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人格分裂被朱棣推演曝光东 第36节

他的衣袍随着阵阵寒风摆动,完完全全一副高手的派头。

他静静的看着观音庙。

他倒是很想试试,那位传说中让锦衣卫指挥使刘安都吃了些亏的铜面人,到底有多强。

他已经在大鼎前面等了好一会儿,已经将身体调整到了最好的状态。

他渴望痛痛快快的跟那人战上一场。

就在这时,观音殿那突然发出声响,一处窗户突然被破开,木屑哗哗落下。

而在碎屑之后,有一人身穿白衣,手持红缨长枪,朝着他袭来。

王安抽出背后长剑,一招马蹴落花,朝着朱瞻壑手中长枪荡去。

这一招极为诡谲,剑刃一荡,一股极为灵巧的力量,使得长枪的轨迹,往左边斜了三寸。

而就是这三寸,让朱瞻壑的这一击落空,只是堪堪从王安的臂膀处扫过,全然没有伤到分毫。

朱瞻壑有些惊讶,这让他产生了一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面的诡异感觉。

反倒是王安,一剑荡偏朱瞻壑的长枪之后,犹不停止,握着长剑顺着镔铁枪杆往上。

如果对手反应稍慢,一只手掌都会被削掉。

朱瞻壑又怎会犯下这种错?以恐怖的力量,生生止住了长枪。

同时伸出脚,对着枪杆一踢,这一杆红缨枪,就朝着王安的肩头砸去。

王安哪敢再继续往前?到时候对方或许会损失一只手掌,但自己挨了这一砸,能不能活下去都很难说。

所以如何做选择,很简单。

他直接放弃继续出手,往后退去。

这一回合,谈不上谁优谁劣。

朱棣远远的看着这一幕,心中激荡不已,强,果然很强!

而且这种强大,跟他的那位孙子,犹为相似。

他的那位孙子,也是靠极快的速度,强大的力量,一招一式大开大合,极为暴力!

跟眼前这一幕,何其相似?

而且这神秘人岁数也不大,看样子顶多双十年岁,那说明他的潜力,可远远不止于此!

只要能驾驭的住,这个人,将会给大明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两人一击未果之后,各自站定,朱瞻壑看着王安手中的长剑。

凡是知道这位大内第一高手有多强的,基本上都死了。

刚刚这一交手,完全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内力还是招式,都要比锦衣卫指挥使刘敬老练多了。

如果锦衣卫指挥使刘敬跟他一对一捉对厮杀,不出一百个回合,刘敬必死无疑。

王安同样审视着朱瞻壑,长相清秀,看着顶多不过双十年岁,竟然就有这样一身不俗的功力。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刚刚那短暂交手,他就知道,要是没有两三百个回合的水磨工夫,绝对不可能战胜对方。

想他王安已经年逾古稀,当年也是一等一的天才,甚至去去少林,达摩院首座都不忍见他这样的天才放任自流,亲自传授了达摩拳与达摩剑。

他学的非常快,连达摩院首座都极为肯定,等到学成下山,他就已经成了江湖一等一的好手。

西域来的枯井大师,天山派的过天雕杨海雄,中原形意拳的张天霸……无数高手,都成为了他的手下败将。

他胜了很多年,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遇到一个顶多双十年岁的青年,能跟自己打成平手。

“达摩剑?”朱瞻壑轻声说道。

王安更诧异了,仅仅是交手短短时间,就能看出我的武功路数?

“达摩剑以速度见长,在技击中变幻莫测,攻防变化极为奥妙,神气贯通剑锋,对付我这种以力量见长的人,的确会有奇效。”朱瞻壑继续说道。

王安目光凝重,这小子如此了解达摩剑,是不是心中已经有了应对之法?

不,绝对不可能,这世界上,不可能存在这样的武学奇才。

但他又想到了朱瞻壑。

没有学武而任督二脉自开,这样的天才都存在,又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正当这时,对面那手持长枪之人再度袭来,王安来不及多想,再度持剑迎敌。

他认为,以达摩剑的灵巧与莫测,完全可以从容应付。

可是他失算了。

对方就这么短暂的时间,招式竟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枪不再是大开大合!

反而变得极为轻灵,时隐时现像青云胧月,浮动飘浮似回风旋雪,其形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完全让人捉摸不定。

而这种打法,使得战斗本身变成了简单的一寸长一寸强,长枪长于长剑,所以王安应对得非常困难。

王安极难招架,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人的招式能够在转瞬间变化如此之大!?

他真的想到了应对之法?

他原本以为凭借达摩剑的灵巧和漂浮,能够有效克制对方这种蛮横的攻击方式。

可没想到对方竟然转变的如此之快?

莫非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武学奇才?只是打一遍,就能想到破解之法?

朱棣显然也看出了不对,这王安,根本就拿不下那神秘人!

也就是说,这神秘人的个人武力,至少是能跟这位大内第一高手齐平的,甚至有可能还强上一线。

最恐怖的是,他看起来,还非常年轻。

看样子,得让郑和出手了。

第50章 一杆大戟

王安是大内第一高手,因为郑和长期不在皇宫。

郑和,三宝太监,年轻时便随侍朱棣,有智略,治病习战,上战场,下西洋,遇过海贼,平过叛乱,灭过国家。

甚至后世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绝世神功葵花宝典,就是以他为原型。

所以郑和武功有多厉害,不用多说。

当郑和出手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情稳了。

朱瞻壑即便相隔甚远,都能感受到一股极度危险的气息,正以极快的速度向自己靠近。

他知晓不能继续再跟王安缠斗下去了。

继续缠斗下去,等到郑和一到,他立刻立刻陷入极为艰难的局面,按照他的估计,不出十个回合,他就会落败被擒。

他一枪荡开王安手中的长剑,便朝着另外一边飞奔。

他轻功极高,一个起落,便是丈许的距离,当真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朱棣终于明白,为什么在鼓楼大街的时候,刘敬会失败了。

这等轻功,刘敬如何能阻拦?

好在这次,做出了完全准备,这神秘人总不会还有什么底牌吧?

朱瞻壑速度极快,不过是转瞬之间,就已经奔出百米,寺庙的墙壁,似乎就在眼前!

在那里,藏着他的底牌。

翻越这道墙,就能逃出生天!

可他这次面对的,不是刘敬,而是郑和与王安。

刘敬是练硬功的,轻功不行,但是郑和与王安,轻功是一个比一个好。

所以当朱瞻壑试图逃离的第一时间,王安就施展千里独行,铆足了劲,紧紧的缀在他的身后。

王安的瞳孔充满了惊异。

要知道,他施展的是少林正宗轻功,而且是层次极高的千里独行。

这套少林轻功一共有四个层次,分别是轻身术,陆地飞行法,千里独行,以及万里追风。

他练了几十年,身上绑着铁砂,跑了三十几个冬天,一日疾行三十里,才到达了第三个层次。

千里独行。

虽然并非最高层次的万里追风,但放眼整座江湖,轻功比他高的,也是寥寥无几。

可即便如此,想要缀上这年轻人,也非常艰难。

莫非,真的是天才?这世上怎么会存在这样的天才?

他又想起了朱瞻壑。

邪门了,这样的怪物,以前百年难得一遇,结果现在一下出现了两个。

当真是青出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他正感慨着,郑和也疾驰而来,速度也丝毫不慢,甚至比他王安还要快上一瞬。

王安嘴角再度露出一丝苦涩,郑和这小子也是天赋极高,今年不过四十七岁,战力极为惊人。

王安不得不承认,要是郑和不下西洋,一直待在宫里,他这大内第一高手的身份,就要易主了。

朱瞻壑已经在心中做出判断,逃不出去了。

郑和与王安二人的速度太快,压根儿就没有留给他翻墙的时间。

翻墙会影响他的速度,就会被这二人缀上,这二人就会在他身后,狠狠的给他来一下。

而且按照皇爷爷的警惕,怕是巴不得将静海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起来,即便翻过了静海寺的高墙,也不代表他就逃脱了。

但他依旧往墙边跑,做出一副要翻越静海寺高墙的姿态。

朱棣看到那神秘人已经被围在墙角,退无可退了。心中的那一抹担忧终于消失不见,逃不了了,他逃不掉了。

这神秘人,终究还是要为我所擒了。

郑和看着眼前的青年,眼中充满了欣赏。

这样的武学天才,实在是少见的很。

陛下说这人的军事水平如何出色,他不关心,他只知道这是一个学武的好苗子,百年……不,千年难得一遇的好苗子。

所以他并不想让那青年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要不,还是不要打了?”郑和虽然是个太监,但是一举一动,却皆有儒士之风,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朱瞻壑同样如此,但是没法子,他暴露不得啊!

操控朝政,帮助三叔争夺练兵之权,要是被皇爷爷知道了,他不得怀疑我造反?

他能饶了我?饶了我爹?

首节上一节36/1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