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见状,继续说道:“指认,只要指认出来,不仅免死,另有重赏!”
“本王数三声,没人说话,就别怪本王刀快了!”
“一!”
“二!”
正当数到第三声的时候,一名小宫女颤颤巍巍站了起来,由于紧张,竟有些站不出来,蒋大手一挥,一旁的锦衣卫将她架到了前面。
“姐!”
朱雄英的贴身太监大宝瞪着双眼,不敢置信的看着这名宫女。
朱雄英听他说过,有一位姐姐在郭惠妃处当宫女,于是问道:“你是大宝的姐姐?”
“回殿下,正是奴婢!”小宫女跪在地上,低声的说道。
“叫什么名字?”
“殿下,奴婢叫安秀!”
“好!”
朱雄英继续问道:“说吧,把你知道的说出来!”
大宝跪在安秀面前,拍着她的后背,说道:“姐,你快说吧,吴王殿下宽厚仁义,一定不会追究你的!”
安秀伏在地上,不敢抬头,缓缓说道:“回殿下,奴婢是负责为吴王妃熬药的宫女,奴婢记得每一次熬好药后,张嬷嬷都会前来,并将奴婢支开,过一会儿才叫奴婢将药为吴王妃端进去!”
“有一次,奴婢看到张嬷嬷向药里不知放了什么东西……”
“奴婢就开始怀疑……”
“后来,奴婢得知殿下对大宝关照有加,便趁着大宝为吴王妃送东西的时候告诉大宝,让大宝将情况告诉殿下,但奴婢实在不知道这其中的具体情况,求殿下饶恕奴婢的罪过!”
“谁是张嬷嬷?”朱雄英冷生问道:“站出来!”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老嬷嬷胆战心惊的站了起来,走到朱雄英面前后直接跪了下来,哀求道:“殿下,奴婢万死也不敢做出谋害吴王妃之事啊,都是安秀这个小贱人为了活命胡乱指认,请殿下明察啊……”
此时,大宝开口了,说道:“殿下,奴婢上次奉命去给吴王妃送东西时,姐姐就把这事告诉了奴婢,但说到一半这张嬷嬷就来了,还可惜拉拢奴婢,殿下,奴婢要是有一句假话,殿下将奴婢凌迟处死……”
朱雄英瞪着三人,问道:“蒋,在你们锦衣卫遇到这种不愿意认罪的犯人该当如何?”
蒋说道:“回殿下,锦衣卫刑房内有些数不清的各种刑法,臣说句自大的话,凡是进了锦衣卫诏狱的人就没有不愿意招供的人,别说几个太监宫女了,就是铁打的人都能化成水,到那个时候连死都成了一种奢求!”
朱雄英不动声色的问道:“本王就问你一句话,这些人交给你多长时间可以让他们招供?”
蒋很肯定的说道:“用不到一柱香!”
“既然如此,也别带锦衣卫诏狱了,就在这吧,本王就等上一柱香!”
朱雄英对他警告道:“蒋,本王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柱香过后,这个老嬷嬷如果还是不招供,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就不用当了!”
“臣明白!”
蒋招招手,命人将张嬷嬷拖到一边。
“殿下饶命,奴婢是冤枉的……殿下饶命……饶命啊!”
蒋牙根没有理会,沉声道:“来人,取刀来!”
很快,一名锦衣卫从一件小箱子内取出了两把小刀,一把薄如柳叶的小刀,一把弯曲的小刀。
蒋卷起袖子准备亲自行刑,只见他用两把小刀在张嬷嬷眼皮前比划着,阴笑道:“给你介绍一下我们锦衣卫的拿手好戏,弹琵琶……”
“就是啊……用我手中的这两把小刀,在你的肋骨之上,上下来回地割剜,就像那弹琵琶一样,听起来是不是很享受……”
“接下来好好享受这美妙的时刻,静静地聆听这美妙的琵琶声吧……”
蒋说起这些的时候,就像饥饿的人看到一大桌子美食,竟然一副饥饿难耐,陶醉,享受的样子。
张嬷嬷此时看到蒋就像看到恶魔一半,眼神中充满了恐惧,惊吓之下,脸色变得苍白,早已瘫在地上,哭喊道:“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奴婢愿意说……奴婢什么都愿意说……”
蒋看她这副样子,叹了口气,有些失望,仿佛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一样。
“说!”朱雄英怒吼一声。
张嬷嬷连哭带喊的说道:“殿下,是东宫的赵嬷嬷给了奴婢好处让奴婢这么做的,奴婢一时糊涂,才铸成大错,殿下饶命……”
话还没有说完,只见人群里迅速站出一人,立马向午门外的墙上撞去。
“快拦住她!”蒋大惊失色,冲着手下的锦衣卫大吼道。
朱雄英将手中的绣春刀直接扔了出去,旋转在半空的刀刃扎入了那人的腿部,使其跌倒在地。
这一举动压根不用审了,足以证明了一切,那老嬷嬷迅速被锦衣卫押了过来,并将嘴巴堵住,以防她咬舌自尽。
“把这两个狗东西押到锦衣卫,好好审问!”
朱雄英吩咐道:“剩下的人关押起来,待甄别无罪后再放回来!”
“是!”
“本王要的是真正的真相,不是屈打成招的假口供!”朱雄英说道。
“臣明白!”
蒋带领锦衣卫将这些宫女,太监全部带走了,也包括大宝的姐姐安秀。
大宝见状,跪在地上,哀求道:“殿下,奴婢求您别杀奴婢的姐姐,姐姐真若有罪,奴婢愿意替姐姐一死!”
“起来吧!”
朱雄英坦然道:“冤有头,债有主,本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狗贼!”
“谢殿下,谢殿下!”大宝泪如雨下,赶紧磕头谢恩。
回去后的朱雄英,来到郭惠妃处,并没有把此事告诉她,只是说随意调查一些事情,随口糊弄过去。
郭惠妃很平静的点点头,也没有追问什么。
自从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后,后宫就交给了郭惠妃掌管,郭惠妃之所以可以掌管后宫数年,除了与马皇后的情分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从不过问朝政之事。
偶尔深夜亲自下厨,为批阅奏疏的朱元璋下点素面条,煮碗热饺子。
其实在郭惠妃心中,只把朱元璋当成丈夫,晚上或许会当成姐夫……
……
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桃花开,同志们新年快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得偿所愿,平安喜乐。
第212章 自作聪明的蒋
隔着窗户,朱雄英陪李婉儿聊了一会,便离开了,回到坤宁宫吃了晚饭,正打算出去之时,却听到大宝来报,蒋求见。
虽然这家伙现在在为朱雄英办事,但自己却并不怎么待见他,相反,同为锦衣卫指挥使,对当年那位经常随老爷子去教坊司看他的毛骧印象倒是挺好的。
或许因为当年那一点情分,也或许是他成了李善长案的替罪羊,总之,朱雄英心里对毛骧的下场还是有些同情的。
朱雄英并没有在坤宁宫接见蒋,坤宁宫是老爷子的后宫,那不是谁都能进来的,朱雄英曾邀请老师凌汉进去喝杯茶,这老头可是打死都不愿意进去。
奉天殿门口,就在朱元璋的眼皮下,朱雄英正大光明的与这位锦衣卫头子见了面。
“参见殿下!”
朱雄英随意摆摆手,问道:“都审出来了?”
“回殿下,那两个老嬷嬷都招了!”
蒋从怀里拿出一枚信封说道:“殿下,所有的口供全在这里!”
朱雄英拿了过来,打开后看了一遍,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但还是有些出乎意料。
东宫的那位赵嬷嬷不仅是当年吕氏的陪嫁之人,更是她的奶妈,原本的身份是当年伪元官员的亲属。
这个张嬷嬷更不简单,细查之下,竟然是张昶的家人。
这两个人竟然全部与伪元余孽有关,朱雄英立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忙问道:“皇上可看到了这些供词?”
蒋说道:“臣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自然不能欺瞒皇上!”
“不过,这二人招供了一件事,此事与殿下的拱卫司有关,但臣并没有写在供词之上!”
提到拱卫司,朱雄英并没有太多惊讶,反而问道:“是纪纲,对吧?”
“殿下英明!”蒋为自己卖了吴王殿下一个人情而欣喜不已。
“哎……”
朱雄英心中暗暗叹口气,心想,这蒋比毛骧真的差远了,堂堂大明皇宫藏着伪元余孽,这话一旦说出来不仅要连累一大批人,还会打皇家的脸。
纪纲那个狗东西不管是不是姚广孝派来的,总之与四叔脱不了干系,你他娘的直接上报了,老爷子派人一审,还能趁机敲打一下不安分的四叔。
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倒是说的挺快。
看似没有汇报给皇上,卖给吴王一个人情,但这种人情做的有什么意义啊。
吴王在吴王府麾下的拱卫司藏着一个害吴王妃的人?
这他妈的闹着玩呢?
“蒋,你真是个人才!”朱雄英有些无语的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谢殿下夸奖!”
蒋并没有听说言外之意,欣喜道:“臣为圣上,为殿下就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大智慧没有,小聪明一大堆,蒋能当上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真他妈的是个奇迹。
这货不是一般的蠢,朱雄英很奇怪,连自己都能看出来,老爷子为何会看不出来?
怎么会让这么蠢的人来当锦衣卫的指挥使?
转念一想,朱雄英恍然大悟,他能想到的,老爷子一定也能想到,或许就是因为他蠢,不仅用起来方便,杀的时候也省力。
“蒋,找两个干活干的好的锦衣卫,带上家伙什,随本王去趟拱卫司!”朱雄英吩咐道:“要那种工夫过硬的老人!”
“臣斗胆敢问殿下要干什么活?”
蒋问道:“请殿下明示,臣这就去准备!”
“能让犯人开口的工夫……”
朱雄英没好气的说道:“听懂了吗?蒋大指挥使!”
“臣明白!”
蒋恍然大悟,说道:“臣这就回锦衣卫衙门准备!”
“本王在拱卫司等你!”说完,直接拂袖而去。
……
最近几个月,朱雄英都在帮老爷子批改奏疏,几乎没来过拱卫司,平常的日常工作都交给铁铉打理。
朱雄英最终还是接受了解缙的建议,将秦淮河上的花船全部集中,重新开业,暂时交给了周志新,虽然他有些不太乐意,以他铁面无私的性格也有些不太合适,但贵在他为人正直,不会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再加上背后有吴王支持,谁也不敢闹事。
现在整个京城都知道花船被吴王包了下来,甚至前几个月都察院的几个御史还是准备去参吴王一本,后来经凌汉指点才知道,原来吴王并不是谋私,所得银钱全部是上交国库,而且还有账目可查。
得知这些情况后,这些御史老爷们这才作罢。
朱雄英来到拱卫司后,铁铉连忙将账目拿来请吴王殿下过目。