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人格分裂被朱棣推演曝光东 第108节

这人听到这话,也不含糊,直接跳上演武台,双目如鹰隼一般横扫,寻找合适的对手。

最后,他选择了其中最矮小、最瘦弱的一个。

朱瞻壑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些江浙新兵,为什么如此之蠢,总是挑选最难啃的骨头?

这人如此矮小,却能被选中,那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啊,肯定在某一方面要远远强于其他人!

而这丙子,的确有些可怕,他都有些替这汉子担心……算了,既然选中了,不派出,这些江浙新兵怕是以为他怂了。

“丙子,出列!”

丙子当即出列。

那汉子看着眼前矮小的男子,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他时常参与矿洞争夺,自然又一套打架的经验,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打架最关键的,就是体格大小。

你比对方壮,那你就有优势。

这话的确非常有道理,所以你看那些打拳击的,才会设置重量级别。

有本事你让羽量级拳王跟重量级拳王试试看?

如果按体格对比,起码有两百斤的汉子那肯定是重量级,丙子顶了天一百出头,怕是羽量级都够不上,只能算个雏量级。

当然,如果没有系统的练习过,那就跟那擅使闪电五连鞭的马老师的一样,只是乱打一通,那即便再壮,多半也是被人三拳ko的命。

连朱高燧和孟瑛,都不认为这矮小的叫什么丙子的人,能够打赢这个汉子,除非他跟先生一样,也是有真气傍身,属于有武功藏身的那种人。

演武台中间的区域,一下变成了两人的战场,随着一声令下,这汉子踏着昂扬的步伐,朝着丙子奔去,拳头高高举起,口中大声呼喊,看着都极有气势。

的确很有气势,场下的江浙人是这么认为的,朱高燧和孟瑛也是怎么认为的,王府的那些亲卫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们甚至认为只要短短几个呼吸的时间,这丙子就会被打败。

但是可惜,他们只说对了一半,的确有人几个呼吸的时间就被打败了,但是不是丙子,而那壮汉。

他们只看到这壮汉不停挥拳,这丙子辗转腾挪,壮汉的拳头压根儿就碰不到他。

然后几拳之后,壮汉气喘吁吁,丙子连续用细密雨点发起进攻,勾拳、摆拳、刺拳都运用的炉火纯青,只在有把握的时候出重拳,大汉哪里见过这种打法,一时之间慌了神,结果被丙子逮着机会,一个上勾拳打在脖子上。

壮汉当场后翻倒地,激起漫天尘土,然后死死的捂住脖子,显然这一拳让他无比的难受。

也让场下的所有人都非常难受。

他们今天,好像输的非常彻底?

朱高燧和孟瑛看着丙子,眼睛似乎能发出亮光,这是什么搏击之法?竟然能让一个不过一百斤的瘦汉子,战胜一个体重是自己两倍的人?

如果大明将士人人都会这搏击之法,战斗力是不是又能提上一个档次?

想到这,他们心思顿时热切起来。

这铜面人,当真是厉害!

朱瞻壑看着下方惊疑不定的人群,心中不禁有些可怜他们,你们以为到这就结束了?

不,让你们更加绝望的,还在后面。

第167章 打破菜鸟们的所有幻想

射箭不是对手,打架也不是对手,这个结局,让这些江浙新兵有些无法接受。

他们,真的这么弱小吗?

那一百铁面人,是不是每一个都是武林高手?所以才能这么轻易的战胜他们啊?

“尤老三,你跟这人打过,你觉得这人有武功吗?”有人急忙问道,周边许多人的目光都凑了过来,如果那位叫丙子的人有武功,那他们输了,也算是说得过去。

不然再这样下去,他们的心气可就全没了。

尤老三就是刚刚出手的壮汉,闻言愣了一瞬,随后开始回想刚刚这短暂时间发生的一切,很快,他就颓然的摇了摇头。

他没有感受到对方的拳头有多大力量,只是技巧很好,每次攻击,都是对着他的要害出手。

如果非要说,只能说那叫丙子的人,实在是太懂人体的构造了,哪里是要害,应当如何打击,都极有章法。

可反而就是察觉出对手没有武功,才让尤老三更觉得难受。

尤老三的摇头,也打碎了所有人的幻想,这两百斤的汉子,就是纯纯被人家用技巧给打败了。

他们低垂着头,显然已经绝望到了极点,那一直以来的高傲,瞬间被人碾碎。

“还有刀兵、行军速度都可以比啊,诸位不必丧气。”正当所有人都低垂着头的时候,站在演武台上的朱瞻壑又轻飘飘的说道。

听到这话,保定侯孟瑛嘴角抽了抽,这铜面人真是杀人诛心啊,连徒手打架都打不过,用刀兵,就更加不可能打得过了。

毕竟这些人所谓的械斗,顶了天不过就是拿着锄头铁锹,用起来更是毫无章法,怎么比得过铜面人这些精心训练的士卒?

果然,这些人还算是有些自知之明,头垂的更低了。

朱高燧脖子仰的老高,睥睨的看着下方的江浙新兵,表现的极为狂妄。

“试试嘛!本王做主,谁要是成了,本王直接让他当总旗!”朱高燧异常狂妄的说道。

这话,倒是让不少人感兴趣,总旗啊,正七品官,手管五十个兵,俸禄也是增加了一大截,甚至以后晋升,也都会比别人快上许多。

这样的诱惑,不可谓不大。

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些人想着反正是比武,一般不会弄出人命,干脆试一试,说不定还能搏出一个前程来。

想清楚这一点,就有不少人跃跃欲试了,拢共有十数个人站了出来,想要跟朱瞻壑身后的这些铁面人碰一碰。

很快各自队列,这十个人挑好各自的兵器,忐忑的挨个排好队,一个一个打。

第一个上去,脆败,被铁面人在胳膊上划出了一个大口子,鲜血向外面涌出。

后面的人面色惨白。

第二个人上去,脆败,被铁面人用一种玄奇的,有三道棱子的奇怪武器在手臂上扎了口子,血流不止,最后还是铜面人给予的神秘药粉撒在上面,才算止住了血。

好在刺的不深,而且不是什么要害位置,不然恐怕就是这一下,这人就有些危险了。

朱高燧远远的看着这种奇怪的武器,眼神中露出饶有兴致的神情,这到底是什么武器,刺中人体,竟然能血流不止?

等此间事了,一定要问一问先生!要是有这种武器,军队的战斗力,说不定又能上一个档次。

江浙新兵大喊着不公平,这兵器实在是太奇怪,他们一时之间没有防备,才吃了亏,大家都用常规武器,才能维持公平。

于是第三个铁面人用刀,江浙新兵依旧是脆败,大腿被砍了一刀,躺在地上呜呜哀嚎。

第四个,脆败。

第五个,脆败。

江浙新兵要疯了,完全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这上去的五个人都是这样,他们只知道拿着武器胡乱挥舞,而对面的铁面人确实找准时机才出手,一旦出手,就必有所获。

好在只是演武,并不是在战场上,不然这些铁面人肯定会将目标放在他们的要害处,而不是手臂、大腿这样的地方了。

太可怕了,怎么会有如此可怕的一群人?

而等到第六个人上场的时候,他拿刀的双手已经不停颤抖,瞅着不远处的铁面人,心中已经畏惧到了极点,双腿抖如筛糠。

众人尽皆摇头,这种状态,如何能够战胜对手?多半又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了。

可就在这时,那拿着刀的江浙新兵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口中喃喃道,“我输了……我输了。”

这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不过很快也就释然,面对无法战胜的对手,面对必然受伤的局面,很少有人能够再保持一往无前的态势,投降是最简单,也是对自身最无害的举措。

泄气了,随着这人的跪倒,这些人所有的桀骜不驯,所有人的骄傲,都被击碎了。

他们自诩精锐,但现在他们才知道,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是,他们尽皆低垂着头,如丧考妣。

而这人的跪倒,也让他身后本就忐忑着准备上场的四人心态大崩,也是跟着投降,不肯再继续作战。

场面沉寂的要死,没有人说话,江浙新兵低垂着头思考人生,王府亲卫们思考这些人怎么这么猛,如果他们上,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至于铁面人……他们当然也保持沉默,这是他们的基本战术素养。

朱高燧高兴的环视周遭,看着一个个像是死了爹妈的新兵蛋子,那积攒许久的郁气,终于在此刻完全消失。

“诸位?还有没有人想要挑战的?刀兵不行,要不试试行军?试试攀岩也行啊,还是那句话,要是能成,本王就擢他当总旗!”

回应他的,只有沉默。

他们越是沉默,朱高燧就越高兴。

“你们不是自诩精锐吗?怎么不嚣张了?你看你们的对手,说强壮不算强壮,要武功没有武功,但是一样可以把你们打的满地找牙。”

“这个做人呐,就是要低调,不能狂妄,总是这么张扬不好!”朱高燧越说越起劲,完完全全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下方的江浙新兵们张了张嘴,才发现什么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朱瞻壑也是对这三叔有些无语,这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实在是有些好笑。

等到朱高燧说完,朱瞻壑轻声说道:“我可以再给你们一次机会。”

众人抬起头,看着上方的铜面人。

“来一次真正的军事演习,你们三千人!我这一百人,在北方的密林之中,你们要是能赢这一百人,也算你们赢。”

第168章 文官们的再度发难

久晴大雾必阴,就阴大雾必晴。

京城下了几天的雪,终于在今早变成了雾,上午雾散之后,太阳终于露出头来,温柔的日光懒洋洋的洒在京城的每个角落。

奉天殿高高的檐角十个琉璃神兽,也都卸下头顶的银装,懒洋洋的沐浴着金光。

奉天殿内,场面却又是一片温馨。

“太子做得不错,今年的国库,虽说没有盈余,但是也没有亏空,俺在北方、西南方到处用钱,你依旧让国库没有亏空,实在是难得的很!”朱棣爽朗的声音传遍整个奉天殿。

朱高炽笑了笑,露出了憨厚老实的笑容,低声说道:“这都是仰仗父皇平日里的指点,还有诸位臣工的大力支持,才有了这番成绩,儿臣只是居中做了些调停的琐碎事情,实在是不敢称功。”

杨荣看着朱高炽,呵呵,太子脸都笑出褶子了,竟然还不敢居功?你怕是内心都笑开花了吧?

朱高炽当然高兴,虽说花了好几十万两白银,但是得到了父亲的高度赞扬,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足以稳定太子一脉的心绪了。

要是再被父皇责难一番,他都要担心这太子之位,到底能不能坐的稳当。

朱棣看着眼前的老大如此谦逊,也是有些高兴的说道:“难得你如此谦逊,不错。”

听到这话,朱高炽那是禁不住热泪盈眶,值了,值了,这砸锅卖铁甚至借贷出来的八十万两白银,没白花!

文官们都非常高兴,也奉承着陛下夸奖太子,说太子是如何仁德,是如何监国有方,说什么太子有尧舜之风。

武英殿大学士杨荣心中有些纳闷,他在一个月之前,还是太子党的核心人物,他知晓很多机密。

按理讲,从当时各部呈上来的奏报来看,永乐十四年,国库无论如何都是要亏空的,也许是五六十万两,也有可能是接近二百万两,都有可能。

但如果说刚刚好,没有一丝一毫的亏空,杨荣是怎么都不肯相信的。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杨荣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各所以然来,只能当太子谋划有道,真的在这一段时间里面,生生止住了亏空。

正当杨荣在神游方外的时候,上首的朱棣又出声了。

“对了,昨日京郊兵营发生的事情,诸卿都有所耳闻吧,说说部门的看法。”

朱棣话锋一转,直接转到了赵王朱高燧。

下方的文臣们都有些兴奋了,最近这赵王势头实在是太大,处处都能出风头,都快要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了,他们正愁没法攻讦,结果昨天机会就从天而降。

首节上一节108/1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