量宗泽,却见这位后世的忠简公虽须发半白,却精神矍铄,双目有神,看见赵柽后急忙倒地便拜。

  “宗泽见过齐王殿下,谢齐王殿下脱罪提携之恩!”

  宗泽并不是不知变通之人,事实上但凡知兵之人,就没有一个是真正刻板呆滞之辈,若是那样也无法应对战场瞬息万变的形势。

  至于赵柽给道君皇帝说的,只不过是为了宗泽开脱而已,让道君皇帝觉得宗泽死板守规,心中减轻对宗泽的不满之意。

  “汝霖快起来吧,坐下说话。”赵柽亦不赘言。

  宗泽起身,看向这位齐王,他倒是久闻齐王大名,却是头次见到。

  只见这位丰神俊朗,气质出尘,穿一身白袍,但有些风尘仆仆,显然是从远处骑马回来,至于哪里,大概就是城外兵场了。

  宗泽心中暗道一声惭愧,这齐王殿下对他看重,之前进府司之后,便见有令兵急匆匆出去,显然是前去报信。

  可他何德何能,等着就是,何至于让齐王殿下赶回来见?一想到此,宗泽心中便觉得有一股热血涌动,已经是多年没这种感觉了。

  他已经年近六十,难道真的还有机会以身报国,建功立业?

第209章 大军征王庆

  赵柽和宗泽在府司畅谈,直到太阳落山,这才放宗泽离开。

  接着他又坐了会儿,喝了杯茶后,叫人备车去宫中见郑娘娘。

  郑娘娘听到他要出征,就是一脸愁苦,说自仁宗皇帝始,哪还有皇室之人做主帅出征的。

  赵柽只能好言安慰,郑娘娘却只得这一个儿子,便是赵柽说了许多,却仍放心不下,想起战场凶险,就要起身去找道君皇帝。

  赵柽哪里会让好不容易到手的领兵之权失掉,又劝说了半晌,这才作罢。

  回府后一夜无话,第二日上朝,却是忙碌起来。

  他此番出征,和邓洵武、王襄不同,一是身份不同,二是这次出征至关重要,若是再败,不但朝廷官家颜面无存,就是百官也没脸见人,因为下一步就要调西军了。

  三征王庆都失败,会让西军怎样看待此事?这已经不只是面子的问题,更涉及到朝廷的威信,士大夫在西军那些匹夫面前的文人骄傲。

  户部、兵部、工部、军器监全都动了起来,尤其军器监下面的弓弩司和火箭院,赵柽这次要带的弓弩,是之前邓洵武和王襄的几倍之多。

  虽然朝上百官人心思胜,但冷眼看赵柽的也不少,蔡家一系,王黼高俅,多是心情矛盾复杂。

  还有不少人哪怕同样希望尽快平了王庆,却也不看好赵柽,毕竟邓洵武、王襄这种老臣带兵都打败了,赵柽如此年轻,就算亲王又如何?反贼管你是王爷还是枢密使!便都觉得这次依旧没甚么希望。

  道君皇帝正式下旨,加封赵柽为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路宣抚使,引七万大军,三日后出发征剿王庆。

  而一些关于兵饷,抚恤的各种杂事,枢密院和两部早已经拟好条框,会在下朝后送到侍卫亲军司。

  这些抚恤杂事并非一成不变,都是按照战况随时变化,眼下国库多少还能支撑,便没人提出克减,甚至比邓洵武出征时还要高上半成。

首节上一节107/4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